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4篇 "感動時刻:無私奉獻展現的孝老愛親先進事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03K

李先生為了照顧晚期阿爾茨海默病的母親辭掉了工作,每天親自給母親洗澡、按摩並陪伴她長時間交流,直到母親離開人世。他的孝心感動了社會,成為孝老愛親的光輝代表。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4篇

第1篇

xx,男,出生於1958年4月,現年60歲,居住在氣象台社區55號。數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哥哥50年無怨無悔,不離不棄。

在幾十年的漫長歲月裏,xx與愛人xx照顧癱瘓的哥哥已成為氣象台社區傳頌的佳話。xx70歲,是xx的大哥,因從小患病,腿腳不方便。母親早逝,父親和兩個妹妹都在外打工,哥哥的生活起居全靠最小的弟弟xx照顧了。

由於患有強直性脊椎炎,xx從12歲起就開始“跛腳”,常人走1百米幾分鐘,但他卻要花半個小時。由於腿腳不方便,他讀完國小便在家為一家人洗衣、做飯。18歲時,xx徹底站不起來了,家務活便都落在了8歲的xx身上。

xx是幸運的,上帝關上了他的一扇門但是卻為他打開了一扇窗,他雖然不能向正常人那樣行動自如,但是他有親人的關心與愛護,他擁有這世界上最美好的親情。

xx本着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堅持照顧哥哥。每天放學回家,他總是先做好一家人的飯菜,再花上1個半小時給哥哥做全身按摩,直到幫助哥哥如廁、洗澡後,才有時間做作業。看着小夥伴們在户外玩耍嬉鬧,小小年紀的xx,卻只能過早的挑起照顧哥哥的重擔。

xx在家時都是坐在弟弟為他加工的木凳上,木凳釘了鐵條比較紮實,不容易摔跤。如今xx可以坐在凳子上慢慢移動,總躺着也怪難受的。雖已67歲,頭髮也花白,可他的精氣神卻絲毫不輸給年輕人。

xx8歲那會,一大家人擠在民主路十幾平米的小屋裏。晚上哥哥關節疼得睡不着,眼淚都快疼出來了卻拼命忍住,弟弟就爬起來陪哥哥一塊兒哭。回憶起童年,哥倆最開心的就是每週六了,哥哥愛看露天電影,弟弟就揹着他去解放路的劇院,那時候買不起輪椅,多虧了同去的小夥伴幫助輪流背。

日子一天天過去,xx也一天天長大,他做過搬運工、當過建築工人,無論打什麼工,他總是會抽時間回家為哥哥做飯。由於經常做飯,xx練出了一手好廚藝,由於廚藝了得,他被城區x單位招進去當了食堂廚師。這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一干就幹到了退休。

xx總説,“挑媳婦要温柔、善良、能包容我的,我的生活重心肯定是放在哥哥身上,還好這個心願實現了。”xx有個温柔的'媳婦兒,她叫xx,除了照顧女兒,就是照顧哥哥了。原來兄弟倆的住所只隔一堵牆,還是窗對窗,哥哥有啥事喊一句弟弟就能聽見。弟弟不在家,弟媳便會過來照顧哥哥。對於自己嫁到xx家後所做的一切,xx靦腆地説,自己所做的這些都是應該的,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説兩家話。早在嫁過來以前,她就知道家裏有一個大哥需要照顧,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有其他的想法。xx總説,“他是我們的哥哥,照顧他是應該的,別的人家裏也會這麼做,這也沒啥。”

哥哥自己在家摔了3次,摔一次就要在牀上躺半個月,弟弟總是自責不已。但是xx總是不願意麻煩弟弟一家,但是作為親人,他們怎會嫌麻煩呢?

上世紀80年代,哥哥xx曾組建過自己的家庭,並生有一女。可好景不長,也許是頂不住這樣的生活壓力,愛人在孩子1歲時悄悄離家。有了女兒,xx自食其力的心願越來越強烈,為了滿足哥哥的心願,xx幫哥哥盤下了一家小雜貨鋪,並和他一起張羅生意。

xx忘不了,一週總有幾個中午,弟弟都會抽時間騎三輪車去進貨,忙得大汗淋漓再去上班;每逢夏季,因為在太陽下曬久了,弟弟的脖頸處總會曬脱皮……

對於這些,xx總覺得這都是當弟弟的該照顧的,哥哥過得幸福快樂,就是最好的事。

50年來,xx用雙手為癱瘓哥哥撐起了一片晴空,譜寫了血濃於水的親情篇章。如今兄弟倆都“退休”了,各自的女兒都已長大成人,結伴在武漢打拼。對於以後的路,xx説,日子再難,也不能不顧親情,既然選擇了堅持,就不會放棄。如果可以,我願意再陪哥哥半個世紀。

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蹟4篇

第2篇

莫錦清,今年11歲,是東成國小六年級學生。她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小家庭,從小就體會着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打工照顧她自己是不容易的,懂得了父母養育她的艱辛,因此學會了感恩。

有一次,她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做農活,做了大半天,已經很累了,爸爸媽媽都躺在沙發上不願動,小清馬上給爸媽遞上一杯熱茶。然後又動手餵雞鴨,燒洗澡水。爸媽看着小女兒忙着忙那既高興又感動。

由於受父母的影響,每當節假日,她主動早起做早餐,晚上把青菜洗乾淨,放米下鍋煮熟,等待父母回來煮菜,儘量減輕父母的家務。在去年,她媽媽由於工作太累,病倒了,從此,她就擔起媽媽的工作,邊學習邊照顧病中的媽媽。人人都説她是好孩子。

在學校,她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有時同學忘了帶課本回家,她知道後總是趕緊做完作業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對於學習上的後進生,她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她有一顆慎真的愛心,有一次,她看到鄰居家的小孩玩耍時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只見她把小孩抱了起來,輕輕地拍去他身上的灰塵,一邊安慰他,一邊哄他玩。還有一次,一位老爺爺手拿鐵杴在修路,突然下起雨來,她立刻回家拿出一把傘送給了老爺爺,老爺爺很感動。

第3篇

王立梅,開城鎮都督村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臟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邊羣眾,她的事蹟傳遍六店街道。自與丈夫結婚以來,她和公婆的和諧程度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視如己出,從未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願對她説也不願意告訴自己的女兒們,立梅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x年,身患心臟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樓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在眾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關係最融洽的三兒媳婦王立梅主動去醫院照料公公,她沒有在丈夫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嫂子面前説一句抱怨的話。多年來,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邁體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術後,老年病纏身不能起牀正常活動,連吃飯都要人喂,這些年來吃喝拉撒睡全靠兒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對一雙公婆真是無微不至地關心,生活上多方照顧,夏天買回夏裝,冬天買回毛衣、羽絨服。婆婆經常腰、腿痛,立梅就給婆婆尋醫問藥,擦腰洗腳或陪送醫院診治,就像女兒照顧母親一樣。

丈夫徐魯生因工作需要經常不在家,立梅不僅悉心照料公婆,還特別重視一對兒女的學習,把這個家操持得美滿温馨,從不讓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又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還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鄰居都羨慕徐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王立梅的事蹟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圍村莊也傳為佳話,沒有誰不誇她的。都説:“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媳婦!”

經典國學《弟子規》中説:“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實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今天,在越來越文明的新農村裏,這樣的好媳婦就是我們民族傳統美德的傑出代表!

第4篇

吳伏連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大愛踐行生活的意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上慈下孝”的生動內涵。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真實故事,故事的結局有些淒涼,有點沉重,不會像電影劇本里的那般峯迴路轉,有的也許只是我們對事實的惋惜,對生活的歎息。三年前的一天,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24歲的孫子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患有尿毒症,需要高額的費用做透析,還需要換腎,而這時,孫子的父親早年患有糖尿病,母親有高血壓,而父母兩人都不能為自己的兒子捐腎,這讓做父母的只能為孩子乾着急,而這時,吳老太卻毫不猶豫的決定捐腎給孫子做手術,吳老太自己也不知道,這手術是什麼,會有什麼危險,但她更知道,孫子還很年輕,快要當爸爸了,還有大好的.青春等着他,而自己過了大半輩子了。

配型的結果非常的樂觀,手術也很順利,手術過後沒多久,孫子和女友結婚了,隨後,孫子也當爸爸了,吳老太也做太奶奶了,這本該是讓全家人都萬分開心的事,可惜好景不長,x年的3月,為了趕車,孫子跑了一段路,就是跑了這幾步,使得縫合的地方裂開了,讓本該可以慢慢恢復起來的孫子病情突然惡化,誰都不會想到,手術完後才半年多的時間裏,孫子就這麼離開了人世。吳老太經歷了人世間最慘痛的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孫之痛。

即便如此,吳老太也從沒有抱怨,悲觀,依然樂觀、平淡的生活在這塊屬於的她的土地上,很平凡,很普通,每天陪着年邁體弱多病的老伴下地種菜,生火做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照顧着老伴的日常生活。或許我們的主人公在外人看來會是多麼的無助和悲傷,而當她在70歲高齡時,還能開心,愜意的生活着,無論身邊發生了任何事還能坦率,誠然的去面對,不禁的讓我們對這位老太太產生了由衷的佩服與敬意。

吳老太的偉大在於她的無私,她的奉獻,她對生活的認知態度與人生追求,或許這樣的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現它的眼睛,又或許對於這些人,他們要的不是回報,這只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悟。這裏,我們衷心祝福老太太身體健康,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