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創新爭先自立自強”主題心得3篇 科技創新:自強不息,爭先創優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1K

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之際,我們要倍加珍視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創新精神。只有不斷自立自強、勇攀科技高峯,我們才能在技術領域中贏得更多的勝利。讓我們與全國的科技工作者們一起共同創新爭先,為推動科技進步不懈努力!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創新爭先自立自強”主題心得3篇 科技創新:自強不息,爭先創優

第1篇

在時代迅速發展的今天,科技成了國家發展的脊樑。《20_年全球創指數報告》指出中國成為唯一進入前30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僅次於美國的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國。這不能看出中國已日益強大起來,這與中國科技的發展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強國需要科技引領。

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工作者。“棄醫從核”的黃旭華,紮根荒島30年,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這使得我國在核潛艇領域不再是一片空白;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獲得者趙保丹,雖是一名青年科學家卻對物理有極大熱忱,對此也有着清醒的認知;古生物界泰斗張彌曼,在大學期間就深入研究古魚化石,成為“我國古生物學第一人”……這些許許多多的科研人員,為我國科技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作為中學生,同時也是當代青年,擔負着國家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自然要向他們學習,有朝一日獻身於祖國科研事業,使中國富起來,強起來!

科技強國必須要有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態度。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十分注重這一點。他倡導所有的華為人都要精益求精。在華為,有為使芯片縮小0.01平方釐米而實驗上萬次的射頻工程師;有耗費十年青春換取語音通話就水晶般清澈的語音工程師;有苛刻以求,和每一分貝噪音較勁的風扇工程師……這種將細節做到極致的精神,以及對國家科研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皆為我等學習之榜。

除此之外,科技強國也需要堅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青年時期就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即便現如今已過了鮐背之年,卻拒絕頤養天年,為研究超級雜交水稻在田野裏奔波,試驗。這樣一位偉大的農業科學家,值得我們銘記。還有“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她本是備受寵愛的江南閨秀,是北大的高材生,卻甘於奉獻自己大半輩子的光陰,守護着735座莫高窟。在她的自傳中,她自稱是敦煌莫高窟的守護者。“我心歸處是敦煌。”這是何等高尚的信念!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唯有做奮鬥者,勇立新時代潮頭,才能做新時代的弄潮兒。國家的重任由我們擔起,為了早日實現強國夢,為了引領科研前沿,我們必須厚積薄發,久久為功,書寫無愧於時代的業績,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創新爭先自立自強”主題心得3篇 科技創新:自強不息,爭先創優 第2張

第2篇

什麼是科技?所謂科技,百度説就是科學技術的簡稱,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學技術,這將是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往小處説,其實是指在現有温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在很早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盼望過上這種衣食無憂的生活,如今,這都已變成了現實,科技就在我們身邊。

科技就在我們身邊,不是嗎?科技是城鎮的變化,是我們創建新型科技社會的一個縮影,來看看我們塔山鎮吧,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商店裏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寬闊的公路上車水馬龍,各種車輛川流不息;昔日面向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現在坐在電腦前,通過互聯網來了解菜市行情;我們這些國小生打扮得大方、漂亮,也更加活潑了;家用電器日益增多,蒲扇也光榮“下崗”了;工廠裏一切都是機械化設備……

科技就在身邊,不是嗎?以前,我們鄉鎮一到晚上靜悄悄的,沒幾個地方是亮着路燈的,街上的店面也幾乎不開,可是現在呢?一到晚上,燈火通明,大街上,商店照常營業,顧客依舊不少,再看看那縱橫交錯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大大小小的廣場上,有人在跳舞,有人在散步,五彩的霓虹燈加上車鳴聲、舞曲聲、歡笑聲,構成了一曲祥和的月光進行曲,還頗有一番大城市的感覺呢!

科技就在身邊,不是嗎?在我家裏,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我小的時候,父母進貨都是跟大客車去,夏天,十分炎熱,冬天,十分寒冷,每次回來都很辛苦。可是現在好了,隨着生活水平的慢慢提高,父親買了輛新車幫母親進貨,讓他們減少了許多的辛苦。聽母親説,他們還想再開二店、三店呢!父母的生意做大了,我家的收入也高了。以前我們家的二居房,幾十平方米,每次逢年過節的,家裏一來人,就站不下了,十分擁擠。可現在已經變成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寬敞大房了,就算來再多的客人,也不會為房子小而發愁了。

科技就在我們身邊,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要靠自己去創造,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就胸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從點點滴滴做起,奮發學習,把自己鍛造成一塊有為的好鋼,把我們的社會建設的更加美好吧!

第3篇

聞令而動、夙夜奮戰,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是新時代應急管理人的本色與擔當。

為加強隊伍建設,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的濃厚氛圍,中央宣傳部、應急管理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先進事蹟。

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魯東監察分局三級調研員張在貴,自20_年從事煤礦安全監察工作至今,有近19個年頭了。

自工作以來,他下井近3000次,井下行程約8萬里,查處隱患1萬多條,避免重大涉險事故3起,挽救150多名礦工生命;面對企業高薪聘請不為所動,患有嚴重眼疾卻堅守煤監一線。

魯東監察分局黨總支書記郭守軍回憶,有一次,張在貴在轄區某市組織召開安全度汛工作會期間,注意到某礦負責人接電話後神情慌張地離開了。職業警覺讓他意識到,可能出現了安全問題。

他立即趕往該礦調度室,通過監控發現,該礦發生了透水事故,而井下150名礦工仍在作業。在此情況下,他當即下達“停止一切採掘活動、撤出井下所有人員”的監察指令。井下所有人員撤出後不到2小時,井下工作區域就被淹沒。

“為了保護礦工生命安全,自己要紮根煤礦安全監察一線,為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再立新功!”張在貴説。

“難不怕,怕的是做得不到位。”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監察專員魏麗萍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

安全生產工作責任重、壓力大,並非女性理想的職業選擇,但魏麗萍卻不離不棄,堅持了30多年。她説:“我就是喜歡它,總覺得有好多迫切需要乾的事。”

職業衞生評價、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及法制建設、礦山監管、工業監管、中介機構監管和綜合監管……談起她負責過的工作,掰起十個手指頭也數不過來。

在擔任原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監管一處處長期間,魏麗萍帶領同事緊緊盯住白酒製造企業隱患治理、涉爆粉塵企業隱患治理,出實招、求實效,通過技術指導、執法處罰、約談通報等多種手段,督促指導企業實打實地開展隱患治理。

魏麗萍從監管一處調到監管二處任處長。期間,她不僅帶隊完成了10餘項風險突出領域的評估、調研,還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建立了企業主體責任規範,構建起了嚴密的責任體系。

“我和安全的‘約會’還沒有結束,有太多問題想去探究。”魏麗萍説。

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黃浦支隊車站中隊是消防隊伍中的一面旗幟。

中隊駐守在上海“心臟”地帶,承擔着黃浦區內3.21平方公里範圍內的滅火救災、搶險救援及社會救助任務。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消防隊伍中第一個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模範消防中隊”榮譽稱號的英雄集體,車站中隊已經走過了20年發展歷程。

南京金陵化工火災遠程馳援、汶川抗震救災8天8夜的生死相依、地鐵十號線追尾事故救援中的逆行身影……授稱以來,中隊接警9000多次,營救和疏散人員1714人,保護財產價值達13億餘元。

為主動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能拓展需要,車站中隊積極探索建立高層滅火救援、地鐵滅火救援“專業隊”組訓模式,推進營區“實戰化”訓練,加強戰鬥力建設。在_年全國消防體能達標考核中,車站中隊代表上海總隊出戰,取得了全國第一的過硬成績。

內蒙古額爾古納市莫爾道嘎鎮奇乾鄉年均氣温零下3攝氏度,冬季長達9個月,被稱為“風停止的地方”。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奇乾中隊就駐紮這裏,堅守了半個多世紀。

奇乾中隊是森林消防隊伍中唯一獨立駐防的中隊之一,擔負着北部原始林區95萬公頃原始森林防火滅火任務,每逢春夏秋三季森林防火滅火緊要期,中隊消防隊員全天24小時戰備,應對隨時發生的森林大火。

20_年仲夏,北部原始林區伊木河林場發生森林火災,直接威脅到原始森林和邊防連隊油庫安全,情況萬分危急。

“黨員突擊隊,跟我上!”時任中隊指導員吳迪冒着被倒木砸傷的危險,帶領10名黨員骨幹在火頭必經之地開挖防火隔離帶,阻止了火線蔓延。

“哪裏有險情,那裏就有我們;哪裏有危險,那裏就有我們……”指導員王永剛説。1963年建隊以來,奇乾中隊共出動兵力14000餘人次,撲滅火警火災近400起,為保護國家森林資源作出了傑出貢獻。

福建省地震局地震預警工作團隊十幾年來不斷創新,運用科技手段與地震波進行賽跑,決戰地震預警系統“最後一公里”,確保預警信息及時發佈。

20_年,韋永祥來到福建省地震局工作,受命組建團隊開展地震預警相關技術研究。

韋永祥説,團隊成立沒多久,發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的沉重災難深深刺痛了團隊成員。他們全身心投入到這項減災新技術研究,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並且每年一個月的集中攻關,連續六年,完成了50多萬行軟件代碼編寫、上千次軟件更新等研發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