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陋室銘》教案陋室銘教案6篇 《陋室銘》教案:品味古文經典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4.18K

本教案以清代文學家劉鶚的短篇小説《陋室銘》為主要教學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內涵與人生感悟。通過課堂講解、文學分析和文化解讀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文學的魅力,提高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陋室銘》教案陋室銘教案6篇 《陋室銘》教案:品味古文經典

第1篇

導入:有句俗話叫做“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儘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詩人劉禹錫也自稱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們今天就來參觀一下——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宮接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是一篇傳世佳作。

陋室,意為簡陋的房屋。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後來發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內容上有頌揚或鑑戒之意。

三、學生朗讀課文,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

3、教師範讀或找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範讀。其他同學聽讀課文,感知文意。

4、學生根據朗讀提示自由放聲朗讀課文,力求讀出韻味。

2、提問: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麼寫起?請一位同學找出句子,並作講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説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

提問:這裏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麼?請一位同學找出文句,並作解釋。

學生明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但因為我品德高尚而芳香四溢。這裏,用山、水來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龍”來比“德”,用“名”和“靈”來比“馨”。

《陋室銘》教案陋室銘教案6篇 《陋室銘》教案:品味古文經典 第2張

第2篇

2、疏通文意、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3、理解託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

德育目標: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的志趣情懷,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三、教學難點:理解託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體會文章精緻的表達。

導入:同學們,這是我們班的兩幅立軸,康星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張韻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們認為哪副作品上的字更適合作為座右銘呢?為什麼?解題: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是歌功頌德的文字,一般都是用韻的,後來成為一種文體。朗讀課下註解銘的定義,圈畫詞語:警戒自己、歌功頌德

作者簡介:1,簡單介紹生平(見投影)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後被貶到外地做官20多年,《陋室銘》就是他被貶至安徽和州所寫。2,聯繫作者的作品《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知曉劉禹錫的漫長的貶謫生涯、辛苦輾轉,聯繫《秋詞》讓學生體會作者是一個心氣極高、進退自如的詩豪。

要求:學生散讀課文,注意投影上給定的字音,能流暢地朗讀全文

要求:教師作出示範,學生自由讀課文,要能讀出節奏

指導朗讀:讀準虛詞,文言的味道就讀出來了,前兩個“之”,作用是取消句子獨立性,起舒緩語氣的作用,要輕讀,後一個“之”,用在反問句中,語氣強烈,要重讀。

譯讀課文:讀懂全文句意要求:譯讀課文,疏通文意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有效的方法,請根據課文下的註解與老師補充的註解,大聲譯讀全文。

注:文中把絲竹解釋成:琴瑟、簫管等樂器,個人覺得概念有誤,還是琴瑟、簫笛等樂器比較妥當。

當堂檢測:要求學生説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3)孔子云:“何陋之有?”

品讀課文:解讀作者對陋室的多角度描繪,體會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懷。1、找出文中作者描寫陋室的語句,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陋室的?

“上”“入”用了擬人手法,化靜為動,請你由“上”“入”聯想開去,結合原句,展開想象,描述陋室的環境。

古人云“欲知其人先觀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與作者交往的都是文人、名士,可見作者是什麼人?大家在一起談論會什麼?為什麼而高興呢?

對今人彈琴做調查:班上會彈琴的請舉手,知道彈琴能考級的請舉手

小結:今人彈琴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自己擁有一項技能,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盼望把琴聲留給舞台,那古人呢?

思考:古人為何要在皎皎明月下、悽清的江風中獨自撫琴?

小結:作者也是如此,彈琴能讓一顆被俗務纏繞的心完完全全地安靜下來,徹徹底底地放空。

投影: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經典,其實是在講心靈的種種塵垢和種種磨洗的方法。

思考:絲竹出現在什麼場合,代表着什麼生活?案牘出現在哪兒,代表着什麼生活?

小結:作者只求內心的寧靜與潔淨,根本不把富貴與功名放在心上,一定是個心靈清雅的詩人。

第3篇

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文章託物言志的寫法。

(三)(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2)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

3銘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什麼?'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麼?

6、探究思考在充分領略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後,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為什麼會有如此情懷?這種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在當今有什麼意義呢?

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 )⑵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 )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⑷無絲竹之亂耳(絲竹: )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中提及兩個歷史人物,一是三國著名政治家蜀國的 ,一是西漢時的文學家 。

6、文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5、開頭二十四字,實寫的是 ,虛寫的是 。虛寫是為了引出實寫中的 二字點題,這裏寫山寫水,是為了與 進行類比,寫仙寫龍,是為了與 進行類比,以表現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a、①②句以山水作類比,“山”和“水”其實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靜的氣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d、⑧句以古廬、亭作類比説明陋室不陋,也表達了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意思。

2周圍景色:“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寫環境清幽寧靜;往來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與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內容:“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室內活動歡暢無虞。

3採用比喻和類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靈。前二句類比'陋室',後兩句暗喻自己。

4總結全文,説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賢自喻,表現了高雅的志趣。

四鞏固練習1、⑴著名,出名⑵靈異,有了靈氣⑶品德高尚⑷這裏指奏樂的聲音⑸使……勞累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寫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是設喻引題,頌揚陋室。

1、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⑵惟吾德馨。 2、d 3、略 4、a 5、山、水;仙、龍;德馨;陋室;作者 6、a

第4篇

領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習本文重點,讀完本文後,從中獲得的啟示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説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裏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師: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與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便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簡介作者及作品,突出其因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失敗被貶的背景。

二、小組討論,掃除生字詞,初步弄清全文大意,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師:本文最富哲理,最能體現作者寫作主旨的一句是什麼?這句話是怎樣引出的?

生2:這句話先説由“山”、“水”,然後引出“德馨”的。

師:(課外拓展)老師這裏有一句話,看看這句話的語意重點在什麼地方?

(投影)透過窗户看天空,透過天空歷史,透過歷史看人生。

生:這句話的語意重點在“人生”,它是通過“窗户”、“天空”“歷史”而引出的。……

師:那麼,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生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裏是寫陋室的優美的自然環境……

生2:“可以調素琴,閲金經。”這裏是寫陋室主人的情趣……

生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裏是寫陋室往來客人的不俗……

生4:“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這裏作者援引西漢揚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證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指導學生美文美讀美背美誦,繼而引導學生合理想像,充分感受作品氣韻)下面請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想像那陋室的自然環境。(創設情境)那青苔是怎樣應了作者的心意,一點一點地一坡一坡地慢慢地爬上那斑駁的石階的?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們聚集在一起,繞過窗簾飄入室內的?

生1:它們從石縫中鑽出來,探出她們可愛的小腦袋……

生3:我認為這兩句的描寫繪色繪聲。你看“青”、“草色”狀其色,“談笑”狀其聲。

師:同學的發言很精彩。請大家想像一下,倘若室內有王叔文、柳完元等人,他們在談些什麼,這些人在一起,又會碰撞出哪些思想的火花?(讓學生分別把自己想像成劉禹錫、王叔文、柳宗元等。)

生5:劉禹錫持一杯香茗,側耳傾聽窗外雨打芭蕉的聲音……

生6:柳宗元沉吟:“‘沉舟側帆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轉身對劉禹錫説:“夢得,今日有幸拜讀,真讓我折服,讓我感動奮發!”……

師:這是一幅多麼美妙的畫面啊!哪裏還有什麼為那狗皇帝當差去收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的“勞形”與痛苦!

師:再看室內的陳設,文章重點突出了哪些物件?由此你產生怎樣的聯想?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生3:我們要有選擇地讀書,讀名人名著。比如:我最近在讀《畢淑敏散文選》……

3.討論今天我們讀了這篇文章,從中獲得哪些有益的啟示?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閒情。小説傳得快,雜誌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遊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複習之勞心,自習説閒話,講課聽不進。心裏説,混帳文憑。

這則材料是針對我們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言的?

生1:我認為這是在商經濟大潮衝擊下的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紀律鬆弛的表現…………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透徹。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

師:同學們,你一定非常熱愛自己的家吧!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一下劉禹錫,為你的家描上一筆,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生1:我給我的房子取名為“夢閣”,因為我喜歡做夢,它神祕,飄渺,浪漫,富有詩意……

生2:我給我的房子取名為“港灣”,因為家是我們温暖的港灣……

生3:我給我的房子取名為“碧丹”,因為我喜歡作畫……

師:(小結)短短的一節課,我們只是初步瞭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這並不奇怪,因為至今老師也不敢説已經讀懂了它,進入劉禹錫的精神境界裏,並把這種精神帶入我們的生活中。我至仍在解讀它。同學們,一年以後,你還會再讀《陋室銘》嗎?十年以後呢?若干年以後呢?

師:(引導)美文,是要我們的一生去解讀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它進行長期的孜孜不倦的研習,每當我們精進了一步,我們的學識、做人的涵養也就提高了一大步,因為精神的影響是可以超越時空的,你可以把它推薦給你的父母、同齡人;甚至你們的未來的孩子、未來孩子的同齡人……

語言教學是人類文明得以傳播、承揚、革新的強勁而深厚的助動力。

在語文教育教學中,給予我們的學生多一些人文關懷,讓學生詩意地棲居在課堂上進而“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是每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現代教育生活的理想。

我們只能寄希望於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每個人從自我開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研究學生,學習着他們的學習,生活着他們的生活、並由此開始與他們進行一種心靈的對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我認為這不僅是在教育教學上去關心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更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一種權利和義務。當我們意識到這種權利和義務的時候,語文教學與人的關係作為一個問題便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它要靠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雙方的交流來解決。

當我開始教《陋室銘》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在想這麼一個問題:

如何讓學生能夠承傳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那種雅緻澹泊、豁達樂觀的作風,並讓這種作風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

這就需要想像的介入,想像是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本文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以語言為抓手,創設情境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讓學生活躍、奔騰、澎湃、充盈在體內的生命之氣與作品中藴藉的豁達之氣接通,並讓這種想像在課堂教學中很快就會變為現實的可能性,進而影響主體的生存、主體的精神和主體的尊嚴。於是,想像便理所當然地成了為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突破口。

第5篇

1.朗讀、背誦《愛蓮説》,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3.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1.欣賞蓮花圖片,師生共同給它們命名或配以詩文名句。

2.由許多人都喜歡蓮花,引出課本。“在古人筆下,蓮花,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徵,或被贊為百美並陳、無私奉獻的化身。對蓮的喜愛,可以説已成為我國人民一種文化心態。”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説》,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

(1)儘量譯出每一個字;(2)補出省略成分;(3)通暢,準確。

然後每個“老師”(即學生)一句,先朗讀,再口譯,再解答“學生”(即老師)一兩個問題。問題以字詞解釋為主。同時師生評判、討論、辯誤。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明確:是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

2.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麼象徵意義?

明確:主要象徵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操。

3.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麼思想?

(2)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你喜歡什麼花草樹木?為什麼喜歡?請口述一篇“愛______説”,要求有思想,有知識,有文采。

第6篇

3:引導學生了解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如果讓你設計自己的家,你怎樣設計呢?(學生自由説)唐朝劉禹錫卻喜歡鄙陋居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樣?

三、 介紹作者、體裁(教師抽查學生回答,教師適當補充)3'

銘,原來是刻,在這裏是一種文體,或歌頌讚美,或有所警戒。

四、 學生藉助工具書解釋常用實詞和難句。6'(完成目標2)

白丁:封建社會裏沒有功名的人 牘:古時寫字用的木??

1、 請一同學讀一同學翻譯全文,學生或教師適當補充。(完成目標2)

b、《陋室銘》描寫陋室環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並以陋室比古賢的居室,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操?

3、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補充並進行思想教育。(完成目標3)

(寫韻文時在句末或聯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叫做押韻。韻文押韻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時便於吟頌和記憶,因為它具有聲調和節奏之美。)

6、 本文有那些押韻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八、説課精要:安排學生先自己預習、多讀、自主試譯,讓他們更容易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