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學生提升人文素質修養3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4W

  大學生提升人文素質修養3篇

文化素養不高,知識結構單一,缺乏民族精神。不少大學生愛好廣泛,知識面較寬。但也有一些大學生文史知識欠缺,文化底藴淺薄。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大學生提升人文素質修養文章,提供參考學習,歡迎大家閲讀。

 

大學生提升人文素質修養3篇

 

素質修養一

目前,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人文素質欠佳。首先,文化素養不高,知識結構單一,缺乏民族精神。不少大學生愛好廣泛,知識面較寬,但也有一些大學生文史知識欠缺,,文化底藴淺薄。知識結構單一,表現為有專業知識,而普遍缺乏必備的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科學和其他社會科學方面的素養,缺乏對自己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精華的基本瞭解,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養。

其次,道德水準不高,社會公德失範。道德作為社會規範,具有歷史的延續性,它確保社會穩定,人際關係和睦,社會和個人共同發展,大學生理應成為社會秩序井然和平穩發展的忠實衞士,但一些大學生文明素質低下,遵守社會公德的自覺意識不強。比如,某些人對個人衞生非常講究,對宿舍髒亂卻習以為常;不愛護公物,不注意愛護圖書,將課桌亂刻亂畫;滿口髒話,不文明舉止時有所見等。再次,人生主體價值觀不明朗,在價值選擇上缺乏社會責任感。

當代大學生是務實的一代,表現出務實化、個人化和功利化的總趨勢。許多大學生把社會本位轉向個人本位,把追求理想轉向注重實惠,把英雄崇拜轉向功利主義。在物質和精神追求上,片面追求物質利益,缺乏社會理想。在道德的責任意識方面,對社會的終極關懷錶現淡漠。

21世紀的大學生要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素養,也應具備相應的人文素質,要從各個方面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

首先,要努力學習人文科學知識。包括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科學技術史以及倫理學等在內的人文科學知識是形成人文素質的基礎。作為高層次人才預備軍的大學生,如果不瞭解中國的文化、歷史,又如何能對國家、對民族有感情、有責任心呢?又如何談為國家、為民族服務和獻身呢?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楊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博士畢業生在論文答辯前,必須能背誦《論語》和《老子》,否則就不能參加博士論文答辯。
       楊院士認為,博士生作為國家高層次的人才,不能不瞭解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背《論語》、《老子》,可以培育民族責任感,鍛鍊其形象思維能力和學會如何做人。事實上,許多著名科學家都有很高的文學、藝術造詣,例如愛因斯坦既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又能熟練地演奏小提琴;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是地質力學的創始人,但他同時又是我國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的創作者。

其次,塑造理想的人格。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對人類、對祖國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了解社會,瞭解自己,瞭解自己對社會的責任,才會做到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祖國之間的關係。理想人格表現在具有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在上課、實驗、課外作業、考試及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要避免不求甚解、敷衍了事的現象,更要堅決杜絕投機取巧、弄虛作假和考試作弊等惡劣行為。

再次,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園。大學生要具備高尚的人格精神、品格情調、情趣操守、氣質風度等內在潛質和外在形象。從一切非文明的、低級情趣的影響中擺脱出來,確立具有歷史合理性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批判、拋棄錯誤的價值取向,建立體現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價值觀。使自己不至於在依靠知識和技能獲得了物質世界的“家”之後,反因價值迷失、思想茫然而找不到精神世界的“家”,成為物質世界的富有者和精神世界的流浪者。

最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要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鍛鍊自己。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培養自己的社會服務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培養自己的社會服務意識,體會社會角色的意義,接受來自勞動人民羣眾中的人文、道德教育,養成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品質。

人文精神作為人類文化創造的價值和理想,作為人的現實文化生活的內在靈魂,它在人全面發展的素質結構中佔據着核心地位。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學生是淺薄的,沒有厚重感的。新世紀的大學生只有努力增強自己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才能在實踐中有效地發揮作用,真正成為一名既具有科學精神又具有人文底藴的為社會所需的合格人才。

素質修養二

現代科學的發展,特別是今天高科技的發展,使得整個世界在物質文明、技術手段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舒適,另一方面也給人們的思想、精神帶來了很多問題。人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相當一部分隨着科技的發展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在機械工業時代,人們就提出來:人不要淪為機器的奴隸。現時我們已經跨越了機械時代,到了信息時代,實際上我們現在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危機,就是我們很可能成為信息的奴隸。這一切也就是哲學上講的 “異化”。人越來越被自己所創造的環境和創造物所制約,而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 “異化”總是與物質生活聯繫在一起,它促使人們的物慾不斷膨脹。

那麼,隨着科學的發展、物質文明的發展,人怎樣採取自己的主動性,不至於被機器、信息、物慾牽着鼻子走呢?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科學的反思

在科技與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同時,怎樣來發揚人文的精神?發揚一種什麼樣的人文精神?人需不需要人文素養?這些都是我們現在需要研究討論的現代文明與科技緊張與協調的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裏,強調人的主動性,一方面要減弱神對人的控制,另一方面強調人對物慾要有主動性。正因為這樣,中國傳統文化裏對於物慾與倫理討論得特別多,解決好這個問題對於提升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荀子·修身》雲:“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在荀子心目中,君子與小人是不同層次的。君子是主動去控制、去利用這個物,而小人呢,是被物所支配、控制。這個問題可以從很多層次來討論:被物役,還是去役物,這是從教育修養上來講的;在實踐角度講就是義和利的問題,是見利忘義,還是見利思義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到理論上來討論,就是天理和人慾的問題。

20世紀後半期,隨着西方的科技文明高速發展,西方掀起了一股新人文主義思潮。人再度淪為機器的奴隸的可能,使得西方思想家重新來到東方尋找東方的人文精神所在。對於天理和人慾、思義與見利、役物還是役於物的問題,他們都非常感興趣,認為新人文主義還是要到東方文化裏去找源頭。因此,人文精神被提到一個與科技文明同步發展的狀態上來。

由於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多、學科劃分越來越細,我們每個人在知識結構方面也越來越褊狹。過去,教育分為三方面: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這三方面都應該是以對人的素質教育為主,技能教育為輔。唐代文學家韓愈寫過一篇《師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授業”比較接近於今天所説的傳授專業知識;“傳道”、“解惑”,都是人文素質培養方面的問題。
       作為教育者,應該把“傳道”、“解惑”放在第一位,其後才是“授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是我們現在教員的工作越來越多地變成只是授業了。這不僅僅是中國的教育問題,也是整個世界的教育問題。我們的教育是不是要培養在某個技能方面非常突出、其他的什麼都不管的人呢?是不是培養對某一領域鑽研得很深、對其他領域卻一無所知的人呢?這個問題現在是越來越嚴重了,已經引起了全世界對教育有思考的人的反思。在科技與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同時,怎樣來發揚人文的精神?發揚一種什麼樣的人文精神?人需不需要人文素養?這些都是我們現在需要研究討論的現代文明與科技緊張與協調的問題。

這個問題與我們對於科學的理解是有很大關係的。中國上世紀20年代有過一次關於“科學與人生觀”的大討論。當時認為科學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的人,認為人生觀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科學來解決。另一派則認為,人生觀不屬於科學這一範疇,人生觀的問題還是要用傳統的形而上的東西來解決。我們今天回過頭來考慮這一問題,應該説這兩者既有牴觸,又有協調。不應該把兩者截然對立起來,認為人生觀的問題解決了,科學問題也就解決了,或者有了科學的思維方式,人生觀的問題也迎刃而解,這都是不全面的。

現代人們越來越看到,其實兩者是屬於不同領域的問題,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與人文是有很大差異的。按傳統科學來講,它是一種實證科學,是在一種靜態的關係中來研究的。比如在實驗室裏進行的科學實驗,它的結論要有普適性,要有可重複性、可驗證性。但人文學科是在動態中研究的,它永遠在變動中。在動態研究裏,就有很多不確定的東西,尤其是模糊的方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主要是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人文學科的研究大量藉助於自然科學的方法,對人文學科所遇到的問題作定性、定量的分析。這個過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是有進步意義的,推動了人文學科的發展。

但從根本來講,它又不能真正觸及人文科學的底藴或者精神。人文學科始終是動態的,靜態的研究方法可能會忽略一些重要問題。因為任何的清晰總是對某一個方面的清晰,越是清晰,它的適用範圍有時候反而越窄。到了20世紀後半期,也就是70年代以後,人們感到這種機械的方法在自然科學方面也不夠用了,需要借鑑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以自然科學理論裏面提出了很多非線性的理論。比如模糊性的問題,就是借鑑人文科學的一些思維方式運用到自然科學裏去。人們發現,有時候模糊了,反而更接近事物的本來面貌。所以我們不能把科學與人文對立起來看。

人文的意義

“以史為鑑”並不只是為了掌握知識,根本的問題是要把握人類的精神。我們現在加強文化教育,增加了人文的內容,這不僅僅是現象上的東西。人文的意義不是要人們多學一點歷史知識,會背誦幾句唐詩、宋詞,而是要從中體味人生,陶冶性情。

科學家的人文修養對他的科學研究也是有很大幫助的。自然科學的研究者,首先要有很開闊的眼界、博大的胸懷,還需要有合作的精神。如果沒有很高的人文、道德修養的話,我想這是很難做到的。而做不到這一點,我想一個人的事業也是做不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説:“我一輩子做事做人的原則,以杜甫‘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兩句詩為準則。仔細地推敲世界上的萬物道理,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快樂的、有益的事,不必為了一些空名而放棄了自己喜歡做的事。 ”可見,研究物理是他的快樂,“浮名”倒是對他的束縛。正因為這樣,李政道才有開闊的眼界和廣博的胸襟去從事尖端的物理研究。

對於一個人來講,最大的束縛就是名韁利鎖。如果能夠衝破名韁利鎖,他就能夠眼界開闊,心胸豁達,也能和別人合作默契。北大校長馬寅初曾撰聯:“寵辱不驚,閒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這樣開闊的胸襟,必定要以深厚的人文素養為底藴才有可能,也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業。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或傳統教育裏,這個問題就是一個人的治學態度問題,也就是説我們學習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孔子説:“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修養,而今天的人學習是為了顯示給別人看,“瞧,我知識多廣博,我多能耐”。這就是所謂“為己之學”和“為人之學”。最根本的當然是“為己之學”,實際上也就是“為人之道”。人如何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品德的、完美的人,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關鍵是看你自己,關鍵是修養的問題。用一句話來講,就是外因還須通過內因來起作用。

現在我覺得素質教育中很有必要加入一些人文學科的內容。人文學科主要指文、史、哲。文既包括文學,也包括藝術,甚至還包括語言;史當然是指歷史了;哲,廣義上講也包含了宗教。所以,文學、藝術、歷史、宗教、哲學都屬於人文學科,是以培養做人為目的的。像政治學、經濟、法律這些學科,是社會科學,因為它們是以培養技能為主的。為什麼要學習文學、藝術、哲學、歷史呢?用司馬遷的話説,就是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非常重視對天地萬物這樣一種自然運行規律的把握,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視人自身歷史所積存下來的經驗。所以中國的人文學科概括起來講,就是要你懂得 “以天為則,以史為鑑”這個道理,也就是我們不是離開自然,而是生活在整個自然界中,我們把握自然運行的規律,但不能肆意去破壞它。 《論語·泰伯》中孔子盛讚道: “大哉堯舜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天。”堯的偉大在於“以天為則”,也就是以自然為法則。

同時,中國人的歷史觀非常非常強烈,重視 “以史為鑑”,把歷史作為一面鏡子,所以中國的歷史也是世界上記載得最為詳細的。但是 “以史為鑑”並不只是為了掌握知識,根本的問題是要把握人類的精神。我們現在加強文化教育,增加了人文的內容,這不僅僅是現象上的東西。人文的意義不是要人們多學一點歷史知識,會背誦幾句唐詩、宋詞,而是要從中體味人生,陶冶性情。人生既是渺小的,又是偉大的,生命既是短暫的又是永恆的,人類就是這麼一個矛盾體。我們可以改造世界、創造未來,可以把人送上天;可是自然一發威,我們又無法抵禦。所以我們要通過人文來體味人類的偉大與渺小,體會人生的短暫與永恆,樹立與天地共生共存、與古代聖賢並肩並進的志氣,這才是根本的。

學人文的意義在於修身養性,從而改變我們的性格,提升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品位,最終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俗話説,“人貴有自知之明”。這話源出於《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們瞭解別人,最多稱得上是個智者,對自己瞭解才叫 “明”。 “智”和“明”是兩個層次的。魏晉時王弼解釋這句話就説:“知人者智而已,不若自知者,自知超智矣。 ”知人容易,難就難在要清楚地認識自己。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大部分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就是這樣,推之於個人如此,推之於整個人類也是如此。

我們人類在認識客觀自然的時候比較容易,而認識人類自身就困難得多。我們對自然認識越來越多,就會飄飄然,以為自己很偉大,卻忽略了人類還有渺小的一面。所以我常常引《老子》三十四章裏的一句話,“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道從來不自以為了不得,它有這樣的氣魄。如果不是這樣,它也就失去了生養萬物的能力。恰恰是因為它歸根到底不把自己當成大得不得了,“故能成其大”。所以我想人類認識自己的偉大是容易的,要認識自己的渺小,特別是要承認這一點,是很痛苦、很困難的。然而恰恰是你要認識自己的渺小,才能成就你的偉大。所以我認為人文素養,不是為了學到一些人文知識,而是要體會人文精神。

素養的提高三

人文素養不能空談。我們要多看些人文方面的書籍,多學點人文方面的知識,但千萬不要把它僅僅當作知識來學,千萬不要藉此炫耀,而要在裏面體悟人生,實現我們的生命價值。

那麼我們具體怎樣才能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呢?我想講六個方面的要求,供大家參考。

第一,要確立做人的基本品德。其核心有三點:知恥、守信和氣節。一個人有一點羞恥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徹底沒有羞恥心,那他什麼事都敢做。大家不要認為有羞恥心就什麼都不敢做,其實保持一種羞恥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關於守信,我不必多講。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還有誰會跟他打交道呢?還怎麼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呢?氣節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個條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這三點不容易啊!有人認為我們現在的素質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説“錯了”,素質教育首先教育怎麼樣做一個人。做人的品德是最重要的,只有首先做好一個人,才能再進一步説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二,要遵循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規範,一個是盡倫盡職,一個是敬業守信,也就是説我們在什麼樣的位置,就要做好什麼樣的工作,不能夠馬馬虎虎,要敬業,要守信用。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如果大家都不盡倫盡職,大家都不敬業守信,這個社會就失序了,就亂套了。過去有很多人批判中國的儒家思想壓制個性、束縛個性,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渴望張揚個性,想要自我設計。有這樣的願望很好。但我也經常告誡年輕人,真正的價值是在羣體中、在社會中實現的,而不是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裏實現的。個人價值的實現很簡單,就是要得到他人、羣體或社會的承認,也就是説你為羣體和社會作出了貢獻。既想實現個人價值,又不想作貢獻,那是不可能的,離開了這個社會是無法實現個人價值的。

第三,審美情趣與藝術精神的培養。藝術潛移默化地影響人,一個人的藝術審美情趣是很能體現他的品德的高尚還是低下。中國傳統文化也是非常注意哲理與藝術修養的結合。中國的藝術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在一首詩、一幅畫中往往隱藏着豐富的哲理。同樣,中國的哲理又有很濃重的藝術性,所以中國的藝術與哲理是融為一體的。我這裏講的藝術是廣義的,不僅僅是琴棋書畫,主要是從它的內涵上來講的。藝術精神是人對社會,對人生意義、價值的一種理解,一個人愛好什麼樣的藝術,很能反映這個人的品德。

反過來,我們通過對藝術的欣賞,不斷地來陶冶性情,也可以使我們對人生的價值不斷有新的體驗。在西方傳統中,教育就是教知識,道德是通過宗教來培養的。這對中國近代也有很大影響,所以中國近代也要建立一種宗教作為國教。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就提出來“以美育代宗教”。他認為美育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培養人的品德。這是非常適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為中國向來宗教觀念薄弱,而藝術的精神非常發達。而且,藝術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藝術講究和諧,注重均勻佈置。如果你能體會這樣一種經營佈置,有很高的藝術素養的話,那麼與人交往也好,經營管理也好,你都能藝術地處理事情。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應對環境的問題。所謂應對環境的能力,就是瀟灑地對待人生。 《荀子·宥坐》有:“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始終而心不惑也。 ”所謂“通”,就是飛黃騰達;“窮”即遇到坎坷,不順利。我們讀書學習,不是為了高官厚祿,而是要在遇到種種坎坷、憂慮的時候不垂頭喪氣,保持堅定的意志,知道禍、福、生死而心裏不迷茫。這就是最根本的,人要有非常強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因為這裏有個“才”和“時”的問題。 “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多矣! ”所以荀子講,才不才,在於我,可是遇不遇,那是環境的問題。很多有才的人沒有好的機遇,得不到發揮;但是有機遇而無才能,那就更不可能得到發揮了。所以一個人要能夠正確地認識、對待自己的才能和機遇的問題。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自己的不順利都是環境不好造成的,很少有人反躬自問。所以很多人一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怨天尤人,結果越來越與周圍的環境脱離,他實現理想抱負的道路也就越來越窄。

第五,就是要注意我們的涵養功夫和儀表風度,這是內外兩個方面的。儀表是外在的,涵養是內在的。有的人覺得儀表完全是自己的事情,邋里邋遢也沒有關係,隨隨便便也沒有關係。其實不盡然啊!這會影響很多方面的問題,“一室之不掃,何以掃天下”。涵養功夫裏最關鍵的就是一個謙虛的問題,虛心地待人接物。 《周易》裏邊就講到“人道惡盈而好謙”。 “盈”就是自滿。如果你自滿的話,就接受不了新的觀點、好的建議,就不會提高了。孔子觀於周廟,看到有欹器。這個欹器很奇怪,“滿則覆,虛則欹,中則正”,裝得滿了就倒了,空的時候傾斜着,只有裝到適當程度的時候是端正的。這就説明一個道理,腹內空空是不行的,太過自滿也不行,要恰如其分,謙虛才能夠中正不移。

第六,人文素養要落實到對於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認定中。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表現了這樣一種精神,以及一種對生命意義、人生價值的認識。這也就是人文素養最後的落腳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我們的安身立命之地。我們一切的心性的修養,我們對人的主體性、人的能動性的認識和把握,體會人類的偉大和渺小,體會人生的短暫和永恆,這些都要落實到我們對生命和人生價值的認識上。因為人文素養不能空談。我們要多看些人文方面的書籍,多學點人文方面的知識,但千萬不要把它僅僅當作知識來學,千萬不要藉此炫耀,而要在裏面體悟人生,實現我們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