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0年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2K

2020年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2020年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導語】政治學科在大學聯考中難度可以説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藴含的規律,再結合政治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收集的2020大學聯考政治知識點 ,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篇一:

經濟

商品: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兩個屬性:價值和交換價值

1.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2.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越大,價格也越高,越小,價格也越低,成正比。

3.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如鉛筆的使用價值是可以用來寫字,麪包的使用價值是可以用來充飢,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價值。

4.貨幣:貨幣也是一種商品,但它比較特殊,它用來充當一般等價物(蘋果與麪包價格不同,用貨幣衡量出來的貨幣有兩個職能:一是價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紙幣發行量需要符號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如果印的錢過多,導致通貨膨脹,影響社會穩定。印的過少,導致通貨緊縮,影響商品流通,所以鈔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供求關係對價格的影響:當供不應求時,出現商品太少,買商品的人多的情況,這時候價格上漲,形成賣方市場。當供大於求時,出現商品太多,買的人少的情況,這時候價格下降,形成買方市場。

7.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比如李凱生產一部汽車需要花30天的時間。李凱生產一部手機的時間需要花10天時間,那麼這部汽車在市場上的價格是這部手機的價格的3倍(可以假設汽車3萬元,手機1萬元)。也就是説生產一件東西,如果花的時間越多,那麼它的價格也就越高。但是價格也受供求關係影響,當市場上賣汽車的很多,賣手機的相對少的時候,這時候汽車價格可能會稍低於3萬,手機稍高於1萬,但汽車價格基本還是手機價格的3倍。

8.當一件商品價格上升時,買它的人會減少,這種商品的生產規模也會相應地減少;價格下降時,買它的人會增多,這種商品的生產規模會增大。

9.恩格爾係數: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越低,説明生活水平越高,因為係數低,説明花在吃飯上的錢很少,剩下的錢可以用在娛樂上、裝修、購買奢侈品。

10.中學生的消費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適度消費,同時不可以盲從別人,消費的時候要理智,平時消費中;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比如儘量少買或者不買對環境有危害的商品。時刻保持勤儉節約的作風,每一分錢都是用汗水換來的,不能隨意揮霍。

11.在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地位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

12.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即國有經濟能控制國家經濟的發展方向。(記憶方法:共產黨現在絕對控制整個中國,國有經濟是被共產黨管理的,所以國有經濟也肯定能控制得住全國經濟。國有經濟----控制力)

13.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於生產。

14.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2)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有得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加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理解這句話的方法:我國現在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現在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為什麼要以公有制為主體呢,因為中國共產黨信奉的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特點是社會多數財富要被國家來控制,所以就有了公有制為主體這麼一説;為什麼又提到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呢?因為經濟成分越多,才會越活躍,大家相互競爭,這樣經濟發展的才會好,所以就有了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這一説

15.中學生的擇業觀(你是如何看待擇業的?當代青年如何擇業?如果是你,請談談你的擇業觀?當代學生如何選擇職業?)

碰到這樣的問題應該這樣回答:我們選擇職業時,要根據個人興趣,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同時也要注意提高自身能力,靈活選擇職業,在競爭中處於優勢,正當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要平等看待每個職業。

16.儲蓄,便捷的投資方式(記憶方法:哪都是銀行,隨便把爭存進去就OK了)。

債券,穩健的投資方式(借給別人錢,別人還錢的時候要多給我一部分,我是一個穩健的人)股票,高收益和高風險的投資方式(股票升值,我賺錢,貶值我賠錢,時高時低)商業保險,規避風險的投資方式(為防意外,買保險,這樣即使天塌了,有保險公司頂着)

17.按勞分配是我國社會分配的基本原則,在所有分配方式中佔主體地位。

18.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

19.按生產要素分配。包括按勞動要素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按技術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20.請回答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的必然性;或者問我國為什麼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又或者問:請回答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的原因

答:(1)這種分配方式與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2)這是由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3)這是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4)實踐證明,這種分配方式對加快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起到了促進作用。

21.税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個特徵。

22.我國税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23.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稱市場經濟。(不必背下來,理解就行了,理解方法:國家制定好規章制度後就不管市場了,任由各個企業,個體去競爭,達到商品供求平衡。但是,在我國實行的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市場經濟,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市場經濟,即國家有一家干預市場,並不是理想中的市場經濟)。

24.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具有三個弊端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

2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三個基本特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什麼是宏觀調控,宏觀調控意思就是國家通過各種政策,引導市場發展方向。比如説全國豬肉價格上漲,百姓抱怨太貴,這時候國家可能會出台一些打擊投機倒把的企業或個人,穩定豬肉價格,這算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種方式)。

26.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7.經濟全球化積極影響:推動了世界範圍內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分配消極影響:經濟全球化是被髮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發達國家財富更多,發展中國家狀況更糟,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兩極分化是指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28.中國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29.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政治

30.國家根本屬性:階級性。

31.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2.人民民主專政就是人民當家作主。

33.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4.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原則:權利與義務不可分離(不可能只享有權利不遵守義務,也不可能只遵守義務而不能享有權利)。

3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理解方法:所謂區域自治,也就是一幫人讓他們自己選出一個老大,共產黨有什麼事情需要通知,就告訴這個老大,讓老大傳達給這一幫人)。

36.處理民族關係的三個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記憶方法:民族之間出現關係就像兩個人鬧矛盾一樣,這時候就要解決,讓兩個人重歸於好,首先要把兩個人擺在平等的位置看待,團結高於一切,不論是國家還是集體,只有內部團結了才能強大;第三,當兩個人意識到合好對大家都有好處,即能共同繁榮,這樣勸起來就比較容易被接受)。

37.我國民族分佈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38.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重要意義,或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

答:(1)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2)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2)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4)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記憶方法:意義是多方面的,回答時先把大的方面答出來,再答小的方面,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所以先從國家角度敍述意義,國家的對面是少數民族,所以答完國家後再從少數民族的角度去敍述,第三點再從整個民族角度敍述,也就是有利於促進各民族關係。第四點自由發揮,想不出來就寫)

39.在我國有宗教信仰自由,即信與不信,是自己的事,別人沒有權利干預,想什麼時候信就什麼時候信,想什麼時候不信就什麼時候不信,想信哪個教就信哪個教。

40.國家之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

41.我國外交政策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42.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並且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哲學

4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即哲學不僅是一種觀點,同時也具有研究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我們普通人通常都有自己的觀點,普通人之所以不是哲學家,是因為不具備哲學的另一個要素:方法論,也就是説普通人沒有研究方法,沒有對自己的世界觀做更深入的思考。普通人中的一小部分人對方法思考的人就是哲學家)

44.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世界觀和方法論二者不可分割。

45.哲學比具體科學範圍更廣,是對具體科學的昇華。具有普遍性。

46.哲學:共性;一般;普遍。具體科學:個性;個別;特殊。

即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的關係

47.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原因:因為我們一般都是先研究具體科學,掌握規律後才上升到哲學高度,所以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48.哲學為世界觀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49.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50.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問題。即思維和存在哪個屬第一位,也可等同於意識和物質哪個是第一位。

51.馬克思主義堅持物質第一性,思維第二性的觀點,這種觀點稱為唯物主義。

52.唯物主義:物質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物主義的發展按時間順序經歷了三個階段,它們是(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53.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但它沒有科學依據。

54.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即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它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這種唯物主義具有侷限性。

55.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真正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56.唯心主義:意識是第一位的,意識決定物質。

57.判斷一個人的話,一種觀點是不是唯心主義或唯物主義,方法是:文字裏含有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是唯物主義,含有意識決定物質的觀點,是唯心主義。

58.物質與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所有物質都在運動,靜止的物質也在運動,因為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59.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發產物。

60.意識是人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61.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

62.實踐: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63.實踐三個特點:(1)具有主觀能動性(2)具有客觀物質性(3)實踐是社會歷史性的活動(這麼理解第三個特點:人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人的成長也是從出生時的無知慢慢學習的過程,所以我們想做一件事,是根據之前的經驗,不論是自己的經驗,還是從書本上看到的歷別人的教訓,不論哪種情況,都説明了一點,那就是與以前存在關係,所以實踐也是一種社會歷史性的活動)。

64.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即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65.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標準,是認識的目標和歸宿。

66.真理是客觀的。

67.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上升性(理解記憶:我們對一個規律的認識是在反覆的思考驗證後才真正認識的;即使我們認識了某一個規律,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個規律等着我們去認識,所以具有無限性;我們每認識一個規律,在認識的世界中,我們就前進了一步,所有具有上升性)。

68.聯繫的觀點:聯繫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記憶方法:聯繫具有普遍性,萬事萬物間都有聯繫,所有具有普遍性;事物間的聯繫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具有客觀性;紛雜的説不清的聯繫,體現多樣性)。

69.發展是指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70.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矛盾的觀點。

71.矛盾也叫對立統一(以後見到對立統一,也就是見到矛盾,就如想去北京旅遊,但不知道路怎麼走,這時候會有兩個問題一:請問北京怎麼走;二:請問中國的首都怎麼走,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72.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3.矛盾的對立性也叫鬥爭性,統一性也叫同一性。(類似於北京,首都,兩種叫法,一個意思)

74.矛盾的鬥爭性或對立性: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

75.矛盾的同一性或統一性: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相互貫通。

76.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從而推動事物的不斷髮展。

77.矛盾的兩點論:矛盾具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78.矛盾的重點論:在認識和改造事物時,要抓住主要矛盾。我們在處理矛盾時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

79.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80.辯證的否定:其實質是揚棄,即拋棄消極的不好的東西,保留積極的,優秀的東西。

8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動力,能夠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的變革,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82.現在總結下前面談到的哲學上的一些觀點:第58點:運動的觀點,68聯繫的觀點,69發展的觀點,71矛盾的觀點。

83.社會存在: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如高樓大廈,社會上人們擁有的財富,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等;社會意識指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如一個社會的思想潮流,社會的某種風俗等)。

84.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會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能動的反作用。

85.堅持羣眾路線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保證,是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86.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87.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

88.一個答題技巧:在問題中有提到人民羣眾,就要把84,85,86句寫上去,如為什麼我們黨要堅持走羣眾路線?或堅持羣眾路線的意義等,只要材料中敍述的主要思想是人民羣眾,把上面提到的三點都寫上去不會錯。這是遇到人民羣眾的考點,當考試時遇到其它的考點時,把想到的與這個考點有關的觀點用自己的語言寫上去,句與句之間要有邏輯性,不可亂寫。

89.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90.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篇二:

必修一《經濟生活》

1、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的影響?

(1)影響價格的因素: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

(2)價格變動對人民生活的影響:①一般來説,商品價格上升,需求會減少;②對生活必需品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品影響較大;③當一種商品價格上升,需求量減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補品需求量會減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減少,互補品需求量增加。

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①調節產量。②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2、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生產決定消費。

②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未來收入預期、收入差距)

③人們的消費行為還受到消費觀念的制約。——應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3、恩格爾係數的內涵、影響?

恩格爾係數是指食品支出佔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減小,通常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4、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1)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於生產。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新的勞動力。)

5、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解決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

(2)措施:大力發展生產力:①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②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③加快科技發展;④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係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6、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麼?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7、企業經營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手段,形成競爭優勢。

③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

④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承擔社會責任。

⑤積極“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⑥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轉變企業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管理者、經營者的素質;實行“強強聯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8、為什麼重視就業?解決措施?

(1)重視就業的原因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黨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就業問題。

(2)解決就業問題的措施

黨和政府:①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加就業總量。②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③加強引導,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提供就業的指導和技能培訓的機會。

勞動者:①轉變觀念,樹立正確就業觀——自主擇業觀、職業平等觀、競爭就業觀、多種方式就業觀。②提高自身素質和職業技能。③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企業:①追求自身經濟利益同時,承擔相應社會責任②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建立勞動者培訓機制和發展機制。

9、勞動者如何依法維護權益?

①維權基礎:自覺履行勞動者義務;②維權依據:依法簽訂勞動合同;③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可通過投訴、協調、申請調解、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

10、重視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如何實現收入分配公平?

(1)原因: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公平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要求;②現階段我國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差距較大也要求收入分配公平。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④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有利於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2)促進分配公平的措施

①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②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健全以税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着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大的問題。

⑤要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⑥統籌城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11、效率和公平的關係?

(1)是什麼: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效率與公平也存在矛盾: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

(2)怎麼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出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12、財政的作用?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1)財政作用

①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②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2)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經濟發展水平對國家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二者是根與葉的關係、源與流的關係。促進經濟的發展是提高國家財政收入的根本途徑。

②國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13、什麼叫市場經濟?市場配置資源的侷限性有那些?

(1)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是市場經濟。

(2)侷限性: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②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弊端。

14、如何規範市場秩序?

政府:①建立以道德為此支撐以法律為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範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加強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②加強改善宏觀調控,規範市場秩序。

企業:①自覺遵循市場交易規則;②誠信經營,守法、守德承擔社會責任。③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依靠科技、管理提高競爭力。

個人: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依法維權。樹立誠信意識和正確的消費觀。

15、為什麼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其主要目標和手段是什麼?

(1)原因: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弊端。②加強宏觀調控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職能。

(2)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3)宏觀調控手段:經濟手段(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規定、命令)。

16、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①第一要義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②核心立場是以人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④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17、如何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

①加強宏觀調控,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②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③)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拉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差距。

④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⑤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①利:推動了世界範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②弊: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緊密聯繫在一起,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18、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如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①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②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③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依靠科技,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⑤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

必修二《政治生活》

1、我國的國家性質(國體)和政體分別是什麼?——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什麼?——人民當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點及其表現是什麼?——廣泛性和真實性

廣泛性表現在:權利的廣泛性和主體的廣泛性。

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質保障;人民利益的不斷實現;國家尊重、保障人權。

4、憲法規定的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是什麼?

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②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論、出版、遊行、集會、示威等自由)③監督權(其中,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誌。)

5、憲法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政治性義務是什麼?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②遵守憲法和法律③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必須哪些基本原則?

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

③堅持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7、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有哪些?意義?

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專家諮詢制度;③社會公示制度;④社會聽證制度。

意義:(1)有助於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2)有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科學性,(3)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4)也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

8、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方式?意義?如何行使監督權?

(1)方式:①信訪舉報制度;②人大代表聯繫羣眾制度;③輿論監督制度④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活動,是新形式。

(2)意義:有利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有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現代化建設籌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3)負責地行使監督權。

一方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於同邪惡勢力進行鬥爭,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權;另一方面要採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9、民主管理的途徑,意義?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民主管理的途徑,村委會、居委會是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不是基層政權組織(不是政府)

發展基層民主,以保障人民羣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徑。

10、政府的宗旨?原則?職能?

(1)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工作方法。)

(3)職能——管理和服務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②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③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④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11、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12、如何對政府的權力進行監督?

(1)關鍵是:建立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這個體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體系包括內部監督體系和外部監督體系

(3)實行政務公開,政府自覺接受監督

▲主觀題涉及政府的知識點整合:

①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政府的性質和宗旨;②政府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四個),建設服務型政府;③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⑤審慎用權、科學民主依法決策;⑥實行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監督;⑦堅持權為民多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樹立政府威信。

13、我國的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具有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2)全國人大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最高地位,其它中央國家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14、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和質詢權

義務:①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②與羣眾保持密切聯繫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要求;③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1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②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③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④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16、人大制組織和活動的最重要特點(即原則):實行民主集中制

①從人大與人民的關係②從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看。

③從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看。

17、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重要的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基層羣眾性自治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18、為什麼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1)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

(2)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這是由黨的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決定的。

(3)意義: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19、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基本方式是什麼?

(1)方式: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科學執政。(2)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

2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是什麼?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21、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2、人民政協的性質?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也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國家機關,不是政府)

人民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

23、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是什麼?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4、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2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核心內容:自治權

26、主權國家基本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衞權、管轄權

27、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的宗旨:

促進國際合作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28、國際關係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和衝突。

29、影響國際關係的因素是什麼?——

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決定因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和前提,而利益的對立則是引起國家衝突的根源。

30、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麼?和平與發展(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31、(1)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新特點: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

(2)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32、我國的外交政策是什麼?決定因素是什麼?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

33、我國的外交政策基本內容是什麼?

(1)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2)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3)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準則

必修三《文化生活》

1、文化的社會作用?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由經濟、政治所決定,是對經濟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於政治、經濟。(先進的/落後的)

③(文化與綜合國力)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方向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對人的影響?(對個人發展的作用)

(1)來源:來源於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表現: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特點:潛移默化;深遠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為什麼要尊重文化多樣性?

①地位: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也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②意義: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4、怎樣尊重文化多樣性?

(1)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2)原則: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5、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手段?

(1)途徑:①商業貿易②人口遷徙③教育

(2)主要手段——大眾傳媒:作用和特點——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侷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顯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義?

①從“走出去”的角度:有利於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進各國對中華文化的瞭解,提升我國的文化影響力、增強我國文化的軟實力和綜合國力,有利於推動世界文化的發展繁榮。

②從“引進來”的角度:有利於學習和借鑑其他民族的遊戲文化成果,促進我國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7、傳統文化的特點?

特點:(1)繼承性(2)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其基本特徵,同時具體內涵又因時而變。(3)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在我們的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湧動着對祖國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

8、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1)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2)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9、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1)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要要求。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2)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10、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①社會制度的更替;②科學技術的進步;③思想運動;④教育。

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產生重要影響。

11、文化創新的途徑?

①根本途徑:立足於社會實踐。

②(基本途徑一):“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文化創新必須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同時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③(基本途徑二):“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鑑與融合,學習、借鑑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④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

⑤文化創新要依靠人民羣眾,滿足羣眾的需求

12、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

(1)源遠流長:漢字(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2)博大精深:⑴獨特性-----獨樹一幟,獨領。表現在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上。⑵區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⑶民族性-----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

13、發展民族文化的意義?

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藴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14、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包容性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幷蓄。

意義:①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②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15、文化生活的“喜”與“憂”?

(1)“喜”的原因: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

(2)“憂”的原因:文化市場的自發性、盲目性和傳媒的商業性

如何學好政治先做課前預習

高一學生剛進入高中,不知道該怎麼學習政治,而且高中不分科時課程特別多,大家不知道該怎麼學習也很正常,那麼最基本的就是做好課前預習。可能有人説,預習沒有什麼用,上課直接聽老師講不就得了麼,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預習呢?

預習其實是在學習一種政治思路,提前學習政治陌生的知識點,預習時最好把自己認為的重點知識都畫下來,同時標註一下哪裏沒看懂,沒理解到位,課堂上在認真聽老師講,這樣有重點的聽課學習的效果更好。

課後複習並做習題鞏固

高一政治雖然屬於文科,但也要做很多習題去鞏固,因為可能很多知識點你感覺自己會了,可是一到做題時才會發現有很多知識盲區,很多概念其實是模糊不清的,根本沒有理解透,也沒有區分好,所以通過做題能夠讓大家對知識的理解更透徹。

光做題好不夠,當題目做錯時,一定要對照課本去差錯誤的原因,不要模稜兩可就放過去了,那樣以後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或者考點還是不會。正確的做法是認真分析每一個選項,為什麼對或者為什麼錯,有哪些相似點以及如何區分微殊。

掌握概念和原理

政治的學習大多數都是對概念的理解,作為學生的我們,在掌握這些概念的時候,一定要進行適當的聯繫,比如:“完善”總是和“制度”搭配、“提高”總是和“能力”搭配、“制度”總是和“體系”搭配。

注意答題技巧和方法

比如我們在做選擇題的時候,可以採用排除法;在做簡答題、辨析題的時候,一定要審題立意,不要偏離主題,同時解答一定要説到重點,把握材料的關鍵意思,抓住關鍵詞,根據我們的理論知識來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