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魯迅優秀演講稿範文2篇 魯迅的演講藝術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74K

本文為魯迅優秀演講稿範文的精選,涵蓋了魯迅先生經典的演講代表作,主題涉及社會現實、文學藝術等方面,內容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積極的社會意義,值得廣大讀者借鑑。

魯迅優秀演講稿範文2篇 魯迅的演講藝術

第1篇

在當下,中學生有三怕,怕奧數、怕英文、怕魯迅。對於前兩者,我倒心有慼慼焉;對於後者,我不僅不怕,反而喜歡。

當今中國的中學生,目光盯着升學,壓力山大。奧數、英文是兩種特別的東西,它能幫助中學生走上升學的捷徑,中學生總是怕學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語文學科無論怎麼考,分數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這是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識”),且語文課程中的“魯迅”更是難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學都“仰天脅息坐長歎”。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澀難懂,確實並不淺顯。但這能成為我們怕的理由嗎?縱觀先秦諸子散文、唐宋詩詞、明清小説,又有哪一個是既淺顯的?對於精華,唯有一字一句仔細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當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字字珠璣,意味深長,發人深省,難道都讓紅塵掩蓋了它們?

“魯迅”這個名詞就其本質,已經不再是周樹人的筆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稱,而是正義力量的象徵。試看當今社會,孔乙己化身為教授,不是“竊書”,而是“抄書”;阿q復活了,在網絡炫富炫闊;祥林嫂復活了,在底層呻吟;乏走狗復活了,披着專家學者的鍍金外衣,依然向着窮人狂吠;閏土復活了,失學打工,沒有了美麗的家園……誰怕魯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魯四老爺之流。

中學生不應怕魯迅,應當正視社會現實,不能只沉迷於書本。脱離社會的書本知識斷然不能有助於中國的進步!

如果中學生只被奧數、英文統治頭腦,只為分數而學,到頭來,思想必定是一片廢墟。急功近利的學習只能損毀我們的未來,未來中國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學者。怕魯迅,就必定不能“樹人”。“人”樹不起來,地平線上就不會升起復興崛起的希望晨曦!

魯迅優秀演講稿範文2篇 魯迅的演講藝術 第2張

第2篇

林語堂評價魯迅:“魯迅如其稱為文人,不如號為戰士。德國詩人海涅語人曰,我死時,棺中放一劍,勿放筆。是足以語魯迅。”

毛澤東評價魯迅: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是新中國的聖人。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去世後,他的靈柩上覆蓋着一面旗幟,上書三個大字——民族魂。 ——這是民眾的評價,

一個兩難選擇擺在英國人面前:在英倫三島和莎士比亞二者之間選擇其一。英國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莎士比亞。

因為莎士比亞是他們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文化和國家精神的象徵。 同樣,魯迅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和國家精神的象徵。

魯迅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巨匠、曠代的大師。魯迅的思想博大淵深,其文出神入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而成為世界文明的一面旗幟。

魯迅作為一代語言大師,對漢語有着高度的敏感,他的語言不但為現代漢語樹立了光輝的典範,而且能夠不圃於語法教條,做到了對語法的遵循和突破的高度統一;不但能遵循語法直接表意,而且能突破語法間接傳情;不但用現成的詞表情達意,而且還能用不存在的詞表意達情。魯迅語言的獨特風格是由魯迅思想的深刻性和複雜性決定的。魯迅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是從魯迅靈魂深處流出來的,是魯迅感情思想的結晶和昇華。

魯迅是一位文化轉型時期的作家,他主張人的精神世界的轉變是社會歷史變革的根本。他“棄醫從文”,提倡個性,張揚科學精神, 以其對祖國的赤城至愛、對中國社會的深刻的洞察力,積極投身於畢生為之奮鬥的思想啟蒙事業。

魯迅無疑是一個思想上的超前者,基於對中國社會的清楚認識,魯迅對當時社會的種種現狀進行深入的剖析,以期通過對社會與現實的揭露,引起療救,因此,強烈而鮮明的反封建主題構成了魯迅作品的重要思想。魯迅作品的反封建主題,具體表現為對封建教育制度,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等罪惡的揭露。

魯迅運用多姿多彩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對比鮮明的場景。同樣也善用此來描繪人物形象,特別是用神態的變化塑造人物的靈魂,顯示人物的精神狀態和個性特徵,表現主題或表達感情。魯迅是最善於通過人物個性化語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語言都極富個性化的。他筆下人物的性格特徵個個都是非常鮮明的,有時只需寥寥幾筆,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

他淵深的思想、巨大的智慧、光輝的人格和獨創的文體,滋養着一代代中國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讓我們回憶起美好的童年;《一件小事》、《風箏》、《祝福》,讓我們拷問自己的靈魂;《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讓我們鍼砭民族的弊病。

今天的時代,較為寬鬆和諧,青年學生可能無法體會先生作品中的價值。這是因為時代和語言的隔膜。魯迅先生所面對的,是一個政治黑暗的時代,他需要同種種黑暗勢力作鬥爭。面對魯迅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思想,我們別無選擇,唯有追求。

語言的隔膜不應是問題,作為早期的白話文,比起唐宋散文容易地多。我們應透過語言學魯迅的思想、品格、語言技巧和藝術魅力。

高中課本中,魯迅作品的減少,部分年輕人的敬畏,絲毫不影響魯迅的魅力。某些人的動搖,無可厚非。從某個角度講,這是他們變得更加堅定地前奏 。

別林斯基説過: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魯迅的思想是有着豐富的科學內涵和哲學魅力的,是完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魯迅的文學是有非凡藝術高度的,它同樣能經受得住空間的推敲。恰如,欲知一座山的高度,站在山腳下是不行的;需走遠一些,越遠越能看到的山,才是真正的高山。

過去毛澤東説:中國革命有兩支軍隊,一支由朱總司令指揮,一支由魯司令指揮,缺一不可。現在,魯迅先生依然是我們民眾生活的嚮導、國家建設的旗手、民族精神的魂魄。

司馬子瞻仰孔廟時感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就是一個國民對於自己民族的聖人應該持有的景仰之情。

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是不能沒有精神支撐的。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永恆的文學泰斗、不朽的思想豐碑。在社會日趨和諧、民眾日漸富足的今天,我們不能豐滿了自己的軀體,而廋削了自己的靈魂。

魯迅逝世時,郁達夫在《懷魯迅》中寫下這樣的話: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羣;雖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魯迅先生,這位歷史的巨人,他永遠矗立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前方,注視着我們,感召着我們,指引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