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範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2W

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範文)

今天,我們召開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暨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2020年第一次會議和全縣應急管理工作暨縣安委會2020年第一次會議,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全國和省市有關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會議精神,分析研判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形勢,安排部署2020年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重點工作任務,動員全縣上下持之以恆抓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為決戰脱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創造良好生態環境和安全環境。前面,縣住建局、縣工信局、縣自然資源局分別圍繞各自承擔的工作職責作了發言,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縣水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等10個部門提交了書面發言材料,各部門的發言準備充分,對各自承擔的工作通報到位、問題查找到位、措施計劃到位;會上,縣委、縣政府與各鄉鎮、縣直各相關部門簽訂了《xx縣生態環境目標管理責任書(2020年度)》和《2020年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目標管理責任書》;xx同志分別就全縣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河湖長制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作了總結,可以説,工作總結客觀、問題分析準確、任務安排到位,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範文)

一、正視差距不足,高質量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各項任務落實

去年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中央和省市督察反饋問題為導向,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制度體系不斷健全,生態安全屏障得到持續鞏固。但工作中依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存在的問題更是不容忽視。一是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個別鄉鎮和部門特別是個別領導幹部對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長期性認識還不到位,主動抓、親自抓的力度還有差距;一些部門對工作推諉扯皮,特別是整改環境問題時各自為政,存在牽頭部門一家幹、配合單位旁邊看的現象。一些河(湖)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仍停留在到河邊轉一轉、隨便看一看,盯辦整改河湖“四亂”問題不夠有力。二是監督管理不夠有力。主要是環保執法力量不足,執法手段落後,自動化監控程度不高,存在執法不嚴、心慈手軟的現象。

      有些行業主管部門沒有嚴格落實“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的監管責任,一些環境問題屢改屢犯,比如,個別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出現反彈,城區燃煤小火爐取締不徹底、部分餐館油煙淨化設施運行不正常,冬季牛谷河城區段污水管網破裂或堵塞導致污水外溢河道,等等。三是問題整改不夠徹底。一些部門對中央和省、市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不夠重視,整改措施不具體、整改時限不明確、台賬資料不規範,存在整改質量不高甚至虛假整改的問題,充分暴露出個別行業主管部門督查考核不到位、問題移交不及時、問責問效不嚴厲,對《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等法規執法不嚴格,倒逼責任落實的有效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年,也是中央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年,大氣環境質量要在2020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要全面完成整改,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保衞戰三年行動計劃要在今年全面落實,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責任導向,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治理整體戰、綠色發展持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一)抓實抓好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從今年1月份開始,省委、省政府把縣區空氣質量納入考核,實行“紅黑榜”公示。考核採取每月與上年同期比較排名,各項空氣質量指標不降反升排名後五位的縣區列入黑榜,連續三次列入黑榜的將進行組織處理,這對我們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各相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大排查、管控、整治力度,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要持續加大煤質管控力度。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管局要加快推進煤炭供銷體系機制建設,在煤炭經營秩序整治、煤炭質量提升、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大煤質抽檢頻次,對銷售不符合環保標準煤炭的單位和個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確保煤炭市場規範有序運行。要有序推進土炕、土灶、小火爐煤改氣、煤改電或潔淨煤替代工程,持續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確保達標排放。

    二要嚴格落實建築揚塵管控措施。縣住建局要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嚴格落實“六個100%”防塵措施,對規模以上土方施工工地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系統,實時開展檢測。對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及時納入建築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要加大物料堆場密閉貯存和道路灑水降塵,避免二次揚塵。

   三要大力排查整治危險廢物。要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和重點監管單位實行清單管理,依法將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經營單位納入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投保範圍。要嚴格落實經營許可證審批制度,統籌做好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形成焚燒、填埋、綜合利用等多種方式並舉的綜合處置系統;要認真排查工業集中區環境風險隱患,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和工業固體廢物行為。

    四要着力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要深入開展重點區域涉重金屬行業排查和整治,年內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分類清單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要加快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列入名錄且未完成治理修復的地塊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同時,要加快推進農村垃圾就地分類、資源化利用和處理,建立農村有機廢棄物收集、轉化、利用網絡體系,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加大廢舊地膜和包裝廢棄物等回收處理力度,深入實施“廁所革命”,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二)抓實抓好環境問題整改銷號。中央第一二輪環保督察、省級環保督察、省級整改“回頭看”及複查複核、市級專項巡察和生態環境系統綜合執法崗位大練兵反饋我縣的xx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還有x個(x個重複)沒有整改到位。各整改主體要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緊盯時限要求,對已完成整改的67個問題適時開展“回頭看”,嚴防問題反彈回潮;對正在整改的x個問題,加快措施落實進度,強化跟蹤問效,確保今年10月底前整改清零,切實以問題整改促進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同時,要全面推行生態環境領域“雙隨機”執法檢查,保持環保執法高壓態勢,健全生態環境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全力維護良好生態環境。

(三)抓實抓好水生態環境改善提升。全縣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各級河長要強化擔當、主動作為,堅持問題導向,因河施策,紮實推進全縣河道治理工作,持續改善提升水生態環境。

      一要深入開展水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xx縣河流污染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加大xx等河流水環境質量改善力度,集中排查整治重點河流污染源,全力推進河流污染專項綜合整治。各級河長要認真履職盡責,按照縣級河長每季度至少專題巡河督導1次、鄉鎮級河長每月至少專題督導1次的要求,全面開展專項巡河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問題並立即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建立工作台賬、確定責任領導、明確整改時限,全力推動整改,確保年內全部消除劣五類水體,實現全域水質達標。

    二要持續推進“清四亂”專項治理行動。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特別是各級河長要對標“清四亂”重點領域整治標準,統籌推進集中整治和支溝排查,確保發現一處、整治一處,達標一處、銷號一處。要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河湖管理,在關鍵河段、砂廠設置視頻在線監控,提升日常監管效率。

   三要持續做好水域岸線統籌規劃和保護。縣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和縣水務局要持續推進與河、湖、庫環境有關的“多規合一”規劃,確保4月底前全面完成牛谷河、義隴河及錦屏水庫的管理保護範圍劃定工作,年內完成常家河、苦水河、安逸河、清溪河、牛洛河、金牛河等6條縣級河流的確權劃界。縣自然資源局和縣住建局在城鄉建設發展規劃中要堅持保護、開發、治理並重,充分留足河湖管護空間,不僅要滿足防洪搶險安全的基本需要,更要滿足河湖功能持續發揮、資源永續利用的生態需要。

    四要持續抓好地表水質達標治理。縣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要對城區排污口全覆蓋排摸,確保管網全接入、污水全收集,徹底解決牛谷河出境斷面水質不達標問題。同時,要結合拆危治亂“百日行動”,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督導鄉、村兩級河長落實治理責任,持續抓好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等重點區域清淤疏浚,確保農村水環境治理取得實效。

(四)抓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項目謀劃爭取。由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牽頭負責,注重長短結合,精心編制好全縣“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全縣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制定好任務書、編排出時間表、劃清楚責任田。要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歷史機遇,按照以縣城和鄉鎮污染治理為根本、河道水質淨化和生態保護修復為核心、流域水源涵養和清水補給為基礎、流域管理和監測監控為保障的思路,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認真謀劃符合渭河流域(xx段)實際的生態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項目,爭取納入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範圍,通過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支撐生態環境加快改善。

二、緊盯重點領域,全方位落實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措施

去年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邊組建、邊防範、邊應急”工作要求,持續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全面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積極應對各種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日趨完善,應急指揮和救援能力持續提高,風險監測預警水平全面提升,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是責任落實不夠。一些鄉鎮和部門屬地監管、行業監管、綜合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一線查隱患、解難題、疏堵點不及時,脱節斷檔、脱管漏管現象比較突出。

     二是隱患治理不實。道路交通安全領域“三超一疲勞”、農用車違法載人、摩托車違章行駛等現象屢禁不絕;一些商場、超市、酒店等人員密集場所“生命通道”不暢、消防器材不齊備;一些企業對隱患熟視無睹,xx物業公司原物資公司站的蓄熱罐十多米深的基坑,無任何防護且無人看管,存在嚴重隱患。

    三是宣傳教育不深。面向企業一線職工和廣大羣眾的安全宣傳教育培訓載體不多、覆蓋面不廣、針對性不強、效果也不理想;一些復工復產企業安全基礎不牢固、技術保障不到位、隱患排查整改不徹底、監管責任落實缺位等現象非常突出。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深刻汲取以往事故教訓,清醒地認識到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克服麻痺鬆懈思想和僥倖心理,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持之以恆抓好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一)認真落實企業安全復工復產措施。各鄉鎮、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要求,嚴格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三個必須”要求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加強本轄區、本行業領域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指導,確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同安排、同落實。各復工復產企業要嚴格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全面做好員工健康狀況排查、體温檢測、佩戴口罩、分散用餐和通風消毒、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堅決防範疫情輸入傳播。縣應急管理局要督促指導各行業主管單位,始終堅持“監管與服務、監管與指導”相結合,積極主動開展上門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安全生產、疫情防控中的問題和困難,重點加強對涉及生產消殺類、防護物品的企業、保運轉企業和其他高危企業的服務,嚴防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二)全面排查整治重點領域風險隱患。去年,我縣境內發生了多起自然災害和安全事故,給羣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一定損失。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認真汲取事故教訓,從嚴從細抓好本轄區、本行業的防災減災和安全生產工作,堅決杜絕因監管不到位發生災害事故。

      一要持續抓好各類安全隱患整改。各鄉鎮、各部門要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意識,加快構建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緊盯人員密集場所,突出道路交通、消防、煙花爆竹、非煤礦山、危化品、油氣輸送管線等重點行業領域,按照“六查六看”工作法(查安全風險,看是否有效標明;查責任制度,看是否簽訂安全責任書;查操作規程和制度,看是否嚴格執行;查設備設施,看是否安全運行;查經營資格,看是否合法規範;查安全預案,看是否管用有效),紮實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確保不漏任何盲點、不留一個死角。要嚴格執行隱患排查、建檔、評估、整改、驗收、銷號管理機制,對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落實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監管措施,採取約談曝光、掛牌督辦、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整改,堅決做到隱患全消除、問題不反彈。特別要注意的是,去年全縣降水多,黃土崖體土體含水量基本飽和,今春土地解凍後,有些地方極有可能再次出現黃土崩塌,各鄉鎮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持續加強風險監測和預警措施落實,在去年排查的基礎上,對仍處於易崩塌危崖體下和滑坡地帶農户,逐家逐户宣傳安全防範和防災避險知識,組織動員及時疏通、改造水路,降低災害風險;需整修的危險崖體,要動員羣眾集中整修、消除隱患;需拆除的廢棄房屋,要結合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堅決予以拆除;對因災受損和年久失修等新增的危房,要及時納入改造範圍進行改造。

      二要高度重視各領域風險防控。縣應急管理、公安、交通、教育、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既要各負其責,又要協同配合,持續深化專項整治,全面排查管控安全風險,嚴厲查處各類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確保重點領域不出任何問題。要持續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執法力度,嚴查超速、超員、疲勞駕駛、非法載人、超限超載等交通違法行為;要重點加強客運站的安全檢查,嚴格落實“三關一監督一監管”措施和“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制度,從源頭上消除隱患、預防事故。要持續深化煙花爆竹經營安全專項治理,突出生產、經營、運輸、儲存、燃放等各環節,嚴厲打擊無證非法生產、非法運輸等行為,從嚴整治前店後宅、下店上宅、集中連片經營以及銷售超規格或不合格產品等問題。要從經營、運輸、儲存和經銷等各環節着手,加強危險化學品罐區、氣櫃等重點部位安全管控和用火等特殊作業的升級管理,嚴防危險化學品泄漏、污染和爆炸事故的發生。要深刻吸取2019年12月31日縣鴻興供熱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教訓,加大對鍋爐、壓力容器、管道、電梯等設備的安全監管,全面排查治理隱患,確保運行安全;要加強對用電、加氣站和燃氣使用企業的安全隱患排查力度,督促嚴格按照行業標準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堅決杜絕觸電和爆燃安全事故的發生。要紮實開展對小微企業、小加工作坊等場所的專項監督檢查,對涉及有限空間作業、涉氨製冷、粉塵爆炸之類的企業要重點管控,督促加強設備檢測檢修,切實做到防微杜漸、抓早抓小。特別要把“九小場所”(國小校或幼兒園、小醫院、小商店、小餐飲場所、小旅館、小歌舞娛樂場所、小網吧、小美容洗浴場所、小生產加工企業)的安全管理牢牢抓在手上,嚴防發生事故。

        三要持續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縣應急管理、住建、自然資源、綜合執法、交通、公安和消防救援等部門要嚴格按照市政府火災防控和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專項行動,緊盯人員密集場所、勞動密集型企業、大型商業綜合體、易燃易爆場所、養老服務機構、宗教場所、文物建築、餐飲場所、農村麥場等重點場所和重點對象,逐行業、逐區域開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嚴厲查處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單位,對佔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違規用火用電以及“三合一”等突出隱患,要依法實施警告、罰款處罰;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採取查封、關停、強制拆除等硬性措施,徹底消除火災隱患。

      四要持續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當前已進入森林草原高火險期,加之氣候乾燥、清明祭司,森林草原防火形勢更加嚴峻。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執行《甘肅省2020年森林草原防火命令》,築牢用火審批、入山檢查、日常巡護、聯防聯保“四條防線”,堅決查處森林草原防火區燒荒、燒秸稈、燒枝椏、吸煙、燒紙、燒香、野炊、使用火把、點火取暖、焚燒垃圾等一切野外用火行為,堅決禁止野外燃放煙花爆竹和孔明燈;各鄉鎮要將防火責任靠實到村、社,靠實到山頭地塊、林區小班、林緣村莊、墳頭户主,確保預防、監管無死角、無盲區、無縫隙,嚴格管理可能引起森林草原火災的居民生活用火,嚴防人為火災事故發生;要廣泛宣傳森林草原防滅火的重要性、安全用火常識以及違法用火法律責任知識,增強全社會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提高公眾預防能力。

(三)全面推進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緊迫性,加快補齊各類短板,全面構建“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工作體系。

      一要健全責任體系。縣應急管理局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綜合協調作用,以構建“大應急”格局為目標,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壓緊靠實鄉鎮屬地管理、部門行業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全面建立“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

     二要築牢預防體系。縣安委辦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對危化品、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建築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排查,提升災害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要健全完善應急預案管理體系,做到精準發佈預警、精準治理隱患、精準搶險救援、精準恢復重建、精準監管執法;要健全完善社會共治體系,積極推進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着力構建羣防羣測羣治新格局,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要健全完善宣傳教育體系,推動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全面提升羣眾安全防範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

     三要強化保障體系。縣應急管理局要高度重視應急管理隊伍能力素質提升,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大練兵和應急演練活動;要加快縣應急救援中心建設,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支持,加快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全面提高監測預警、指揮決策、救援實戰能力,全面提升應對突發事件、自然災害的響應處置水平。各鄉鎮要整合綜治辦、司法所、民政辦、防汛辦等各方力量,着力構建災害防禦、安全監管、宣傳預警、值班值守等功能於一體的鄉鎮應急協調管控中心;要以鄉鎮黨政主要領導為領隊,以包村領導、駐村幹部、幫扶隊員、村組幹部為骨幹,積極動員羣眾參與,全力構築責任到户、聯繫到人的鄉村預警預防保障體系。

三、強化履職擔當,着力推動生態環保和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各鄉鎮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堅持履職盡責,嚴格落實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一把手要親力親為、敢於擔當,切實扛起轄區內、本行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分管領導要親督親辦,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縣環委辦、縣安委辦要加大對全縣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和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督查,加強跟蹤問效,狠抓一批破壞環境、忽視安全生產的反面典型,對消極等待、工作滯後、整改不力的部門和單位,要下發督辦通知單,限期整改,到期仍未整改到位的,要嚴肅責任追究,倒逼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