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原則》熱門讀後感模板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4W

《原則》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定要杜絕情緒化,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來處理遇到的問題,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更吸引人的眼球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原則》熱門讀後感模板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原則》熱門讀後感模板三篇
《原則》讀後感1

最近看達里奧的《原則》,看完幾頁就逼着自己寫點讀後的思考,這種方式確實很利於對文章的吸收。以下為對《原則》我的歷程部分的思考。

達里奧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買賣股票,並投身於資本市場,這點和巴菲特很像。他們之所以都能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能作為獨立人去投資,與當時美國的社會大環境有關。

60年代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總量佔全球的40%。股票價格也一直在漲,幾乎買哪個漲哪個,他們所關心的只是哪個漲得更快一點。在這樣的一個形勢下,人人炒股買股,甚至包括一些未成年人。

美國是一個開放的民族,在美國大多數的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的態度也是寬容開放的,孩子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幹自己喜歡乾的事情。而中國的60年代,人民正在經歷着生活的苦難、饑荒,生活必需品極度匱乏,當時的中國可以用“落後”二字概括。

達里奧在很小的時候就四處打零工(巴菲特也是如此),並有一些可以獨立支配的錢,通過對這些錢的管理投資,他學了很多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無法通過上學和玩耍獲得的。

這點很有借鑑意義,為了從小讓孩子樹立好的金錢意,可以在他適當的年齡讓他去打零工掙錢,並學會管理支配自己的收入,通過對錢的支配和管理,學到基本的金融知識。

與失敗相比,乏味和平庸更讓人恐懼。

達里奧的這句話,我深有體會。中國人追求中庸之道。在集體中不能冒頭,更不能殿後,最好做中間大多數人。其實這也是大多數人不成功的原因,包括我在內。人人因為害怕失敗,害怕做錯,為了防止失敗而寧願不做。大多數中國人渴望安全、穩定。希望自己能在體制內生活,有金飯碗。隨着互聯網的發展,這樣一勞永逸的工作在中國正慢慢減少,很多體制內的人面臨失業危險。世界是永恆不變的,我們要去擁抱變化。勇於去挑戰,哪怕失敗,而失敗獲得的經驗是對我們最好的獎賞。

如果一個人和同伴的步調不一致,也許因為他聽到的是不同的鼓點。讓他跟着他聽到的音樂前行吧,不管是遲緩還是激越。

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我們習慣於以自己的立場來考慮問題。比如你身高1.6米,你同事身高1.8米;這時候公司進來一個身高1.7米的女孩。你驚呼:“你真高。”而你的同事卻説:“不算高”。同一個人由於站的立場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就像很著名的一句話,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所以如果你對某人看不上眼,或者有衝突的時候,請試着站在他的位置上想一想,也許你會豁然開朗。

每日的輸出踐行,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則》讀後感2

最近有幸拜讀雷.達里奧《原則》一書,讀完後感觸良多,我的感想是:原則是一個人走向或接近夢想的必要途徑。年少的我們經常問自己:我想要什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答案。

電影《後會無期》裏説過一句話: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因為無論再好的方法論給你,你最終要面對的是自我。作者告訴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缺陷,找到那些缺陷模式,然後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它。想起自己過去放棄的一些事情,它都是有規律的——以極度興奮的狀態開始,然後在遇到困難之後就陷入了自我懷疑和打退堂鼓的狀態。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放棄的。要怎麼解決?很簡單,當你自我懷疑和打退堂鼓的那個狀態就是關鍵時刻,只要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要掉鏈子就成功克服了這個困難,慢慢養成習慣,就成了你的原則。

以前我經常問自己,我是誰?我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有點哲學,但必須充分了解自己,清晰剖析自己,後面的人生才可以展開。每個人對自己定位不同,我想成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成為一個鋼琴家,成為一個演説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就行,確定好目標後就要不惜時間、金錢、注意力去完成它,當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結果是由過程你的行動決定的,這些行動你信奉獻怎樣的原則尤為重要。

確定目標後,要怎樣實現呢?什麼能夠幫助我完成目標?目標,計劃,週期關鍵因素缺一不可。例如: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優秀鋼琴家,那麼我完成這個目標需要做什麼呢?優秀鋼琴家是怎麼做到的?假設我想五年達到這個目標,那麼在這之內如果練習、彈奏、揣摩,總結就是我完成目標所必須做的,那麼我就告訴自己:這五年之內我每天要做的就是練習、彈奏、揣摩,總結。

不管你的目標是什麼,計劃好請堅定不移地做下去,過程遇到問題怎麼辦?作者告訴我們他的做法是:目標→遇到問題→診斷問題→解決方案→落實方案,當我們遇見問題的時候,不要急着去解決,而是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去分析問題癥結,從具體問題出發去解決,落實方案,這是最關鍵的一步,這也常常是最難的一步。我要怎麼做才能讓這個方案落實?要是在落實中又出現了問題,我該如何應對?這整個過程中其實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論,它不僅可以幫你解決在實現目標中所遇到的問題,更能夠通過解決這一個個的問題,讓你自身得到進步昇華,這才是最終的意義。

《原則》讀後感3

《原則》一書內容十分豐富,作者Dalio將自己超過四十年的人生經歷和創業經驗和盤托出,向讀者娓娓道來。我想,無論讀者是誰,無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大概都會從此書中受益。也正是因為如此,每位讀者閲讀後的體會和收穫也將很不相同。我在這裏談談令我感受最深的幾點。

首先,要多做有意義的思考。本書一開始,就開明宗義地提出了三個問題:(1)你想要什麼?(2)現實是什麼?(3)你打算怎麼做?如果不打算稀裏糊塗地過一輩子,這幾個問題都是我們需要想清楚的。一開始的時候,或者在很長時間內,我們也許對這幾個問題都沒有清晰的答案;甚至,隨着我們的閲歷增長,人生目標也在不斷變化。但我們必須經常思考這幾個問題。

根據我的經驗,人生中的很多不快和痛苦,都是由於自己的期望和現實之間的不匹配造成的。期望和現實之間有差距,這很正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有兩個選擇。第一是選擇接受現實,因此拉低自己的期望。第二是不打算接受現實,那就需要制定出一個行動的計劃,讓現實逐漸向期望靠攏。我們可以短時間生活在期望和現實的巨大差距之中,但時間長了肯定行不通。

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期望和現實往往也都在不斷變化,因此這是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最理想的狀態是,我的期望總是設定得比現實高那麼一點,這樣我既有動力去努力工作,也不至於因目標定的太高而氣餒沮喪。

其次,是要極端誠實、正確面對自己的弱點。這裏説的誠實,不是説不能欺騙別人,因為那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之一,根本就不在討論範圍內。這裏的意思是説,要極端誠實地面對自己。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性格如何,我們的強項和弱點是什麼,我們自己最清楚。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找別人幫助。我們可以嘗試,可以提高,可以失敗,但不能偽裝。如果不能對自己誠實,不能正視自己的弱點,那我們就很難進步,就無法擁有更加有意義和成功的`人生和職業

和多數人的觀點不同,Dalio告訴我們有弱點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在他看來,他沒有遇見過完美而成功的人士。即使他眼中的英雄,在一生的經歷當中也會不斷遇到各種挫敗,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的弱點所導致的。但這些英雄式的人物能夠正視自己,能夠克服弱點,並不會讓自我感覺阻礙自己的進步。這一點對我們來説尤其重要。我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們的弱點會被立刻且毫不留情地放映在業績上。在市場面前,我們的自我感覺或者面子毫無價值。比如,我們做錯了方向,難道市場會顧及我們的面子問題而改變其運行方向嗎?當然不會。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只有收起面子、認識錯誤、糾正錯誤,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

第三,和上面那點相關聯的是,我們如何面對失敗。我們不是不可以失敗,而是該如何去面對失敗,是被失敗打倒,還是把失敗當作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從中汲取經驗而完善自己?個人如此,機構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公司在挫折面前就一蹶不振,甚至退出歷史舞台。Dalio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幾十年前道瓊斯指數中的成分股,只有很少數目前還在指數當中,就是這個原因。尼采説過,“凡是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更強大”。沒錯,但前提是我們要從錯誤中學習。

在如何面對失敗的態度上,古往今來人們的分歧其實還是挺大的。我有種感覺就是我們的文化似乎對失敗非常不寬容。比如,在歷史上,如果是武將戰敗了,那麼等待他們的結果就比較悲慘,一般是要被軍法處置的,比如被斬首。如果是文臣失敗了,比如推行某種變法失敗,那麼等待他們的常常是身敗名裂,甚至在道德上被譴責。這些情況在我們的歷史上一再重演。但反觀西方,對失敗就寬容很多。比如在古羅馬,戰敗的將軍一般不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除非有通敵賣國的嫌疑;相反,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被重新啟用,繼續在戰場上馳騁。古羅馬人認為,敗軍之將從失敗中學到勝利所不能帶來的寶貴經驗,而且軍人的榮譽感會驅使他們今後去追逐輝煌的勝利。

只允許勝利而不能容忍失敗還將引發更多的問題,比如不敢嘗試,比如當事人想盡辦法掩蓋失敗。這方面,已經有很多智者做過很多的論述。對於我們來説,這問題非常關鍵。在金融市場上,失敗是常態,有個説法是:長期來看,如果你“只有”50%的成功率,那就已經很好了;能有60%的成功率,你就是傳奇;如果你的成功率能達到70%,你就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