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大改造教學設計3篇 創新提升教學設計:突破三大改造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54K

本文將介紹“三大改造教學設計”的概念與重要性。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教育環境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提高教育質量,教育界提出了“三大改造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跨學科整合和技術融入教學。這些改革將幫助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以及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學資源。

三大改造教學設計3篇 創新提升教學設計:突破三大改造

第1篇

1 、瞭解農村土地改革後的情況和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和意義。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方法並分析其原因。

2、認識三項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過渡時期中,我黨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土地改革後,我國農業生產仍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和困難:當時,個體農民平均每户只有十多畝耕地,貧僱農平均每户不足半頭耕畜、半部犁,資金也很缺乏,根本無力抵禦自然災害。我國是小農經濟佔優勢的國家,如何改造農民個體所有制,建立先進的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面對這種情況,國家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又取得了什麼效果?

請同學們認真自讀課本21——23頁,大字部分細讀,小字部分快讀,6分鐘後,看誰能正確回答下列思考題:

1、 什麼是三項大改造?包括哪三個方面?實質是什麼?

2、 為什麼要進行農業合作化遠動?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麼?

3、 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是什麼?其主要形式是什麼?

4、 三項大改造完成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有什麼歷史作用?三項大改造存在什麼缺點?

1、思考題(1)引導學生思考並討論三項大改造的實質。點名回答,教師總結。(三項大改造是指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它是我國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

2、思考題(2)引導:進行農業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麼?它的主要形式是什麼?點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後,農民、手工業者分散經營,影響生產發展,滿足不了工業化建設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農業生產合作社。)

3、思考題(3)要求學生掌握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是實行贖買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實行公私合營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4、思考題(4)點名回答,教師總結。1956年底,三項大改造完成。三項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的缺點是,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

三大改造教學設計3篇 創新提升教學設計:突破三大改造 第2張

第2篇

①瞭解農村土地改革後的情況和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和意義。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方法並分析其原因。

②綜合→←分析三項大改造的必要性,對比三項大改造方式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按照“知、疑、學、解、創”教學模式,讓學生走進歷史,通過整合走出歷史,達到學習歷史的目的。

要讓學生在思想上知道三項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時認識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並在過渡中,我黨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三項大改造的形式,農業、手工業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實行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

重點突破:通過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瞭解在當時歷史條件下,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必要;同時通過對比,説明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特殊性。

三項大改造的實質,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因為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學,學生不好理解,因此把它作為難點。

難點突破:利用實例説明公私合營的定義以及操作方法,教師進行適當的分析、講解。

導言:(瞭解學生知道多少有關三項大改造以及農村方面的有關知識;瞭解學生對這些知識發展域,即瞭解這段知識的方法、途徑、以及 和老師溝通的方式等,所謂“知”。)

師:同學們,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開始致力於發展經濟,我們知道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是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可是你們知道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是什麼時候在中國確立的?又是怎樣確立的呢?

師:在這裏我可以先告訴大家,國家是通過三項大改造的方式來完成的。

師:請問同學們,那你們知道國家是改造哪三方面問題麼?

師:既然知道是這三方面的問題,誰又知道國家是怎樣進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變成公有制?

(上面的過程,通過設疑,教師知道學生對三項大改造的知識瞭解很少,同時這方面知識很難,學生更是不容易切入主題,所以需要老師的引導。)

同學們,既然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是通過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來完成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的,那麼對於這些內容,你有什麼想要知道的?請説出來,讓我們共同探討。

生:國家又是怎樣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

生:改造的方式又是什麼呢?在這方面我們國家會有什麼創舉呢!

生: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結果會怎麼樣?對我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生: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背景、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師:同學們提得好。的確,要想把關於三項大改造的內容理解明白是需要先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解決掉,下面我們就對上述問題逐一解決。

我們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有關土地方面的一些問題,請你把知道的有關知識説一下。

生:土地改革後,農民分到了土地,農業生產有了恢復和發展。

生:人民政權得到鞏固,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

生: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

(雖然是回顧土地改革的一些知識,但這也是瞭解學生對這段知識發展域的過程)

師:的確,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對無地和少地的貧苦農民來説,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歷史變遷。時任中國共產黨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説:“農民得到了土地,我們黨就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全國農民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所以説,這是一次最徹底的、最全面地、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然而,我們在享受巨大歡喜的同時,不要忽視了我們的國情,那就是我國的農業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經營的。當時貧苦農民缺乏生產工具、資金,一家一户難以解決水利問題,難以抵禦自然災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這就影響了生產的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會採取什麼辦法呢?

(請同學們閲讀教材,看看我國在農業方面具體是怎樣解決的?包括時間、目的、原則、形式、結果)

師:下面請同學們對我國政府在農業方面的改造加以解答。

生: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師:黨和政府對農業進行改造,通過典型示範逐步推進的方式引導農業走生產合作化道路,同時對手工業亞採取了同樣的方式,黨和政府對個體農業和手工業的改造採取了積極發展穩步前進的方針,實行自願互利的原則,農業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中國是個農業國,自然經濟長期存在和發展造成了佔絕對優勢的個體經濟。這一情況使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對高度的公有制缺乏思想準備。歷史的經驗表明,革命和建設的發展必須得到廣大農民的支持,在對農村和城市的個體私有制經濟改造過程中,必須本着有利於國家建設,又能夠滿足廣大勞動者根本利益的原則,採取穩妥的步驟。為此,黨的政府採取了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針,即繼續保留農民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通過合作生產的方式,建立集體所有制經濟,逐步進行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個做法一方面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改變了個體經濟的分散性和落後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得到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支持,從而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為工業化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師:同學們,在農業、手工業改造同時,黨和政府對國民經濟中的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也採取措施進行改造。

在這裏請同學們一定要知道,黨和政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對農業、手工業的改造是不同的,這不僅表現在態度上,也表現在形式上,而且還有獨創。那麼具體情況如何呢?下面我給大家一點時間,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進行探討。

師:在探討的時候,誰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解決。

生:對待資本主義工商業黨和政府採取的態度和農業、手工業為什麼不一樣?

師: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為恢復、發展國民經濟,首先採取了沒收官僚資本的措施,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同時還接管了一些帝國主義在華企業,把他們轉變為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還合理調整工商業,是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發展。但是,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是在近代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經濟。新中國成立後,它的發展不利於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但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採用近代化手段進行生產,在工業化建設中有其積極作用。民族資產階級依靠剝削工人的勞動賺取利潤,但具有擁護黨和政府的領導,希望國家富強的一面。充分發揮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優勢,調動民族資產階級的積極性有利於工業化的開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有利於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因此,黨和政府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針,制定了穩妥的政策,逐步實現改造。從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所謂“公私合營”,是我國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級形式,即國家資本主義。全行業公私合營就是指整個行業實行公私合營,企業的生產資料轉歸國家支配,資本家對企業的資產按固定的利率領區定息,年息為5%,就是有代價的把剝削階級的生產資料收歸國有。

師:通過閲讀教材,我們知道這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贖買政策,這種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黨和政府採取了贖買政策,將資本主義工商業逐步納入不同程度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最終徹底轉變為公有制經濟。對民族資本採取和平贖買,而不是像對官僚資本那樣採取沒收政策,是由我國特定的歷史條件決定的,通過這些措施,既限制了資本主義經濟過分發展給過渡任務完成帶來的消極影響,又通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資本家利益充分發揮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工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同時通過和平的方式消滅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創造了從資本主義私有制向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經濟過渡的新途徑。

師:好了,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弄明白了三項大改造的過程,下面我們就要分析三項大改造究竟有什麼重大意義了,同時探究三項大改造的評價問題。

師:請同學們根據我們的學習過程,歸納總結三項大改造的結果和意義。

師:同學們説得好,的確,三項大改造取得巨大成功,成績輝煌。但是同學們請想一想,當歷史發展到今天的時候,當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總會發現歷史在進步。下面我給同學們一個展示自己政治才能和經濟才能的機會,你們設想一下,1956年三項大改造後,中國的發展之路會有什麼變化呢?同時會有什麼發展的阻礙呢?課文交待了改造過程當中的弊端,請你設想一下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怎麼解決呢?

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

今天我們學習了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三項大改造基本完成。三項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歷史性勝利的重要標誌。

隨着三項大改造任務的完成,農民已經由個體農民轉變為合作化的農民,資產階級已經處在消滅的過程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幾千年來階級剝削的歷史已經基本結束,新中國的美好前景正在拉開畫面!

第3篇

①瞭解農村土地改革後的情況和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和意義。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方法並分析其原因。

②綜合分析三項大改造的必要性,對比三項大改造方式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按照“知、疑、學、解、創”教學模式,讓學生走進歷史,通過整合走出歷史,達到學習歷史的目的。

要讓學生在思想上知道三項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時認識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並在過渡中,我黨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三項大改造的形式,農業、手工業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實行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

重點突破:通過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瞭解在當時歷史條件下,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必要;同時通過對比,説明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特殊性。

三項大改造的實質,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因為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學,學生不好理解,因此把它作為難點。

難點突破:利用實例説明公私合營的定義以及操作方法,教師進行適當的分析、講解。

導言:(瞭解學生知道多少有關三項大改造以及農村方面的有關知識;瞭解學生對這些知識發展域,即瞭解這段知識的方法、途徑、以及 和老師溝通的方式等,所謂“知”。)

師:同學們,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開始致力於發展經濟,我們知道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是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可是你們知道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是什麼時候在中國確立的?又是怎樣確立的呢?

師:在這裏我可以先告訴大家,國家是通過三項大改造的方式來完成的。

師:請問同學們,那你們知道國家是改造哪三方面問題麼?

師:既然知道是這三方面的問題,誰又知道國家是怎樣進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變成公有制?

(上面的過程,通過設疑,教師知道學生對三項大改造的知識瞭解很少,同時這方面知識很難,學生更是不容易切入主題,所以需要老師的引導。)

同學們,既然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是通過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來完成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的,那麼對於這些內容,你有什麼想要知道的?請説出來,讓我們共同探討。

生:國家又是怎樣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

生:改造的方式又是什麼呢?在這方面我們國家會有什麼創舉呢!

生: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結果會怎麼樣?對我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生: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背景、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師:同學們提得好。的確,要想把關於三項大改造的內容理解明白是需要先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解決掉,下面我們就對上述問題逐一解決。

我們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有關土地方面的一些問題,請你把知道的有關知識説一下。

生:土地改革後,農民分到了土地,農業生產有了恢復和發展。

生:人民政權得到鞏固,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

生: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

(雖然是回顧土地改革的一些知識,但這也是瞭解學生對這段知識發展域的過程)

師:的確,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對無地和少地的貧苦農民來説,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歷史變遷。時任中國共產黨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説:“農民得到了土地,我們黨就得到了農民的擁護。全國農民擁護的事情,那個時候,沒有辦不成的。所以説,這是一次最徹底的、最全面地、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然而,我們在享受巨大歡喜的同時,不要忽視了我們的國情,那就是我國的農業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經營的。當時貧苦農民缺乏生產工具、資金,一家一户難以解決水利問題,難以抵禦自然災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這就影響了生產的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會採取什麼辦法呢?

(請同學們閲讀教材,看看我國在農業方面具體是怎樣解決的?包括時間、目的、原則、形式、結果)

師:下面請同學們對我國政府在農業方面的改造加以解答。

生: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師:黨和政府對農業進行改造,通過典型示範逐步推進的方式引導農業走生產合作化道路,同時對手工業亞採取了同樣的方式,黨和政府對個體農業和手工業的改造採取了積極發展穩步前進的方針,實行自願互利的原則,農業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中國是個農業國,自然經濟長期存在和發展造成了佔絕對優勢的個體經濟。這一情況使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對高度的公有制缺乏思想準備。歷史的經驗表明,革命和建設的發展必須得到廣大農民的支持,在對農村和城市的個體私有制經濟改造過程中,必須本着有利於國家建設,又能夠滿足廣大勞動者根本利益的原則,採取穩妥的步驟。為此,黨的政府採取了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針,即繼續保留農民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通過合作生產的方式,建立集體所有制經濟,逐步進行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個做法一方面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改變了個體經濟的分散性和落後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得到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支持,從而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為工業化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師:同學們,在農業、手工業改造同時,黨和政府對國民經濟中的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也採取措施進行改造。

在這裏請同學們一定要知道,黨和政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對農業、手工業的改造是不同的,這不僅表現在態度上,也表現在形式上,而且還有獨創。那麼具體情況如何呢?下面我給大家一點時間,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進行探討。

師:在探討的時候,誰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解決。

生:對待資本主義工商業黨和政府採取的態度和農業、手工業為什麼不一樣?

師: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為恢復、發展國民經濟,首先採取了沒收官僚資本的措施,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同時還接管了一些帝國主義在華企業,把他們轉變為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還合理調整工商業,是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發展。但是,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是在近代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經濟。新中國成立後,它的發展不利於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但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採用近代化手段進行生產,在工業化建設中有其積極作用。民族資產階級依靠剝削工人的勞動賺取利潤,但具有擁護黨和政府的領導,希望國家富強的一面。充分發揮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優勢,調動民族資產階級的積極性有利於工業化的開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有利於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因此,黨和政府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針,制定了穩妥的政策,逐步實現改造。從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所謂“公私合營”,是我國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級形式,即國家資本主義。全行業公私合營就是指整個行業實行公私合營,企業的生產資料轉歸國家支配,資本家對企業的資產按固定的利率領區定息,年息為5%,就是有代價的把剝削階級的生產資料收歸國有。

師:通過閲讀教材,我們知道這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贖買政策,這種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黨和政府採取了贖買政策,將資本主義工商業逐步納入不同程度的國家資本主義軌道,最終徹底轉變為公有制經濟。對民族資本採取和平贖買,而不是像對官僚資本那樣採取沒收政策,是由我國特定的歷史條件決定的,通過這些措施,既限制了資本主義經濟過分發展給過渡任務完成帶來的消極影響,又通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資本家利益充分發揮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工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同時通過和平的方式消滅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創造了從資本主義私有制向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經濟過渡的新途徑。

師:好了,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弄明白了三項大改造的過程,下面我們就要分析三項大改造究竟有什麼重大意義了,同時探究三項大改造的評價問題。

師:請同學們根據我們的學習過程,歸納總結三項大改造的結果和意義。

師:同學們説得好,的確,三項大改造取得巨大成功,成績輝煌。但是同學們請想一想,當歷史發展到今天的時候,當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總會發現歷史在進步。下面我給同學們一個展示自己政治才能和經濟才能的機會,你們設想一下,1956年三項大改造後,中國的發展之路會有什麼變化呢?同時會有什麼發展的阻礙呢?課文交待了改造過程當中的弊端,請你設想一下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怎麼解決呢?

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

今天我們學習了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三項大改造基本完成。三項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歷史性勝利的重要標誌。

隨着三項大改造任務的完成,農民已經由個體農民轉變為合作化的農民,資產階級已經處在消滅的過程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已經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幾千年來階級剝削的歷史已經基本結束,新中國的美好前景正在拉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