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6篇 獨行朝聖:一段啟迪心靈之旅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1W

《一個人的朝聖》是一本由保羅·柯艾略撰寫的旅行類書籍,講述了柯艾略獨自一人步行穿越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朝聖的故事。這本書受到了全球讀者的高度關注,成為了熱門暢銷書。本文將從“一個人的朝聖”的角度,探究旅行和內心昇華的關係。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6篇 獨行朝聖:一段啟迪心靈之旅

第1篇

一個人的朝聖,講述了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一輩子都碌碌無為,甚至活的很失敗的人哈羅德,退休後的日子依舊平淡無味,這樣的日子原本可以一直到他老死去,直到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老友的告別信改變了這一切,他的人生出現了轉折,他開始踏上了一個人的旅途。從英國最南端的金斯布里奇村走到最北端的貝里克郡,去看望這位二十多年未見的老友奎妮。

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用他顫顫巍巍的雙腳,度量了87天,627英里的距離。這段距離,度量了一段遺失了20年的親情、愛情和友情,也度量了一個普通女人,彌留之際,不普通的逝去。度量了人心,也度量了生命。一路上,除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老人也一次次與腦海中塵封已久的記憶相遇。每一段記憶都是一個離別已久的故人,每一次重逢都讓人動容不已。慢慢地,這一個又一個相遇彼此相綴,讓這段貫穿英格蘭對角線的距離不再是一個關於陡步傷痛、放棄堅持、甚至宗教信仰的俗套故事。

我想,故事告訴我的,正是距離。那些此時此刻看時親密無間的距離,極有可能被生命的變故、被偶爾的爭吵,甚至就被平靜的時間所撕裂。就像我看到的那顆明亮的星星,儘管在我們彼此相望的時刻我們光芒匯聚脈脈含情,但那光芒匯聚的焦點卻已可能是它億萬年前的一刻光華而已。

當老人走到再也走不下去的時候,他面臨崩潰,走錯路,甚至走了大段的回頭路,在距離終點很近的地方,他想到要放棄,當他給愛人打了電話時,他哭了,他説他想回家。愛人鼓勵他走完這一段路。掛上電話,愛人的心一直懸着,她一刻也睡不着覺,她擔心他能否堅持。可是她更擔心,如果這時候接老人回來,以後老人會後悔的。後悔再堅持一會兒,就達成了心願。

一個人的朝聖,與其説走在路上,不如説走到心中,面對一些我們不敢面對或不願面對的心結,只有我們勇敢面對才能打開心結,最終獲得理解、獲得幸福。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6篇 獨行朝聖:一段啟迪心靈之旅 第2張

第2篇

期初並不知道“朝聖”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朝聖”是一項具有重大道德或靈性意義的旅程或探尋。老媽推薦我讀這本書的原因也是書中的哲理,主人公的經歷與書本身的精彩。朝聖原本一個宗教的重要之事,現在用在一個人身上,我想表達的就是所謂的信仰與精神吧!畢竟西方人對於宗教與信仰是如此重要,甚至高於自己的生命。他們的信仰就如同我們東方國家的佛教那樣根深蒂固。

主人公過了幾十年平平淡淡的生活,工作的一成不變,親友沒有往來。而在早晨一封二十年老友寄來的信開始了小説的序幕,奎妮身患絕症寫信告別。寫下回信寄出後,他開始了風雨征途,經過一個又一個郵箱,最後橫跨整個英格蘭,心中一直懷着只要他未曾放棄的走下去,奎妮就還可以活下去。

關於愛與信念以及萬物之類,書中用並不華麗的辭藻卻表達出描繪出一切,如此簡單樸素卻令人深深感動,人生的路只夠一個人走,從一個人到兩人一狗,到聲勢浩大的朝聖團,最後世界只剩一人的寧靜與超脱。自己的世界才是過程中想要的,正讓我想起了nba中被多次提到的“相信過程”,雖然有時候結果更令人在意,但或許有時候,在我看來,這更像一場以偽裝自我救贖的尋覓,尋覓幾十年前沒有抱歉與自責,不時傳來哈羅德與莫琳陣陣笑聲的夜晚。

關於離別和重逢,我們能看到的朋友與自己ide交集,過客還是熟人,也許是匆匆的告別,也許是一路走下去,我們除了親人外稱兄弟姐妹的那些人,也只有給我們一句鼓勵,人生的路,總歸要自己走,孤單可以承受,離別時也請還好告別,不是不願面對地退縮,而是面對摯友揮手告別的勇氣。即將結束的歲月裏的一羣人,就是需要去告別,就像大學聯考這個截點。小説裏的主人公也以他自己的方式朝聖,治療他的摯友,以治療他風塵僕僕的心與千瘡百孔的家。

最後的最後,在奎妮的葬禮上兩人找回了以前兒子還在世的感覺,回憶曾經美好的釋懷。信念可以堅持很多事,不應該去嘲笑看似不實際的想法,善待世界善待自己。

第3篇

讀完《一個人的朝聖》,我想談談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問題。

小説吸引我的地方是男主人公哈羅德的性格,沉默寡言,恐懼自卑,笨拙木訥,懦弱膽怯。這導致了作為父親的哈羅德,是不合格的。這吸引着我去探究哈羅德人生悲劇發生的原因,我認為哈羅德並不討人喜歡的性格是由他的原生家庭影響而形成的。

對於懷裏的嬰兒,哈羅德的母親瓊完全不知所措,視他為負擔;父親自戰後歸來就日益消沉,稱他是“骯髒的小乞丐”。母親唸叨着周遊世界,自由自在;父親沉迷於醉生夢死,酒不離手。這就是哈羅德的父母親。父母對於哈羅德的到來抱有怨恨,在哈羅德的童年沒有給予其足夠的關懷。也因此,哈羅德“小小年紀,保持低調,做一個隱形人”。哈羅德的沉默寡言、恐懼自卑、笨拙木訥、懦弱膽怯的性格就在徹底地缺失了父愛母愛後形成了。

哈羅德後來遇上了他美麗富有才華的妻子莫琳,迎來了幸福,生下了兒子戴維。卻沒有料到幸福後面還藏着悲難,原生家庭的恐懼籠罩着哈羅德。哈羅德不願意抱兒子,兒子要溺死了卻蹲下來解鞋帶,聖誕節與兒子發生衝突,以及發現兒子吸食大麻卻保持沉默。雖然哈羅德深深地愛着兒子,但是原生家庭的恐懼阻止了他表現出來,最終釀成了兒子自殺的家庭悲劇,可悲可歎。

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命運。因此,我覺得哈羅德在兒子成長的關鍵階段裏,他既沒能做到正確的指引,也沒給予温暖和庇護。他是一位不合格的父親。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董卿説,“你希望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斯賓塞説,“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莫言説,“孩子的優秀,滲透着父母的上千汗水。”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巨大,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負責。教會他待人處事、獨立自主、擁有健全的人格。

第4篇

?一個人的朝聖》是哈羅德的朝聖,是對自己前半生的直視,通過它,哈羅德正視了父母沒有教會自己愛的能力的事實,正視了刻意隱藏的那段20年前的記憶,對戴維還是深深地歉意,但是也意識到戴維是代替自己去做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做但沒有做的事情,喚醒了和莫琳相遇時一切鮮活的記憶。沒有戴維了,他們也不能一直這樣死寂地互相對待對方。愛永不會死!

哈羅德本是個高大的男人,卻一輩子彎着腰生活,像是隨時防備着前方會突然出現一道低樑,他從不高調過活,鮮有朋友,低進塵埃裏;而看到這我也會想,我們個人在這個喧雜的世界裏不也是活的如螻蟻,有時會感覺自己湮沒在人羣中也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樣子。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哈羅德其實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自己,他一路踏過來的艱難也亦然代表着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征程。希望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個人,神聖而孤獨。當一個人有了目標而為之去奮鬥時,它不僅僅是一段人生的經歷,而更是對靈魂的一種洗禮。

書的主人公是哈羅德·弗萊,一個六十歲老人。一天他收到了身患癌症的老友奎妮的信,在震驚和悲痛的心情下,他寫了回信,在寄出的過程中,越走越遠,最後橫跨了整個英格蘭。他只有一個信念,他只要走着,朋友就不會死!合上這本書,我感慨萬端。

哈羅德的人生幾乎是平淡的,可就是這樣的生活,使他竟然在一瞬間做出了一個充滿勇氣的決定。哈羅德的這條路,不單單只是走在路上,還有對過去人生的一種反思和尋找,沿途也收穫了愛與責任。主人公在寄信的過程中明白了,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

人是一定要有信念的,它就像光一樣射入了生命中,縱然前方山高路遠,懷揣那一份信念,便必定活成一支隊伍一般!

第5篇

很少有人從一開始就能下定決心目標明確地去做什麼,甚至大多數人都是迷茫着迷茫着就順着時間的年輪走了下去,也可以賦予一個大眾詞彙——順其自然。就像主人公哈羅德,他一開始只是想去寄明信片,走着猶豫着迷茫着內心凌亂着,加油站女孩的隨意一段話,堅定了哈羅德的想法,他要救奎妮!他不是醫生,不是上帝,但是他的信念要救她!人啊,面對要離開的人,總想着挽留,有時候對方留下來可能會很痛苦。

還好,最後,他們見到了,奎妮一直在等他,為了等他,頑強地與病魔作鬥爭!而哈羅德一路徒步走來,不選擇任何交通工具,在我看來,可能一方面是延續奎妮的時間,一方面是在懺悔,在自我救贖。年紀大了,經歷也就多了,心結也就在所難免,有時候自己原諒自己才能讓自己心安理得。

對不起,讀到病牀上的奎妮,我不禁想到了我外婆,她去年冬月過世,走的時候是在醫院的病牀上,很安詳,氣若游絲,慢慢的……離開了。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是第一場雪。

都説滿地白雪,是天地為逝者戴孝。生前的大半年,外婆也是受了折磨,因為捨不得放手,所以挽留。

家裏人會在她痛苦難過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喊醫生,然後給她輸一包血,外婆要難受好一陣子,才能適應新的外來的血,就這樣,快要支撐不下去了,輸血,隨着輸血帶來的不適,忍受,然後又快要支撐不下去了……如此輸了三次血。最後外婆也沒有權利説什麼,幾乎是把生死交給了家人,“家人”是不是聽起來像是很龐大的家族,外婆一生有六個孩子,重孫子都即將考大學了,然而“挽留”外婆的,或者説決定挽留或者不挽留的,是外公。我有好長一段時間覺得外婆還在。我沒有見到外婆的最後一面,又好像沒有那麼責怪自己,甚至覺得我沒有錯,但是我心裏一直都有一個位置,是外婆的,很想她,經常想。對外婆,我沒有心結。

第6篇

?一個人的朝聖》是英國劇作家喬伊斯?蕾秋的作品。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隨着閲讀的深入,越發覺得精彩,發人深省;很久沒有這樣的書吸引我一口氣讀完,感慨萬千,希望與大家分享。

全書從60多歲的退休老人哈羅德收到一份昔日好友奎妮的來信開始講述。奎妮與哈倫德已經有20年沒有聯繫,信上奎妮告訴哈羅德自己患上了癌症,將不久於人世,這封信是專門來和他道別的。看到信的那一刻,哈羅德非常吃驚,往事也隨之湧上心頭,他覺得應該為奎妮做點什麼,為了讓奎妮恢復健康或活得更久,他決定從所住的金斯布里奇徒步走到貝里克郡,全程600多公里。哈羅德沒有告知妻子莫琳,沒有攜帶生活必需品和徒步所需裝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裸走”,因為哈羅德堅信只有這樣才能對奎妮的健康有所幫助。在沒有藉助任何交通工具情況下,哈羅德耗時87天,成功走到了奎妮的療養院,見到了奎妮最後一面。

剛開始上路,哈羅德非常介意自己的外表和別人的眼光,中間也經歷了幾次動搖,但因為沿途陌生人、家人的鼓勵、肯定而得以堅持,突然有一天,他似乎想明白了,開始享受以地為牀以天為被的愜意,並樂意接受別人有限的食物和幫助,同時吸引了大批的追隨者。徒步的過程,是哈羅德包括他的妻子莫琳的自我反思的過程,也是他們關係的修復過程,更是他們彼此心靈重建的過程。

哈羅德帶着傷痛出發,卻選擇了走向愛。與其説他徒步走了600多公里,不如説他經歷一個87天的心歷路程。在一個人行走的路上,他更真切地看見了自己,承認自己的恐懼與軟弱。他接納了自己,原諒了所有人,這是他真正成長的開始。而妻子莫琳在這個過程中也同樣看見了自己,看見了丈夫。他們彼此重新敞開心扉,敞開懷抱。

旅途中的哈羅德不僅漸漸讀懂了人生,學到了要追求最珍貴的親情、愛情、友誼,懂得捨棄一些其他身外物,更學會了接納自己,從而感悟到“給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饋贈,既需要謙遜,也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