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個兒子》主題閲讀教學設計6篇 "三子奇遇:探索親情、成長與人生人性的主題閲讀教學設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19W

《三個兒子》是魯迅先生的經典小説,揭示了舊社會家庭中父權壓迫、兄弟互相殘殺的醜陋面貌。本文將以此為主題,為大家設計一份主題閲讀教學方案,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培養批判性思維。

《三個兒子》主題閲讀教學設計6篇

第1篇

3、欣賞課文,理解為什麼老爺爺説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位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裏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兒子,卻能實實在在幫助媽媽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夠孝敬父母的兒子。

?三個兒子》語言十分淺顯,但在淺顯中卻包含着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因此在教學中無需逐字逐句地給學生講課文的思想內涵,但要正確巧妙地引導學生閲讀,能讓學生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閲讀的樂趣,獲得閲讀後的成就感,並能從第三個兒子的身上發現他的閃光點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本次授課我用的是海區八小二年級四班的學生。二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較小,課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創設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又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該校學生素質較高,大部分學生語感較好,把課文讀流利不存在什麼問題。因此,我把指導朗讀的重點放在指導人物角色朗讀方面,進入角色朗讀也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通過朗讀,體驗閲讀的樂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三個兒子》。(板書課題)

2、生字掌握得怎麼樣了?開火車領讀生字詞:既然嗓子晃盪胳膊沉甸甸拎着水桶

(3)今天,我們來看看課文裏的三位媽媽是怎樣誇自己的兒子的。

師: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找出三位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用———畫出來。

師採訪媽媽:您剛才在誇獎自己兒子的時候,一邊説,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師:第一位媽媽這樣誇獎自己的兒子,第二位媽媽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樣誇自己的兒子的呢?

(2)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指導朗讀。(提示:可邊讀邊做動作)

師:兩位媽媽都誇獎了自己的兒子,而第三位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説,這是為什麼呀?(指名説説自己的想法)

師:真是一位謙虛樸實的媽媽!孩子們,有句話叫做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但是呀,可千萬不能像驕傲的大公雞、花孔雀那樣翹尾巴啊!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位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她們走走停停,走走停停,這是為什麼呀?

課文的哪些詞語或句子告訴了我們水重?你能把它讀出來嗎?

師:三個兒子面對這麼重的水,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呢?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找出三個兒子的做法,畫上~~~。

説話練習: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説一句完整的話。

師:如果這三個兒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説點兒什麼嗎?(指名説)

師:其中的一位媽媽和老爺爺也有一段對話,請你和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採訪老爺爺: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為什麼説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回答)

1、是啊,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學們,現在條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們提了,你覺得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什麼事來孝敬他們?(生自由説)

2、我們都是在爸爸、媽媽手心裏疼愛着長大的,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當我們漸漸長大,有的學生就開始粗聲粗氣的對父母講話,甚至不耐煩,其實我們應該以一顆什麼樣的心來面對爸爸、媽媽呢?(生自由説)

3、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感恩的心》。(播放歌曲)讓我們在這優美的歌聲中,回憶父母曾經為我們的付出、給我們的關愛,請在這張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寫下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説的幾句心裏話。

4、請幾位學生讀一讀卡片上的話。(及時鼓勵、引導)

同學們,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小孩。老師要送給大家兩句話,希望大家牢記在心: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本課教學我沒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是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讓學生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閲讀的樂趣,獲得閲讀後的成就感,並能從第三個兒子的身上發現他的閃光點影射到自己的身上,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在課堂上我主要力求以下幾點:

1、閲讀教學生活化。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麼樣誇獎你的,她的動作和表情是怎麼樣的?從而導入課文這裏也有三個媽媽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你去讀一讀。這樣的閲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説、敢做),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閲讀教學自主化。在每次安排自讀自悟的環節以後,我都要設計一個交流的環節,通過學生個性的思想,個性的語言,以及老師及時的引導來挖掘學生心靈深處的想法,對文本的主題進行昇華,把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時間,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3、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裏,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處於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才能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因此,課堂上,我經常會這樣説:你先來説説好嗎?能向大家説説你是怎麼想的嗎?而且讓學生在優美的歌聲(《感恩的心》)中寫下自己的心聲,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裏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提問孩子們,看到這樣的三個兒子,你的心裏有什麼感受嗎?這時,孩子們有點兒不知所措,當我換一種問法:如果這三個兒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説點兒什麼?孩子們就像立刻清醒了一樣,激動地舉起了小手。這就告訴了我:提問要有藝術性,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備課時要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以此為基礎來確定所提問題的難度。還要善於隨機應變,如果發現大多數學生神色漠然,那麼教師就要立即作些提示或換一種問法,這樣既降低了難度又節省了時間,如果能在課上做好這一點,就能使最後的寫字環節有更充分的時間。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閲讀教學中,我們只有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閲讀興趣,把聽、説、讀、思等相機結合,相互滲透,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中,自主學習,體驗閲讀的樂趣,獲得閲讀後的成就感,長此以往,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三個兒子》主題閲讀教學設計6篇

第2篇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着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裏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2、真誠地表揚:哎喲,小朋友們真能幹呀,這麼多的生字都可以順利解決了,真了不起。

3、創設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麼表揚你的嗎?(學生自由表達)

4、提高要求: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學生自由表演)

5、導入新課: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了,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設計意圖』:在複習生字的時候,給孩子們帶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師真誠的表揚,通過聯繫生活,回憶媽媽的誇獎,馬上就使孩子們從枯燥中走出來,進入興奮的狀態,為後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是孩子們表達真實感情的需要。同時,在回憶媽媽的話,講述媽媽的話的同時,提高要求,讓孩子們把媽媽的動作和神態也表現出來,經過這樣的加工,一個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驕傲的媽媽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1、三個媽媽分別是怎麼誇獎自己的孩子的,請你仔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2、你把自己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3、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指名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看似簡單,其實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們在自讀的基礎上,找到了學習的內容:三個媽媽誇獎孩子的話。在自悟的基礎上,把自己就當成媽媽來讀,讀出媽媽的語氣和神態。

4、在你的學習小組裏和小夥伴一起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學生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三人行,必有我師。在自讀自悟的條件下,博採眾長,吸取別人的經驗也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新課程下學習方式從接受學習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種體現。

交流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指名生讀)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説,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幹的,要是他表現好的話,我要好好表揚他!

生:我還為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師(面帶微笑):我也為你們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誇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師:把你們練習的結果表現給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地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讀了以後訪問同學,其實時時處處都在提醒他們:你説的話是媽媽説的話。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然後再自由練讀,提供練習提高的空間,試圖把授之以魚轉換成受之以漁場。

交流二:(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師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個媽媽是怎麼説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位小朋友來讀一讀。

大家也聽聽,他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指名學生朗讀)

師:那你能幫助他來改善一下嗎?(生做抬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為他的話還可以説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可以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

大家提的意見都很有水平,像他們這樣,其他的同學也去練習一下,爭取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由收到放的過程。第一個媽媽的話,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情感的電點滴滴都挖掘了出來,孩子們也讀的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那麼第二個媽媽的話只要稍加點撥,他們就能把媽媽的心情用朗讀來表現。學生還是學習的主體,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會有更多的收穫。

交流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説很麼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説,這是為什麼呀?

2、找到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説這話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心情呀?

?設計意圖』: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個媽媽做了比較,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反應是多元的。對同樣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獨特的體驗,在不磨滅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對文本的多元解讀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設計這樣三次交流,除了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義進行表達以外,還設計了一個從收到放再到收的過程,讓孩子學會了學習方法,能根據方法自主學習。

1、自讀發現: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小朋友自己去讀讀課文的7、8小節,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

?設計意圖』:自主發現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每個《語文園地》裏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內容,經過快一年的實踐,感覺到孩子們的觀察發現能力已經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因此,這裏設計了一個通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的深層含義的環節,從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更進一步發現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

4、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請你去讀讀書,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小朋友們,看到這樣的孩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呀?想説些什麼?(學生自由交流)

?設計意圖』:為了儘快展示出課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這裏設計了這樣的一個環節,通過讀書,體驗,感悟,然後到了抒發自己想法的境界。這裏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們真實的想法,不是虛假的,空浮的,鼓勵説真話,説自己心裏想的話,允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1、自由表演: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生了對話,請你和你的同桌一起準備一下,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對話。

隨即採訪: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麼説只有一個兒子呀?

3、全班參與討論。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練習:這個媽媽還會和老爺爺説什麼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合作在課堂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通過同桌之間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角色,對感情朗讀課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自由朗讀以後,請兩個小組來表演,讓大家都來體會別人是怎麼讀的,自己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最後昇華文章的主題:為什麼只有一個兒子?全班討論,共同提煉出中心思想。

最後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同桌兩個人續編對話,讓本來處於模糊狀態的同學也能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個孩子,要成為必須孝順父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時,課堂上的閃光點也由這個環節而顯現出來,成為整節課的高潮。

?設計意圖』:我設計第一個問題,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正確的價值取向,理解三個兒子都很優秀,但是隻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兒子,在學生心裏激起思維的火花,引導進行小小的辯論。設計第二、三個問題,出於聯繫實際的生活,激發孩子們孝順父母的心願,為課文的學習提供生活的保證。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説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1、閲讀教學生活化。在閲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本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應該是一種導體,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閲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閲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麼樣誇獎你的,她的動作和表情是怎麼樣的?從而導入課文這裏也有三個媽媽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你去讀一讀。這樣的閲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説、敢做),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閲讀教學自主化。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通過自讀自悟,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而交流研討是培養和考察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其目的在於引發學生交流研討的興趣,培養學生交流研討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讀自悟的環節以後,我都要設計一個交流的環節,用教師生動有效的課堂評價,學生充滿個性化,充滿生命活力的的語言,挖掘學生心靈深處想法,對文本的主題進行昇華,把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時間,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3、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裏,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處於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才能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因此,課堂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語言:老師,我有個問題。,我對你提個意見。我對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老師的語言也成了:你先來説説好嗎?能向大家説説你是怎麼想的嗎?你先等一等,讓別的同學先準備一下好嗎?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教學氣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易於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奮發向上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和薰陶,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無限熱情和創造願望,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提高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最後幾個環節的時候,學生爭論哪個孩子更好,向誰學習時,教師的引導地位沒有很好地顯示出來,在續編故事時,教師的引導、點撥還不夠到位等等。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實現這樣大幅度的轉變,教師的角色需要至少發生這樣的轉變,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讓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第3篇

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融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情感,使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這是我追求的教學境界。

1、提高學生獨立識字能力,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識記字形,規範生字的書寫。

2、讀懂故事,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一個兒子。

3、通過本課學習讓大家體會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孝順父母。

識記字形,規範生字書寫;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情感,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一個兒子。

小黑板,投影儀,投影片,風車轉盤,錄音機,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一、巧設懸念導入新課(引發學生好奇心,為學習本課激趣)

2、出示老爺爺説的話:“三個兒子?”老爺爺説:“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3、設疑:明明三個兒子,老爺爺怎麼説一個兒子呢?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生字新詞,並想辦法認識它)——給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空間、時間。

3)指導難讀的字,以“沉甸甸”一詞為例。舉例abb式詞語。

3、指導寫字:胳膊重點是寫好左窄右寬的字(同桌反饋)

2、引讀重點句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2)談自己的媽媽。(説説是怎麼累怎麼辛苦)——體會真情

1、一個媽媽説:“我的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説:“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指導理解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a、讓學生用耳聽,你彷彿聽到什麼?(媽媽喘氣聲,水晃盪聲等)

b、讓學生用眼看,你彷彿看到什麼?(媽媽流汗,彎着腰很累的樣子)

(再一次體會媽媽的累)——全體深情朗讀——表演讀

3)如果你看到了會怎麼做?你會説些什麼?(聯繫實際發散、創造)

3、重新出示老爺爺的話:“三個兒子?”老爺爺説:“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第4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誇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麼也沒説。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只有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老爺爺説:“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1.教師説:三個媽媽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麼表現呢?

(1)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這個媽媽説:“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3.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麼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説?

(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用誇獎,甚至誇耀的語氣説。從“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用平常的語氣。)

(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又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另一個媽媽説:“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3)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麼?一直跟在後邊的老爺爺心裏在想什麼?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説。(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

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裏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三、説説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麼?聯繫自己的生活談一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後一個兒子學習。)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後邊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第5篇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打開課本。板書三個兒子,看到題目,你能提出什麼疑問?(把三用其它顏色的粉筆寫出來)

3.同學們都各有各的設想,請同學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4.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卻説只有一個兒子?那就讓我們帶着心中的疑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課文吧。

首先請同學們自己認真默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a第一關我會認,同學兩個人互相認讀,全班一起讀,再請請小老師帶領全班讀。(實時表揚同學)b強調“嗓”和“拎”的讀音以及注意嗓的形近字區分,拎的動作和寫法要點。

b我能讀,詞語環節。拓展學生對相似詞組的積累。在此環節講解膊,聰和蕩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説出寫字要點,並以有趣的方法講解聰,師板演後,學生在下面寫師實時指導)全班再讀,開火車讀。

2.聯繫自己的媽媽誇獎自己的事實,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

1.提出疑問,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只看見一個?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

2.a.文中是如何説明水桶重的?怎樣讀?並且表演出來。

b.媽媽此時會想些什麼?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媽媽的兒子該怎樣做?

3. 文中三個兒子是怎樣做的?你想對第三個兒子説些什麼?對第一第二個兒子説什麼?

4. 所以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因為這是一個怎樣的兒子?

第6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誇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麼也沒説。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只有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老爺爺説:“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1.教師説:三個媽媽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麼表現呢?

(1)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這個媽媽説:“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3.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麼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説?

(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用誇獎,甚至誇耀的語氣説。從“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用平常的語氣。)

(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又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另一個媽媽説:“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3)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麼?一直跟在後邊的老爺爺心裏在想什麼?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説。(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

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裏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三、説説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麼?聯繫自己的生活談一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後一個兒子學習。)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後邊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