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學生個人禮儀4篇 文章標題:塑造卓越形象,從大學生個人禮儀開始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02K

大學生個人禮儀是指在社交場合中,以良好的言談舉止、得體的着裝和行為規範展現自己的修養和素質,體現人類文明和社會規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不僅能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並與人溝通交流,還能為他們今後的職場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

大學生個人禮儀4篇 文章標題:塑造卓越形象,從大學生個人禮儀開始

第1篇

本人從xx年10月加入禮儀隊,大半年認為得到了許多方面的學習鍛鍊,社交禮儀、人際溝通、為人處事等。20xx年4月,本人擔任了禮儀隊後備一職。任職了幾個月,禮儀隊的大小活動。活動前期準備,開展組織進行,活動結束總結經驗,本人都努力做到盡職盡責,跟隨禮儀隊的步伐共同進步,以下是我的述職報告

新學期開始,禮儀隊在學校門口擺設新生諮詢處。新生交流會,階梯教室的人員,工作人員細心準備,隊長的精彩招新,無疑為禮儀的宣傳又增色彩,結束後我們分發入隊申請表,登記邀請新生加入。

在經過開學典禮、綠城廣嘗辯論賽、科技館和黨課結業、文化遺產大賽等多次活動。我們有過失誤。可是我也從中吸取了經驗,知道如何改進並努力爭取做到最好,要做一次活動有一次活動的樣子。從中努力並完善自己。

加入禮儀的人員都是極積向上的人,隊長在納入人員時考慮到了各個方面,不僅要有良好的心態,更重要的是要有團結一致的精神,和互幫互助的品質。隊長在剛開始的時候便加強了對我們的身體鍛鍊和心靈上教導,告訴我們不論何時都要記住我們是一個整體,我至今都沒有忘記隊長的教晦。我也是一直這樣做的,做任何工作從來不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脾氣。我一直堅信: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總有一天我能像雄鷹一樣翱翔於九天之上!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盡力彌補把工作做的更加完善。加入禮儀隊大半年中,雖然忙一些,有勞累的辛酸;也有開心的`歡笑;有批評的失落;也有表揚的歡喜;有努力的結晶;也有奮鬥的痕跡。

在禮儀隊我不僅學會了如何團結協作共同進步,更重要的是我在禮儀隊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積累了無上的信心,還讓我體會到了生命的充實,希望禮儀隊能在以後不斷髮展,綻放出耀眼的光茫。

大學生個人禮儀4篇 文章標題:塑造卓越形象,從大學生個人禮儀開始 第2張

第2篇

本學期的校選修課,我選擇了社交禮儀這一門課程,究其原因,我認為自己作為一名當代青年大學生,在真正邁入這個到處充滿競爭力的社會前,十分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個人禮儀素養知識,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處理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行為舉止等等,多掌握一些別人所不太瞭解的知識,便能夠讓我們在以後的諸如求職、交往、處事等事情上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擁有更多發展的機會。下面我就來論述一些關於大學生的個人禮儀,請予指導。

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給全世界文明做出來巨大的貢獻。中華民族向來以“禮儀之邦”享譽全世界,遇事則明禮,成為人們共同的處事行為準側。從古代先賢的以禮治國到如今的和諧社會,無不體現着一個“禮”字。“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的這一名言中,雖然此中之禮與我們當代社會的禮有所不同,但他還是真真切切的道出了禮的重要作用,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深思。

在現代社會,隨着人際交往的日漸頻繁,人們對於個人禮儀也是倍加重視。雖然説個人禮儀僅僅涉及言談舉止,穿着打扮,處事方法等,但越是一些容易被人忽視的小細節,越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的高低。個人禮儀作為一種社會文化,不僅僅只涉及到個人,它更能夠折射出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程度,影響廣泛。倘若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待人處事,我行我素,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將變得十分地困難,社會發展毫無秩序可言,最終受到最大影響的還是我們自己,因此我們必須要學習個人禮儀,於己於人於社會都有利。

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禮儀文化是人類社會的巨大瑰寶,它教我們如何待人處事,時至今日任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我們理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來好好地繼承與發展。但是時代的車輪轟隆隆地滾進了21世紀,一個社會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一些傳統文化面臨着巨大的危機,一些國人的禮儀修養意識日漸淡薄,總想着按自己的那一套來處理事情,不管別人的感受如何,他們給自己貼上了特立獨行的標籤,認為這樣能夠吸引別人的眼光,成為矚目的焦點,並且還沾沾自喜,殊不知他們的人生將是無比的失敗的,因為他們的行為不會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理解,只能在小羣體中獲得自我滿足,僅此而已。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獨特羣體,處於課堂知識學習的末期與正式邁入社會的準備期這一過渡地帶,更應該有良好的個人禮儀修養,但是縱觀這一羣體,仍發現問題不少。

如今的在校大學生大多是家裏的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處在全家人的悉心照料之下,被視為家裏的掌上明珠,是家裏的一塊寶,碰也碰不得,提出的種種要求父母總是想方設法地去儘量滿足,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個人修養禮儀知識嚴重欠缺。比如,亂穿馬路闖紅燈,在街道上四五個人並排走;在公共場所亂丟垃圾,隨意踐踏草坪;在圖書館看書時高聲喧譁打電話,吃東西;不按先後原則排隊等待;在課堂上老師在上面授課,學生在下面紛紛變身手機黨,連頭也不抬,別説是聽課了;上課經常遲到或者乾脆翹課;在日常生活中不懂謙讓,不會問候,不尊重師長;更有甚者無視學校的各項校規校級,頂風違紀。

觸碰“高壓線”等等,不勝枚舉。看到這些現象,令我感到十分的汗顏,因為有一些也的的確確發生在了我的身上,平常甚至還未曾發現或認識的不夠透徹。試想一下,一旦進入社會,便要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競爭的氛圍中去拼,如果在工作當中也無視禮儀,做出一些讓領導不滿意的'舉止,那麼等待我們的估計只能是“炒魷魚”了,到那時覺得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可以説就是因小失大啊。

1.從小家庭成員的寵愛讓他們沒有意識到禮儀修養的重要性,家人一味的順從讓他們明白不了待人的正確方法,很有可能連在飯桌上要讓長者先動筷的意識也沒有,更別談以後在工作應酬中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家人對他們的行為也不加以干涉,從而慢慢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有了習慣以後要改可真是不太容易了。

2.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我國的應試教育體制,從國小到國中到高中,他們的終極目標都是進入高一級教育層次,因而教師們不約而同地把升學率作為教書的可以説唯一準則,而對培養學生個人品德方面卻不太重視,更別談專門開設一些禮儀課程等等,導致學生們在最容易改變自己,掌握個人禮儀修養的關鍵時期喪失了黃金時機,未能塑造出良好的個人禮儀修養,這何嘗不是教育體制的一種失敗呢?

3.學生本人在學習階段一味地認同“唯學習論”,認為只要自己掌握了該有的知識,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之後就一定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而他們只顧學習,不去主動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知識,比如説有一些學生在畢業之後的面試時與人溝通不暢,行為舉止不規範,從而失去一份自己本可以勝任的工作。還有就是學生本人有時太以自己為中心,不懂得顧及周圍其他人,比如有時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可以去犧牲他人利益,不知道尊重他人,甚至在明知道傷害了別人的情況下也不去認錯等等,根本沒有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

1.學生個人自覺地去看一些關於社交禮儀方面的講座、書籍,吸取其中的知識要點,最重要地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以這些禮儀知識來要求自己,對照自身的不足之處及時改正,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積極地去掌握一些求職應聘的相關知識要領,以求在以後的求職過程中勝人一籌。

2.高等教育院校應該多多開設相關的禮儀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來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水平,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生髮展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開設禮儀大講堂,邀請所有學生去接受禮儀知識培訓;對應屆畢業生組織模擬招聘會,讓他們提前知道一些關於求職時的言談舉止、着裝等方面的注意點;開展組織“校園禮儀之星”等的評選活動,在學校掀起人人學禮儀,人人踐行禮儀的良好風尚。

3.發揮社會輿論對大學生禮儀素養的引導作用,各類新聞媒體機構藉助電視、廣播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體介質廣泛宣傳正能量的好人好事,讓包括學生在內的所有大眾都能夠從中掌握到好的個人禮儀知識,讓他們在日常人際交往中來積極踐行;在公共場所設置相關的廣告宣傳欄,輻射到每一個大眾羣體。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自覺地學好禮儀,用好禮儀,不斷提升自身文化修養與社交能力,用自己的切身行動來影響周圍的一羣人,由小及大,從點到面,最終在全社會讓禮儀蔚然成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3篇

一、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和儀式的統稱。

1、禮貌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

2、禮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表示尊敬、祝頌、問候、致意、哀悼、慰問以及給予必要協助和照料的慣用形式。如:握手、鞠躬、擁抱、接吻、致意、微笑等都屬於禮節。不同民族、國家有不同禮節,禮節也隨時代發展面發展。

3﹑儀式是一種正式的禮節形式,是指為表示禮貌和尊重在一定場合舉行的、具有專門程序、規範化的活動。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孔夫子曾説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在現代社會,雖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綜合國力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但在評價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時,通常是從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人們的言行舉止、文明習慣所體現的公民素質與精神面貌入手的。因為,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講,禮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社會風貌、道德水準、文明程度、公民素質的重要標誌。從個體的角度説,禮儀是一個人思想覺悟、道德修養、精神面貌和文化教養的綜合反映。通過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對禮儀運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養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準。可見,禮儀學習對形成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禮儀本身是一種既具有內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現形式的行為規範。謙恭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優雅得體的舉止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是人的內在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和思想境界等。沒有內在的修養,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內在的良好道德品質、文化修養只有通過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才能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具有實際的意義和作用,離開了一定的外在表現形式的抽象道德理論和思想是空洞和無用的。所以禮儀教育是培養大學生高尚道德品質的和道德情操的起點。沒有對禮儀的正確認識,對禮儀精神內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產生積極的道德情感和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

禮儀自古以來就被用來為君子的修身養性之道。古人學禮的目的有三:所謂的“修身、治國、平天下”,修身便是其中的第一目的。而良好的性情修養就是一種良好心理的體現,表現為客觀成熟的心態,較強的自我調適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夠恰當確切地擺正自己的位置,並以此為出發點有效地規範行為,體現出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妥善的處世風格:表現為有理性,有較強的控制力。其中理性是事業成功的重要素質。一些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由於缺乏禮儀修養加之青年氣盛往往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有的同學在拳頭揮向同學之後往往很懊悔,當時沒有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在禮儀學習中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控力。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都是培養人的理性。良好的禮儀風範是在剋制並漸漸消除自己不良的習性、慾望,天長日久磨鍊形成,自然地流露出來的。

禮儀最初的功能就是用以規範社會秩序和協調人們之間的關係的。禮儀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就是關於人際交往態度、方式、方法、禮節的學習,如何介紹自己、如何與他人交往等等,這對大學生而言是他們走向社會必須掌握的“通行證”,否則他們將“無禮而寸步難行”。良好的人際關係表現出寬容、豁達的胸懷,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品格,進退自如的交往藝術,善於與各種類型的人融洽相處,能夠在自己周圍聚集起一大批志同道合,互幫互促的事業盟友。現代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性越來越強。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與協作。而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必首先幫助別人,善結良緣,“助人即助己”,這是一條黃金規則。

職業素質是職業人必備的思想、知識、技巧等,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禮儀、職業知識、職業技巧等。大學生在平時的專業課程裏往往很少學習到,而這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卻是必不可少的'。禮儀學習能為他們補上這一課。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和全球一體化的社會,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後的今天,我們的禮儀也正日益與國際接軌,我們的大學生必須能夠按照標準的禮儀規範站、坐、行、打接電話、掌握辦公禮儀、會談禮儀、慶典禮儀等。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良好的禮儀修養能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禮儀在今天,不僅是現代職業人員必備的知識,也是必備的素質。因此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面試時都在禮儀方面進行考察。考察學生的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往往還在學生不經意處設置禮儀考題,考核學生的禮儀修養。

禮儀是影響社會組織得失成敗的重要因素。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衣帽修飾,不僅反映他個人,更主要的是代表他所在的集體,是組織形象的重要窗口。假如你代表某個單位去作接待工作,有來訪者會對你的彬彬有禮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你行為無禮,蓬頭垢面,他可能就會認為你所在單位的人員素質低下,進而懷疑整個組織形象和實力。(舉例我係同學要搞活動去拉贊助時的形象問題)例如九十年代初,一位外商到我國北方某省與一位縣長討論投資建設一製藥廠的可行性。在簽訂協議之前,外商提出參觀一下製藥車間,就在進入廠房的瞬間,縣長將一口濃痰。啪嗒。一聲吐在了廠門口,引起了外商的噁心與反感,於是收回了投資的承諾。在歸途中,外商給縣長寫了一封語重心長的信,信中説:“你作為一縣之長都這麼沒有修養,很難想象你的‘臣民’會是什麼樣子?建藥廠是為了治病救人,而不講衞生,則可能造成‘謀財害命’的結果。很細微的表現,會造成你意想不到的結果”。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畢業班的同學應當是體會最深的了。

1、自覺接受和學習禮儀教育,從思想上提高禮儀修養水平。

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反映着一個人的交際技巧和能力,更反映着一個人的氣質、風度和教養。通過學習禮儀,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程度,更好地顯示自身的優雅風度和良好形象。一個彬彬有禮、言談有致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上將是春風拂面,受到人們的尊重和讚揚,而且他自己就是一片春光,給別人、給社會帶來温暖和歡樂。人的自覺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依靠教師的指點、依靠不斷的培養,靠社會健康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環境習染,禮儀教育是使禮儀修養充實完美的先決條件。通過禮儀教育和培訓,可以分清是非,明辨美醜,懂得常識,樹立標準,這使人們禮儀行為的形成有了外因條件,為進一步的自我修養的內因創造了條件。通過這一重要條件,促使大學生經過努力,不斷磨練,養成併產生強烈的自我修養的願望,最後達到處處講究禮儀的目的。古人強調“吾日三省吾身”説明提高個人修養必須注意反躬自省。同樣,學習禮儀,也應處處時時注意自我檢查。這樣,將有助於發現缺點找出不足,不斷總結技巧,自我提高。

2、通過書籍、網絡等途徑廣泛閲讀藝術作品和科學文化知識,使自己博聞多識。

加強文化藝術方面的修養,對提高禮儀素質大有裨益。而文化藝術修養的提高可以大大豐富禮儀修養的內涵,提升禮儀品位,並使禮儀水平不斷提高。

一般來説,講文明、懂禮貌、有教養的人大多是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的人。這種人邏輯思維能力強,考慮問題周密,分析事物較為透徹,處理事件較為得當,在人際交往時能顯示出獨有的魅力而不顯得呆板。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古代、近代、現代的典籍載有浩繁的有關禮儀的知識,隨着我國加wto,我國對外交往更加頻繁。世界各國的禮儀風俗千差萬別,大學生有必要注意蒐集、整理、學習和領會,以利於在實踐中運用,久而久之,能使自己的禮儀修養提到新的高度。

現代社會,人際交往越來越廣泛,僅僅從理論上弄清禮儀的含義和內容,而不去在實踐中運用是遠遠不夠的,禮儀修養關鍵在於實踐。修養修養,既要修煉又要培養,離開實踐,修養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培養禮儀修養時,要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將自己學到的禮貌禮節知識積極地應用於社會生活實踐的各個方面、要在學校、家庭、社會等場合中,時時處處自覺地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以禮儀的準則來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如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在宿舍酗酒、深夜大聲喧譁或放音響以及在購物付款、銀行存款或候車排隊時遵守公共秩序,依次而行。這樣持之以恆,就會逐漸增強文明意識、培養禮貌行為、滌盪粗俗不雅等不良習慣,成為一個有禮儀修養的人。多實踐,就不要怕出“洋相”,通過各種人際交往的接觸強化,不斷鍛鍊提高。要注意既要克服妄自尊大,不屑一顧的頑症,也要克服自卑自怯,不敢涉足的通病。我們潮汕地區有一個禮節就是:當有客人來家作客時,要衝工夫茶給客人喝,而有些同學因不會或不熟而不敢沖茶招待客人,這顯然是不太禮貌的。其實,假如我們努力去嘗試,即使我們做得不好,客人也會被我們的真誠所感動的。

第4篇

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説來,它既要自體協調大方,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範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着裝要求,即着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語言是人類交往溝通活動的基本工具。人們靠語言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表情文明的語言樹立人文明的形象,雄辯的語言樹立人雄辯的形象,幽默的語言樹立人幽默的形象,虛偽的語言樹立人虛偽的形象。

風度是指一個人的風貌儀表和舉止態度,同時也是指一個人精神、氣質、品的外顯表現。因此風度實際包括精神狀態、儀表禮節、行為態度和言辭談吐。它實際反映出人的道德、品格、性格氣質、學識修養、處世態度等。有人説,高雅的風度是通向朋友心靈的暢通無阻的護照這是每位渴望擇業成功的大學生朋友都值得擁有的護”。

儀表是大學生自我形象的重要方面。儀表形象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儀容和體形。它是由個體生理特徵和服飾共同構成的一種直觀的外在形象,儀表之美是人類的天然美,具有儀表美的人為自己贏得了獲取成功的最初機會,因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習慣用美的標準來觀賞人、評價人、選擇人。

在招聘時,大學生求職形象如何看起來似乎是主觀的東西,是招聘人的主觀印象,實際上是客觀的.,是大學生的行為產生的效果。從生理學角度説,行為就是包括臉部在內身體各部位做出的動作,這些動作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人們的舉手足,一顰一笑,都會給人持久的印象,併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行為動作,對人的造型是不可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