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召公諫厲王弭謗3篇 "忠臣犯忌,奏劾王弭謗召公"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33K

這篇文章以“召公諫厲王弭謗”為主題,探討了古代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忠誠和諫言的故事。當時,晉國之王厲公誤信讒言,準備殺害功勛顯赫的大臣召公。然而,召公並沒有屈服於權力,毅然站出來糾正謠言。本文將從歷史角度剖析這個故事的背景和意義。

召公諫厲王弭謗3篇

第1篇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史,時代大約在戰國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八部分,記敍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東周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國內政外交等事件。司馬遷説:“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從此一般都認為《國語》乃左丘明所作。由於《國語》在內容上比較接近《左傳》,又具有同樣的史料價值,所以《國語》又有《春秋外傳》之稱。

四、學生初讀課文,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五、學生結合註釋再讀課文、理解掌握文言實詞和文言句式。

親戚:古今異義。古:族內外的親屬;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或血統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1、請找出能體現厲王性格特徵的詞語,説説厲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正由於厲王的行動,導致國人怎樣?(從文中找出原句)

3、“國人莫敢言”,是國人真的沉默無語,俯首聽命了嗎?

沒有,而是即將“在沉默中爆發”,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這是高壓下的沉默,是火山噴發前的死寂。

明確:是障之也。(隨後用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來説明堵塞言論的危害性。並指出“為水”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導”,“為民”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宣”。)

明確:直接的:①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②瞽獻曲,③史獻書,④師箴,⑤瞍賦,⑥曚誦,⑦百工諫。

間接的:①庶人傳語,②近臣盡規,③親戚補察,④瞽、史教誨,⑤耆、艾修之

明確: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即民之“口”能説出國家政事的善敗好壞,推行人民認為好的,防範人民認為壞的,才是豐富財用衣食的關鍵,這是國家生死存亡,治亂興衰的大事。

明確: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結合現實生活,談談課文對你的啟示。(假如你是一個領導者,面對羣眾的意見你該怎麼做?我們每一個面對別人對你的批評和意見,該怎麼做?)

?召公諫厲王誹謗》是先秦散文中的現實主義名篇。文章描寫了周厲王得知人民不滿後,不僅不加悔改,而且變本加厲地對人民進行鎮壓,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終於“流王於彘”,也從側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偉大,從而揭示出壓迫愈重,反抗愈烈的歷史規律。更向領導者提出一個真理理:要廣開言路,多聽羣眾的意見,聽不同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促進我們學習、工作、事業的順利健康發展。

下課後,請同學給我們提提意見,聽聽他們對我們都有什麼樣的意見;回家後,請爸爸媽媽給我們提提意見,聽聽他們對我們又有什麼樣的意見。

召公諫厲王弭謗3篇

第2篇

1. 學習掌握謗、潰、障、壅、弭、決、親戚等文言實詞和乃、之、故等虛詞。

3. 通過人物形象分析瞭解統治者的昏庸。 . 體會作者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的積極進步的民本思想。

周厲王暴虐無道,老百姓都指責他的暴政。召公告訴厲王説: “ 人民忍受不了這樣的暴政了! ” 厲王發怒了,找來衞國的巫師,派他監視那些指責朝政的人。根據衞國巫師的報告,厲王就把被告殺掉。老百姓都不敢説話了,在路上遇見,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厲王高興了,告訴召公説: “ 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責議論了,人們再也不敢説什麼了。 ”

召公説: “ 這是阻塞人們的言論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嚴重。河流壅塞而崩潰氾濫,傷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這樣。因此,治水的人要挖開水道,使它暢通流淌;治民的人也應開導他們,使他們暢所欲言。所以天子處理政事時,讓公卿以至列士進獻諷諭詩,讓盲樂師進獻樂曲;讓史官進獻史籍;讓太師進獻勸諫的箴言;讓無眸子的盲人吟詠,讓有眸子的盲人誦讀;讓各種樂工進諫,讓平民百姓把他們的話傳上來;讓進臣盡力規勸,讓王室成員彌補天子的過失,監察朝政;盲樂師和史官以樂歌、史籍之言教誨天子;讓國內元老將這些意見加以歸納整理,然後由天子斟酌處理。這樣做事就不至於違背情理。

“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財務用度都從這裏出產;又如土地上有高原、窪地、低平之地、水澆之田,衣服、食物也從這裏出產。人民用嘴發表意見,政事的好壞就列舉出來了,推行好的防止壞的,就能使財用、衣食增多起來。老百姓內心考慮的事能説出來,就應照着實行,怎麼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還有多少人會關心政事呢? ”

周厲王不聽。於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説話了。過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厲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第一層( “ 王喜 ” 至 “ 乃不敢言 ” ),乘上啟下的過渡段。

第二層( “ 召公曰:是障之也 ” 至 “ 為民者宣之使言 ” ),展示了召公的政治主張。

第三層( “ 故天子聽政 ” 至 “ 是以事行而不悖 ” )具體論述怎樣對待民 “ 謗 ”

第四層( “ 民之有口也 ” 至 “ 其與能幾何 ” ),從正反兩方面論述 “ 民謗 ” 直接關係到國富民強的道理。

文章開篇 “ 厲王虐,國人謗王。 ”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揭示了周王與國人的尖鋭矛盾和對立。開門見山,一語入題,節奏十分明快。

○ 文章起筆用一個字高度概括了周厲王的性格,是什麼?

○ 面對國人的 “ 謗 ” 厲王有哪些反應?説明了什麼?

—— 一 “ 怒 ” 一 “ 殺 ” 。面對他 “ 虐 ” 的結果 “ 民不堪命矣 ” 非但不收斂,反而窮兇極惡,一 “ 怒 ” 之下,派衞國的巫師監視敢於公開議論批評朝政的人,

“ 以告,則殺之。 ” 這裏既寫出了他 “ 虐 ” 的程度,又寫出了國人遭受的迫害是何等的嚴重;一 “ 殺 ” 更是活畫出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形象,是 “ 虐 ” 的具體化。

—— 周厲王的高壓政策收到了暫時的效果, “ 國人莫敢言 ” 國人敢怒而不敢言,但緊接着從 “ 道路以目 ” 中,我們不難看出國人強烈的憤怒和怨恨。這沉默就像孕積已久的活火山一樣,隨時都可能噴發。這就為周厲王的不幸結局埋下了伏筆。

——“ 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 足見他的得意忘形,這正是昏暴的統治者因取得暫時的成功而心滿意足的淺見陋識。一個 “ 喜 ” 更着力刻畫了他的愚蠢。(板書: “ 喜 ” )

從文章開篇對厲王形象的刻畫, “ 虐 ” 、 “ 怒 ” 、 “ 殺 ” 可以看出厲王性格的暴虐兇殘、毫無理性。下文的一 “ 喜 ” 則完成了他性格另一面的刻畫:昏庸愚蠢,自鳴得意。(板書:暴虐兇殘、昏庸愚蠢)。這一切都註定了他 “ 流亡於彘 ” 的悲劇命運。

○ 指名學生歸納厲王人物形象,要求結合歷史背景。

—— 厲王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有名的暴君。課文刻畫了這個暴虐兇殘、剛愎自用、拒不納諫的獨夫形象。他不僅認識不到危機,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現了他的殘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勸諫,厲王不但不聽,反而派衞巫監視人民,堵塞言路,屠殺謗者。他的暴虐和頑固,最終導致人民起義,落得個 “ 國人流亡於彘 ” 的可悲下場。

召公的諫詞是作者毫不吝惜筆墨的重點所在,是全文的精華之筆。

面對厲王虐而導致的尖鋭的社會矛盾,西周王室重臣召穆公仗義直言, “ 民不堪命矣 ” 簡短的五個字,包含着召公內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但卻隨着厲王的 “ 怒、殺 ” 而告終。

○ 召公的第二次進諫與第一次有什麼不同?採取了什麼方法?如何表現他的遠見卓識的?

—— 情勢危急,他一反委婉之辭,直陳利害,一針見血指出 “ 是障之也 ” 。然後用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的比喻,恰當地説明厲王弭謗的危害性,可謂振聾發聵! “ 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 ,具體説明了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的道理。

江河堵塞不通,就會引起決堤氾濫,受到傷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讓人民講話,也必然會引起類似江河決堤氾濫那樣的嚴重後果。那麼就自然引出了結論, “ 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 讓老百姓把話説出來,才是為政者的正確途徑。這一觀點可見召公的遠見卓識。(板書: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比喻、遠見卓識)

○“ 宣之使言 ” 對安幫治國有那些好處?反映召公什麼樣的思想出發點?

—— 召公認為:天子處理政事,首先要廣開言路,讓人民把心裏想的都説出來,通過大大小小的各種官員,用詩、曲、書、見、箴等形式進言。 “ 百工諫,庶人傳語 ” 着重寫平民進諫, “ 近臣盡規,親戚補察 ” 着重寫親近者盡規勸之責。 “ 瞽、史教誨 ” 着重寫聽取教誨。 “ 耆、艾修之 ” 是對來自各方面的意見、教誨加以整理,作為君王治理朝政的參考。 “ 而後王斟酌焉 ” 是説君王對上述意見考慮取捨,斟酌損益,從而決定施政方針。 “ 是以事行而不悖 ” ,只要按着上面所説的辦,就能使國家政治立於不敗之地。可使國家長治久安。這就是 “ 宣之使言 ” 的必然結果。

雖然召公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但能重視人民羣眾的意見,看到人民羣眾的巨大力量猶如奔騰而來的洪水。提倡 “ 決之使導 ” , “ 宣之使言 ” 。具有積極進步的民主思想。(板書:民主思想)

○ 為能説服厲王,召公進一步設喻説明民言之重要。這次是如何設喻的?兩次設喻有什麼不同?

—— 召公用土之有 “ 山川 ” 、 “ 原隰衍沃 ” 來比喻民之有 “ 口 ” 。 “ 山川 ” 、 “ 原隰衍沃 ” 生產出人民賴以生存的 “ 財用 ” 、 “ 衣食 ” ,可見 “ 山川 ” 、 “ 原隰衍沃 ” 之重要。那麼民之 “ 口 ” 能説出國家政事的善敗好壞,推行人民認為好的,防範人民認為壞的,才是豐富財用衣食的關鍵,這是國家生死存亡、治亂興衰的大事,可見民之 “ 口 ” 的重要。這樣的比喻形象明瞭,其含義又很深刻、警策。

前一個比喻是以 “ 川 ” 喻 “ 民之口 ” ,是從消極方面打比方;後一個比喻是以 “ 土有山川 ” 、 “ 原隰衍沃 ” 來比喻 “ 口之宣言 ” ,是從積極方面進行比喻。後一比喻是前一比喻的深入,即不僅不應消極被動的防,而且應該積極主動地 “ 宣 ” 。

兩次設喻均能看出召公言真意切,用心良苦(板書;用心良苦)

—— 召公即召穆公,厲王的卿士。他重江山社稷識大體。看到厲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亂局面,他直言進諫,兩次設喻,深入淺出,詞鋒犀利,滔滔不絕。或委婉進言,或點明危害,表現一個有識之士在國家危急之時的良苦用心和遠見卓識。他的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的觀點,雖然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為維護周王朝統治者的利益服務的,但他重視人民羣眾的意見,反對鎮壓,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這是一篇優秀的以記言為主的歷史散文,充分體現了《國語》重在記言的特色。

本文偏重記言,善於用精彩的對話來描述事件,闡明主旨。用字極為簡練,文章開頭用了 40 個字,交代事情發生的原因。 “ 厲王虐 ” 一個 “ 虐 ” 字概括了厲王殘忍的所作所為。一個 “ 怒 ” 便濃縮了暴君的專橫和野蠻,視忠言為逆耳的個性特點, “ 使監謗 ” , “ 以告,則殺之 ” 描繪出國家籠罩着白色恐怖。 “ 道路以目 ”

形象地點出國人敢怒而不敢言的國情。而在結尾的 18 個字裏,只用了 “ 流亡於彘 ” 四個字,點明瞭厲王不聽勸諫的結果。這四各字隱含了多少史實?國人三年來忍無可忍的生活,暴動前的準備,暴動時轟轟烈烈的戰鬥場面,活捉厲王的精彩情景等,作者都沒有寫,只用了這四個字來概括厲王的結局,真是精練到了極點。

形象的比喻,使人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使深奧的道理變得直觀、生動。召公針對厲王的暴政,以 “ 為川 ” 為喻,警誡厲王要尊重民意,體察民情,弭謗猶如壅川, “ 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 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 ,寓説理於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 “ 民之有口 ” 比喻為 “ 土之有山川也 ” ,從積極方面指出,應當正確認識民 “ 謗 ” ,才能做到 “ 行善而備敗 ”

課文主要寫召公的兩次進諫,但詳略不一。第一次進諫,只用 “ 民不堪命矣 ” 五個字,可謂惜墨如金,是略寫;第二次進諫,則運用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和類比、對比等論證方法,如江河直下,洋洋灑灑,是詳寫。對諫辭詳寫,對進諫的原因和結果則略寫。詳者不嫌其繁,略者不顯其簡,恰到好處。就人物來説,召公詳寫,厲王和國人略寫。

五、是必然。因為他拒絕召公的進諫,剛愎自用,頑固不化,一意孤行。使國人在 “ 莫敢言 ” 的憤怒裏,積蓄着力量,最終反抗的力量就如同久壅而潰的洪水一樣,勢不可擋,致使周厲王最終被流放。這一切正應驗召公的諫言,真是大快人心,體現了歷史的必然。

本文記敍了春秋時期周厲王以高壓手段壓制老百姓言論思想自由,消弭民間對帝王的各種議論指責,最後遭流放的故事,得出了 “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 的主旨,生動形象。既具有啟發性,又具有説服力,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富有民主性的色彩。

第3篇

本文記敍周厲王暴虐無道,用高壓手段乃至殺戮來鎮壓人民的批評,他不聽召公的勸諫,結果被人民放逐,遭到滅亡的下場。

第一段,寫厲王弭謗的方法,寥寥幾筆,便寫出王虐民怨的狀況。

第二段,寫召公諫弭謗,從正反兩面反覆闡明不可“防民之口”,懇切有力。

第三段,寫弭謗的結果,“流王於彘”,完全應驗了召公的諫言。

全文重點是記述召公勸諫之詞。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勸諫厲王不能壓制人民言論,應像治水那樣予以疏導,讓人民對朝政暢所欲言,擇善而從,改正失誤,實現人民的意願。內容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障之也”至“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比喻,説明厲王弭謗的危害性,可謂振聾發聵!“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具體説明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會引起決堤氾濫,受到傷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讓人民講話,也必然會引起類似江河決堤氾濫那樣的嚴重後果。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結論,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張:“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讓老百姓把話説出來,才是為政者的正確途徑。

第二層(“故天子聽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聽政”一句總領,寫了“宣之使言”的種種好處。召公認為,天子處理政事,首先要廣開言路,讓人民把心裏想的都説出來,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麼。這就是通過大大小小的各種官員,用詩、曲、書、箴等形式進言。“瞍賦”照應並小結獻詩、獻曲兩句,“矇誦”兩字照應並小結獻書、師箴兩句。“百工諫,庶人傳語”,着重寫平民進諫。“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着重寫親近者盡規補察。因為是近臣,接觸君王的機會較多,所以應盡規勸之責;因為是王親國戚,對政治的混亂有切膚之痛,更應該彌補君王的過失,更便於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誨”是説使太師、太史用禮樂之道來對自己進行教誨,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前十句着重寫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這句着重寫聽取教誨。“耆、艾修之”則是對來自各方面的意見、教誨加以整理,作為君王治理朝政時的參考。“而後王斟酌焉”是説君王對上述各種意見考慮取捨,斟酌損益,從而決定施政方針。“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説的辦,就能使國家政治立於不敗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結果。

第三層(“民之有口也”至“其與能幾何”),從正反兩方面論述“民謗”直接關係到國富民強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個比喻的深入。即對待民“謗”不僅不能消極被動地“防”,更要積極主動地“宣”。金聖歎在《才子古文》中説:“前説民謗不可防,則比之以川;後説民謗必宜敬聽,則比之以山川原隰。”這就更增強了勸諫的説服力。這兩個分句説明了“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也就是説,讓老百姓用嘴發表言論,國家政事的好壞就能夠從這裏體現出來。“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緊承、小結“財用於是乎出”和“衣食於是乎生”兩句,也説明了“口之宣言”的重要性。接下來,作者又從反面説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説,即使國君不能“宣之使言”,而採取堵塞的辦法,也必然是徒勞的,最終也是註定要失敗的。“胡可壅也”,“其與能幾何”,連用兩個反問句,使結論既簡潔有力、不容置疑,又顯得語重心長。這一段寫召公的諫言,滔滔不絕,一氣呵成,把召公的主張抒發得淋漓盡致。

閲讀鑑賞召公諫厲王弭謗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已經成為歷代傳誦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唐朝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説:“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都來源於此,可見這一比喻對後世影響之大。

這篇課文句句相銜,邏輯嚴密。如第一段:“厲王虐,國人謗王。”“虐”是“謗”的原因,“謗”是“虐”的結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於“虐”和“謗”。而王的“怒、監、殺”是聽了召公勸告後的反應,由怒而監,由監而殺,具有內在聯繫。“莫敢言,道路以目”又是“怒、監、殺”的結果。全文不過二百餘字,卻具有“反、正、反”的兩次轉折。多用短句,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過九句,句句擲地有聲,讀來有一種緊迫感,增加了課文的氣勢,也使課文具有較強的説服力。

召公針對厲王的暴政,以“為川”為喻,警誡厲王要尊重民意,體察民情,弭謗猶如壅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寓説理於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為“土之有山川也”,從積極的方面指出,應當正確認識民“謗”,才能做到“行善而備敗”。

課文主要寫召公的兩次進諫,但詳略不一。前一次進諫,只用“民不堪命矣”五個字,可謂惜墨如金,是略寫;後一次進諫,運用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和類比、對比等論證方法,如江河直下,洋洋灑灑,是詳寫。對諫辭詳寫,對勸諫的原因和結果則略寫。詳者不嫌其繁,略者不顯其簡,恰到好處。就人物來説,召公詳寫,厲王和國人略寫。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開國同姓功臣的後代,這時任厲王的卿士。作為西周王室重臣的召公,目睹了厲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亂局面,他不得不仗義直言,“民不堪命矣”,雖只有簡短的五個字,卻包含着召公內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厲王變本加厲,採取了嚴厲鎮壓的措施,造成了“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局面。這時,周王朝的統治危如累卵,在眾大臣緘口不言的情況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進諫。他這一次進諫,一反原先的委婉之辭,而是直陳利害,嚴厲斥責厲王的做法是“障之也”。語氣的變化反映了形勢的變化,也是召公心情的變化。他的第二次諫言,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為喻,説明統治者如何對待百姓言論,關係着國家的興衰。先用“川壅必潰”,指出弭謗的危險性。這決不是召公故意誇大其辭,危言聳聽,而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再用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猶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讓人民講話,可以“行善而備敗”,達到“阜財用衣食”的目的。這段諫言,表現了他作為一個社稷重臣的遠見卓識,也反映出召公的良苦用心。

當然,召公“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觀點,顯然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為維護周王朝統治者的利益服務的。但他能重視人民羣眾的意見,主張“宣之使言”,反對鎮壓措施,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厲王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有名的暴君。課文刻畫了這個暴虐兇殘、剛愎自用、拒不納諫的獨夫形象。他不僅認識不到危機,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現了他的殘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勸諫,厲王不但不聽,反而派衞巫監視敢於批評厲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殺謗者。他的暴虐和頑固,最終落得個“國人流王於彘”的下場。

據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冊,“國人”是與“野人”相對而言的。住在田野小邑的農夫叫“野人”,住在通都大邑里的工商業者叫“國人”。課文多次寫到國人,處處與厲王相對照,又暗合了召公的諫言。“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寫,從側面表現了厲王的暴虐與國人的怨忿。最後的“莫敢出言”,不僅不敢議論國事,就連日常生活也不敢多言了,極寫國人受壓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萬馬齊喑、山雨欲來之狀。

設題意圖:本題意在讓學生整理積累已學過的文言詞的義項。

以:1.認為;2.依據,按照;3.因為,“是以”即“以是”。

一、本文語言上代表了《國語》質樸平實的特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藉助註釋,閲讀課文,弄清課文大意,瞭解作者“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有些詞語與當時的典章制度有關,如“衞巫”“列士”“獻詩”“瞽”“瞍”“矇”“百工”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較少,屬於比較冷僻的詞語,教學中重在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的意思,不必在這些詞語上花費太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