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7篇 美味印象:華夏美食之舌尖詩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14W

這篇文章將帶您領略"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這是一部記錄中國美食和飲食文化的紀錄片。通過攝影師的鏡頭和解説詞的描繪,我們將一同體驗中國各地的特色菜餚和獨特風味。讓我們一起探索中國的飲食之旅,感受舌尖上的味道帶給我們的無盡驚喜和愉悦。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7篇 美味印象:華夏美食之舌尖詩篇

第1篇

和紹興處在同一緯度線上,同屬古越地區的安徽省休寧縣。73歲的程進順,也在忙着釀造自家的糯米酒。對於老人來説,做酒算不上一件難事。富庶的江南地區,稻米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年前正是農閒,做幾壇米酒祭神敬祖、招待客人、犒勞自己,都是自然不過的事。

蠶繭般的酒麴是釀酒的靈魂,可以把它理解成“接上了菌的種子”。這些稻粉和辣蓼草的混合體,裏面沉睡着形形色色的發酵菌,等待合適的時機甦醒。程進順把碾碎的.酒麴,均勻地和糯米拌在一起。酒麴是中國人了不起的發明,是人們試圖捕捉和馴化微生物的最古老而有效的嘗試。這是釀酒中最重要的一步,它們將帶來轉化中最神奇的部分。

拌好的糯米被撥出一個深深的酒窩,再把指縫間的每一粒米都抹進缸中,撒上最後一把酒麴,之後的一切都要交給時間了。那些黴菌,將會把糯米中的澱粉變成糖,而酵母菌們負責把糖變成酒精。在黑暗中,彷彿傳來發酵菌們歡快的歌聲,時間越久,酒越醇香。黃酒綿長而厚重,中國人可以從這一種飲品裏,同時品味出“柔”和“剛”兩種境界。

飲黃酒的紹興人不瘟不火,他們對傳統的固守,也有滋有味地流淌在舌尖上。紹興人離不開醬油,這幾乎成為紹興最醒目的一種味覺標記。什麼都可以醬一醬再吃,足夠的鹽度可以讓食物在濕潮的環境裏久放不壞。在醬油裏翻滾過的任何食物,都被賦予了濃重的醬香味,它們被本地人稱作“家鄉菜”。這裏是自古的繁榮富庶之地,如今許多人家仍然樂於枕河而居,過閒適的日子。

城外的安昌古鎮,街市臨水而建。正是做臘味的季節,長短的竹竿上彰顯出富足。安昌的臘腸在中國的江浙一帶很有名氣,臘腸濃厚的滋味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本地釀造的醬油。醬園裏,露天的空場上,排列着上百隻碩大的醬缸。56歲的丁國雲依然身手矯健。醬料粘稠、厚重,需要人力定時地上下翻動,醬缸內的發酵才會均勻。在這些醬缸裏,微生物的世界互相制約、此消彼長。醬缸修修補補,用了幾十年。陽光的暴曬能夠激發菌的活力,但是雨水可能會搞砸一切。醬缸的帽子,不時被拿下來,扣上去,時間就在這反覆的聲響裏流走。“中國的醬”在人類的發酵史上獨樹一幟,數千年間,它成就了中國人餐桌上味道的基礎。

在中國的北方,醬的意味更加直接。王月英家的醬缸裏,只剩下一層缸底。足夠的鹽度,讓醬在嚴寒中也不容易結凍。在寒冷的東北,長久以來,鹽以醬的形式成為人們身體和心理的一種依靠。再過3個月就是下新醬的時候了,但是準備的工作卻要從現在開始。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7篇 美味印象:華夏美食之舌尖詩篇 第2張

第2篇

最早進入冬季的是東北,大雪已經落下,土地開始封凍。李樹國夫婦藏好糧食,以度過漫漫長冬。冬季,不僅是土地和作物休息的時間,也是忙碌一年的人們歸家,用團聚犒勞自己的季節。春節前,數以億計中國人,從工作地踏上回家的旅程。他們帶上簡單的家當,藉助一切交通工具,橫跨千里,歸心似箭,為的是一頓象徵着團圓的年夜飯。這是農業文明留給現代中國的`印記,也是我們關於時節故事的尾聲。

江西上堡,越冬的水田已經蓄水漚肥。湖南衡陽,何連榮一家期盼新年風調雨順。飛魚季又至蘭嶼,巴布接替了爺爺的工作。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裏,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第3篇

在中國北方的遼闊草原上,蒙古族的牧民也被另一種乳白色的美味滋養着。9月下旬,烏珠穆沁草原已經褪去了綠色,孟克和家人抓緊時間,趕在嚴冬之前,進行最後的出場放牧。草原的深秋充滿寒意,乾燥的牛糞可以讓爐火,燒得更旺一些。奶茶是早餐永遠的主角,磚茶、黃油、炒米以及鮮奶,是一鍋奶茶的重要內容。奶豆腐是幾天前做的,草原上的人離不開奶茶和奶豆腐,無法靠蔬菜和水果來補充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可以從這裏獲得。

草原有着神奇的`化繁為簡的能力。“木犢”是孟克的牛,正處在哺乳期。媽媽要想順利從母牛那裏獲得鮮奶,得先過小牛這一關。鮮奶已經不像天氣暖和時那樣容易發酵了,媽媽要抓緊時間趕製酸奶豆腐,作為漫長冬天的儲備。表皮的酸奶油先被小心地舀出來,這是很珍貴的部分。發酵的牛奶結成塊狀的凝乳,蛋白和乳清在火力下分離開,乳清不會被浪費,它們最適合喂牲畜。需要不停地攪動,這樣奶團才不會粘到鍋底。當最後的乳清被徹底耗干時,奶團被趁熱盛進模具中,孟克把新鮮的奶豆腐,最先遞到爺爺面前,那是最好的美食。

一直向南,幾千公里外的雲南幾乎是同樣的情形。粗重的木筷被靈活地使用,一個光滑的“牛奶糰子”很快就被揉了出來。三兩下後奶糰子被拉扯成片,捲上牆邊的竹架。在遠離北方草原的雲南大理,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來轉化這裏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場裏風乾,像是掛起了巨大的風鈴。這種遠隔萬里的默契,或許要追溯到蒙古人開疆拓野的年代。在800多年前,忽必烈時期的蒙古人遠征到雲南,定居至此的蒙古人,也帶來了遙遠家鄉的奶食味道。他們不會想到,這種轉化的手法一直被流傳下來,生機勃勃。

草原之外的地區,遊牧被農耕取代,人們沒有條件大規模地放牧牛羊,有限的土地首先被用來耕種。乳製品最終沒能在中原的廚房佔得一席突出之地,農耕文明中的人們轉而將目光投向另外一種植物資源——大豆,去獲取寶貴的蛋白質。這對歷史上缺乏肉食的中國人來説,既是智慧,也是一種幸運。中國的豆腐在清寡中暗含了某種精神層面的氣質,古人稱讚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

第4篇

一勺魚醬,足以讓最平常的食材陡然變得酸楚動人,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團聚,也註定是一頓百感交集的晚餐。在中國農村,6100萬孩子的成長,沒有父母陪伴,這個數字相當於英國人口的總和,他們被稱為留守兒童。李建英和哥哥為父母準備了一小壇魚醬,清晨五點,分別的時刻到了,一罈家鄉味,被帶往1000公里外的家鄉,也許有一天,他會以新的形式在他鄉重現。

千百年來,食物就這樣隨着人們的腳步,不停遷徙,不斷流變,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他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一頭則永遠牽絆着記憶深處的故鄉。離開40年後,華僑程世坤回到家鄉,隆重的祭拜,完成了他對家族的.迴歸,在這裏,宴請鄉鄰被稱作擺桌,任何事項,只有通過擺桌,才能順理成章地宣告確立。一頓歸鄉宴,窮盡鄉間名廚的全部手藝,中斷幾十年的相識和舊情,重新相通,瞬間讓一切回到從前,過去幾十年,程世坤在美國農場做工,這次老人準備回鄉定居,召喚他的,不僅僅是親情,更有熟悉的味道。

在泉州,在福建、台灣,甚至東南亞的華人中,這種味道被稱作古早味,少年熬成白髮,故鄉變了模樣,但各種老味道歷久彌新。大廈村海邊的沙土地,有一種著名的特產,他們貌不驚人,但幾乎全部出口海外——沙土蘿蔔——含水量接近90%,入口潤嫩幼滑,毫無纖維感。豬肉八分肥,兩分瘦,帶皮最好,切寸斷,與香菇海蠣、蝦乾同煮,肉的豐腴,蘿蔔的清香,米粒的飽滿,這就是讓泉州人慾罷不能的蘿蔔飯,一種簡樸而豐饒的主食。半身闖蕩,帶來家業豐厚,兒孫滿堂,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甘肅山丹牧場,老譚夫婦準備向下一站出發,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寧夏固原,回鄉的麥客們,開始收割自家的麥子;東海,夫妻船承載着對收穫的盼望,再次起錨。這是鉅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第5篇

解説詞在紀錄片表達上佔據重要地位。在社會人文類紀錄片中,解説詞承擔着敍事功能、補充和強化功能、連接結構功能以及抒情答意和提煉昇華作用。而作為美食類紀錄片的《舌尖上的中國》,其文案創作很細膩,其解説詞既言簡意賅,又不失文化涵養,既體現主題又體現了文化的魅力,飽含人文情懷。

一、《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創作理念分析

進入21世紀以後,隨着時代的變化,紀錄片呈現市場化和多元化的趨勢。同樣作為電視紀錄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解説詞,也在發生着變化,呈現多元化發展。

解説詞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細膩的文字來感染受眾,受眾會作出相應的反應,即通過解説詞的感染,來影響受眾的行為。而《舌尖上的中國》對現代生活及歷史文化的挖掘,思考,紀錄,對社會典型人物、事件的紀錄,則是其社會輿論引導作用的體現。這部紀錄片的解説詞,不論其教育意義還是輿論導向都做得很好。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二集《心傳》中這樣寫到日照時間逐漸變短,又到了採挖蕨根的時候了。歐洲考古發現,最古老的麪包,是用蕨類植物根中提取的澱粉,烘焙而成。莽山瑤族的先輩,也發現了這個祕密,從蕨根中獲得澱粉,製成一種原始的中式糕點,餈粑。鄧開風的祖輩過着遊耕遊居的生活,被稱為過山瑤。過去糧食產量有限,蕨根餈粑成為了過冬主食。如今製作蕨粑,不僅有對美味的留戀,也是祖輩提醒後代,不忘艱難時日。

這段解説既寫出了傳統的美食餈粑的用材,又寫出了中國古人的居安思危的生存智慧。

?舌尖上的中國》每集節目都有自己的主題,如腳步,心傳,時節,家常等,其解説詞的創作,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對不同地域的美食進行介紹,同時更加註重體現其所包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創作注重深入探究從美食表面來發覺其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同時也注重美食的發展變化,以此來探討中國美食的歷史背景和審美追求。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也注重對普通而又平凡的美食的描寫,其內容的主角多半是尋常百姓,沒有采用華麗的道具,通過普通的雙手製作出神奇的美味,這正是《舌尖上的中國》所體現出的人文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不僅僅是在記錄美食,更是在講人,及人與美食的故事,解説詞貼近人及其生活以及其內心,更能接近受眾,從而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二、《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寫作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國》在解説詞創作方面細膩温潤,通過分析其解説詞的寫作特色,來進一步探究電視紀錄片解説詞的創作策略,提升解説詞的寫作水平。

聲音和畫面的和諧交融,與出色的解説詞是分不開的。《舌尖上的中國》恰恰是將解説詞和畫面很和諧地和在了一起,相互補充,從而使故事有着完整的思路,情感表達也自然流暢。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簡明卻不簡單,直白卻又包含哲理。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中,講到小麥時畫面轉向三個麥客。解説詞是這樣的秦嶺北面,麥子熟了,機械收割的普及,也有競爭者的存在。麥客,中國古老的職業割麥人,他們踏着麥子成熟的節拍,用雙手挑戰機械。這一句首先是簡單的介紹了中國最後的職業割麥人的存在,隨後向觀眾傳達人文關懷。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多采用短句形式,有利於觀眾記憶,朗朗上口。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有這樣一段話春江水暖,刀魚最鮮,夏天滋補,筍乾燉雞,秋季肥美,魚頭不容錯過,冬日最愛,必是熱騰騰的火鍋。簡單的三字,四字即緊緊地扣住了主題《時節》,又交代了本集中的主要食材,簡單押韻,又不失水平,這是其不容忽視的特色之一。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不僅僅把美食製作的複雜程序,通過文字展現出來,也把鏡頭沒有辦法表現出來的食材悄悄變化的化學反應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讓人們既能掌握烹飪方法,又能知道發展原理,增長知識。

三、《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的細節分析

從情感細節的主觀來看,《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特別注重體現人文關懷。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一集中有這樣一段解説詞半個月是製作魚醬的時間,乳酸菌和酵母菌促成香氣的生成,揮發性有機酸,產生出魚醬獨特的酸味,苗族人最驕傲的調味品就是這樣形成的。一勺魚醬,足以讓最平常的食材變得酸楚可口,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團聚,也是一頓百感交集的晚餐。在中國農村,6100萬孩子的成長,沒有父母陪伴,這個數字等同於英國人口的總和,他們就是留守兒童。李建英和哥哥為父母準備了一小壇魚醬,清晨五點,是分別的時刻,一罈鄉味,被帶往1000公里外的家鄉,也許有一天,他會以新的形式在他鄉重現。這一段中飽含感人至深的情感細節,一方面説半個月是魚醬的製作週期,另一方面半個月也是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留守兒童與父母分離的不捨和辛酸,雖然是在描寫魚醬,但其實折射更多的是親情。

從環境細節的描寫來看,《舌尖上的中國》對環境的描寫極其細膩,讓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強對內容的理解。如《腳步》中介紹藏族小夥採蜂蜜時對環境的描寫讓觀眾彷彿自己也來到了林芝來感受印度洋的海風,看到了險峻的地勢,讓人更能理解採蜂蜜的難度是怎樣的大,加強了觀眾對內容的理解。

從動作細節的表現來看,解説詞對於表現動作主題的內心活動,傳達感情色彩,傳達意味有很大作用,而不單單是為了強調動作本身。如在描寫白馬採蜜時,有大量動作的細節描寫解説詞,白馬選了一根藤條,將自己和大樹相連,從現在起,這根藤條關係性命,看起來進展不錯,一個小時後,白馬爬了很高,但仍需要爬很高的距離。父親因為不放心,匆匆忙忙趕來,白馬不敢用雙手砍樹,速度明顯慢了許多。現在,他準備將藤條卸下,40米高,並且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這是一次極其危險的行走,野蜂不怕人,白馬從長輩那裏學會了點燃煙霧,迫使蜜蜂放棄抵抗,砍開蜜蜂藏身的樹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這些動作細節的描寫,突出了採蜜的困難,從而進一步突出了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十分不易。

?舌尖上的中國》解説詞的運用,為整個紀錄片增添了魅力,從而使得紀錄片收穫了很多忠實的觀眾,使得其影響不斷擴大。解説詞的成功運用讓《舌尖上的中國》呈現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美味的食物,更多的是文化的傳承,以及人文情懷的盡情體現,讓人一提到《舌尖上的中國》就有滿滿的正能量,也為中國紀錄片解説詞創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作用。

第6篇

面對嚴厲的師傅,阿苗每天心驚膽戰,反覆練習的三角團,終於得到師傅認可,第一次,她的手藝可以上桌。小小的成就感激勵着這個女孩,每天收工後只要有剩餘的食材,阿苗就會留下來繼續練習。蘇式糕點,中國漢族糕點的重要流派,與古典園林一樣,是蘇州的標誌。這座城市的另一面,現代化的世界工廠,吸引着700萬外來人口,造就了當今中國第二大移民城市。

飛速變化的生活中,古老的傳奇依然在上演。在白案江湖行走多年,呂傑民身懷一門絕技。將帶餡的糕團,製作成惟妙惟肖的動植物造型。從塑造漢字到塑造糕團,“象形”一直是中國人的獨門心傳。這種別具一格的糕點,已經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更高層次的,對生活情趣的審美。製作船點,既需要靈巧的手法,更需要先天的悟性。能見識到這門手藝,已經是莫大的獎勵。師傅則有另一番用意,為了延續蘇式糕點的傳奇,他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接班人。上有廟堂之高,下有江湖之遠,成為一名白案廚師的路,阿苗才剛剛起程。而更多關於食物的傳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裏。

汕頭的一天從海鮮市場的喧鬧開始,為家裏的小店採購食材,是阿哲每天的任務。這個年輕小夥,儼然是菜場裏的老主顧。父親曾是酒樓主廚,江湖人稱“阿烏”。阿哲有四個姐姐,他是家裏唯一的男孩。中國社會,父子的傳承關係比師徒更緊密。子承父業,被認為是最順理成章的事。但幾年前,阿哲考上廣州的大學,一心想在那裏闖蕩。職場受挫,回到家鄉,阿哲在家裏的小店幫忙。店裏的招牌是蠔烙,要做好這道最普通的潮汕小吃,一切從頭學起。在此之前,阿哲甚至沒有洗過一隻碗。蠔,也叫牡蠣,生長在沿岸淺海。20xx多年前,中國就有養殖牡蠣的記載。潮汕地區的汫洲,家家户户以蠔為生。當地人食蠔偏愛小而肥,吃起來更鮮嫩,這也是蠔烙的最佳選擇。汕頭老城,洗盡鉛華,巷子深處,隱藏着蠔烙最傳統的做法。蕃薯粉打漿,包裹蠔肉,可以減緩高温下的迅速縮水。烙到兩面焦黃,還要保持蠔肉生嫩,汁水飽滿,不失鮮味。蘸上魚露提鮮,入口外焦內潤,脆嫩兼備。阿烏的手藝不止蠔烙,上門製作宴席才是主業。阿哲跟着父親出去辦桌,從打下手做起。畢業於工商管理專業,現在卻和最平凡的食物打交道。他發現刻好一個蘿蔔花,並不比解一道高等數學題更容易。這一次,阿哲得到掌勺的機會,上桌前,還要父親最後潤色。

高速發展的中國,人們對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堅守傳統,還是做出改變,這是一個問題。

揚州,長三角發達城市圈中,獨具個性的城市。楊明坤,63歲,評話藝人。揚州評話,一種流傳四百多年的民間藝術。戰爭,英雄,愛情,背叛,説不盡的故事,全憑一張嘴。這不僅是一張説書的嘴,也是一張挑剔的嘴。與廚師朋友,探討日常小菜的門道,對他而言是一樁樂事。

一盤精到的燙乾絲,代表了揚州人對生活的基本要求。大白乾,每塊橫批成28片,再切細絲,根根分明,韌而不散。100攝氏度的水,洗燙三遍,去除豆腥,澆上滷汁和大量香油。素雅的`外觀,卻有極為軟嫩鮮香的口感。楊明坤要準備一席家宴,這是每年一次的傳統,師傅下廚,款待徒弟,美食的傳承,離不開挑剔的美食家。豐富的閲歷和敏鋭的味覺,讓楊明坤能準確把握這座城市的風味精髓,很少有人比他更瞭解揚州味道的正宗所在。

汕頭,日新月異,阿哲,正在嘗試突破。文蛤,花蛤,豆腐魚,顧客可以自由搭配。傳承四代人的蠔烙,在他手裏變幻出新意。阿哲經過反覆實驗,不斷地往傳統蠔烙中添加新的食材。原本最熟悉的小吃,給食客帶來意外的驚喜。一門手藝的生命力,正是對傳統的繼承和昇華。隨着時代而流變的美味,與舌尖相遇,觸動心靈。

第7篇

空氣裏滿是誘人的甜香,吳江人採摘桂花,為的是讓它們在舌尖上第二次綻放。長枳的檸檬酸保持花香和色澤,無論是鹹桂花還是甜桂花醬,都能把專屬於夏末初秋的花香,延續到深秋和隆冬。

一場秋雨之後,來自天空的身影,不斷提醒着楊福星,最值得期待的美食,正在這裏萌發。褐色小傘狀的蕈子,其貌不揚,卻被歷代美食家奉為珍饈。儘管名氣已大不如前,但是每年只要時節一到,楊福星就會匆匆上山,趕赴與這些寶藏一年一度的約會。板栗殼燒旺,幹辣椒炸香,再加入嫩薑片,激出雁來蕈的奇鮮,類似松針的清香。蕈子汁水透出時,少量生抽提味,老抽着色,文火熬上十幾分鍾。汁水濃稠,雁來蕈醬就可以出鍋了。看上去烏沉沉的東西,卻有着柔韌的質地。不過現在,一盤好菜才完成了一半。

雨前的桂花,在雨後已經醃好,無論做餡兒還是調料,都極有風味。新鮮的板栗,最適合用來搭配雞肉。肉豆腐,精肉和豬肝,用豬腸捆綁滷製,做出的扎肝最解饞。秋季,用味厚的食物補償苦夏的虧空,抵禦即將到來的寒冬,俗稱“貼秋膘”,是中國農業社會的傳統。

雁來蕈醬等候的最佳搭檔,遠在百里之外的長蕩湖。這是產蛋3年以上的老鴨,鴨肉與雁來蕈同燒。材質上的大葷大素,激發出滋味上的大開大闔,同季食材間的碰撞,把秋天的韻味渲染得分外濃郁。中國的廚師依靠豐富的經驗,在時節的變化裏,尋找到各種精彩的食物組合,並流傳至今。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後的黑土地上,垛滿需要晾曬兩週的稻穀。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幹物質積累豐富。脱殼後,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需要經歷138天的漫長生長期,收穫還在繼續,氣温已是零下。

3000公里外,豐收過後的上堡,乾燥的秋風勁吹。老沈家的第三代,開始了一生的旅程,新生的嬰兒在秋收之後滿月,是宴請親朋慶賀的時候。滿月酒,要按照曆書,挑出最好的日子,菜單沿用五碗四盤的傳統。肉菜的多少檢驗着主人家的誠意,這是稻農們盤點一年收成的時刻。春播種,夏長贏,等到秋天,顆粒歸倉,兒孫滿堂,這是中國人收穫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