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看見讀後感9篇 閲讀暢快,心靈觸動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4W

“看見讀後感”專欄是一個為讀者提供優質閲讀體驗的專欄。我們精選各類公文資料,包括政府公告、企事業單位文件等,為讀者提供真實、及時的信息。通過閲讀這些公文,我們能夠更加深入理解社會運行的規律與各類羣體的需求,進而產生豐富的心得體會。在這裏,讓我們一起探索公文背後的含義,共同挖掘知識的寶藏。

看見讀後感9篇 閲讀暢快,心靈觸動

第1篇

作為普通人,連公民都稱不上,不能妄加評論政府,經濟。但至少可以憤青一下這個社會。在屏幕上看到的是這社會的團結,力量,和諧,法制。在生活裏看到的是計較,落魄,掙扎,慾望,“國人大多是沒有信仰的,唯一算得上信仰的也只有錢了”,是啊,這個在奔跑中的國家,剛剛擺脱貧窮二三十年,苦日子都過怕了,誰不想多掙一點享受這社會,做個人上人來奴役不如自己的人。這種表裏不一應該在儒家思想那會就形成了,都説國人內斂,其實只是更多的是被奴役的養成掩飾的習慣。前幾天,我們村,剛剛發生村書記帶頭打村名,眉骨骨裂,起因是關於土地補貼的錢遲遲沒有發放。

這種猖狂的行為或許在很多農村都有發生,以家族勢力,金錢來獲得村官,那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直在反貪,老虎好打,耗子難纏,想想我們從中受益了多少。也怪不得,畢竟儒家思想還在根深蒂固,言論自由還敞開半扇小門。

更關心的還是錢包鼓不鼓,房價漲多少,油價降了沒,過好自己的生活,就算不給這社會舔累贅了,更多的情況是,有錢的錢越來越好掙,沒錢的越來越難掙,這或許也談到能力問題,談到能力又得談機會,談到機會還要談到關係,談到關係難免又談到政府關係。複雜的生物鏈,理一理就很清楚了。越是小地方,這條鏈接越明顯。現在的我們更容易觸發感動,一個視屏,一首音樂,一個故事總是內心感動不得了,有沒有想過,那是因為平時我們太多的冷漠,人啊,有些東西積蓄太久,總要找一個突破口來泄洪,然後繼續的積蓄等待下一個突破口。不曉得古時候專政有沒有現在這麼多問題,或許就是處於這種外在開放,內心封建的時候才會顯得這麼掙扎,內心跟不上節奏,該改改教育體制了,智商並不是分數能體現的。社會問題很多,我們自身的問題更多,想要的太多,書裏不也是這麼説的嘛?“生活本來就是陰雲密佈”。我們能看見的是真實的社會,看不見的確實真實的自己。

看見讀後感9篇 閲讀暢快,心靈觸動 第2張

第2篇

看見這本書是幾年前和閨蜜交換來的,一直沒有看完,這其中有一些自己的小矯情,不願意去碰觸一些內容如:虐貓事件,家暴等等。這次呢正好藉助讀書會的機會把它重新認真的看一遍。

書作者記者柴靜序言中寫: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確實如她自己所説的,這本書真的是作者身臨其境的感觸,靈魂深處的發問。

這次看的我覺得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和現在的疫情最息息相關的第二章: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2003年的非典相信像我這個年紀的人都印象深刻。但是當時的我還年輕,沒有孩子。甚至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沒有什麼牽掛。只記得當時,每天上班都有一個同事揹着消毒桶給每一個辦公室消毒,不能坐公交車需要自己騎自行車上下班……但是這次疫情不一樣了,人到中年的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洶湧而至的疫情讓我們不知所措,擔心老人擔心孩子,責任產生了焦慮。隨着時間的推移,“看見”柴靜描寫的2003年非典時期,我國第一次面對大疫情既沒有經驗,各種物資醫療設備相對短缺,但是我們還是戰勝了疫情。相比今天,我們有了非典時候的防疫經驗,衞生條件和醫療技術方面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電視節目裏不但有講述防疫的方法,更是加強了疫期的心理輔導。書符合心境更容易吸引人,白天和同事們進社區完成防疫任務,晚上和孩子們一起靜靜的看看書,充實又有力量……

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好的心態,祝福所有的人平安。中國平安。

第3篇

?看見》這本書有三條線,中國社會的進步歷程;柴靜姐姐自己的職業成長史;還有與一個人的交集和對他的紀念。

看記者寫這種自傳體的書,我還是第一次,我相信,只要是做記者的,並且已經成了一名名記者,文筆什麼的就不用説了。書中,一章就是一個專題的採訪。二十章,二十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是感動,也是沉重。這些故事並不是刻意挑選的標誌性事件,也不是描繪歷史的雄心。

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面,他們只是那些留給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柴靜姐姐這樣説道。

書中有一張照片給我印象非常深刻,柴靜姐姐蹲在地上,為一個哭泣的男孩擦拭眼淚——那是雙城時間中一個失去及姐姐的男孩。這個飽受非議的鏡頭讓很多人懷疑她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人因此戲稱她是“新聞戲劇主義”的代表人物。

其實,柴靜表現的是最純粹的真實,讓很多不習慣真實的人感覺她不真實。這樣的真實用冷漠的視角去看待,自然也就蒙上了矯揉造作的影子。之所以書中常有有這樣的真情流露,因為她希望一本書是關於‘人’,而不是關於‘我’。

十年之間,從非典、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幾乎都能發現柴靜的身影,而如華南虎照、徵地等剛性的調查報道她也多有製作。在書中,她作為講故事的人,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敍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印記。

今天,一共推薦了五位同學對《看見》一書的讀後感悟。每個人的見解,各有不同,但不變的是對《看見》這本書的肯定,對在書中的作者的肯定,她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敍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

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感受閲讀所帶來的快樂,體會文字的情感,讓我們一起閲讀,一起“讀”樹一幟!

第4篇

昨天晚上我開始看了柴靜的《看見》,第一次知道這本書好像是幾年前之前,我在網上看到對這本書的介紹,對於柴靜,我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也許是她林徽因似的美感,讓我對她有一種莫名的喜歡

其實我並沒有看過她的節目,對於她的瞭解都是從網上了解到的,網上對她的讚譽很高,我查了一下網上她報道的新聞,都是新聞界比較前沿的報道,是奮鬥在一線的記者,一直都想去讀《看見》這一本書,不是因為這本書的文筆有多好,我就想通過這本書而瞭解柴靜。去體驗她用她作為記者的視角看到的東西以及她的感受。

我也只看了一小段,我看到講非典的那一段,我看哭了。

對於非典我的印象很深,那時的我還在讀國中,用全名恐慌來形容都不為過,每天教室都會消毒,如果有同學感冒就會立刻請假,一刻都不敢在教室多待,好像在後面的時候我也感冒了,那時我媽還在世,那時我一回家,我媽就趕緊領我去診所。那時候的網絡並不發達,所以的信息都是通過電視來獲取,所以我對其他地區的疫情是並不瞭解的,也沒有看到當時柴靜那期新聞直播間,但昨天晚上我有重新看了一遍,即使非典過去了很久,心底的那份觸動還是沒有變化。

如果只看節目的話或許還感受不到新聞工作者面對非典時的實時心理變化。柴靜用文字記錄當時的情況,比電視更為詳細,我才知道,他們不是沒有恐慌,而是責任大於怯懦。

我把自己代入到文字當中,幾經哽咽,在地鐵上的我怕別人看到我的異常,我的眼淚硬生生迴旋在眼眶。觸動很大,也很敬佩。文中那句發給柴靜的短信:“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讓我感到莫名感動。這對於柴靜來講,是多大的肯定。

我的閲讀還在繼續,我會用心去看完這本書,去看,體會,理解那些我們不曾知道的世界。

第5篇

八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推薦這本書給我們,説是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於是閒暇之餘在書店看到時,便買下了。看了幾章後,雖有些不懂,卻也頗有感觸。

?看見》是主持人兼記者的柴靜所寫。還記得她自己斥巨資做的一個環境調查的視頻《穹頂之下》。那時,她用大量的數據説明,中國的環境從很早就已經開始被污染了。當然,在《看見》這本書中。也讓我深刻地感受到環境問題的嚴峻。山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書中是這樣描述山西的環境的:“天像個燒了很長時間的鍋一樣蓋在城市上空。一眼望去,不是灰,也不是黑。是焦黃色。”

“村裏各條路上全是煤渣,路邊莊稼地都被焦油染硬了,寸草不生。在只有焦黑的世界上,她的紅棉襖是唯一的亮色。”

大家都知道山西的煤礦之鄉,山西的經濟也因煤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可誰曾想到,一時的給這片土地的人民帶來的是永久的“貧困”。

柴靜是山西人,她很深刻地感受到山西的污染有多麼嚴重,當然,不止山西,這大家都知道,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多少大城市被霧霾所困擾,多少地方的人民沒有乾淨的水喝。

我們雖生活在沿海地區,污染相對來説還是較少,但水污染也不容樂觀。

聽爸爸媽媽,老師,爺爺奶奶這幾代人説,以前呢,不管是溪水,河水,都是清澈見底,可以直接捧起喝的,夏天炎熱的時候,還可以直接就跳進裏面游泳,抓一兩條小魚小蝦。

可是,現在呢,到處是各種顏色的臭水溝。還記得,以前下暴雨的時候,去學校的路途不一會兒就積起了水,其實一方面是學校的地段是低窪地,但更多的是旁邊的水溝堆滿垃圾,起不了排放雨水的作用,於是不一會兒就淹起來了。

一淹水呢,臭水溝的垃圾,臭水自然就積在路面,也積在學校中,經常就停課一天。那時還很高興呢,總盼着下暴雨,現在想想,污染真是太可怕了。

現在就已經是這樣了,因污染而得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如果我們再不治理的話,那麼將來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將是無盡的病魔,一個無色無味的世界。

第6篇

?看見》發佈六年後,我終於在室友的驅動下翻開了這本書。

一週時間,我翻了近兩百頁,這可能遠不及你的閲讀量,但我得向你坦白,這已經是我最快的閲讀速度了。旁人眼裏的中文系學生是熱愛閲讀的,我是個例外。我不喜歡讀書,尤其是被翻譯過來的外國文學,那些奇奇怪怪的句子實在令我感到莫名其妙,因此,我的許多被迫買來的外國文學書籍都逃不開被拋棄在書桌一角的命運。

在看了三節內容之後,我從寢室牀上撲騰而起,衝着室友喊:“怎麼辦?!我好喜歡柴靜啊!!”“你有毒啊?”室友這樣回覆我。她們早就習慣了我的神經質。

説得沒錯,我深中這本書的毒,連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居然可以堅持讀下去。看到這本書的一半,我就迫不及待的從網上找了有關柴靜採訪和演講的視頻,看完之後,我心裏的那個聲音越來越清晰了:我好喜歡柴靜!真的。

和書名一樣,柴靜將她記者生涯中真真切切看到的東西寫進了書本。她的經歷是對她的一種獨特的歷練,面對種種,她的表現讓我肅然起敬。從她個人來講,我很佩服柴靜。在央視,巨大的工作量,領導對片子的嚴審,採訪中存在的問題都沒有讓她放棄留在央視,而是憑着一股子倔勁兒讓她逐漸在新聞這一行聲名鵲起。作為記者,她很專業,採訪的問題層層展開,問題間藴藏的嚴密邏輯讓她向真相靠近。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麼瘦削的一個人居然大着膽子走進了非典病房,揭露環境污染的現狀,關注同性戀以及被家暴的女性,一個個尖鋭的話題都是對她的考驗,因為這當中的風險未可量也。我發現她已經做了超出記者本職之外的事情,因為她有一種憫人的情懷。

柴靜就是這樣一個人,作為普通人,她有被文靜外表遮蓋的剛毅和執着,作為記者,她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力圖還原真相。

我和《看見》之間隔着六年的距離,我與書中的柴靜似乎相見恨晚,柴靜滿足了我曾經對記者的期待:掛着記者證在眾多鏡頭前向新聞辦公室發言人提問,能採訪像周星馳、李連杰那樣的大咖,能氣定神閒與受訪對象侃侃而談,始終奔跑在新聞第一線……如果我能早點遇見,此刻我的身邊又會是另一番風景吧。

第7篇

“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能不能打開它,可能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雙城事件,是整本《看見》裏最能引起我共鳴的章節。不為什麼,只因為我在那些接受採訪的孩子和父母身上,看見了我自己,和我家庭的影子。不不不,不是説我也因為失去朋友而服下老鼠藥,我沒這麼幹過。是我的內心世界也曾經是不被人所瞭解的,無人能説清楚它是什麼樣子,甚至我自己。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都拒絕向其他人説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不是我不想説,而是我不知道找誰説,覺得沒人能理解我。正如文中的小蔡陳述的一樣,“聽別人説話的人”才是我認為能理解我的人。那時候,我父母的觀念就像苗苗父親,“給她吃好的,穿好的,還要啥?”只在乎我的温飽,不在乎我的感覺。而同學們對我又都是像小陳一樣,“班上的人多了,哪個都是朋友。”不甚關心。老師?他們就是一羣板着臉的陌生人。簡單地説,我的想法就是“沒有人會認真聽我講,他們聽了只會笑我。”於是,懷着對這個世界的不信任感,我把自己的心鎖起來,門焊死,窗用磚塊堵上,認為“這樣就沒人會笑我了”。這樣一來,也確實沒人因為我説出心裏話而笑我了——因為我成了一個喜、怒、哀、樂都在心裏“解決”的人。心裏“解決”不了怎麼辦?我就主動遠離自己的內心,玩遊戲玩一整天,在成就感中忘記內心的想法。這樣過了很久,也就有了今天我的“嚴肅”表情。

我認為,相比起事件中的孩子們,我比較幸運。因為我隨着年齡的增長,個人經驗和知識儲備的不斷積累,我再度接受了這個世界,心靈又再次“對外開放”了,沒有因為自己的封閉而造成嚴重後果。而雙城事件中的孩子們,他們的不幸是因為他們長期處於“沒人懂”這一狀態,只能抱團取暖,一旦團體中心的熱源消失,所有人都會受凍。事件中的苗苗,就是那個熱源。其他孩子,是圍着熱源一起抱團的人。對這個世界的不信任和成年人們的不理解,是寒風。正是寒風吹滅了熱源,才讓孩子們接二連三地倒下,最終成為一個轟動全國的事件。

雙城事件的確已經過去很遠,但是跟這起事件中的孩子一樣的人,像曾經的我一樣也不信任這個世界的人,還有很多。怎麼樣去了解孩子們的內心,怎麼樣去引導孩子們相信自己是“聽人説話的人”。這的確,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只有每個人都面對了,寒風才不把孩子們逼上絕路。

第8篇

看《看見》之前,我先看了本書的簡介,當看到“自傳性作品”時,我在內心已經把它定性為一個優秀記者的成長之路。等真正看完之後,才發現和我想象的還是有一些區別,這本書以柴靜的採訪作為線索,在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調查的同時,自己也在一步步成長,從青澀走向成熟的,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到真正成熟的記者的轉化,在她每次的自省當中,又一次次的昇華自己。

“看見”,從鏡頭中看,從每一個人的眼裏去看。當我們看到一些事件,往往已經定義上了善惡,往往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譴責。而柴靜卻能夠通過鏡頭,告訴我事實真相併不是想象中的非黑即白,當事人為什麼會做出這些決定,在作出決定的背後又經歷過什麼,抽絲剝繭般的把真相展露出來。

當我看到非典那一章的時候,對我的震撼不亞於一場心靈地震,我從未想過非典是那麼的嚴重。當時我還在上國小,對非典並沒有什麼概念,只是每天例行公事一樣的探測體温,從來沒有想過非典是這麼的可怕,可以輕輕鬆鬆剝奪無數人的生命。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無數白衣天使站了出來,為抗擊非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阻止了非典的蔓延。

在汶川地震時,遠在河北上國中的我都能感覺到震感,更不必説位於震源地區的汶川了,那是我根本想象不出來的災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並不是一句空話,在當時,無數人民子弟兵和志願者趕赴災區,全國人民捐錢捐物支援災區。地震災民就算親人在災難中喪生,也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園。

在每次的災難面前,並不僅僅只有黑暗,在黑暗中,有那麼一絲絲的希望像陽光一樣照射進來,慢慢地擴大。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發生了這些與我們休慼相關的事,也讓我們知道了我們肩上的責任和擔當。

在社會陰暗面的揭露上,我並沒有對當今社會失望,相反,只有把這些陰暗面揭露出來,社會才會變得更好。我始終相信,什麼東西都會慢慢變好的。

在看這本書時,經常能找到共鳴,許多觀點直擊內心。對人性也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每個人都是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做出的選擇,都是符合自身的利益的。人並不是只有一面,也不可能只有一面,世界上並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在做事上,無論做什麼,都要堅持下去,行百里路半九十,想要成功,就只有堅持這一條路。

第9篇

對於柴靜最早的結識不是《看見》,而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演講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其實這本書在我的書架已經沉睡了很久了,最近閒來無事,無意間在飯後翻了幾頁,便一發不可收拾讀完了這本書。

在讀《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對有關她的新聞接觸甚少,只知道是一位央視的記者、主持人。當時看完這本書,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觸動,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紀實類節目《新聞調查》和訪談類節目《看見》。她採訪的多是邊緣性、尖鋭的、爭議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語言平靜理性但不失鋭氣,往往能一語中的,直入人心。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那些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如今此書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書中敍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鋭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新聞裏到底是應該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件本身也或者是事件的背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們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裏非典期間隨時面臨着生命風險的第一線從醫人員;“雙城的創傷”裏連續服毒自殺的孩子們;“沉默在尖叫”里長期遭受家暴後殺夫入獄的女人們;“無能的力量”裏默默無聞地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盧安克...勇於質疑、盡力挖掘真相,帶着理解與尊重的將之呈現在我們面前,正是柴靜在她的採訪中所散發的獨特魅力。在這個信息爆炸又繁雜的時代,她的新聞既保持着新聞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不帶任何偏見的報道,沒添加任何的個人主義色彩進去,卻又偏偏充滿了人味。

最後,我想説柴靜是一位有良心,敢説真話的新聞工作者,她有着犀利和敏鋭雙眼、堅定與堅持精神。她冷靜客觀,有着一顆熾熱的扶持弱者的心靈,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不怕危險,不向惡勢力妥協,是一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我們需要這樣的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