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範文集錦4篇 《智者的勸諫,王者的智慧》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48W

本文以《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範文為主題,為讀者呈現一系列精選範文。這些範文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立意,生動地描繪了教案的設計與教學策略,旨在幫助公文網站編輯深入理解該文,並提供靈感與指導。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範文集錦4篇 《智者的勸諫,王者的智慧》

第1篇

1.俗話説:“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難道一定是這樣嗎?戰國時期的一位謀臣告訴我們“忠言”不一定“逆耳”,一“逆耳”的忠言更樂於讓人接受,取到更好的效果。請看《鄒忌諷齊王納諫》。

作者作品:關於《戰國策》。《戰國策》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衞、中山諸國之事。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約 240年(460~220)。《戰國策》是國別體。作者不可考,西漢劉向重加整理,定名為《戰國策》。

?戰國策》的基本內容着重記載了策士謀臣的策略和言論,保存了不少縱橫家的著作和言論。《戰國策》的文章特點是 長於説事,無論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喜歡誇張渲染。就歷史散 文的.明白流暢來説,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驚弓之鳥”“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 威”等。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佔有重要地位。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解題諷,婉言規勸。諫,直言規勸。“諷”與“諫”是相對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這題目不能解 釋成“鄒忌勸告齊王聽取意見”,而應該 把題目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鄒忌諷齊王”,一部分是“齊王納諫”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以……為美,形容詞用作動詞。

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個更美?(把握“……孰與……”的句式) ②忌不自信。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賓語前置)

③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這就是人們所説的在朝廷上戰勝敵國。

④a.朝服衣冠,窺鏡 b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在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有知慧、善勸諫的鄒忌和胸懷廣、能納諫的齊王。他們君臣一心,使齊國革除積弊,政治清明,最終“戰勝於朝廷”。使周邊的國家臣服於自己。希望大家能以史為鑑,取其精華,成就自 己精彩的人生。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範文集錦4篇 《智者的勸諫,王者的智慧》 第2張

第2篇

中學古文教學,以往的程式為介紹作者、背景、解題、翻譯、串講、歸納段意、總結中心等。本設計試圖從引導學生領悟前人結構文章的妙處入手,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深入探究,舉一反三,學會汲取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

這篇教學設計為提要式,由三方面組成:1.《鄒忌諷齊王納諫》(以下簡稱《鄒》文)的整齊美;2.《鄒》文的參差美;3.《鄒》文的哲理美。

?鄒》文字淺顯,高中學生自己能夠讀懂,所以在指導學生自讀了前面的提示及註釋之後,即可進入下面的導讀。

[引導]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文章寫他以比美設喻,巧妙諷諫,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本身也寫的很美。首先,是它的整齊美,即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請同學們讀一遍課文,注意從頭到尾,先後出現了幾個三?

[討論明確] 1 .鄒忌有三問:問其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問其妾:吾孰與徐公美? 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2. 其妻、妾、客先後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及君之美也。3. 鄒忌解蔽,當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4. 鄒忌入朝見威王,有三比:以臣之妻私臣,比宮婦左右莫不私王;以臣之妾畏臣,比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以臣之客欲有求於臣,比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然後得出推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5、齊王納諫,下令有三賞: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於寡人之耳者,受下賞。6、納諫之後,齊國有三變: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三變之後,達到了內政修明、國家強盛的目的,從而出現了四國朝齊的國際局面。

[點撥]也許是無意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個故事組成了三疊排比的奇特結構,敍事如江水東下,十分暢達,並且前後呼應,上下關照,使文章具有一線貫穿、曉暢淋漓的特點。這樣的結構,不僅使文章從全文看來有一種整齊的美,而且使其內在韻律有一種進行曲般的節奏美。這樣寫,看來有些過於理想化,但仔細斟酌,卻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歷史發展規律。

[引導]《鄒忌諷齊王納諫》不僅是整齊美。請再讀一遍課文,比較一下三問、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無區別;若有,説出原因。

[明確]1、三問:鄒忌問其妻,自稱我,用較隨便的口語化的自稱;問其妾,自稱吾,用較莊重的書面語化的自稱,端着架子;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還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2、三答:其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漂亮得很(先是正面肯定鄒忌之美),徐公哪比得上你呀(再與徐公比較)?從文章開頭描寫看,鄒忌稱得上是美男子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再穿上華貴的官服,更顯得風度瀟灑、氣度非凡。他的妻子也肯定為這樣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驕傲,再加上是結髮夫妻,恩愛之情更是溢於言表。而妾在家中的地位較低(從妾字構成上可看出,妾,立女也),只是附和着學説了半句:徐公何能及君也?雖只比其妻少了三個字(君美甚),但足可看出,妾對鄒忌不如妻那樣發自內心的讚美。接下來,面對在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其客説: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就更是一句奉承討好主人的話,語氣也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這三問三答,雖然未寫一個字的個人心理、神態,但每一處問答,每一個人的表情乃至內心世界,都能使讀者描摹出來,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我們再來看三比。從第二節開始,鄒忌以他策士善辯的風格,首先向齊王説明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然後一連串地説出他的妻、妾、客分別私、畏、欲有求於他而都説他美於徐公的事。這裏的每一句話都各自概括了上一段一個層次的意思,這一組排比句即涵括了上面一整段文字的內容。這樣寫,既避免了重複,又使行文顯得參差變化而且簡潔明快。正當齊王充滿興趣地聽他講比美故事的時候,鄒忌適時切入主題,以家事比國事,一一比照對應,用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欲有求於臣,比喻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莫不私王、畏王、有求於王,指出齊王身邊種種易受弊的'情況,並得出推論:大王所受的矇蔽一定很嚴重啦!鄒忌雄辯的口才和巧妙委婉的諷喻,使齊王如夢初醒,立時瞭解到了政治積弊之所在,從而痛下決心,懸賞納諫,廣開言路,進行改革,這才出現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使齊國逐漸跨入了戰國七雄的行列。

[點撥]《鄒》文既有相對整齊的結構美,又有錯綜變化的參差美;在這變化錯綜之中,又從人物語言的角度,十分恰當地折射出了人物的身份、心理和情態,確實起到了言簡意賅、出神入化的效果。我國古代文學簡練典雅的風格,由此可見一斑。

[引導]通過鄒忌比美、設喻諷諫,使齊國走向強盛的故事,我們能夠從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請大家再讀一遍課文,進行思考,試從領導者、被領導者和普通人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也來個三)。

1、作為下級,既要勇於進諫,又要善於進諫。忠言不一定都要逆耳,像鄒忌這樣,幽默風趣、娓娓到來、順理成章地使國君納諫除蔽,從而達到使國家政治清明、繁榮昌盛的目的,豈不美哉!

2、作為領導者,也應樂於納諫。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是古往今來那些胸懷寬闊、雄才大略的領導者的優秀品質,齊威王也算其中的一位。相反,如果沒有虛懷若谷的氣度,沒有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為百姓的安危禍福着想的胸懷,不但逆耳的忠言聽不進,就連順耳的勸諫也難説聽得進的,那就只剩下一意孤行、孤家寡人了。

3、作為普通人,也應有自知之明。鄒忌之所以三問,徐公來了之後又窺鏡而自視,終於發現自己弗如遠甚,可見鄒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比人家徐公美;大家不約而同地捧他,也沒把他捧暈乎。所以,才能暮寢而思之,悟出背後的根由:他們之所以美我,是由於 私我、畏我、有求於我呀!這叫什麼精神!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概括得很精當: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千古名言,就是從本文中歸納出的)

[點撥]《鄒忌諷齊王納諫》通篇都閃爍着哲理的光輝。如果,我們所有的被領導者都能勇於並且善於進言,各級領導都能樂於納諫,人人都有自知之明,則我們的國家幸甚,我們的民族幸甚!

第3篇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字詞,翻譯全文。理清文章邏輯脈絡。

1、一個宰相因為臭美照鏡子而使得國家從此富強,你相信嗎?今天我們學習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就講了鄒忌因為臭美照鏡子而使得齊國成為戰國時代霸主的故事,那麼其中原委究竟如何呢?我們先讀文章,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1、中國文化中對“三”這個數字有特別的偏好,如“桃園三結義”、“三打白骨精”“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等。這篇文章中暗含了多少“三”呢?

2、首先老師找一個“三”做示範:本文從結構上看就可以分為三層,哪三層?分三個層次的好處是什麼?

結構三分的好處:類似起因、經過、結果,是交代一件事情最基本的.要素

3、老師只是舉了一個例子,其實文中還暗含了許多的“三”,請從文中儘可能多的歸納出“三”,並想一想作者這樣分分別有什麼好處?

3、理清各項之間的邏輯關係,歸納鄒忌諷諫的方法。

勸諫前的三問、三答、三反思、三歸因是步步推進指向齊王的三蔽的,勸諫後的三行賞、三階段是齊王認為“三蔽”的勸諫的“善”的結果。

齊王的“三蔽”是文章的中心,把文章貫穿了起來,即使鄒忌實際上經歷的是兩問或者四問五問,為了有針對性地勸諫齊王的“三蔽”,他也會改為“三問”

4、文中的“三”有的是三方面,有的是三角度,有的是三階段,作用各不相同,分別分析文中各處作者從三個方面寫的好處

結構更清晰,層次更鮮明,角度更多樣,想象更豐富。

5、明確:不是要求寫文章刻意追求湊成“三”,而是從本文的對“三”的歸納中形成寫文章的層次意識。

1、歸納鄒忌成功勸諫的原因,分析本文中鄒忌和齊王的人物形象。

2、歸納本文寫作上的特色:結構層次的清晰、嚴謹之美。

第4篇

4、體會本文諷勸統治者廣開言路,修明政治才能國富民安的主題。

?戰國策》:又稱《國策》,原為戰國未期和秦漢間人怕編纂,後經西漢未年劉向編訂成書,全書共33篇,反映了戰國時期策士謀臣的言論和謀略,其體列為國別體,全書共12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是一篇歷史散文。

第一段, 寫妻、妾、客對鄒忌的讚美以及讚美的原因。

他經過了冷靜的思考悟出了妻、妾、客的謬讚是有其原因的,就是“私臣”、“畏臣”、“有求於臣”。這一段是下文他用暗示比喻的方法諷諫齊王的基礎。

第二段,寫鄒忌設喻進諫,由自己的不易聽到直言,指出齊威王所受矇蔽之大。

鄒忌以一家之事喻一國之事,向齊王進諫。通過設喻、類比,指出了齊威王所受矇蔽之大,因而暗示出納取直言的重要性。

第三段.寫齊威王受到鄒忌的啟發,虛心納諫,廣開言路,使國家獲得大治。

第四段,概述齊王納諫的結果並點出了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深刻意義。

先寫齊王納諫的效果。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主旨所在:“此所謂戰勝於朝廷”,即“不需用武力,在朝廷之中就能戰勝別的`諸侯國”。

國君能不能廣開言路,納諫免受矇蔽,修明政治,是一件關係國家興亡的大事。但一開口就提到應該納諫,可能會使他牴觸,不易接受。個人美不美的問題,妻、妾、客和自己對這問題的看法是生活小事,很具體,又能引起國君的興趣。二者在“受矇蔽”這點上,有相似之處,可供類比,把兩件事巧妙的聯繫起來,能收到很好的説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