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觀滄海》教學設計4篇 《聽“觀滄海”的樂曲,帶領學生領略古代文化的魅力——《觀滄海》教學設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26W

本文以《觀滄海》為素材,探討如何從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全面瞭解文化內涵,並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保護意識。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文學素養,促進個性化發展。

《觀滄海》教學設計4篇 《聽“觀滄海”的樂曲,帶領學生領略古代文化的魅力——《觀滄海》教學設計》

第1篇

2、瞭解詩歌有關知識,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味詩歌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培養賞讀詩歌的能力,提高古詩文修養。

4、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知識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大家知道曹操吧?説起曹操,常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有人説他是英雄,有人説他是奸雄,今天我們閲讀他的《觀滄海》,也許你對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會有更客觀的認識。

通常所説的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

唐代以前出現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古體詩。如本課的《觀滄海》。而把唐朝新出現的絕句、律詩叫近體詩。如本課的《次北固山下》和《錢塘湖春行》。

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兩種;律詩的格律有規定,限制了對仗,八句可分為四聯。

曲是一種與詞相近的韻文形式,出現於南宋和金代,盛於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如本課的《天淨沙·秋思》。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先後滅呂布、袁術,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敗兵強地廣的袁紹,逐漸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烏桓,大勝。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他善詩歌,常借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其詩氣魄雄偉、慷慨悲壯,是文學史上建安文學的開創者。《步出夏門行》《蒿里行》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壯。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他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户。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把前後的事件聯繫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説是一次多麼重要的戰爭了。而《觀滄海》正是曹操在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下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裏,藉着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因而成為一篇優秀的作品。

1、自由朗讀詩歌,採取各種形式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奏。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思考下列問題。

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下文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實的?哪些詩句是想象的?

第3層(9~12句):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想象)

3、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詩人是懷着怎樣的感情描繪大海形象的?

(1)“日月之行”四句寫大海,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2)大海的形象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詩人已經削平了北方羣雄,現在又將北征烏桓和袁紹殘部,為即將揮師南下統一中原解除後顧之憂。在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發了建功立業的願望,寫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雄渾詩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開篇點題,交代了觀察的方位以及觀察的對象,這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到人,但我們彷彿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時的那種勃勃英姿。“觀”字統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下文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作者運用誇張的手法創造出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詩人聯想日月星辰這些自然界偉大的景象,全離不開大海的懷抱。想象奇特,胸懷開闊,滲透着詩人自己的雄心壯志和昂揚奮發的精神,展現了詩人力挽狂瀾、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氣蓋世的英雄形象。

3、詩人在這首詩中把自己欲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藉助了什麼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呢?

虛實結合,借景抒情,描寫滄海的壯麗景色,表現博大的胸懷,抒發統一天下的宏偉抱負。

請你搜集幾句有關“胸襟”“抱負”“志趣”的詩句。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⑤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峯》)

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觀滄海》教學設計4篇 《聽“觀滄海”的樂曲,帶領學生領略古代文化的魅力——《觀滄海》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1、當冰山帶着眩目的榮耀,漸漸融化,/你開闊的前額便從無邊的浩淼中升起。/在這個漂泊的世界裏,心像鐵錨一樣下沉,思考卻升上浪巔,額際的皺紋,與海平線震顫,起伏。/我看見曾經雕塑過你風暴和巨浪的指紋,讀海的語言,風的語言,水鳥的語言。/大海以幽深和苦澀日夜洗滌,搖撼。/生命逐漸冷卻,旋渦陡然轉動,雄鷹守侯崖岸,/聽,大海的呢喃!(音樂:海浪聲音起)

2、1800年前,一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邊,凝神靜想,回憶往事如煙;心潮澎湃,敢問前程坦然。1800年後的今天,我們用文字和他交談,一起走進他的密語心田。

⑵ 背背詩。(自背、查背、背給同桌聽、查背3~4人、齊備)

⑶ 看看字怎樣寫。寫詩。(黑板上8個豎線,7個人一人一句)(訂正)

一起讀,帶着感情。(在背景音樂下朗讀,3~5個人)

説説讀詩後的感受:印象,感覺,評價,體會,感悟都可以。(3~4個人)

在作者的筆下,海水是多麼的美呀!它搖曳不定,波浪滔天,蒼蒼茫茫,一片渾然。

9、小結:魯迅稱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師。在中國古典文學發展歷史上,這是第一首山水詩。大海是沒有生命、沒有感情的,但作者卻把它寫得有聲有色,有形有情。全篇從大處着墨,通過秋風、洪波、日月、星辰等雄偉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蒼茫雄渾的氣勢,賦予大海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總結:作者宏觀縱覽,所見者大。海水、川島、樹木、百草、日月、星漢。(板書)

“日月之行,星漢燦爛”更藴涵着宇宙造化的熱烈奮發的偉力。

這一切,都彷彿躍動迸發於浩淼無涯的滄海之中。不,是躍動迸發於作者廣闊的胸懷之中。

10、請同學們用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方式來談談感受、收穫。比如:可以畫簡筆畫、寫解説詞、翻譯、説説作者的觀察角度和順序、或者是怎樣展開描寫的、改寫成散文、朗讀、寫一段評價的文字、給曹操寫一封信、給渤海風光影片寫文字腳本、表演、等等。(畫──翻譯──朗誦──信……等等)

作者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託了一種胸懷,高山也許是一種象徵吧!

水天一色,登高景現心亦遠;風月無邊,望海神明氣不凡。(板書)

同學們可以可後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中什麼具體的時間來觀滄海的呢?(下課)

第3篇

此處的導入設計,用詩化的語言將學生帶入本堂課的學習情境——詩歌閲讀中;同時,也是作為一個例子,讓學生感性地瞭解一種詩歌閲讀的方法——朗讀,想像,進而體會詩的意境。這裏的設計也明確地揭示出本堂課的思路:以學法來指導課文閲讀。

你們喜歡大海嗎?……我也喜歡。從小,海就是我的夢。於是,讀了很多描繪海的詩文。

“看那閃閃的白沙閃閃地明亮/是珠貝的搖籃/是星星的憩園/是珊瑚的夢鄉/太陽的夢是紅的/月亮的夢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魚在曬月光……”

邊讀邊想着那些優美文字所描繪的情景,突然發現,原來,我與海貼得那麼近。

[板書:學習目標:給朗讀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馳騁於詩的意境]

首先,聽老師把這首詩朗讀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師範讀)

請同學們一齊朗讀,並展開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現詩所描繪的圖景,感受意境。(配樂朗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給予學生自由選擇、自由發揮的空間,激起學生嘗試探求的積極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時候一樣,體會到了詩的畫面和意境。如果是,那麼將你最喜歡的詩句展開充分的想像,並把它描繪出來。喜歡圖畫的同學,畫幅畫;喜歡寫作的同學,用三五個句子進行描繪。

四位同學一組,互相交流。然後各組推舉1至2篇較好的作品。(教師巡視,預選。)

我們一起來欣賞和評點同學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繪出了詩所描繪的圖景,表現出詩所表現的意境。

(老師選出第一種類型的作品一份——圖畫類,是否扣住詩歌文辭的描述。在投影儀上顯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説。)

第4篇

?觀滄海》是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的名篇,寫於東漢建安十二年秋。當年五月,曹操率軍北片烏桓,七月出盧龍塞,九月大獲全勝。班師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感慨萬分,留下了這千古傳頌的名篇。詩中描寫了大海吞暗吐日月,包孕萬千的壯麗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反映了詩人躊躇滿志,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

詩歌先突出寫大海邊碣石山高高聳立,節令雖是晚秋,山上卻生機盎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勾畫了一幅壯美的海山秋色圖。接着詩人虛走一筆,把不同時空段內滄海託舉日月星漢的壯麗景象切換過來,使這海山秋色圖平添出一股浩蕩磅礴的氣勢。這是詩人英武壯闊胸懷的進一步拓展。太陽,月亮給人類送來温暖和光明,是詩人拯救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一統天下宏大政治抱負的真切比擬,燦爛的銀河則是詩人文武兼備,雄才大略的生動寫照。

這首詩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教學時應適當介紹詩人的經歷及寫作背景,也可佈置學生提前查找相關資料,這樣學生才能理解詩意,理解詩人的感情。教學時,以朗誦為載體,讀中理解,解後再讀。充分領會詩人的感情。

1、積累詩詞中的字詞,特別是現在很少出現的文言詞。如“澹澹”,“竦峙”,“星漢”,能背誦默寫這首詩。

2、能用自己的語言説出詩歌的意思,能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3、學習寄情於景的寫法,激發為理想奮鬥的豪情壯志。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我們先閉上眼想象一會兒,然後用一個詞歸納你心中“海”的印象。(學生説)

引導:海是神祕的,時而波濤洶湧,時而恬靜温順,每一個看海的人感受不一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會用同一個詞形容海:壯闊。是啊,與海相比,人真是太渺小了。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觀海抒情的著名詩篇──《觀滄海》,細讀這首詩,去感受詩人心靈的震顫,詩人情感與自然的融合,會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

2、請學生相互提醒應注意的生字生詞。(暗含了找,説,練的過程,這一步不必老師提醒,字數很少,學生相互提醒,記憶更深)

4、抽學生配樂朗誦(課件展示畫面)。(二至三人,抽學生點評。)

5、學生小組內講述初步理解的內容,並相互評價。(還可相互提問考查字詞或是詩句意思)

2、字詞疏通。滄海,臨,以,何,澹澹,竦峙,蕭瑟,洪,日月之行,星漢,歌,詠。

3、內容層次理解。這首詩寫了幾方面怕內容。(課件展示明確)

4、學生調整自己的理解。(抽學生評價自己的理解,以“我原來認為……,現在我明白了……”的句式講述自己理解的改變。)

6、學生講述:我最喜歡朗讀的詩句是……,因為……

1、提出探究的問題,可補充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

⑵澹澹再現了海水浩渺動盪的神韻,“何”字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

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是千古傳頌的絕句。

⑷想象詩人寫作時的情景,思考這四句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

重在引導學生理解詩人情與景的交融。邊讀邊理解,理解後再讀。

2、你曾經在什麼自然景物面前產生過豪壯的情感?(意在培養學生融情於景)

師可引導自己的經歷(如:在高山懸崖邊,俯視山谷,看鷹在谷中盤旋,然後飛過遠山,產生了要走出大山的想法)

1、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詩歌,詩歌景中有情,情寓景中,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你能説出古代一些寫景抒情的詩句嗎?説説它們都主要寫了什麼景色,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課內交流或佈置課外蒐集)

2、寫一篇表達自己豪情壯志的詩歌或散文,運用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