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全市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範文兩篇3000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2W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全市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範文兩篇3000字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關於全市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範文兩篇3000字


全市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範文1
 

主任、各位副主任、祕書長、各位委員:
 
受省人民政府委託,我就全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2002年以來,全省各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堅持“一主三化”的指導方針,堅持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初步走出了一條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子。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發展後勁明顯增強,形成了一些新的亮點,為“十一五”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發展水平明顯提高。2006年,納入全省縣域經濟考核的76個縣(市、區)完成生產總值38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83%,增長速度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生產總值超過100億元的縣(市)由2003年的2個增加到2006年的7個(仙桃、潛江、天門、大冶、漢川、曾都、襄陽)。2006年,縣域一般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11.97億元,同比增長17.32%;實現工商税收62.39億元,同比增長20.36%;財政收入過5億元的縣(市、區)由2003年的4個增加到2006年的14個,過10億元的縣(市)從無到有,2006年增加到4個(江夏、大冶、仙桃、潛江);一般預算收入過2億元的縣(市、區)由2003年的13個增加到20個。出口過千萬美元的縣(市、區)由2003年的23個增加到33個;利用外資過千萬美元的縣(市、區)由2003年的12個增加到20個。    (二)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2006年,縣域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806.41億元,比上年增長24.2%,高出全省規模工業增幅4.2個百分點;實現利税總額21 7.86億元,同比增長39.66%,高出全省規模工業增幅22.66個百分點。各地湧現出了一批骨幹支柱企業。目前,縣域已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21家,税收過千萬元的企業323家。工業化的加快推進,帶動了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的加快發展。2006年,全省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688家,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龍頭企業219家,比上年增加72家;全省納入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種養基地達到4000多萬畝,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户600萬户。縣域城鎮化率達到28%,比上年提高O.6個百分點,其中仙桃、大冶、赤壁等縣(市、區)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   (三)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縣域招商引資由2003年的290.4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644.8億元,年均增長30.46%;縣域固定資產投資由2003年的551.2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1135.08億元,年均增長27.22%。2006年縣域有4809個工業項目施工,其中投資過千萬的工業項目1656個,實際完成投資396.98億元;投資達1億元的工業項目1143個,實際完成投資1 34.29億元。   (四)農民收入不斷增長。2006年,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19.35元,比上年增長10.3%,比2003年的2566.76元淨增852.59元。農民收入的增長,帶動了農村消費水平的提高;2006年縣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 676億元,同比增長  14.42%,增幅比上年提高2.95個百分點。
 
二、主要工作
 
(一)把縣域經濟作為全省戰略重點,統一思想認識。2002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了縣域經濟“一主三化”(以民營經濟為主體,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指導方針,把縣域經濟的發展作為全省兩大戰略重點之一(武漢城市圈、縣域經濟),連續5年召開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出台五份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性文件,表彰了一批先進縣市,推出了一批先進典型。這些舉措在全省產生強烈反響,各地、各部門採取多種形式,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這些重大舉措。省直各個部門制定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各市(州)採取不同形式,將省委、省政府擴權強縣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目前,全省上下“一主三化”的指導思想深入人心,謀發展、促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    (二)以擴權強縣為突破口,推進體制機制創新。2003年以來,我省按照多予、少取、擴權、放活的原則,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縣域經濟自我發展能力。一是擴大縣域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從審批制度入手,2003年下放了239項行政審批、審核事項;2003年一2006年,先後分三批賦予42個縣(市)地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實行資金、信息、項目、計劃直達,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實行激勵性的財政政策。從2004年起對52個縣(市)實行省直管的財政體制,對縣域新增工商四税省級和市級分成部分全部返還縣(市),三年來財政返還資金約15億元。財力下移,充分調動了縣(市)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三是大力推進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加快民營化進程。2002年,全省推廣了仙桃市民營化改革的經驗,各縣(市)加大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力度,按照“三到位”(職工身份置換、安置和企業債務處理到位)的原則,大力推進民營化進程。目前,全省縣域工業企業改制面達98%,民營經濟佔縣域經濟的比重達60%以上。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給縣域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三)以園區為載體,推進產業聚集發展。近年來,各地將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統籌規劃,集中資金,完善配套設施,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園區企業向關聯產業鏈發展,提升了園區的聚集效應和產業的關聯度。2006年,省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協調安排52億元政策性貸款,重點支持縣(市、區)工業園區、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省工業園區發展到107個,聚集企業2.14萬個,年銷售收入達到1 332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70多萬人。企業的聚集,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聚合,促進了產業集羣的發展。目前,全省縣域共有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產業集羣1 79個,關聯企業5711家,職工總人數106.79萬人,年銷售收入1292億元。全省還湧現了一批特色板塊經濟,如潛江市化工,仙桃市彭場鎮的無紡布,漢川市的紡織服裝,洪湖市的化工裝備,鄂州市的金剮石刀具,京山縣的輕工機械,荊州區的石油機械,黃岡食品工業,公安、曾都、谷城、丹江口的汽車零部件,棗陽市汽車磨擦片,廣水市風機,通城縣塗附磨具等,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大影響。開發區、工業園區的發展,成為招商引資重要載體,2002年至2006年,全省招商引資資金總額達2118.7億元。園區經濟、招商經濟、特色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加快市場主體培育。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具體目標是:在“十一五"期間,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萬家;選擇1000家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重點扶持;選擇100家重點中小企業、100家民營排頭兵企業重點培育;選擇40家產業集羣重點跟蹤。為實現這一目標,出台了《關於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意見》,制定了具體措施,連續幾年開展銀企對接活動,舉辦了兩屆中小企業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產學研合作項目洽談會,在安排專項資金上予以重點傾斜,在煤電油運上予以重點保障,同時加大了考核力度。實施成長工程已經取得明顯成效。2006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645家,當年淨增983家,1 00家重點中小企業、100家民營排頭兵企業在速度、效益、後勁上普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0家重點產業集羣實力進一步增強。    (五)構建服務體系,營造創業環境。一是近幾年來,我省先後出台了《湖北省實施(中小企業法促進法>辦法》、《湖北省負擔監督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快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法規和政策措施,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法制環境。二是在全省大力實施“文明湖北”、“信用湖北”、“最佳金融縣(市)”等信用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信用環境有了明顯改善。三是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表彰一大批發展民營企業帶頭人,大力宣傳民營企業家創業發展的先進典型,充分激發投資者創業熱情。四是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在全省建立了113家擔保機構,累計擔保貸款124億元,初步建立起省、市(州)、縣(市、區)擔保體系,為突破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注重加強了中小企業信息服務、人才培訓服務等。五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注重改善發展的硬環境。六是建立縣域經濟考核評價體系,形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2005年,專門印發《湖北省縣域經濟和社會綜合評價考核暫行辦法》(鄂政辦發(2005]113號),設置了經濟發展水平、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發展三大類33項考核指標,對76個縣(市、區)進行了綜合考核評價,並在全省公開發布考核結果,對前20名給予了表彰獎勵,在全省產生較大影響,引起各地的普遍關注,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縣域經濟的氛圍逐步形成。    我省縣域經濟雖然有了長足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較弱。目前,我省還沒有進入全國百強的縣(市),每個縣(市、區)平均生產總值50億元,平均一般預算收入1.46億元,多數縣(市)依賴上級財政轉移支付。二是縣域產業低水平雷同現象突出。建材、輕紡等傳統產業比重較大,名優產品少,科技含量低,整體發展水平低;經濟的外向度不高,縣域利用外資和出口規模較小,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有限;此外縣域城鎮化發展落後於工業化進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壓力較大。三是產業集羣整體競爭力不強。資源型產業集羣居多,生產加工型產業集羣偏少,部分產業集羣內的企業間產業與技術關聯度低,產業鏈條短,生產同類產品企業的簡單“扎堆”較多。四是土地、資金瓶頸制約嚴重。一些縣(市)原有的土地儲備已經用完,一些縣(市)沒有儲備土地。一些縣(市)金融機構撤併,貸款權限上收,存款外流現象突出。2006年縣域金融機構存款2901億元,貸款1170億元,貸差比.2004年擴大了2.27倍;煤電油運雖得到緩解,但季節性緊張仍然存在。這些都是今後縣域經濟發展中需要克服的制約因素。
 
三、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措施
 
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機遇難得。黨中央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的發展,國際國內產業形成梯度轉移,中部崛起戰略正在實施,新農村建設紮實穩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各縣(市)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子,全省盼發展、謀發展的氛圍已經形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這些都為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當前的形勢,搶抓發展機遇,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下一步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一主三化"的指導方針,着力推進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着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着力發展產業集羣和特色經濟,着力推進改革開放,着力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努力提高縣域經濟的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促進全省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十一五”主要經濟發展目標:縣域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生產總值過百億元的縣市區達到15個以上;縣域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力爭半數縣市區擁有8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税收過千萬元的企業;培育30個年銷售收入過30億元的產業集羣;縣域財政收入過10億元縣市區達到10個,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1%以上。圍繞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營造創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重點營造發展的軟環境。一是進一步完善擴權強縣的政策措施。將擴權縣(市)擴大到所有縣(市),依法對行政許可事項、行政審批審核事項進行清理,按照能放則放的原則,再下放一批對縣域經濟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賦予縣(市)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繼續實行激勵性的財政政策,完善“縣財省管”的管理體制,提高縣(市)自我發展能力。二是紮實推進“文明湖北"、“信用湖北”創新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在全社會營造誠信守諾的良好氛圍。三是大力宣傳企業發展的先進典型,保護、支持、關心、培養企業家,形成企業家幹事業、創事業的良好風氣。四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作風,建設服務型政府。積極推進信用擔保、投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人才培育、信息服務等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服務。五是完善縣域經濟的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形成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激勵機制。六是採取措施,加大對“三亂”查處力度,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七是加大法規政策督辦落實力度,定期對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法規政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通報,督促各地、各部門把各項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同時,結合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不斷完善相關的法規和政策措施。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創業工程,力爭“十一五"期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萬家,每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800家;一批規模以上企業進入大企業;每年新增個體私營企業1萬家。    (二)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一是圍繞全省“千億元產業計劃”實施,抓住全省培育汽車、鋼鐵等4—6個銷售收入過千億元大產業的契機,選擇優勢產業和企業,打破區域、部門界限,推進大產業在我省區域內的配套協作,帶動縣域經濟結構調整。二是每個縣(市、區)圍繞產業基礎和資源條件,重點培育1—2個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做大做強,形成特色支柱產業。三是以自主創新為動力,加快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基礎較好的縣(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整合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加快培育壯大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培育一批高新技術骨幹企業、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示範企業、科技型農業及農產品加工重點龍頭企業。每年舉辦一次產學研合作項目洽談會,命名一批共性技術研發中心,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四是以節能減排為抓手,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社會建設。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工業能耗每年下降4%的目標。組織好小紙廠、小水泥、小火電等專項治理工程,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的回收利用,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五是以創精品名牌為突破口,加大激勵措施,加強引導和資源整合,上規模、上檔次,形成一批在全國叫得響、有競爭力的區域品牌。    (三)抓好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督促各開發區、工業園區用好52億元開發行政策性貸款,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招商引資的硬環境。加強縣(市)開發區、工業園區管理,合理確定開發區和園區各分區的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園區的聚集輻射功能、示範作用和體制機制創新功能作用,促進企業向園區集中發展、向關聯特色產業聚集發展,形成分工協作、佈局合理的產業羣、產業園和產業鏈。把園區建設與培育特色產業、優勢產業結合起來。節約用地,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提高園區單位面積的產值利税貢.獻率。嚴把項目入區入園審核關,確保新上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安全生產要求。大力促進小城鎮建設,將發展工業園區、開發區與發展城鎮建設結合起來,重點抓好“百鎮千村"工程,通過產業興鎮,帶動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促進農村城鎮化建設。    (四)推進產業集羣發展。組織實施《湖北省產業集羣“十一五”發展規劃》,出台促進我省產業集羣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確培育產業集羣的指導思想、原則、重點和措施。全省重點抓好汽車零部件、機械製造、化工、紡織、建材、醫藥、食品等40個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羣的發展,形成一批特色工業板塊。一是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羣發展。積極引導社會資源、生產要素等向龍頭企業集聚,支持龍頭企業採取多種方式,對上下配套企業進行重組、改造,做大做強,努力把其打造成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促進產業集羣加快發展。二是加強協作配套,促進產業集羣發展。引導關聯產業、企業、項目與龍頭企業鏈接,實施資源整合和產業融合;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與龍頭企業形成專業化分工、配套生產;引導產業內部分工向精細化方向發展,提高產業集羣的專業化水平;引導企業產品向上、下游延伸,帶動一批項目,拓展產業集聚空間;引導產業集羣的核心企業不斷增加研究開發投入,加快產品升級換代,逐步將一些配件及特定的生產工藝分離出來,衍生或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集聚,形成一批新的專業化配套生產企業。建立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為產業集羣提供服務的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支持中心,產品檢測檢驗中心,新產品、新技術研發中心,信息化建設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力爭在“十一五”期末全省建立100家為產業集羣提供服務的省級以上公共服務機構。各縣(市、區)圍繞主導產業、骨幹企業、資源優勢、名優產品,重點培育1—2家帶動力強的產業集羣。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商引資是進一步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要認真總結招商引資中的經驗教訓,深入研究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資本流動、產業轉移的新特點,不斷創新招商引資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資的效果。招商主體由政府為主轉向企業、中介組織為主。在引進項目中,打“特色牌”、“優勢牌”、“資源牌",圍繞產業鏈招商,圍繞培育支柱產業、骨幹企業招商,不以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注重引進技術檔次高、成長前景好、對經濟帶動作用強的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和世界知名品牌。力爭每個縣(市)引進一個大項目,帶動一批關聯企業的發展,形成一個大的產業鏈。    (六)紮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資源是我省的一大優勢,加工轉化不夠,農業比較效益低下,是我省突出的薄弱環節。一是要圍繞優勢主導產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圍繞糧食、棉花、畜禽、油料、蔬菜、水產、林業、水果、茶葉、煙草等主導產業,在全省重點培育30個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50個年銷售收入過5億元的加工型龍頭企業,50個創匯過1000萬美元的出口型龍頭企業。二是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鼓勵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農户簽訂產銷合同,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支持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三是圍繞農產品優勢產業帶,建立一批關聯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強、規模集約水平高、輻射帶動面廣的示範基地。四是發展農村各類中介服務組織,鼓勵龍頭企業、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村能人以及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創辦或領辦各類中介服務組織,培育和扶持專業大户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總結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户”和“農產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户”的經驗。五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優質專用、無公害及綠色食品,加強質量標準和質量檢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六是整合資源,打破區域界線,加大政府扶持,培育20個優質、高效、安全、生態,在國內外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較強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七是積極支持創匯農業,鼓勵農產品出口。
 
全市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範文2
 
一、近年來我市縣域經濟呈加速發展態勢
 
(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發展速度逐年加快。2001—2005年,縣域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年加快。從2003年起,縣域經濟一舉扭轉了長期發展滯後的被動局面,增長速度超過全市平均水平。2005 年,三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 179.6 億元,是 2001 年的 2.4 倍,年均增長 14.5%,人均GDP 突破 800 美元;實現財政收入 15.05 億元,是 2001 年的2.6 倍,年均增長 20.8%,;農民人均純收入 2969 元,比 2001年增加 1150 元,年均增長 10.4%。今年上半年,三縣實現工業增加值 28.83 億元、財政收入 9.1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4%、26.4%,其中財政收入增長高於全市 11.8 個百分點,長豐、肥西工業增加值增長均快於全市。縣域農民人均現金收入 1656 元,同比增長 26.8%,高於全市 9.2 個百分點。三縣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2005 年縣全省(市)綜合指數,肥西居第 7 位,比 2001 年上升 16 位;肥東居第 8位,比 2001 年上升 10 位;長豐居第 11 位,比 2001 年上升30 位。
 
(二)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運行質量明顯提高。2005年,縣域經濟中三次產業結構已由 2001 年的 44.4∶24.9∶30.7 調整為 25.8∶40.6∶33.6。5 年時間,一產比重下降了將近 20 個百分點,二產上升了 15.7 個百分點,三產上升了2.9 個百分點。三次產業
 
結構變動已越過一、二、三和二、一、三兩個階段,進入二、三、一階段。縣域產業結構趨向工業化、所有制結構趨向民營化、就業結構趨向非農化、人口結構趨向城鎮化。隨着經濟結構的變化,非農產業主導作用日益強化,縣域經濟效益不斷改善,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在縣域工業中,逐步形成了汽車及汽車配件、家電、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機械、輕紡服裝等一批優勢產業。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養殖業佔農業比重提升到 55.7%,主導產業規模化生產、區域化佈局基本形成。
 
(三)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工業主導作用日益顯現。2005
 
年,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 151 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45.1億元、工業税收 5.8 億元,分別是 2001 年的 6 倍、5.1 倍和5.3 倍,年均分別增長 43%、38.5%、39.4%。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 2001 年的 78 户發展到 196 户,增加了 1.5 倍。工業對縣域 GDP 和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 37.3%和38.5%,5 年分別提高了近 20 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主要因素。縣域工業佔全市工業的比重不斷提高,由 2001 年的 5.7%提高到 17.1%,上升了 11.4 個百分點。縣域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園區經濟蓬勃發展,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有 3 個省級工業園區和 16 個經市批准的鄉鎮工業集中區。2005 年,縣域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均佔縣域 60%以上,提供税收佔三縣財政收入 50%以上。
 
(四)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推進,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種植業、養殖業標準化、規模化、區域化取得長足進展,市級標準化養殖小
 
區發展到 500 多個,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 60%,2005 年家禽出欄量突破 1 億隻,比 2001 年增長 65%;苗木、蔬果面積分別達到 17 萬畝、72.4 萬畝,設施栽培達到 10 萬畝;成片造林 59 萬畝,相當於建國以來造林面積總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取得突破性進展,龍頭企業規模壯大,帶動力顯著增強。2005 年,三縣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增至 83 家,年銷售收入 76.9 億元;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 3 家、省級 15 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增至 10 家,其中 10 億元以上 2 家。伊利乳業、光大木材、新希望集團、和威集團等一批國內大企業、大集團落户三縣,使農業產業化躍上新台階。
 
(五)招商引資勢頭強勁,發展後勁顯著增強。2001 年以來,三縣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加大,2005年固定資產投資75.3億元,是 2001 年的 4 倍多,年均增長 32.3%。5 年累計實際利用省外資金50.3億元,其中2005年達到18.6億元,是2002年的 2.1 倍,年均增長 20.4%。今年以來,三縣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勢頭更加強勁。1-6 月,縣域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58.17 億元,同比增長 134.9%,高於全市 22.6 個百分點;共引進省外項目 48 個,實際到位資金 19 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 91.9%。縣域投資加大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進一步增強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
 
二、我市縣域經濟與經濟強縣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近年來,我市縣域經濟雖然取得快速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僅與全國百強縣差距甚遠,即使與外省經濟強縣相比,仍然存在着較大差距。
 
差距之一,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04 年我市三縣綜合實力在全國 2063 個縣(市)排名中,肥西、肥東居中等以上位次,長豐處於中等偏下位次。我市縣域平均水平與全國百強縣相比,GDP 僅為百強縣平均水平的 21.5%,地方財政收入僅為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的 24.2%,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職工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百強縣平均水平的 44.1%和 60.8%。與百強縣最後一名萊西市相比,GDP 最高的肥東縣不及它的 30%,地方財政收入最高的肥西縣僅有它 44.4%,人均指標相差更多。
 
差距之二,工業化水平低,產業層次不高。長期以來,我市三縣是全國商品糧的重要生產基地,一產佔有很高的比重,農業經濟特徵明顯。近年來三縣加快推進工業化,縣域產業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但與經濟強縣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04 年,百強縣非農產業比重為 90.4%,而我市為 64.3%,三縣中非農產業比重最高的肥西縣要比萊西市低21.9個百分點。從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看,才進入工業化初期階段,工業基礎薄弱。2004 年,我市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 151家,總數比萊西市還要少 17 家,三縣實現工業總產值合計為115.5 億元,只及萊西市 59.6%。從各縣情況看,肥西、肥東和長豐縣擁有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僅是萊西市的14.9%、25%和 18.5%,實現的工業總產值也只及萊西市的 31.3%、20.9%和 7.4%。縣域工業增加值增長主要靠江汽、二電廠等幾個大企業拉動,縣域工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差距之三,縣域投資不足,經濟外向度低。我市縣域經濟內資不足、外資有限,投資能力較弱。2004 年縣域人均基建投資額為 794 元,只相當於百強縣平均水平的 15.4%。長豐、肥東、肥西三縣人均基建投資額分別為 1129 元、660 元和 592 元,只有萊西的 39%、23%和 21%。縣域貸款水平偏低,到 2004 年末,三縣貸款餘額總量為 55.7 億元,佔全市貸款餘額的 4.6%,人均貸款餘額只及百強縣的 10%,人均貸款額較高的肥東也只有百強縣的 11.7%,只及萊西的 36%。經濟外向度也比較低,我市縣均出口總額僅為百強縣平均水平的 1.6%,縣均實際利用外資不到百強縣平均水平的 4%。縣域外資依存度為 2.2%,遠遠低於萊西 13.4%的水平。
 
差距之四,資金、人才等要素大量外流,縣域生產要素供給不足。縣級財政拮据,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以下業務,郵政儲蓄只存不貸,縣域有限的資金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從農村流向城市,縣域大量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受縣域環境、待遇等條件的限制,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域企業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目前三縣規劃建設、工業經濟、財税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人才嚴重短缺,不僅直接影響到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提升,也影響到縣域創新能力的提高。2004 年,我市縣域每萬人年均申請專利數 0.07 件,遠遠低於百強縣每萬人均 4.37 件的水平。
 
差距之五,市場化程度不高,非公經濟發展緩慢。我市縣域市場化程度不高,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不強。市場中介組織培育不足,經濟發展環境不夠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