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李鴻章傳讀書心得3篇 “智慧雄鷹:李鴻章傳書評”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42W

《李鴻章傳讀書心得》是一本以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李鴻章為主角的傳記。本書通過對李鴻章一生的追溯和深入研究,揭示了他在政治、外交等各個領域的卓越才能和卓越智慧。同時,本書也探討了李鴻章的讀書心得與學者氣質,為讀者提供了一段深入理解這位偉大政治家的契機。

李鴻章傳讀書心得3篇 “智慧雄鷹:李鴻章傳書評”

第1篇

從這個角度回首過去,使人打了一個寒顫。縱有光輝的人性與温暖的正義,更多的卻滿目蕭然。活在世上之士,有遠大的志向與臻於完美的節操,卻無奈地被時代帶來的一切束縛,有無上的榮耀,更有言不盡的苦楚、血淚,都籠罩着悲壯的色彩。但這層蒙灰的紗,卻依舊吸引着人們的眼球。

為什麼?明知道無法改變什麼依舊奮不顧身?明知道結局依舊不放棄?明知道會如此淒涼仍不低頭?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知道了結局,無法回頭,卻還必須走在一條註定失敗的路上。顏文忠知道李希烈不會放過自己,卻沒有回頭;于謙知道自己擁立景泰之後會遭遇清算,卻至死不渝;張文忠想到過自己死後萬曆的冷酷,卻依舊變法;林文忠臨走之前考慮過銷煙之後君王的無情,卻正氣向前。是的,這是背後的信仰與理念告訴他們,催使他們,卻不曾想這竟可使他們如此執着。

想知道這股力量究竟可以多麼強大,一直在尋找着答案。

視角停留在了《李鴻章傳》之上,因為此書特殊的作者、主人公。兩人只有在政治方面有過交集,但他們都在一條路上失敗了,黯然離場,因此更能明白對方煎熬的感覺、艱難的處境。讓我尤為敬佩的是樑公的眼界,對於世界各狀之駕輕就熟,是近代以來國人中罕有的世界觀,更為完整的史學體系,成就了當代人寫當代史之不朽,近代人看世界之不朽。但縱然有樑公妙筆,此書能夠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還是在於着筆李鴻章,那是中國人難以抹去的家國情節。

李鴻章是個複雜的人物,是他曾帶來了富國強兵的希望,而也是他的背影,讓中國近代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但因此可確定“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對於任何人,只有給他一個更為精準的定位,才更清晰地明白他的所作所為。樑公説他是“適成為我國十九世紀以前之英雄而已矣”,確如其言,作為一生在中華傳統薰陶下成長的人,往往於舊時代難以完全破格,願意接受外來的文化,卻源於自身的束縛,顯得不徹底。在他的身上集中着近代中國難以取捨的選擇。

李鴻章傳讀書心得3篇 “智慧雄鷹:李鴻章傳書評” 第2張

第2篇

?李鴻章傳》一書選材來自媒體,但作為一個曾經的傳播學渣,我始終對媒體傳播的內容保持懷疑。媒體反映的事實通常是媒體想要傳播給你的事實(但這種對真實性的懷疑容易讓我們陷入不可知論),作者選取媒體的材料,單憑媒體的評價考量外交和中國官場的博弈,加之身為英國研究員帶着既有立場來評論和展現材料,文章難免帶有對中國的偏見。

作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鴻章傳記,這本書其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的人物傳記作品。文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從當時現有的文章和媒體中選取並附加上從自身立場出發的一些政見,這裏説的自身立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作者本人作為一位英國學者,他的研究視角不免帶有大英帝國在當時當地的國家立場。由於作者本人的研究員身份,相信這部對中國近代大臣的記錄不僅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見和觀點,對於英國政府對中國的瞭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國家智庫的作用。

或許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許這些評論略有偏頗,讀罷心中卻依舊感慨良多。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可以從這本書的外圍反觀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脈絡,從中得出一二對個人或國家發展有用的結論。

對世界的探求是人類永不枯竭的慾望,當一個國家不遺餘力地為民眾普及知識,以媒介為武器強大自己的知識構成,當他們在竭盡全力地開眼看世界,這時我們的中國卻在故步自封地閉關鎖國,我相信,國家與國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就是從這些薄若無物的文字中拉開的。《李鴻章傳》中對中國近代歷史及個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後反映的對知識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國民智識和健全國家文化體系的方面,具有極強的.借鑑意義。

有時,我們很難將自己置身於大局勢的視角來判斷優劣。即便清楚地知曉大局,可我們卻無力撼動大局。我們能做的或許只是局部的改進,依靠一點點小小的力量積蓄,一些些飄渺的意識變革。從變革和細微的捕捉到一絲亮光,這是從書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第3篇

作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鴻章在中國揹負的指責和詆譭很多,自我們從中學課本中學到的歷史以來,李鴻章這一“賣國賊”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眾人眼中的李鴻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這本《李鴻章傳》最為公正。

這是一個英雄眼中的另一個英雄的形象,樑先生在這本書中這樣評價李鴻章:“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而這本書,確實是圍繞晚清複雜的政治時局中,李鴻章的功與過來寫的。

以李鴻章的學識,雖大權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這些,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只知道有軍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內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還有國民。

首先,是樑公治史的態度。梁啟超和李鴻章是政治上的公敵,但作者曾親口説道:“這書中有不少為他開脱辯護的語言,很多與時下的論調不一致,這完全是因為作史者一定要稟着公平之心來寫。”為自己的敵人寫傳記,還能脱離世俗的論調,以公允之心來評定,這是一個史家所擁有的胸襟和態度!

其次,是獲得了對李鴻章接近真實的認識。從前對他“賣國賊”的認識,在今天讀到這本書後,才是真正地把李鴻章放在他所處的時代、政治時局、世界、和周圍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個真正的李鴻章。李鴻章雖飽受國人非議,卻被外國人譽為“東方俾斯麥”。他所犯下的歷史過錯不少,不學無術,許多“不平等條約”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籤的字,但我讀到的更多是惋惜。雖對朝廷忠心耿耿卻不知體恤百姓,雖從政嚴謹細心,卻不明時局。總的來説,“李鴻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於整個民族的落後,而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

樑先生的介紹徹底改變了我先前對李鴻章的認識,由此比較中國近代歷史人物,李鴻章確實是偉大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