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莫言讀後感7篇 "言之有物:莫言作品帶給我的啟迪"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W

本文以“莫言讀後感”為主題,將探討莫言的作品對讀者的影響。莫言是中國當代文學界的巨擘,他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敍事風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畫贏得了眾多讀者的喜愛與讚譽。通過閲讀莫言的小説,讀者不僅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還能從中汲取智慧和人生啟示。莫言的作品如同一把鑰匙,開啟着讀者內心的智慧之門。

莫言讀後感7篇

第1篇

其實本來是想寫一篇《秦腔》的都後感來着,但讀完秦腔後發現,自己整個就沒有書中所描繪的那種代入感,以至於讀起來味同嚼蠟。毫無感觸,可能讀這本書得需要到達某個年齡段或某個階段。於是就寫個《蛙》的讀後感吧。

第一次聽説《蛙》這本書是在莫言獲得諾獎之後,那時候就感覺莫言這種有鄉土氣息的作家很合我的胃口,想多看一點他的書,但當時上中學,沒那麼多時間。就找了一些他的短篇小説看,都很有味道。前些時候在圖書館偶然發現了這本《蛙》,就立即借走看完了。説實話,看完這本書的感觸很大的。

文章主要講了有個八路軍父親的姑姑,醫術高明,在農村推廣新法接生,於是在膠東一帶很有名氣,雖然從“姑姑”手中接生的還在有幾千名之多。但是喪生在“姑姑”手中的嬰兒也遍佈高密鄉。她一邊接生,一邊帶領她的徒弟們實行計劃生育,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紮,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

年輕時的姑姑強悍,有幹勁兒,很有能力,根正苗紅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那時的她嗓門大,膽子大,彷彿全世界沒有他幹不成的事。村民們愛戴她,只要是她接生,產婦及她的家人就心裏有底。但隨着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她動員村民們去做節育手術,逼迫那些懷孕超生的去做流產,有無數的嬰兒夭折在她手裏,甚至還有許多母親也命喪於此。村民們開始怨恨她、詛咒她。讀後感()但她一直立場堅定,即便是自己的親人,也一視同仁。甚至,自己的親侄媳婦兒都是死在她的手裏。她有過後悔,有過對自己工作的懷疑嗎?我想肯定是有的。我相信一些沒經歷過計劃生育,或沒有在那個年代的農村生活的人是很難理解為什麼那些人會冒着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代價去超生。其實我到現在也還是不太理解。我們都看過趙本山和宋丹丹演過的《超生游擊隊》那些令人匪夷所思,令觀眾開懷大笑的段子,其實都是真實存在的。

我媽説孩兒就是寶,不嫌多。她那一代人基本上都是這個思想。

再來説説姑姑這個人物設定吧。作者採用前後對照,把姑姑這一人物形象寫的非常飽滿。我就是個學生,也不瞭解啥寫作手法,我就來説一下對姑姑這個人物形象內心的理解吧。首先,姑姑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他為了自己的工作,親手殺死的自己的親侄兒媳婦兒。當然這只是個意外,就是因為這件事,所有的矛盾都在姑姑身上爆發了。為計劃生育工作奉獻了整個青春的姑姑,直到中年才找了一個手藝人結婚。姑姑的晚年是在懺悔中度過的。

通過這本書,幫我們瞭解到了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政策黑暗的一面,但如果不是那些計劃生育工作者們的腕鐵手段,是知道現在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現在百姓的思想轉變了,中國正在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政府也開放了二孩兒,但那個時代我們不能就此忘記。

莫言讀後感7篇

第2篇

莫言,是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今天讀了他的《莫言作品精選》之後,讓我頗有感觸。這本書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大多數文章都有深刻的諷刺意義。

在《倒立》這篇文章中講述的就是同學畢業多年以後的一場聚會。官至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的孫大盛——暗喻能夠轉展騰挪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孫大聖——回到地方宴請老同學:除了一介平民的“我”之外,其他幾位都在地方上混到一官半職:有糧食局長、交通局局長、政法委副書記、新華書店副經理,還有書店經理徐娘半老的妻子,當年曾經會表演倒立行走的校花謝蘭英,應該也是當年那個爹不親孃不疼,專好偷雞摸狗的“弼馬温”孫大盛的夢中情人吧。席間孫大盛縱橫開闔、隨心所欲、肆意調侃,而座下莫不小心翼翼,竭盡阿諛奉承、奴顏婢膝之能事,即使作為“我”也身不由己膜拜其中,這在通篇小説裏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小説結尾,孫大盛幾乎是強迫謝蘭英為他表演當年的“倒立”,謝既是藉着酒興、也是迫於孫大盛的壓力,這種壓力還來自席間所有的人。作者寫道謝蘭英“雙臂往地下一沉,沉重的雙腿終於舉了起來。她腿上的裙子就像剝開的香蕉皮一樣滑下去,露出了她的兩條豐滿的大腿和鮮紅的短褲”。孫大盛這種幾乎猥褻的要求結果竟然贏得滿堂喝彩,甚至也包括她那位趨炎附勢的丈夫!小説的場景基本圍繞在酒宴席上,情節也並不複雜,但是藴含的思想含義卻是相當尖鋭的。國小生謝蘭英露出小肚皮的倒立讓同學們讚歎不已,大家看到的是一個會表演倒立的孩子。然而在官本位體制下,人性被壓抑、被扭曲,是非被顛倒、被混淆,良知被踐踏、被泯滅,大家看到的是一個顛倒的官場。孫大盛正是憑藉着適應官場顛倒的“倒立”功夫,得以平步青雲。生活中謝蘭英的倒立極具諷刺地映襯了官場上顛倒的荒誕不經。

假如我是小説中的“小茅房”,我絕不會去刻意地迎合“孫大盛”的意願,強迫妻子“謝蘭英”喝酒、倒立等。我會尊重她,可以讓她以水代酒,更不會讓穿裙子的她倒立。因為即使哪有做了又怎樣,即使“孫大盛”高興了又怎樣。不顧犧牲一切換來的利益不是利益,而是一種侮辱。

?月光斬》也是一篇不錯的文章。故事的開頭寫的是'殺人放火'的重口味,縣委大院的那棵最高度雪松枯梢懸掛着一個黑乎乎的東西,烏鴉們不畏生死地輪番向那黑物攻擊,定睛細看,原來是一顆人頭,而且是縣委劉副書記的人頭。一時間,尖叫聲四起,警察來了,消防隊員來了,法醫來了,整個縣委大院一時間亂成一個如被火燎的馬蜂窩。隨後引出傳説中的'月光斬',據説用'月光斬'砍人首級,滴血不出。而劉副書記身首的茬口正是如此平整,不見血跡。於是又引出東關村的李鐵匠一家如何鍛打月光斬的過程,這個傳説被描摹得如同武俠小説中的情景一般神幻驚奇。但故事的結局又是出人意外,開篇的人頭事件原來只是一場鬧劇,身首分離的劉副書記只是一個塑料模特,劉副書記還好好地活着。而整個故事又是以表弟的一封電子郵件的附件形式來架構。

莫言的《月光斬》並非是一種單純的以'復仇'作為最終主題的小説,在其中有着別樣的復仇內容,一種帶有深刻的反思的'復仇'主題的展現,是對於社會與世人的冷漠,是對物慾橫流社會的批判,同時也是對當下民族性格的思考,需要的不單單是某一種復仇行為,更為重要的是一種民族覺醒的需求,是人們自我良知的清醒,莫言將'復仇'作為一味引子,讓其作為吶喊的引子去逐步喚醒'愚昧'的羣眾,去實現和完成某種意義上的社會改良,去試着改變人們的心理。還有《冰雪美人》也很好它通過描寫主人公孟喜喜因為長得太漂亮,加上她那獨特的傲立於冰雪的性格而引起我們這個社會羣體的嫉妒和排擠,最終被人們用冷漠和鄙視無情地'殺害'了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傳統觀念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根深蒂固的影響。

讀了莫言的作品,我知道了很多,收穫了很多,認清了很多......

第3篇

?蛙》為中國當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出版於20年,《蛙》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樸實的文字落腳於中國社會的一隅。

?蛙》接近歷史現實的書寫,主要講述的是鄉村醫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親是八路軍的軍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姑姑”繼承衣缽,開始在鄉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孃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姑姑”接生的嬰兒遍佈高密東北鄉,可喪生於“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佈高密東北鄉。姑姑一面行醫,一面帶領着自己的徒弟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紮,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蛙》是一部寫實主義作品,它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萬心矛盾地擁有着兩種身份:一種是鄉村醫生,一生接生嬰兒近萬名,人稱“送子娘娘”;另一種是堅決執行計劃生育國策的計生幹部,人又稱之“殺人妖魔”。對於萬心來説,卻必須做到統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無法逃脱的極度矛盾和痛苦之中。讀《蛙》,讀者會時時感到殘酷:一是小説情節和人物命運的殘酷,另一是莫言客觀冷靜地書寫他人靈魂深處極致痛苦的殘酷。

?蛙》延續了莫言對小説結構、敍述語言、審美訴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詩般反映社會變遷等方面的執着探索,在整體上達到了極高藝術水準,也是近幾年中國原創長篇小説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莫言的長篇小説《蛙》的中心詞是“計劃生育”,但這只是淺層表象,在這一中心詞背後,隱藏着的是莫言對生命(生殖、繁衍)的由衷敬畏和頂禮膜拜。

第4篇

?蛙》是一個底層計生幹部的個人史,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我國農村計生工作史。這段歷史中有榮辱,有辛酸,有執著,有無奈,有揭露,有褒貶,作家以敏鋭的眼光,捕捉社會的風雲變幻,娓娓道來,給人以振聾發聵般的心靈震撼。

?蛙》除卻情節的跌宕起伏,我還喜歡她的如下風姿:

語言詼諧。莫言的作品語言是很有風格的,流暢詼諧而且誇張,讓人忍俊不禁。比如寫王小倜飛行技術的高超,王駕機一個俯衝到西瓜地,探身摘下一個西瓜,一拉桿,殲擊機又呼嘯着衝向雲霄,呵呵,這是多麼誇張詼諧的文字!可以和青蓮居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相媲美了。

節奏鮮明。小説從小夥伴們吃煤寫起,如潺潺小溪,清新爽人,接下來的王小倜叛逃、wenge波瀾“小弦切切如私語”將讀者引入故事中,王膽順流逃跑河中分娩則是“大弦嘈嘈如急雨”的高潮,接下來美國愛嬰醫院的出現如河道陡然變寬,流水變緩,滿眼的粼粼微波,如此“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給人以跌宕起伏的藝術享受。

構思縝密。小説後半程寫王肝和秦河、郝大手默契配合,泥塑娃娃、推銷娃娃,王肝忽悠顧客時巧舌如簧就進入創作狀態,那創作狀態中的語言細膩而有哲理,縝密中充滿神祕,讓顧客心甘情願地爭先恐後地買泥娃娃。

有人説《蛙》思想不夠積極,是在揭計生工作的家醜,從政治的角度看確實有這個嫌疑。但是《蛙》是文學作品,是小説,是小説就要反映現實,超越現實。

第5篇

?我的母親》是老舍先生為紀念自己的母親而寫的,是一篇催人淚下的摯情之作,也是其最為優秀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今天,我津津有味地讀了《我的母親》。這篇散文主要講了:老舍自幼喪父,由母親獨自哺育,與母親有着無比深厚的感情。在老舍母親過世後,家人為了不讓老舍先生擔心,直到第二年母親壽日前夕,才讓老舍先生知道。於是,他以一個失去母親的兒子的心,向讀者傾訴對母親的愛、感激和懷念,寫下了散文——《我的母親》。

老舍先生憑着對母親真摯的愛,用平實、質樸的語言敍述了母親短暫的一生。他毫不吝筆墨細微地描寫,突出了母親勤勞、善良、樂於助人、意志堅強等優良品格和偉大無私的母愛。文章最後以“心痛!心痛!”結束,卻讓讀者落淚!落淚!

與老舍先生愛母親產生鮮明對比的,是街頭上那些流浪的老人。

街頭上流浪的老人,衣衫襤褸,頭髮散亂,駝着背,揹着一個麻袋。他們在夏天頂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風朔雪,在又髒又臭的垃圾桶中翻找着一些有用的東西來維持生計。他們有的是沒有兒女的,有的是失去兒女的還有的是被兒女拋棄的。老人們整日遊蕩在街頭,有時一天也撿不到多少紙和罐頭,他們可能餓一整天,也可能吃了上頓沒下頓。一些兒女是因為貧困而無法贍養老人,被迫將老人拋棄;還有一些老人的兒女家境並不貧困,但他們不想贍養老人,將老人遺棄了。我認為無論是家境平寒,還是不想贍養,這些都不是理由,他們應該好好對待自己的父母,父母其實是最希望和兒女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呀!

我從報紙上看到過一幅漫畫,雖然作者只用了寥寥幾筆,但意味深遠。漫畫題目是《媽媽的印花布》,大意是:一位母親用自己最漂亮的印花布包着自己的孩子抱在懷裏;孩子長大了,卻讓年邁的母親用印花布包着東西離開了家,那位母親是含着淚、全身顫抖地離開家。母親在過去用漂亮的印花布包着孩子,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父母不求回報,只求孩子長大後對自己好;而那個孩子,卻將自己的母親狠心地趕走了,這個孩子良心何在?父母養育了你,供你讀書,供你吃飯,可你卻將他們拋棄了,本來一家老少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可老人卻在街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給了你生命,你應當一輩子孝敬你的父母,鳥都可以反哺自己的父母,更何況我們人類呢?我們應該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

這篇散文不僅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明白了,以後一定要對自己的母親。

第6篇

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遠逝,留給子女無涯之戚。這種思亡之痛,不同的人會有迥然不同的表達方式。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寫給母親》一文抒發了深厚而又隱忍的思念亡母的真實情感,其言至平至淡,其情至真至誠,讀後令人心絃觸動涕淚沾襟。

?寫給母親》一文語言平淡,細碎瑣屑如話家常。雖然母親已逝將滿三週年,可在作者心中,她從未離開自己一日。正如作者所説,“3年裏,我一直有個奇怪的想法,就是覺得我媽沒有死”。在作者筆下,母親的離開安靜的就像“放心地閉了眼躺着”,只是“閉着的眼再沒有睜開”。之後的歲月裏,寫作時,每逢打噴嚏,都以為媽媽還在,有時還會聽到“我媽叫我”,“自言自語我媽”出去買東西了,“故意藏到”照片裏了,媽媽住過的房間仍然“原模原樣”地保存着……

所有這一切的不相信都源於兒子對母親的愛,這些絮叨之語就如對母親的輕聲訴説,而母親似乎正坐在兒子的面前,傾聽着兒子的心聲。語言淡至極致,不事雕琢,這不正是兒子對母親自然純淨而厚重的愛的表現嗎!

美文名篇之所以感染讀者,大多在於它細節的生動真實,《寫給母親》一文以細節打動人心、讓人讀後眼泛淚花的細節描寫可謂俯拾皆是。之前“我”每打噴嚏,母親總説“誰想哩,媽想哩!”母親的陝西口音親切平實,她喜愛説笑的性格亦躍然紙上。“我”寫作時,母親“就不再走動,也不出聲,卻要一眼一眼看着我”,並説“世上的字你能寫完嗎,出去轉轉麼”,母親對兒子的憐愛與疼惜在這些動作與語言細節中顯露無疑。而“我”放下筆去找母親,“立上半天”“自言自語”,給照片前的香爐上香,並説上一句“我不累”,這一系列的動作細節描寫,將失母后的“我”的形象鮮活地再現出來,思母而母已逝的傷痛之淚怎能不溢滿雙目呢!而“我出遠門後”,既沒有人反覆叮嚀,“我”有好的吃喝,也無人可送。這一部分心理細節描寫,將失母后的迷惘與失落真實地刻畫出來了。

?寫給母親》一文雖情感真摯深似海,但情感的表達不張揚不熱烈,字裏行間的剋制隱忍更令人心痛。雖是向母親傾吐思念之情的文章,但作者並沒有將這種情感無所顧忌地宣泄出來,而是靜靜追憶3年前母親生病與去世時的情形,詳敍了這3年裏思念母親的種種表現,娓娓而説理性而剋制。可到了文末,家裏要按風俗辦一場儀式“去墳上”,想到“母子再也難以相見”時,隱忍許久的熱淚便如開閘之水肆意流淌,痛哭嚎啕。如此真情如此深情,怎不令讀者也流下感動的淚水呢!

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對母親的大愛至愛積蓄至此,自然長歌當哭感人肺腑了!

第7篇

母愛是人類最神聖的情感,具有永恆的人性魅力。歌頌母愛、懷念母親便成為許多文學作品的主題,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體會抒寫母子情深,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即是這樣一篇質樸感人的回憶散文。

?我的母親》向我們展示了一位普通勞動婦女真、善、美的靈魂和作為母親那博大無私的胸懷;作者在抒寫母子間至愛親情的同時,也袒露了他對母親深切的懺悔之情。我們在作者深沉而熾熱的情感世界中感悟到一個樸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母親是愛的源泉,她珍藏於兒女的心底,永不枯竭。

母親對兒女的關愛無須太多的語言,這正是母愛深沉偉大之處。老舍先生能從母親無言的表情和舉動中體悟到這份真情。

老舍幼年失估,對母親有着極為深厚的感情,這是天性中兒女對母親那份割不斷的親情,更是母親淳樸的心靈和深沉的母愛,如清泉、如甘露,流進作者的心田,成為他一生汲取不盡的生命的源泉:老舍的軟而硬的性格,樂於助人、熱心公共事業的品質,勇敢面對困難的生活態度甚至他那愛清潔的生活習慣都來自他的母親,一位平凡的女性。

作者的筆不僅探人到母親的內心世界,展示她淳樸而美麗的心靈,特別是那份耐人咀嚼回味的對兒女的深情; 同時,那支筆又無情地解剖自己。老舍早年出國任教,回國後又為抗日救亡運動四處奔波,無暇回家陪伴和侍奉老母,為此,他一直懷着負疚感;而在母親去世一年後方才得知噩耗時,他的愧疚和悔恨之情達到高潮,無情地折磨着他的靈魂。他將自己比作插在瓶中的花草,“ 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他心中強大的根是慈祥的母親,失去了慈母,他的心將作無根的漂泊。

母親帶着遺憾而去,留給兒子的是無盡的思念和深深的自責,這複雜的內心感受又豈是言語所能描述? 惟以“ 心痛” 二字結束全文,但言盡情未了,給讀者留下一道人生思考題:母親為兒女付出的是多少? 兒女回報於母親的又有幾許? 這或許是永遠的不等式吧。

莫言在演講中首先想起母親,他想把得獎的榮譽分享給母親,可是不可能了。由於鐵路的修建,不得已將母親的墳墓移走,可是母親的骨殖融入了泥土之中。就這樣,莫言盡不了對母親應當的孝道,他對母親是愧疚,是思念……

他回憶了與母親有關的幾件事,充滿温情的事。我深深體會到生活不富裕的母子倆的艱辛。母親不要莫言去找當年打她的人報仇,她寬容,大度,不希望孩子被仇恨矇蔽。母親將自己好不容易吃上的餃子給了一個陌生的老人,她善良,對老人尊重。莫言多算了買白菜老人的錢,母親沒有打罵他,她淚流滿面,她認為為人應當清清白白。

之後,母親患了肺病,她依舊那樣堅強,她珍惜她的生命。母親不會嘲笑莫言相貌的醜陋,她只希望莫言可以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她看到的是心靈的`美麗。

為了報答母親,莫言把故事講給母親聽,漸漸地,也進步了許多。

莫言的《xx》也讀了一二,由人一再轉世,以牲畜的角度來揭露當時的歷史。

莫言善於講故事,而他的故事都是事實。而讓他堅信真理和正義的將是一個個源源不斷的故事的發生,也就是他走下去的經歷。

在照片新聞上也常看到莫言,幾乎都是笑着,沒有想過他背後的辛酸往事。

莫言,中國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的作品,中國最觸動人心的書。在我眼中,莫言是最偉大的作家,沒有之一!他筆下的小説是那麼的觸動人心;那麼的難以忘懷;那麼的令人無法自拔,我無法想象一部小説是如何讓人迷失自我的。這部小説是一種精神上的食糧,餵養了我乾癟的肌肉;充實了我知識的靈魂;喚醒了我那腐爛的皮肉,讓人受益匪淺。

?莫言作品》是我讀過的第一本莫言的作品,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我真正領教到了莫言的神威。當你真正的去嘗試這本書時,你就會發現自己變了,你已經迷失自我了,在文字間忘我,在行列間迷失,我也不是原來的自我了,一心只讀聖賢書。讀莫言的書的時候,感到自己全身都很舒服,腦袋輕飄飄的,身體軟綿綿的,手和手臂酥酥的,甚至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脈搏,此起彼伏,那種感覺太好以至於我想一直讀下去,它讓我着了迷,我一直不願放下,這本書,我喜歡那種感覺,由此可見莫言的書太具有感染力了。這本書中描述了許多難忘的故事,這些故事撲朔迷離,像霧一般的,已經深陷其中,卻無所作為,這些故事對於我來説,不是特別難懂。每一個故事都映射出一個社會現象,非常的真實,故事的結局大都都是特別悲慘的,引發人的思考和啟發。這些故事批判了一個個社會不良現象,對於現在的青少年來説,可能沒有切身體會,但是我們能感覺到那股正能量,無法抗拒。一個個真實又辛酸的故事,一個個殘酷的社會,生產着一個個真實而又虛幻的人。《莫言作品》中的每一個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現在人們活着就是為了--錢!金錢麻痺了人們的靈魂,但卻麻痺不了社會的正義!莫言真正的把自己的一腔熱血,投入到寫作當中,寫作是一件光明的事情,是神聖的事情;而作品則是寫作的產物,是光明的精華!莫言與當前的社會相比,實在是太光明瞭,他全心全意投入到寫作當中,諷刺了一個個現實而又殘酷的社會。願莫言的光輝普照萬物,點亮心中的正義之火。千言萬語,何若莫言......不必多講。

在讀這本書之前,看到這個書名會覺得這本書應該不好看。光看名字就覺得會好無聊,哪像我經常看的網絡小説,名字和簡介一看就有吸引力。再説,這個作者,路遙,不好意思,本人才疏學淺,孤陋寡聞,不識得此人。不過對於路遙兩個字,到是如雷貫耳,因為--路遙識馬力,日久見人心。

會看這本書,純屬意外。因為在家實在無聊,就去翻看妹妹們的書窩。想看的書都被我看過了。只剩下我覺得應該不好看的書了。這本書看起來又厚又無聊,國中的妹妹是怎麼看下去的,好奇使我翻開了這本書,大略看了一下,立馬覺得有戲。就抱着這本書坐在了一旁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思緒就像渴了許久,一旦飲上一口,立馬停不下來。不把此書看完,誰和我説話,我就和誰急。嘿,還真有和我搶書的。我那上國小畢業班的小妹妹。為了讓她儘快把作業寫完,我和她打了個商量,寫完作業,放假這兩天書都給她看。直至昨日,我終於又抱起了這本書,如牛飲水,一鼓作氣,把它看完了。

望着蓋上的書頁,我久久無法言語。腦子掀起了巨浪。這是距離我們很近卻又遙遠的年代,這是屬於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她們的歲月。歷史就像翻了那一頁。我看到了改革開放前農民的心酸。看到了老一輩人的愛情,親情和友情。看到了他們的現實與夢想,看到了他們的糾結與堅持,責任與擔當。看到了當時,農民,工人以及新生力量的思想崛起。這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史詩。

孫家,兩輩人。讓人心痛又心歡。父親的愧疚與開明,長兄的擔當與得失,少平的志向與堅持,年輕人的愛情與選擇。在如今,這個有些虛浮與狂躁,欠缺了沉澱和執着的社會。是如此可貴。

我們的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思想也在變。豐富的物質和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的思想重心和審美情趣也發生遷移。電子產品的多樣化更使我們無意與生活的細節。文學似乎也不再是最能激起共鳴的媒質,反而成了裝飾上的框架。但是,對於真善美的追求是時代共有的主題。請珍愛生活,珍愛生命,珍愛時間賜予我們的酸甜苦辣鹹。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説,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説,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從小處着眼,作者刻畫出一個個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襯托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反映人們的思想,給人以親近,給人以啟迪。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説孫少平,我認為孫少平這個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線,通過他的成長和成熟的經歷,展現給大家面前的是那個時代整整一代人對生活的憧憬與無奈。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貧窮曾讓許多有理想的人們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們的自卑與懦弱我們沒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們要用另外一種眼光去學會欣賞。那種戰勝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出自卑裏的堅強讓我敬畏,因為那也是一種精神。戰勝困難,擺脱束縛,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何的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愛情,學會生活,懂得珍惜,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也是一種警醒。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寫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他認識到了平凡,也選擇了平凡。

當我費力的打開第一頁的時候,就被一個雨雪描寫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系濛濛的雨絲夾着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玲玲的飄灑着…”我喜歡景物描寫,給人美的享受,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過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節變化,相同的季節不同的手法描寫,讓我大覽宏圖。

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贛台,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説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其中穿插兩個字交錯複雜的愛情故事。孫少平是幸福的,因為有田曉霞的出現。即使他們最終不能到一起,他們都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點,他遇到了田曉霞。然而,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呢?對於很多人來説,孫少平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裏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這麼認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畫到了極致。我甚至感覺少安就是身邊的某一位人。他小時候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麼的讓人惋惜。是的,沒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對於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為了家裏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儘管書中説他對潤葉是一種兄妹之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悦,甚至抓狂。潤葉這麼好的人,少安沒有理由不喜歡。只是我們的少安責任心太強,他在潛意識李認為自己給不了愛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談愛情。他只有婚姻,沒有愛情。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再説到少安的事業,可以這麼説,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並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並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多麼的現實啊,付出才會收穫。有得當然有失,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絕筆。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現在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我的態度。真的事無法言語,只記得那段時間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着各種幻想。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事多麼的美好。

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於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着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只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