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瓦爾登湖》讀後感4篇 探幽瓦爾登湖:自然與生命的交錯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26W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關於自然、社會、哲學的著作。它講述了梭羅在1845年獨自前往瓦爾登湖畔生活兩年的經歷,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這本書被譽為傳世之作,深受讀者喜愛。

《瓦爾登湖》讀後感4篇 探幽瓦爾登湖:自然與生命的交錯

第1篇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裏的所見、所聞和所思。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暑假《瓦爾登湖》讀後感,歡迎參考~

步入21世紀,隨着城市與科技的高速發展,環境日趨惡化。往日的新鮮空氣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車的尾氣、工廠的廢氣。有的時候,我真想獨自一人來到郊外,呼吸着我們本應該擁有的新鮮空氣,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寒假裏,美國著名作家羅常常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如樹的沙沙聲,鳥兒快樂的歌亨利.大衞.梭羅的《瓦爾登湖》滿足了我的想法,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書中梭羅用自己的雙手讓自己隱居森林的生活變得樸實而又充實。在瓦爾登湖畔,梭聲,風拂過的響聲,甚至那碧波盪漾的湖水也有聲音;一邊釣魚一邊思考……

這本書使我非常受益:一個人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到底是什麼?有人抱怨買不起房子,梭羅用28美元蓋起了一座使用的小木屋。有人解決不了温飽,梭羅每週用少量時間種植農作物,既填飽肚子有補貼家用。其實,一個人真正的必需品少之又少,只要通過簡單的勞動就可以輕易獲得。人類雖然在不斷進步,但是一個人生活的必需品卻沒有變化。食物只要填飽肚子,房子只要讓人棲息。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已經有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了,他為了更舒適地生活,換一棟別墅,拼命地工作,而忘卻了身邊美好的事物,這不是因小失大嗎?有些人是金錢的.奴隸,天天守着它,為它工作,金錢不成了他的累贅了嗎?這些人在社會中佔了大多數,他們滿足不了自己的慾望,有了還想要。他們一輩子都被慾望指使,生活在種種勞苦與不幸之中,他死後,這些又有什麼用呢?相反,拋開這些名利,脱去這些華麗的外衣,做一個最真實的自己,無憂無慮,盡情地生活,有什麼不好呢?

無知的人們,快點覺醒吧!你現在做的,就是自掘墳墓,拋開名利,去郊外呼吸新鮮空氣,找到最真實自己,讓城市不在被繼續污染,使它變得乾淨而又美好。讓自己丟掉種種負擔,最自由的最自在地生活才是真!

“《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閲讀,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合上《瓦爾登湖》藍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盪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

從這個書上來説,梭羅寫了人們的貧窮不是別人不施捨或政府不救濟,更不是自己在本來的工作上不努力,而是沒有換一個角度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偉大的人用簡單而富裕的方式生活着,並給自己留下閒暇時間,以用來做偉大的事和培養自己偉大的品格。“我沒有看到過更使人振奮的事實了,人類無疑是有能力來使自己有意識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作者用自己在瓦爾登湖邊的生活證明了人類可以生活得富裕而有閒暇,人類可以和自然、和動物和平相處,可以生活得簡單卻同樣快樂。

當梭羅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相信在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瓦爾登湖的愛,對於小屋的愛,對於山林的愛,對於林中小動物的愛,以及對於大自然萬物的愛,然而我更看到了梭羅心中孤寂,一種超越了浮躁,超越了個人榮辱,超越了一切物質的孤寂,其實與其説是孤寂,我到更傾向與説是安靜.在安靜中梭羅看穿了生死,明白了自己需要的,然後靜靜的寫下他的思想,靜靜的在瓦爾登湖旁度過了三年.所以每次我看到他的文字時,我都能產生一種震撼, 然後靜靜的思考,思考我的人生,我的理想,我的未來.然後一步一步的實現,在那時我才感覺活得真誠,沒有了矯揉和造作。

合上《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盪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説:“《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是一本孤獨的書。他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當你的心靜下來的時候,再去拜讀這篇神的思想吧!

這本書寫於19世紀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時期,在當時的背景下,人們追逐利益,想盡一切的辦法來使自己,獲得更高的權利和更多的`金錢。工業文明、喧囂社會擠壓着人類、侵蝕着人性。而在這個大背景下,畢業於哈佛的這位智着,他單身隻影,拿了一柄斧頭,跑進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他特立獨行,懷着一顆嚮往自然的心,寧靜地踏上了這段心靈的路基。而在這個被成為“神的一滴”的瓦爾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間裏,孤獨在思想中!

“我喜愛我的人生中有閒暇的餘地。有時,在夏季的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後,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昇直到豔陽當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

他靜靜的卸載城市的喧囂,用心寫下孤獨。每次看他的書都是一種震撼,他思考人生,讓我的心如淨水般澄澈。他讓我感到敬畏,原來一個人的生活這裏是這樣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簡單而又芳香撲鼻,雖然短暫而又意藴深遠。他的精神世界絢爛多彩,而且是精妙絕倫,世上這樣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許吧。

梭羅短暫的一生中,他試圖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將時間騰出來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世人不要被繁紛複雜的生活所迷惑,從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做生命的舵手,揚帆遠航。他認為:假如人們能過宇宙法則規定的簡樸生活,就不會有那麼的焦慮來擾亂內心的寧靜。所謂明天,即使時間終止也永不會來臨。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於我們就是黑暗。當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破曉。來日方長,太陽只是顆啟明星。

他提倡儉樸生活,並不是讓我們要粗茶淡飯或是節衣縮食,而是想要讓我們多聽聽新的節奏,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的價值,只是孤獨,恬靜,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

作者在瓦爾登湖畔追求孤獨,實際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這是他的心裏呼聲。

儘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儘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裏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時刻都能讓心靈得到淘滌,按梭羅所説,到你的內心探險去吧!

《瓦爾登湖》讀後感4篇 探幽瓦爾登湖:自然與生命的交錯 第2張

第2篇

梭羅在他的整本書的第一句話裏面就提到了孤獨:“當我寫後面的那些篇頁,或者後面那一大堆文字的時候,我是在孤獨地生活着……”他將他的孤獨與自然深深的結合在了一起,並從中昇華出了一種健全、寧靜而滿足的感情。

自然,與之的親近,我認為就是對於精神層次的一種提高,它作為為精神享受提供場所和基本條件的一種必要條件而存在。在“物質篇”中,我曾經用與自然的親近來説明了一些問題。

梭羅説:“我並不比瓦爾登湖更寂寞,我倒要問問這孤獨的湖有誰做伴?然而在它的蔚藍的水波上,卻有着不是藍色的魔鬼,而是藍色的天使呢。太陽是寂寞的,除非烏雲滿天,有時候就好像有兩個太陽,但那一個是假的,上帝是孤獨的。——可是魔鬼就決不孤獨……我並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場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

我很能理解他這種沉浸於自然中的,孤單但是充實的感覺。我常常幻想着,在我工作之後,我應該這樣度過我的週末:騎車一輛車,就好像美利達的公爵那樣的,當然實際的情形是,什麼樣的車無所謂,足夠好騎以至於我能夠達到我所要去的地方並且返回就好;我的揹包中裝的是相機和書籍,以及簡單的食品。每個週末我希望能夠有這樣的一天,無論我怎麼忙,怎麼需要在這個世界打拼,儘管我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準備,但是我還是希望我能有這樣的一天時間,這樣的一天我能夠騎車來到一個親近大自然的,無比寧靜的地方,我能夠在那裏盡情的閲讀,盡情的和和歡快的鳥兒,天真的花草們做伴。我是那麼想的,我想那個時候我一定愜意得要瘋掉。我在屬於我的天空下用我自己的方式記錄一切,可能的話思考一切,放鬆一切。

我大約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現了對於這種生活的嚮往。我認為我即將描述的這些生活的一些細節和梭羅先生所經歷的有某種程度的相似,並且如果你也恰好這麼認可的話,我會覺得非常的榮幸。

外婆家是在山區的',印象中我大約10歲那年,曾經在那邊住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中某些事情我還有着隱約的記憶:我常常一個人跑出去,來到山上,我能夠在那裏呆很長的時間,以至於家裏人找了好幾個山頭。我沿着山上的小路上去,在山上的石塊上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仔細的觀察那些石塊,以及石塊上活動的巨大的螞蟻,看着他們來回的繁忙的奔波,拖動比自己身體大好幾倍的樹枝或者小果子,在我回想的時候,我仍然覺得那是最迷人的景象。

大約在我十八歲的時候,我又曾到那邊住了幾天,那個時候我認真的尋找了我當年去過的地方,包括一片竹林,包括一個從山底穿過整座山的地洞,包括舊時地主在山上石頭中開出來的居室。還包括那個山坳間巨大的水庫,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使我立刻就想起了瓦爾登湖。還有等等的一切,我和我的表哥一起走遍了那邊所有的地方。我們沒有更多的交談,我們只是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然後興奮不已。我們甚至覺得更多的言語完全沒有必要,那個時候一個眼神可能就能彼此交流。

後來我又曾獨自上上過一次,由於孤身一人,沒有任何裝備,我被警告千萬不要偏離山上的小路而進入到叢林中,然而事實上,我還是那麼嘗試了。你能想象一隻野兔就從你身邊越過的情形,那時候我興奮不已。事實上這裏的叢林變得更加危險了,在我還小的時候,由於對於山林的破壞,這裏已經沒有野生動物了,但是等我這次重新回到那邊的時候,這裏野豬,狼等動物已經回來了。我為他們的回來而感到興奮。我曾經一次在暴雨前的水庫邊上觀察過,我看着水面不停閃現的魚兒起來透氣而引起的水暈,他們讓我感到寧靜而且舒暢,完全沒有暴雨前的壓抑,我覺得那個時候我能夠忘掉一切。

然而這樣的生活畢竟不多。這是寂寞的生活,然而充滿了寧靜之美。我常常認為,自己一旦迴歸這個社會,便必然能夠做到適應自如。事實上如此。儘管梭羅先生的論斷是“社交往往廉價。”但是我認為一旦需要,我還是能融入這個社會,不僅是融入,而是很好的融入。我離不開我的朋友們。提到的這一點,是我和這位梭羅先生的不同。我曾經和我的朋友們暢快的環東湖,我們在湖邊的長凳邊上看夕陽,一起領略這城市喧囂中的一絲寧靜和蒼黃之美。

我上面所説到的那種孤獨,很多程度上是身體方位上的,因為我有支撐我的信念,我有讓我平靜的理由,我有和我交心的朋友。於這樣的情況下,我的孤獨來的那麼自然,而且沒有掩飾,卻能給人愜意的感覺。或許你會説,在那樣的情況下,一個人,總想找人親近一下的吧?那是一定很寂寞的,特別是在下雨的夜晚。梭羅説:“怎樣一種空間才能把人和人羣隔開而使人感到寂寞呢?我已經發現了,無論兩條腿怎樣努力也不能使兩顆心靈更相接近。”我想説的是,我們不能孤獨了我們的心。感情的付出會使你在這個社會永遠不會被人遺忘。讓人難受的孤獨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在浩浩人羣當中,你卻找不到自己立足的位置。你找不到説話的人,你在一個無比熱鬧的地方,卻無法有心靈的交流——無論是和人還是和自然,你的心靈都沒有交流,那才是讓人無法承受的沉重的放蕩而遭人鄙棄的孤獨。

我打算把這個話題説得更為深入一點。印象中,尼采曾經説過:“孤獨,你配嗎?”這句話明顯在肯定孤獨的層次。孤獨,好像不是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和領會得來的。因此,在這個時候,我想把上述大部分關於孤獨的描寫,定義為寂寞的意思,至少,那個意思也是介於寂寞和孤獨之間的那一部分,而某種程度上不能考慮為孤獨。我不願意自己顯得過於形而上。這是我處於自己卑鄙的心理在進行誘導。

我想引用曾經看到過的有人關於此的描述:“無聊、寂寞、孤獨是三種不同的心境。無聊是把自我消散於他人之中的慾望。寂寞是自我與他人共在的慾望。孤獨是把他人接納到自我之中的慾望。……一顆平庸的靈魂,並無值得別人理解的內涵,因而也不會感受到真正的孤獨。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劇性的。無聊是一顆空虛的心靈尋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劇性的。寂寞是尋求普通的人間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我孤獨了。’啊,你配嗎?孤獨者必不合時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為時髦,包括孤獨。”

因此,無所謂寂寞和孤獨了,就我來講,不必理解得那麼深刻。寧靜而充實的心,淡漠於權勢金錢之外,享受自然給我們心靈的每一次洗禮,那麼寂寞也好,孤獨也好,都如珍藏在心靈深處的美酒,那一定是清香撲鼻的。

就我有限的閲歷來講,我仍然極力推崇《瓦爾登湖》。我不必再在這裏説更多了,因為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寫過讀後感,因為我已覺得自己説了很多。如果硬要做一個總結的話,那就是:認真的思考自己的生活並努力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然後為之努力;理智的看待物質,放低生活的重心,因為生命還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保持寧靜自然的心,親近自然吧,那裏才是人類最終極的家園。

第3篇

原來你是這樣一本書,也許聽過書名《瓦爾登湖》,也許沒有聽過,看到密友手邊放着一本,作者是美國的亨利戴維梭羅,我腦子猜想這大概是一本濃情散文類書籍,或是一碗雞湯,並不是我愛翻的類型。只是臨近春節,突然想讓自己更慵懶一番,於是拿起翻閲,想象着拉薩的陽光、午後的咖啡,斜躺於沙發,應是一種美妙地享受。

書中內容描述的是一個半世紀前梭羅在瓦爾登湖獨居的日子裏所見所聞、所思所考,所以書本推薦標準了這是一本集文學、哲學與博物學於一身的書籍。我看的這個版本是由李繼宏翻譯,文字沒有過度優美,恰到好處,讀來非常舒心,還能學習一些現在已經不常用但是略顯古典的詞彙,這些句子和詞彙,就如一個優雅的女子,沒有濃粧豔抹,也沒有素面朝天,讓人心曠神怡。而那些富有哲思的句子,雖然時隔快一兩百年,依舊適用當今時代,不論中外。

梭羅的鄉下生活,在我人生頭20年,有所經歷,只不過我沒有搭建屋子的能力。但是梭羅燒柴火,我也燒柴火;梭羅種豆子、種土豆,我也種瓜果、撿土豆;梭羅沒事看花鳥蟲草、抓狗頭魚,我也逗鳥溜蟲吸貓擼狗、捉螃蟹;梭羅……梭羅反思着人類物質生活、開發自然,而我盼望着長大,思索着這輩子做些什麼才不至於在世界枉存。不過,這本書的最後幾個章節,寫瓦爾登湖的冬天,冬天的動物、冬天的湖,太過博物,略顯科學,不那麼有趣。不知道是梭羅經過幾年,想説的盡説了,或者已經急切地期盼熱鬧的人羣,不再有更多人文關懷和哲學思考。

瓦爾登湖的日子,美國已經獨立半個多世紀,處在南北戰爭之前,正孕育着第二次工業革命。從書中也可以看出來,梭羅描述的重要機械,是他能夠聽到列車,他把它形容成鐵馬,聲音比作嘶叫,它象徵着一個新的時代到來。這個時代裏,人類對自然資源開始了新一輪的開發利用,比如那家開墾土地的愛爾蘭人,鑿冰的工人,帶着狗打獵的獵人。19世紀的礦業也是美國最主要的產業,不過在梭羅筆下未出現相關描述。似乎只要有好的資源,都會被掠走,梭羅能夠居住在瓦爾登湖,也是因為那是朋友新買的土地,説白了,梭羅蹭了一塊地,免費使用着。對自然資源的激進佔用,反映當時的人們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虛偽,而瓦爾登湖的寧靜正逐漸失去,樹林逐漸稀疏,連某些獵物也不能被輕易打到。

極簡主義生活。雖然極簡主義這個詞目前被很多人歪解、誤解,包括我本人也沒有對它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描述,但是我似乎又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詞來歸納梭羅在瓦爾登湖的生活。雖然極簡主義是來源於上世紀的藝術界,只是後來才被用於生活、事業、思想、社交等領域,但是也不妨礙我們去歸納一個上上世紀的人的無慾無求。在大自然,顯然沒有梭羅必須的生活物品之成品,所以他到湖邊的第一件事是蓋一間房子,有房子才有生計,但對於房子的需求僅僅是滿足遮風避雨和保暖,而對於那些繼承農場、房屋、牲畜和農具的同鄉,梭羅同情他們,他認為這些人被土地綁架,是土地的奴隸,這和現在中國的房奴是一樣的,也許我這麼比較是自我安慰,因為我尚不是房奴,也沒做成房奴。他吃的也很簡單,生活在湖邊和森林,可以儘可能地吃到各式野果、自己種的蔬菜作物、釣的魚等等,但他有什麼吃什麼,不去為一日三餐煩惱,認為那是一股可怕湍急的漩渦。對於物質的需求降至最低,滿足自己最低的物質需求,梭羅的日子看起來過得很從容。但他顯然沒有與世隔絕,有很多愛看熱鬧的人去打擾他,也有慕名而來與他交流探討的人,他也去鎮上散步、聚會,去其他農場,不過是放棄了眾多無效社交。關於他如何處理家裏人太多又沒有充足食物的情節,到也幾分有趣,誰説現如今用不上他那些技巧呢,談天説地成為一種精神上、語言上的'“食物”,説吃飯就顯得低俗了。

小屋裏梭羅認為最值錢的東西,大概就是別人認為最不值錢的東西,就是書籍,他專門就閲讀寫了一個部分。只讀世界經典的他,認為他的住所顯然更適合思考與嚴肅的閲讀。這種景象倒是讓我回憶起在鄂西大山的木屋生活,雖然短暫,到也有幾分相似,只是我弱讀書,但重觀察沒有問題。他關於讀書的見解,顯然也是適用於我們的,比如他説讀了一本薄薄的遊記,就覺得很慚愧,等於白讀;讀希臘文的作品,又因晦澀難懂,無法深入理解;現在粗製濫造的出版社推的書雖多,卻無助於讀者與作品人物的距離。這就告訴我們,讀書環境的重要性、讀經典的重要性、語言的重要性和出版社的重要性。除了讀書、睡覺和與人交流之外,梭羅在瓦爾登湖其他所有時間,大概就只有觀察這麼一件事了,他對湖、動植物、地理、氣候等等一切的觀察,應該不僅僅是記錄,而是在等待,等待那個頓悟的瞬間,這個頓悟能讓人豁然開朗、獲得新生,從而超越自己、面對往事萬物而淡然處之。

有人説《瓦爾登湖》就是梭羅的自言自語,不知所云,完全無法閲讀;但對於我來説,卻是十分親切、三分熟悉,如果我告訴你,在我還不完全會走路的時候,我可以在樹蔭下、田邊地頭獨自跟花草蟻蟲玩上大半天;無聊的時候,逼着一隻又一隻牆腳的螞蟻必須垂直向牆上爬,一直爬到窗台才算勝利;我還會對着一顆草想象,如果我是這棵草,天吶,我日夜不能動,四季不能移,下雨下雪颳風了怎麼辦,得是多麼痛苦,我生長、抽葉、開花、結果又為了什麼呢,生長一番,什麼也沒留下!至今,我都認為,不能活得像一棵草一樣,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是人,可以思維,可以交流,可以走動,可以主動活着,而且可以主動活得有趣。不要問我何為有趣,我還不夠聰明回答這個問題,至少不要被周圍的謊言影響主見,終日限於後悔、抱怨,追求過好今天,大概就會有趣很多。

我覺得梭羅下面這段話還是受用的:“讓我們把自己安頓下來,好好地工作,用力去踩踏腳下的爛泥,那由成見、偏見、傳統、謊言和表象攪成的爛泥,去踩那遍佈全球的髒水,那污染了倫敦和巴黎、紐約和波士頓和康科德、教會和國家、詩歌和哲學和宗教的髒水,直到我們的腳觸及堅硬的底部和安穩的巖石,也就是我們所説的現實,然後我們説:’沒錯,就是這裏。’有了這個立足點,你也許可以在洪水、迷霧和烈焰之下,建立一面牆壁或者一個國家,或者安全地豎起一根燈柱,又或者可以安個測量儀,不是測量尼羅河水位那種,而是測量現實的,以便將來的世代能夠知道,謊言和表象的洪水曾經積聚得有多深。”

第4篇

我有點強迫症,不管他多囉嗦,多無趣,總會認真看梭羅講他的故事。拿到今天看,他所説的事情有些編排真不敢恭維,講今天已經成為常識的商業經梭羅表現的很有耐性,且很賣力,淺顯的道理也能佔位。不過也有新視線,畢竟這是19世紀中葉的作品,當談到和天朝做生意的情景時,一個詞蹦入我眼簾:天朝,我特意看了註腳,果然不假。celestial empire,這在英漢詞典上是天朝大國的意思,這裏專指中國。十九世紀往前推100多年前,中美就有貿易往來了。沒有飛機,都是貨船載運。因為飛機是與電視、電腦並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發明之一,用於運輸和軍事也是其前夜的事情。文中不僅還透露當時已有了一些金融保險業務和電報之類的科技成果,16世紀發明的對數表也廣泛應用航海,我估計對數計算尺也會有。書中所説當時美國向中國出口土特產和松木外,還有大量冰塊。這裏的冰塊至於是用於冰飲,還是工業冰或醫療就不可知了。當時運輸冰塊做好了確實是大貿易。塞勒姆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個港口,而在州府波士頓就有個叫弗雷德裏克·圖德的“冰王”專經營此生意,據説1860年統計當時紐約每三個家庭就有兩家每日訂購送冰服務的。原因是冰箱還沒有發明,這種最原始的冷藏方法需求巨大,加上天然冰在寒冷地區隨手可取,就是需要勞力和運輸,沒什麼技術含量,人人都可以做,所以並不需要大資本。更有點像史記的是,書中還講當時貨船的船長,也是領航員,主要還是貨物的主人,同時也受理保險業務,來往通信、發電報、記賬、卸貨,還有什麼市場行情,貨運目的地是否有戰爭,如此等等都説明:船主必須是個多面手。

梭羅講述當時的國王和王后定製的衣服都只穿一次,被梭羅笑諷為“掛乾淨衣服的衣架而已”。也看出梭羅從來不拿穿着以貌取人,我説“人的氣質也是一樣”,很多招搖過市的騙子的語言表達力和非凡的記憶和演講力都不足以説明他品行的可信度。而普通人的相信除了情緒被麻醉換成欣賞外,只會剩下麻木,被常常愚弄就成為自然的事情了。梭羅強調的就是一個句話:“人是否高貴不在外表的衣着。”用他直白的話説就是“從來沒有一個人,因為衣服打補丁而被我看低。”而很多時候,人們穿衣打扮在意“追求時髦,更在意別人的看法,而不是考慮衣服的真正用途。”如果一個人能赤身裸體,狗預見他都不會當陌生人亂叫。他反覆詳細講解穿衣的外表與內在人格的關係,無非是講一個道理:“真正可敬的不是人們常關注的、受到尊敬的東西。”我很理解梭羅的意思,我也常説:人們都不穿衣服走在大街上,人們產生另一種審美和觀賞力。如果人類進化中尾骨沒有退化,肯定會留下帶毛的尾巴,至於尾巴的顏色,光滑度,還有那些説狗帶白尾巴尖喜歡吃雞的説法也會像病毒一樣宿主人類大同意識。而梭羅更確信“女人的服裝永遠做不完”這條真理,也反襯出絕大多數女人更愛外表、更圖虛榮,也更容易上當的邏輯。這也是當今國內旅遊業騙術花樣翻新而不絕,還屢屢成功的固因。對穿着用索羅的.話進一步説:“假皮,它並不能分享我們的生命。”

梭羅還把我們穿的衣服比作外長植物。這在今天植物分類中已經過時了,但是梭羅的意思是人們裏三層外三層所穿的衣服就像這類植物組織生長所形成的年輪,年齡越大年輪越多。比如雙子葉植物類的蘿蔔、白菜、大頭菜、土豆,尤其人們的穿衣更像是大頭菜之類。但是“每一代人都嘲笑舊的款式,但又虔誠地仿效着新的款式。”從縱向説,身體被一層層被衣服包裹,都是給沒頭腦的人看的假象。就像白菜、大頭菜,越靠外邊皮越厚。最不見人的反而在最靠近皮膚的最後一層,也深藏人的羞恥。如果都見了,既穿着簡單豈不更美好,就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撫育我們的大自然。從橫向説:着裝不分新舊,不分時尚,就像人的尊嚴不在外表,按索羅的話説:“如果哪個國家的服裝已經達到了某種尊嚴的藝術境界,我認為這是站不住腳的。”梭羅此段最後的讚許:文身並不算什麼陋習,不能僅僅因為它刺人肌膚,不可更換,就稱其為野蠻。我理解,文身必經是用生命體做圖,總比着裝的掩飾來得真實。

談完穿着,接着梭羅又談住宿。人沒有住宿的地方,很難在自然界生存,尤其是寒冷的地區。而梭羅把家庭的本源歸宗於人的住宿需求,而不是什麼愛情。這和馬斯洛理論中關於人的兩個最基本的需求相吻合。但是顯然梭羅在美國、在人類是馬斯洛的前行者。愛情的高尚不過掩蓋着生理無法抑制的需求,生存的迫切最簡便的辦法就是找個能躲避自然環境嚴酷威脅的與自然空間隔離的住所,無論是心理還是肉體都能為此提供情緒和生命的安全保障。這都是通過家庭來合夥的歷史必然結局。而家庭是一個人類社會格局最小的、最狹窄的世界單位。其實不僅你在自己家裏可以赤裸裸,放飛絕對的自由,甚至可以無視法律管轄區砸毀家裏一切物品,如果在大自然無人區,除了法律禁止也是一樣的。家庭是人工合成的,自然是天數。而社會大家庭需要的不是國家,而是所有家庭無需約束的自覺。人類幼年“有某個冒險精神的人爬進一個巖洞,把它當做棲息處。”人類無論走向何處,都應該大家一起來始終不要離大自然太遠,不要總是在日益翻蓋越來越多的樓房再有什麼渴望,忘卻我們孩童年紀曾經對自然界神奇的純真感受是多麼寶貴啊。尤其像索羅所言我們的詩人、倘若是聖人不在所住的房裏裏或抒懷、或理論,我認為人類才算有了真正的成人禮。人們要想自由地去愛,要想靈魂深處得到解放,“一個棲息之所的絕對必要性是不足道的。”很多人到死都一直在為換更好的房子掙命,卻忘了與能遮風擋雨哪怕是住在户外都對任何人一樣,毫無差別。有陽光、有温暖永遠是真正的、最好的生活。而好的社會不僅能讓人們每天自由自在地享受呼吸和陽光的温暖,也不會丟下一個人失去遮風擋雨的棲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