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社戲》教學反思7篇 《社戲》教學中的啟發與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2W

《社戲》是中國傳統戲曲的代表之一,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也逐漸被引入。然而,由於缺乏系統的教學方法和深入的反思,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因此,本文將從教學反思的角度出發,對《社戲》教學進行探討和總結。

《社戲》教學反思7篇 《社戲》教學中的啟發與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

第1篇

?社戲》是學生在國中語文學習中接觸到的第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這是魯迅小説中為數不多的充滿温情的一篇,從理解難度上來講也不艱澀。教材做這樣的設置,我認為有利於減輕學生對魯迅文章的畏難情緒,讓他們在文章的學習中,看到魯迅深刻冷峻背後温情的一面。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進一步閲讀《朝花夕拾》,從這些對往昔生活的回憶中,讀出一個有血有肉的魯迅。這將為以後學習魯迅的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社戲》的教學成功與否十分重要。所以,這篇課文我用了4個課時,備課也下了工夫,整體上到達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反思。

其一,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小説體裁的基本文體知識不紮實。普遍認為小説中的我即作者本人。這可能和這篇文章體裁特徵不鮮明有關。所以我又結合文章將小説的虛構性這一知識點講解了一下,對這一知識點個別同學的理解程度不高,具體體此刻答題的時候,還是用作者二字來作答。所以在以後的小説學習中,還是要反覆強化文體特徵。並且許多學生的作文也存在着文體不清的問題,例如在記敍文中穿插很多議論,本末倒置,文章所以變成大雜燴。由此看來,目前淡化文體界限、按資料來來編排教學資料的做法還是值得商榷的。我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有意識地強化這些知識點,引導學生按照行文規範來寫作。

其二,《社戲》這篇文章的教學,最終一個自然段十分重要。這一段既是文章的切入點,也是文章的題旨所在。我設計教學過程時,安排學生在第一課時先談談自我對這一段落的理解,在第四課時學完整篇課文以後,再重新來談這一問題。經過比較考察學生對課文關鍵點的理解程度。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能就真正懷念的不是豆和戲這一點闡述自我的觀點。由此,在教時上我做出了調整,較快地引出人生經驗通感這一深層次的概念,引導學生結合自我童年生活的回憶,聯繫自我以往歷過的`事、相處過的人、吃過的東西、聽過的歌等等,談一談對再也沒有看過那夜似的好戲、卻並沒有昨夜的那樣好吃兩句話的理解。這一環節的設置使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課堂氣氛也是我在之前的教學中比較忽略的問題,有時為了趕進度或者想盡快地將學生引到正確的答案上,自我講解和灌輸的部分所佔比例偏大,學生容易走神和倦怠。所以多設置一些活動和討論環節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緊之後學生在交流中大致能體會這樣一種感覺:物是人非,每每回憶卻再也找不到那時的感覺,令人悵然若失。因為即使一切都沒有變,但歲月無痕,當時的情感和體驗已一去不復返了。就在學生若有所悟的時候,趁熱打鐵點出魯迅作品的高妙之處,就

是能喚起大家人生經驗的通感,寫到每個人的心裏去。這樣使學生在認識到魯迅温情一面的同時,對他思想的深刻性和強大的洞察力也有了感性的直觀的認識。水到渠成地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社戲》教學反思7篇 《社戲》教學中的啟發與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 第2張

第2篇

本課“學習目標”確定為:1、品味作者“真的,一向到此刻,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中留露出的真淳感情。2、品味語言,賞析小説清新、細膩、優美的景物描述。3、感受農家老人少年的淳樸善良。學習透過神態、動作、語言等描述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在文章的結尾,作者説“真的,一向到此刻,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實際上,那夜的戲好看嗎?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説?用以下句式説話:“我認為,那夜的戲好看/不好看,你看課本,(闡述理由)”舉出示例:我認為,那夜的戲不好看,你看課本第18段,鐵頭老生並沒有表演絕活,那夜的戲並不精彩,不好看

3、社戲講述了“我”小時候在鄉村和農家少年看戲的一次經歷,透過激烈的辯論,我們得出結論,其實那天的戲本身並不好看,一場並不好看的戲何以讓“我”念念不忘,以至於幾十年後還在説“真的,一向到此刻,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到底是哪裏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呢?

⑴月夜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多麼詩意的畫面!作者是怎樣把這份詩意、這份美展現出來的呢?把自我認為精彩的.詞語、句子和語段勾畫出來,然後多角度進行賞析,旁批在課本上。

⑵再美的景色也需要和舒服的人在一齊才感受得到,閲讀文本,你喜歡和誰在一齊?為什麼?請把你的理由闡述旁批在課本上。

問題1目的是為了理清思路和主要事件,從整體上了解故事資料,感知文章。問題2、3的設計是為了從這個悵然若失的結尾裏,解讀隱藏了整篇小説的密碼:戲、豆、夜、人。當我們沿着作者的情感脈絡逆行,在文中再次行走,我們才由衷地感歎:我們難忘的、留戀的,其實往往不是社戲本身,而是由社戲所連帶出來的種種情感歷程。一切的人、景、事、情都由戲而起,戲不好看,但是“我”卻感受到夥伴們的熱情、關懷、體貼、照顧;豆不好吃,但是“偷豆”卻“偷”出了淳樸、童趣、真誠和無私的友誼。詩意的風景美,淳樸的人情美,從而使那段童年生活成為“我”的精神故鄉。

閲讀教學中,切入點的選取至關重要。切入點就是教師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的角度、方式、方法,也就是教師對如何走進文本、解讀文本、完成教學目標的選取。好的切入點使課堂衍生着意外和精彩,本課的設計使得學生在閲讀、思考、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理解了教學目標。

第3篇

一、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充分研究教材特點。

本篇文章是鄂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話題是《幸福的滋味》,單元閲讀要求是閲讀本單元課文,揣摩描述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並結合自我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資料。但這篇文章,就體裁而言,它屬於小説;就資料而言,它是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經過我和少年夥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述,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經歷,表現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完美回憶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體現了語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關係。所以教學本文除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就是結合自我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資料,培育學生對課外生活的.關注。

二、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充分研究文章特點。

有人説教《社戲》課文最終一段是理解本文的鑰匙。在備課的時候,我也在研究,作者為什麼把文中的戲和豆説的那麼好?我們明白,這篇文章是作者對童年生活回憶。大抵來説,回憶的總是完美的事物。那麼,該如何來引導學生來理解這篇文章呢?從《社戲》文章來看,那晚的戲並不好看,豆呢也僅僅是水煮豆。而作者呢,卻説是: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為什麼作者如此難忘呢?

三、在教學過程的落實上,充分引導學生參與。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堂課我十分注重讓每個學生全員全程參與。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學時,我抓住課文的文眼,即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引發學生去認真讀書,充分地和文本進行對話,去思考、討論、交流。

我嘗試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質疑,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研究者。如果經常有意識的讓學生質疑,我相信,學生質疑的本事會得到充分的提高。會使課堂成為一個充滿創造和發現的樂園。

一是對學生的課前準備沒有足夠的重視。雖然有要求,可是學生是否認真落實沒有認真的去檢查,也沒有去細緻的去搜集學生的疑問,以致於在課堂上不可能很好的解決學生中很有價值的問題。

二是對學生的實際情景沒有進行很好的分析。沒有研究到學生的生活與作者的生活的時代差異,整個教學過程中感覺有些教學要求有些拔高。

第4篇

?社戲》作為第四單元文化藝術類的文章放在開頭我認為有些不妥。這篇為魯迅先生所寫的一篇小説,去看戲只是故事的引子與線索,全文並沒有對社戲做非常詳細的介紹。倒是讀完之後喚醒了大家對童年的美好回憶。其實我認可一種觀點“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這是理解本文的鑰匙。是的',作者難道真的是再也沒有吃過如此好吃的豆、沒有看過如此好看的戲嗎?未必吧!其實在這裏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那段沒有束縛、自由自在的水鄉生活的美好回憶。

作為一名被束縛在學堂裏整天去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孩子,突然來到水鄉不用去念這些枯燥無味的古文對誰來説都是一件無比快樂幸福的事情。並且在這裏還能得到熱情好客的小夥伴們給予“我”的特別優待:釣蝦“歸我吃”,坐船“在艙中”,和年幼的小孩“剝豆”,六一公公送我羅漢豆。這些美好的生活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尤其是去看社戲這件事,更是讓“我”生生的體會到了水鄉生活的環境美及小夥伴們與“我”之間的那份情感美。

本文內容較多,對於七年級的孩子來説,必須先去梳理思路。思路清晰了理解本文就容易多了。而在理解內容上,我主要帶領孩子按照看戲前、看戲的途中、看戲時、看戲後的思路進行的。我設計的主要問題有:

1、文章當中哪些描寫體現了我想去看戲的急切心情?

2、圈出描寫少年朋友們開船動作的動詞,並體味其運用之妙。

3、在課文第11、12節中,從哪些感官寫景,寫出景物的什麼特徵?這些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4、“我”所急切想看到的戲好看嗎?從文中找出依據。

4、寫月下歸航時,主要寫了什麼趣事?在偷吃羅漢豆這一情節中,作者重點描寫的是什麼?

5、小説中描寫了那些人物?他們各有什麼特點?通過對着幾個問題的思考,學生很容易理解本篇文章的思想內容。同時結合主題叢書4中美好的記憶這一章節的閲讀,讓學生學會去用筆將童年中那些美好的故事描繪出來。

第5篇

我是懷着滿心的欣慰與幸福走出教室的。我情不自禁地為自我的教學智慧喝彩:不僅僅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景及時調整教學預設,還敏鋭地發現了學生在景物描述中的一個薄弱點,並且還能運用策略及時地和學生一齊把它給解決了。學生的課上表現也相當精彩,不僅僅熟悉景物描述的方法和作用,當堂的景物描述也還不錯。有預設、有生成、有效果,這節課不錯!

沒想到,在寫教後記時,我竟疑惑起來了。回想上課的情景,再看我為景物描述設計的教學目標,即學生經過朗讀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和月下歸航三個片段,合作探究出自然環境描述的作用,感受景物描述的優美。很明顯:教學流程並不是緊扣着教學目標,異常是之後課上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的相關分析與跟進練筆訓練根本遊離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那麼,到底是我對教學目標定位不全面,需要修改呢,還是教學過程脱離了教學目標進行了無效的、甚至是錯誤的'教學生成?

我上網查閲了教學目標的確定以及教學有效生成相關的文章,又認真聽取了北京十二中王嶺教師的有關語文教學生成的探討講座、北京教科院王彤彥教師的有關閲讀教學幾個問題的初探講座和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王榮生教師的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反思講座。我明白了:充分預設是有效生成的基礎,預設時教師應當正確定位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還要研究學生的具體情景。課堂生成是否有效益,還要遵循適當適度適時三個原則。文學作品閲讀重在章句的鑑賞,先從文類特徵、文章資料與學生閲讀本事方面確定教學資料,從而正確定位教學目標。

至此,我清楚地認識到自我教學上的不足。就這節課而言,備課時,我只意識到景物描述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具體教學目標如何定位,我卻沒有好好思考,此刻想來,應當要進一步體會小説景物描述對於表現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同時,我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過於粗放,完全把主動權讓給了學生,但教師的主導地位卻體現不出來,教師最終的小結和板書並不能幫忙學生很好地理解本文中景物描述的作用。如果此刻我重上這節課,我會設計一個主問(結合文中語句,談談你所喜歡的描述有何作用?),並會指導學生朗讀精彩片段,讓學生在反覆地朗讀中感受景物描述的妙處。另外,我對學生準備不夠,大部分學生課前就明白景物描述的技巧,而比較喻、擬人修辭手法的賞析更是掌握得不錯,所以,本課教學設計的重點和很多時間應當花在精彩片段的賞析與朗讀上,而教學預設並非這樣。再看課堂上,熱鬧非凡,可細細想想,其實教師完全被學生牽着走,根本看不出這節課進行過教學預設的痕跡。所以,教學探究越來越偏離教學目標,所謂的教學生成看似精彩,卻不能促成教學目標的達成。本文的教學目標是合作探究出文中自然環境描述的作用,而不是瞭解景物賞析的角度,當堂的練筆訓練《故鄉的清晨》更是與本文的中心無關,並不能以寫

促讀。如此生成,用王彤彥教師的話説:閲讀課沒上好,寫作課也沒訓練到位,這種課就是‘四不像’。

哎!很多時候,我們年輕教師在備課時缺乏整體意識。不肯真正地靜下心來研讀文本,總是喜歡藉助各種教參,然後羅列出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很少去想自我篩選出來的精華們能不能構成整體,它們能不能幫忙學生把握文章的整體,它們又能不能與自我的學生的已有知識、技能融為一體。其次,在具體的教學設計時,年輕教師只是準備個框架、大概,沒有精備的習慣,預設不夠充分,生成的效果就要打問號。第三,備課與課堂教學時,年輕教師還經常遺忘了教學目標。沒有教學目標的引領,教學設計中自然會出現一些無效的環節,課堂教學時,也很有可能出現沒有教學效益的教學生成。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第6篇

教學《社戲》已經很多遍了,這一次教學,我在總體上依然遵循以往的思路,首先劃分結構,然後從月夜航船的美景入手,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兒時水鄉純淨的景色,再聯繫到文章前面所寫的純樸的鄉村生活,進而品讀文中所出現的質樸的人,由此來歸納全文的主題。可是在本次教學中,我異常突出了文章中的一些細微之處,讓學生細細體會,從中去認識魯迅先生這個人的精神。

在教學月夜航船這一段時,我依然是強調了主人公迅哥心理變化,以此作為教學這一段的線索。我的心理從沉重到簡便,再到焦急,再到陶醉,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而這種變化體現對小夥伴們開船的動作描述上,對周圍夜景的描繪中,與水鄉迷人的夜景相互映襯。我要求學生找出文中反覆出現的景物,他們很快就注意到豆麥在這一部分中出現了三次,從第10節的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到11節的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再到12節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之香的夜氣裏,幾乎貫穿了整個夜航的過程,與我的心境變化相伴,並且作者運用了視覺、嗅覺及觸覺多角度來描述。為什麼它會反覆出現?我提示學生們,此刻的水鄉,正處於深處,輕輕的霧氣盪漾,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山也是淡黑的,一切都是模糊的,而自我所見的最主要的景物就是一片片似乎沒有盡頭的豆麥田地,它為水鄉夜景渲染上了一片主色調,並且伴隨着船行的始終。在這片田地中,沒有典雅的亭台樓閣,更不會有喧鬧的市鎮集會,碧綠的田地是最單純的景物,同樣也使得鄉村顯得格外純淨,沒有沾染上一點塵世的繁華與喧囂,而這正是作者夢想中的故鄉最美的地方。此刻,笛聲傳來,宛轉、悠揚,並非喧囂的合奏,更顯出環境的靜謐與純淨,也使我陶醉,以至於忘卻了前面的焦急,看到了前面誤以為是戲台的漁火、是趙莊的松柏林也不顯得失望,反而想起了過去遊玩的趣事。

這一段中的幾個景物也出此刻下文船頭看戲中,例如月色在14節和22節都出現了,橫笛聲在22節中再一次出現。月色中出現的戲台宛如仙境一般,離開時回望戲台,皎潔的月光下戲台又如同仙山樓閣,純淨的環境使戲台顯得格外美麗,如夢如幻,即使是在離開時,也同樣完美,這讓剛剛還急於離開戲台的我與小夥伴內心的失望與不滿又消散了,甚至動了繼續回去看戲的念頭。只是在這一部分,我異常強調了14節最終一句話,近台的河裏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船篷,我把這句話與下文其實我們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願意和烏篷的船在一處聯繫起來。我特地提到了周作人的《烏篷船》,烏篷船是土財主的家眷僱的私人船隻,而他們所乘的白篷船是村子裏公共的船,兩者的差別顯而易見。作者在那裏看似閒淡的一筆,實際上就把自我從夢境帶回了現實中來,而下文現實中的社戲也並沒有自我盼望的那麼精彩。只是在離開時,回望月光下的戲台,才又重回到夢境中去。

在歸航中,作者同樣也有着夢境般的描述,我讓學生把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與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進行比較,發現這兩句除了都用了比喻的手法外還有什麼相同之處。學生們發現兩句中的喻體都是神奇的動物,伴着孩子們、帶着孩子們飛奔,這是僅有在童話中才會出現的場景,而童話正是最純淨的文學,兩句話突出的同樣是水鄉純淨無暇的景色。而景色的純淨與那裏的生活也是相互映襯的,接下來我就自然引申到了那裏的生活與人上。

在教學平橋村的生活時,我特地將之與前面三味書屋的生活相比較,在三味書屋雖然也能夠玩,但必須是靜悄悄地沒有聲音,受到束縛。何況孩子們念得書不加標點,説明他們根本也不懂得讀的資料,沒有興趣。而在那裏,打了太公也沒有人會想到犯上,能夠自由自在地玩耍,自然是我的樂土。而在後面講到人物時,我異常把六一公公與《故鄉》中的楊二嫂進行比較,兩人説得話有相同之處,一個説我將來必須要中狀元,一個則説我已經闊了。可是兩人説話的目的卻不相同,六一公公是發自內心感激我,而楊二嫂只是想來佔便宜而已。一個人質樸,一個人世故,童年的故鄉與現實的故鄉的差距也就體現出來了。從中我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我年年都隨母親歸省消夏,為什麼這一年社戲令我難忘呢?

我提示學生,這一年在時間上有什麼特殊之處?細心的.學生立刻就發現這是在我十一二歲時候的這一年,而我給學生們補充魯迅先生的早期經歷,指出這一年就是他童年即將結束的一年。因為在他十二歲那年,家裏遭遇了一次極大的變故,使他們家從當地的名門望族一下子跌到了社會的底層,他作為家中的長子,也從人人羨慕的王子變成了被到處鄙視的棄兒,當然,這也造就了魯迅執拗、堅硬的性格。此後,他可能再沒有機會,也沒有心境去看社戲了。所以,他所懷念的自然就是那已經遠去無法回來的純真的童年歲月。

我在此進一步補充,魯迅先生之後在生活還遭遇到了一系列打擊夫妻陌路、兄弟反目、同志相鬥,可是他越戰越勇,依然堅持着堅強的精神,這是因為在他的心中還有一個温暖的地方,童年純真、質樸的生活依然在他的內心深處,給予他繼續戰鬥的勇氣,這也就是他為什麼時時懷念那個在現實中早已消逝的故鄉的原因所在。

課後反思這節課,我覺得魯迅的文章是需要細細品味的,這種品味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對魯迅及其生平了解的深入會越來越深。隨着這種理解的深入,我們對作品的解讀也就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漸漸變化。雖然這篇課文已經上過多遍,但上頭所講述的一些資料我在此前教學時的確沒有想到過。老課文是能夠上出新東西來的,可需要我們在細微處下功夫。

第7篇

學習《社戲》一文,在分析“雙喜”這個人物形象時,我要求學生們找出對該人物的有關言行描寫的語句,進行討論評價。有個同學對這句話“阿阿,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中的“阿阿,阿發,”的説法提出疑問,問該怎麼理解?我當時便以“表示説話時正在思考中”回答了。可過後細細一想,又覺得不妥。

經查閲,原人教版課文和《吶喊》中的《社戲》原文也都是説“阿阿,阿發”。

首先,既然有學生提到這個問題,看來它也是代表了部分學生的疑惑。編者、審查者可能為了保持原作,對此未做改動便選入教材。筆者揣測,原作或許表達的是作者本意,但選入教材,需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去審視課文,去認知、感悟和學習。為避免造成學習的誤區,是有必要對需更改的地方做出適當改動的。課文是學習的範例,在教材中出現這樣的説話方式,對學生是有消極影響的。難道能讓學生學習這樣説話嗎?

其次,從文中“雙喜”説的話語來看,都是直言快語,表達流暢的。惟有此句説話吞吐,前後語句對照,也顯得不夠協調、一致。

?社戲》敍寫的是幼時的“我”與農村小夥伴們看社戲的往事,抒發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在這些淳樸可愛的小夥伴中,雙喜可謂是個當之無愧的“領袖”。你看:在眾人都為“我”沒能看上戲都歎息表同情時,是“最聰明”的他提議,“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來了嗎?”解決了看戲難的問題之一,工具;又是機警的'他,在外祖母和母親的遲疑中,看出了底細,大聲地許諾,“我寫包票!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點點想到,言之鑿鑿,有理有據。解決了看戲難的又一問題,陪客。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微笑了”。能幹的他,“跳下船”“拔前篙”擔負起舵手的重任,點開船,前進。完全是他才促成了小夥伴們前往趙莊看社戲。

看戲中,他解説人物和表演的精彩處。在“我”看不到鐵頭老生翻筋斗時,善解人意的“雙喜”解釋説,“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也是他,在大家吁氣、打呵欠的時候,提議“還是我們走的好罷”得到“大家贊成”。

偷羅漢豆時,心細的他提醒倘阿發的娘知道哭罵,又各人到六一公公的田裏各偷了一大捧。吃完豆,他又顧慮到了八公公的罵,想好了對策。

“都回來了!那裏會錯。我原説過寫包票的!”他向在橋上等候的“我”的母親報平安。有始有終,順利完成任務。

第二天,面對六一公公的責問,機智的“雙喜”又坦誠而氣壯地説:“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蝦跑了!”句句有所指對。又“狡猾”的追究“蝦跑了蝦”的責任。

從以上表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鮮活、明亮的形象。在“雙喜”的話語中哪裏有“思而後答”的呢?哪一句不是乾淨利落,展示了他的聰明機智。

一方面,語言表述流利,不給學生以誤導。符合原文人物語言先後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阿發,阿發”也以反覆的修辭,體現出一種急迫語氣,合乎原作實情。

“偷豆”的情節發生在返航途中,因為划船太用力,夜晚了許久沒有東西吃,正是“又飢又乏”,所以對桂生的“偷豆煮吃”的提議,“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相信返航中,“雙喜”也是划船賣力氣最多的一個,自然也是吃豆的積極擁護者,並且還一馬當先。因為他“先跳下去了”。“雙喜”自會知曉“阿發”和“六一公公”的田,是不會也不用顧及“阿發”的面子,先考慮考慮再問。再者,都是常在一起的夥伴,他還能不瞭解“阿發”的為人嗎?但由於擋不住“飢乏”之苦,吃豆的願望強烈,才會有急切的心情,喊出“阿發,阿發”。以便在徵詢“阿發”的意見後,可好馬上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