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科技強國心得8篇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54K

詳細的心得體會肯定會結合自己的真實經歷,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優質的心得能鍛鍊我們思考能力的,一定要認真寫作,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科技強國心得8篇,感謝您的參閲。

科技強國心得8篇

科技強國心得篇1

近來中美貿易爭端引發的核心技術問題,美國禁止向中國手機制造商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華為作為被世界所熟知、在中國有創新力的企業之一,雖然有了自己的“海思”和“麒麟”系列芯片,但華為卻沒有製造芯片的能力。

那我們該如何走接下來的路呢?我們只有痛定思痛、意氣奮起,開闢自主的科技創新之路,才不會又一次被國際列強遏制與打壓,又一次讓核心技術成為我們民族在當今新時代的新型“鴉片”!

“心”之痛,如何痛定思痛

在此次中美貿易戰中,“芯片”技術首當其衝,突顯出我國對進口芯片的依賴,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當年國產“運十”的研發與空客處於同一起跑線上,而“運十”的下馬無疑讓中國再一次拉大了同西方飛機制造企業的技術代差,直至今天空客與波音平分天下的時候,中國航天人正用數倍的金錢和努力彌補着當年落下的功課……

為何會出現這樣被動的僵局?是我們核心技術製造方面的思路出現了惰性,“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一個温水煮青蛙般的口號,正在摧毀着我們整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探索精神。曾經讓it界人士引以為傲的“中國芯——loongson龍芯系列”中國芯片的研究停滯,從而引發中興、華為的“芯片”事件。所以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買不來,這是這次中美貿易戰給人們敲響的警鐘。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力更生不能忘。

痛定思痛!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技術化緣是拿不來的”。根據“中國製造2025”戰略,半導體市場已成為中國的優先發展的重要領域,目標是降低對國外技術的依賴,並扶持本國的行業龍頭。為此舉國上下掀起了一片“芯片”開發熱,國家加大投入及政策扶持,中國積極發展芯片業是中美貿易僵局的核心問題,只有解了這“芯”之痛,增強國家科技實力,掌握了核心了科技,我們才能真正具有話語權,才能擺脱對國外產品的依賴,才能不受外國的壓制。

“新”之路,如何開天闢地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世界有目共睹。我們的化學、材料、物理等學科躋身世界前列,量子衞星、北斗系統、天宮空間站都處於世界地位,超級計算機連續10次蟬聯世界之冠,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但是這些光環的背後我們還是要剖析表象背後存在的問題:自金融危機以來,西方輿論齊聲唱響“中國崛起”“大國盛世”的神話,但在這背後隱藏着一個嚴酷事實——中國犧牲了創新力、核心技術、自主品牌、不可再生資源、廣大農民工的福祉,從引進技術,轉變引進工廠,淪為世界的裝配車間。

細細體會《聽,習近平論科技創新》和《深刻把握科技創新與發展大勢——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院院士大會重要講話》這兩篇文章,不難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開天闢地!習近平深刻指出:“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從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看,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這既是歷史機遇,也是嚴峻挑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全國上下必須堅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鬥目標,堅持創新人才驅動,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廣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在科技創新方面開天闢地之氣勢,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復興夢,開闢出一條自主創新、科技強國之路。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的殷切希望,為我們在前沿領域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指明瞭方向。創新發展,人才驅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斷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鬥目標和最終的民族復興夢。

科技強國心得篇2

21世紀的今日,現代科技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並改變。影響着人們的生活。應對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我們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與飛速發展的科技共同提高。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類社會的提高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提高,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

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期望,應當樹立遠大的夢想,因為僅有具有遠大夢想的青少年才能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夢想的達成需要歷經坎坷,但只要我們埋頭苦幹,不拋棄。不放棄,就必須能取得成功

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強弱的標誌。時代在發展,科技在提高,我們唯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不被時代所拋棄。而探索就是永無止境的追求,魯迅先生曾説: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着不自滿的人類向前進。這教育我們不論什麼時候都不能自滿,要一向堅持謙遜的態度,不懈追求完美。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我們青少年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實踐。實踐的成功須以頑強堅韌的精神為動力,所以我們應當培養不屈不撓的精神。另外,實踐還需要必須的知識做基礎,所以我們必須把握青春,努力學習。

此刻,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競爭能推動人類禮貌的創造,能使真正的人才脱穎而出,但參與競爭必須具備頑強的鬥志和良好的心理承受本事。我們僅有學會競爭。敢於競爭,才能適應這個科技爆炸的時代,不被它無情地淘汰。

在這個科技時代,我們必須學會創新。創新是人才的本質,創造力的萎縮會導致民族活力的窒息。我們要克服惰性,敢於標新立異,大膽地進行創造。我們正處在人生的春天,應充分利用這大好時光,用青春的熱情點燃時代精神的火炬。

科技正在提高,我們應當和着科技提高的旋律,用青春的力量譜寫出一個個動人的音符:我們要與科技共提高。

科技強國心得篇3

最近,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決定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團結引領服務知識分子的重要舉措,對於把各方面優秀知識分子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來,形成不懈奮鬥、團結奮鬥的生動局面,具有深遠意義。

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行,我們應該做到高度重視、關心、愛護知識分子,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愛國奉獻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要着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在知識分子和廣大人才中大力弘揚愛國奉獻精神。

我們身邊有無數優秀的知識分子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蹟,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他們堅守正道、追求真理、甘於奉獻,堅持將自己的人生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洪流。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就是要堅持政治引領,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廣大知識分子牢固樹立家國情懷,讓愛國主義成為知識分子的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作為年青一代的我們應該學習無私奉獻、愛崗敬業、聽黨指揮的精神。除此之外,我們要把學習與推動科技創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緊密結合起來,限度地激發廣大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奮鬥激情,引導他們鋭意創造、大膽創新,把人生的華美篇章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科技強國心得篇4

細品規劃《建議》的“民生”分量

11月3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稱《建議》),全文共計15個部分、60條、約2萬字,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指明瞭全新的行動方向、擘畫出宏偉的逐夢藍圖。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更是最客觀的見證者。每一次中央全會及五年規劃的編制無不具有很強的未來導向性,深刻定義着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而如何更好地發展,每一步改革前行都離不開羣眾的參與,每一點發展成果都需要百姓的共享。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諸多嚴峻複雜的現實挑戰,一事接着一事辦,一年接着一年幹,持續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百姓所盼。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進入新發展階段,離不開新發展理念的指引,少不了新發展格局的構建。眾所周知,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然而,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創了我國五年規劃編制史上首次“網絡問策”,廣大人民羣眾積極參與、建言獻策,留言100多萬條,徵求意見的範圍之大、羣眾參與人數之多,可謂是前所未有,而這一切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讓規劃《建議》能夠真正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人的發展,是一切發展的動力和歸宿。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民生在黨的工作中的分量有多重,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十三五”時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讓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且成色十足。於百姓的視角綜觀規劃《建議》,我們可以真切而明顯地感知到“民生”二字沉甸甸的分量。從“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到“中等收入羣體顯著擴大”;從“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中,對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度重視與密切關注躍然於紙上,浸透在字間。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民生”是桿秤,一頭連着百姓的衣食住行,一頭連着國家的繁榮富強。它絕不是虛無抽象的概念,更不是模稜兩可的説辭。規劃與政策的“紅利”,既釋放着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又最大限度地惠及着廣大人民羣眾。習近平總書記曾諄諄告誡全黨同志,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羣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為此,無論是在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中,還是在抗洪搶險的驚濤駭浪裏,無論是在脱貧攻堅的一線戰場上,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闊征程中,“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終閃耀着璀璨奪目的光芒。

立足五年,着眼百年。藍圖既定,方向更明。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非同尋常的年份,如期而至的盛會,關於未來的綱領,高頻出現的“民”字,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豐富和拓展,也必將照亮中國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科技強國心得篇5

這學期的科技課使我記憶深刻,我從課上明白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我們生活在美好的二十一世紀,歷史的車輪正在向前飛速滾動着,先進的科學技術也不斷增加,為我們創造了無憂無慮的新世界。在這信息如此發達的年代,競爭如此慘烈的環境,要想有一席之地,必須具有創新之觀念。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時代,更是一個全面創新的時代。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論是對國家、民族,還是對學生個人的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經濟時代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既對當代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孕育着當代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珍貴契機。

作為大學生,其實我們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只是在不經意中把它輕易地扼殺掉了,只要我們積極思考,不斷探索,發明家與普通人都差距就在一念之間。我們要善於學習,善於總結分析。徐春花助理説過:“學習能力是創新的源動力”。必須善於學習,通過學習別人先進的思想、理念、技術,領會其精髓,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再結合具體情況,做到舉一反

其實自古以來我們都是在不斷創新中發展而來的。從許多故事中我們都能明白。就如鬼谷子和他的學生,要是沒有創新思維,孫臏能輕而易舉做到“木柴無煙,百擔有餘”麼?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所以,學習創新,使我們必不可少的一個東西。

創新是一種技術和一種產品產生的基礎,沒有創新,我們就不能生活得如此美好,不能享受這些產品或技術,例如:有了飛機,我們才能“圓飛天夢”,才能快速到達某個地方;有了電話,我們才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通話;有了高樓建築,我們才能節約土地資源等等,這些東西和技術的出現,都是有了創新,這個“新”的產生,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與享受,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創新的這種“新”的思想,這樣我們以後的生活才會變得越來越好。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青少年,更應該創新,長大後為祖國貢獻自己的發明或想法的實現,創新還能挽救人類,挽救地球行之有效的方法,那是因為現在的環境污染越來越惡劣,温室效應,南極空洞的出現都在警告我們,我們要用技術來改變這種狀況,才能避免地球、人類的毀滅,而這種技術主要是來源於創新,所以我們培養創新意識,還能為人類做出貢獻,甚至挽救人類,換救地球,總之一句話,創新很有可能成為改變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創新也有利於培養我們的創新意識,它有利於提高我們的思考能力,與多角度思考等方面的能力,當你出身社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對你是很有用的,例如當你成功進入一家公司工作時,你用自己的創新意識來創造出“新”產品、新技術時,你會得到公司的認何和別人的崇拜,進而你會提高自己的地位,讓自己在社會中站穩腳,充分發揮自己的社會與人生的價值。

創新我也有,雖然總是想法,但有了這種意識,以後會培養出創新的產品。當我用鉛筆做作業時,一寫錯字,就要用擦子來改正,擦不了多久,特別是我這種用擦子很厲害的人,一會那東西就變得跟豆子一般小,所以,我在想能不能把擦下來的屑集合起來,再次反覆利用,而且那效果還是不賴的,雖然,這只是想法,但是有了我這種創新意識,在以後一定能發明出、實踐出來。

總之一句話,創新不僅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享受與便利,而且這能培養我們的某些能力,甚至它還能挽救地球的生命,所以我們要多創新,多培養創新意識,便於從小事中發現大事物,為人類、為世界,同時也為自己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造福人類。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它就像長了腳一樣,很快他就走遠了而我認為,那些快樂,大部分都是創新課給予我的。現已經是大二的我們,面對一下子就增長了如此多的課程,像每天都是在作業堆裏過一樣,我們每一節課都會看到新面孔,每一堂課的時間都被排得滿滿的,説實話,這樣的學習模式,我到現在都還不能適應。我是一個喜歡自由的人,像這樣的被束縛在牢籠裏的日子,我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真的讓人感覺很累。

然而,在上創新課的時候,我就覺得像衝出牢籠的鳥一樣,那時候就可以呼吸着新鮮自由的空氣,很容易地放下繁重的學習任務。老師給我們營造的那些輕鬆、愉悦的氛圍,給我一種家一般的温暖。

我們男生大多都不喜歡平淡無奇的生活,對生活總是擁有好奇心,總想為生活製造一些波瀾,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會有趣、有價值、有意義。在週末的時候,我總是喜歡在家玩遊戲,如果遊戲很簡單,一下子就可以通過了,我反而不大喜歡,因為我覺得,這種遊戲沒有什麼挑戰性,當我打一個遊戲,好幾次都沒能通過時,雖然有點失落,但失落過後,我就會想,如果用一種新的方法去玩,那會不會有新的進展呢?有時,可能還會失敗,但經過改進,最後,還是通過了,那時候,心裏就會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真的,學習創新讓我學會了很多,它讓我瞭解了創新的趣味性,也讓我知道,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對於個人、集體,甚至國家、世界都是必不可少的,“創新是民族之魂”。

科技強國心得篇6

激發新時代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併為最高獎獲得者等頒獎。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黨和人民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獎。核潛艇“痴翁”黃旭華院士、氣象泰斗曾慶存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備受矚目。各獎項“含金量”十足,彰顯中國科技的強勁動力,將進一步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戰勝各方困難的信心,激發新時代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

激發科技報國的力量。當前,舉國上下都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作為中國夢的重要基礎,科技強國夢的實現需要全體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而這樣的努力,必然離不開科技工作者對科研和祖國的熱愛。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科技發展波瀾壯闊、成就輝煌,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懷愛國情、秉報國志,艱苦奮鬥、潛心探索、無私奉獻,取得一項又一項重大發現發明創造。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緊密相連,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把個人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新時代偉大征程之中。

激發無私奉獻的力量。無私奉獻、甘於付出,不計個人得失,是科技工作者的優秀精神特質。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院士,隱姓埋名生活了30年。他離家研製核潛艇時,剛剛30歲出頭,等回家見到親人時,已是60多歲的白髮老人了。與“風雲變幻”打交道,攀登氣象科學高峯的曾慶存院士有一句“名言”:餓着肚子推公式,越推越新鮮。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樹立敢於吃苦、甘於奉獻的觀念,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心無旁騖、潛心鑽研,以“一輩子全心全力只幹一件事”的恆心毅力安心致研,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

激發創新突破的力量。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一些重要領域已躋身世界前列,科技實力明顯提升,我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然而,21世紀的全球科技創新競爭,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佔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我國經濟社會轉型、高質量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推動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堅守科技報國初心,牢記科技強國使命,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研國家之所需,洞察變革於端倪,把握先機於初始,引領方向於“無人區”,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不斷實現重大創新突破。

科技興則國家興,創新強則民族強。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全國科技工作者要以黃旭華院士、曾慶存院士及全體獲獎者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創新,勇攀科技高峯,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科技強國心得篇7

?科技文獻檢索》這門課程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課程,它是一門選修課,並且它的課時也比較少,所以這門課程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上起來應該比較輕鬆,因而我也比較輕視它。但是,在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後,我才發現它真正的意義。它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可以加強我們對文獻檢索基本原理的理解、讓我更熟悉自己專業的信息資源,同時還能掌握數據庫的檢索方法。除此之外,這門課程的授課方式和考核形式也與我們其它的課程有一點的不同,老師先對課程做大概的介紹,提供一些學習方法,接着老師再結合我們專業的特點佈置作業、安排檢索實習,並集中指導實習和答疑,所以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需要自學和自己動手操作,同時根據老師的要求來完成學習任務。

雖然僅僅只是幾節課的學習,這門課程便深化了我的信息意識。在此之前,對本專業的學習,我主要都是閲讀教材和圖書館的書籍,雖然一直覺得圖書資源很不錯,但是學習了這門課程後發現電子文獻檢索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它的信息量也特別的大。同時通過上機操作,使我輕鬆地掌握了獲取和利用自己專業及專業相關的電子文獻信息資源的基本方法,因而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學習效率。記得在大二時完成《功能高分子材料》選修課的一篇論文我花了將近一週的時間才收集整理好滿足老師要求字數的材料,而如今,我可以用不到一個下午的時間便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再者,這門課程主要是自學和自己動手操作,所以它不但可以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還考察了我的細心、耐心以及自覺性。最後,對於一個即將畢業的大三學生來説,接下來將會面對更多有難度的學習任務,所以光靠教材和老師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要靠自己收集資料。比如説像課程設計、第二實踐以及畢業論文等等,不但需要的信息量大而且還要很專業,但在通過科技文獻檢索這門課程的學習後,我絲毫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我可以快速地從眾多的文獻中準確挑選出符合自己專業的資料,絕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通過對文獻檢索的'學習,可以大大增加我的知識量和擴大我的知識面,所以學習這門課程有很大的意義。

科技強國心得篇8

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開始,從人類學會製造並使用工具來幫忙自我開始,人類的禮貌便拉開了帷幕,於是,人類便開始不斷地創新,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政治制度,創新文學藝術,創新成為人類禮貌的助推器。

科技創新,讓我們的生活學習更便利。

以書籍的演變史為例。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為克服甲骨文材料不易得的缺點,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竹簡和木牘。為克服竹簡木牘笨重的缺點,春秋末期人們發明了輕便的帛書。絲絹價貴,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破布漁網樹皮製成既輕且賤的紙,手抄紙書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發明雕版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制書效率,降低了書的成本。如今,縮微圖書越發微小易存,整個大英國書館的所有藏書,可保存在指甲蓋大小的電腦芯片上。

制度創新,讓我們的社會更進步。

我們這天之所以有如此便捷優越的生活環境,是無數科學工作者智慧的結晶。難以想像,沒有科學,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我們不會忘記封建迷信怎樣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會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深刻教訓。建國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試看:三峽大壩電站的電流已照亮近半個中國;青藏鐵路的修建,必將大大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的宏偉藍圖也已徐徐展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也已圓滿成功,也許你要説這些科技發展的成果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遠,那我們不妨看看你最熟悉的家吧。

從早期的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發展為如今的彩電電腦汽車等等高科技產品,科學正悄悄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網絡帶來了信息時代,通訊帶來了便捷溝通,我們在享受這些便利時也應對着科技的挑戰。在科技改變我們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更為看重的就應是科學帶給我們的挑戰與機遇精神追求的改變。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棄家庭乃至生命於不顧,追求探索着真理。楚國的屈原,漢代的蘇軾,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飛陸游,清代的林則徐,無以不是以國家職責為重的典範。中華民族正是由這些脊樑支撐着,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是不斷髮展和創新的,我們的祖國也必須會更加繁榮富強。

Tags: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