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8W

通過讀後感的寫作可以很好的記錄我們內心的情感,讀後感是為了記錄下個人在讀書後的感受而書寫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7篇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篇1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一個詩、文、詞、書、畫都已登峯造極的人,一個擁有豐富多彩的一生的人,一個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的人。他至始至終保持着樂觀豁達的精神,即使是在被貶、誣陷和被囚禁時。這樣一個人怎能不讓我敬佩?怎能不讓世人敬佩?這幾天,我品讀了林語堂先生的一本著作——《蘇東坡傳》。“歲月失於道路,命運困於黨爭,生活寄於風雨,襟懷奉於蒼生。”這正是書中所講述的蘇軾波瀾壯闊的一生。它使我沉迷其中,並略有所悟。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個與世人眼中不一樣的蘇東坡。

這本書的封面是一副圖畫和四個繁體的字——蘇東坡傳。那幅圖畫則是當代著名畫家範曾先生的作品:《蘇東坡赤壁吟嘯圖》。只見蘇軾站在赤壁岸邊,背後是滾滾的浪花。他的衣襟隨風飄起,彷彿正在感受歷史的滄桑。畫上還書有一首蘇軾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個簡潔的封面有着濃濃的古風氣息,同時也讓我感受到蘇東坡的豪情。帶着一種敬畏和敬佩的心情,我翻開了這本書。

蘇軾的青年時期還算比較順利,他努力減輕變法給人民帶來的負擔,他在徐州治理洪水,在杭州整治西湖。但他的人生到了壯年就開始了轉折。因為他反對王安石變法,被御史彈劾,幸而仁宗的皇后喜愛蘇東坡的詩與文采,在臨終前還留下了不要為難蘇東坡的遺言,皇帝也無殺他之意,於是他被寬恕貶謫黃州,但他還是在獄中度過了四個月。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他的後半生也過得不好,連續數次遭貶,甚至要自己耕作維持生活。但他的樂觀絲毫不減,還遊歷做詩,創造美食,也經歷過磨難,就這樣奇特地了此一生。

“唐宋八大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蘇軾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三人,他們三人被稱為“三蘇”。其中文學成就最高的還是蘇軾。從小到大,我學過無數蘇軾的詩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寫的是多麼美妙的楊花!還有那首中秋詞,《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篇文章的標題便是出自《定風波》的“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最後,還有我最喜歡的兩首詞——《江城子》,一首寫的是豪情,“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首寫的是思念,“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八大家中的另一奇才,歐陽修,曾説過:“讀蘇東坡來信,不知為何,我竟喜極汗下。老夫當退讓此人,使之出人頭地。”要知道,當時的學者都懼怕歐陽修的意見。他還對他的兒子説過:“記着我的話,三十年後,無人再談論老夫。”這句話後來果然應驗了,在蘇東坡逝世後十年,真的無人再談論歐陽修,大家都在談論蘇東坡。當他的著作遭朝廷禁止時,還有人在偷讀。後來,他的字畫碑文賣到了數十萬錢。當金國入侵時還專門索取蘇東坡的書畫作品,因為他的名聲早已傳到塞外的異族之邦。蘇軾,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啊!

話説,他還愛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黃州豬肉賤,因此他還寫了一首打油詩:“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發明的,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道菜極其簡單,清水和豬肉,加醬油,用文火燉煮就行了。還有“東坡湯”,用兩層的鍋,米飯在菜湯上蒸,湯裏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芥菜。他還有做魚的方法,用冷水洗淨鯉魚,抹上一點鹽,裏面塞上白菜心,放入煎鍋,放幾根小葱白,半熟時放姜、鹹蘿蔔汁和酒,快好時放橘子片,完工。我看到這些又一次肅然起敬:被貶了還有心情去做菜、創造菜吃。

他的為人是大度又樂於助人的。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下面的故事。一個人欠錢不還,被告到了蘇東坡那裏,一問欠錢的原因,原來春天下雨,那人的扇子賣不出去,於是蘇軾在扇子上題了字畫,不一會兒就賣光了,那人自然感恩戴德。還有一個怕遭到官府盤剝,惡人搶劫的書生借用蘇軾的名氣在盤纏上寫下了一張有蘇軾和蘇轍名字的紙條,被抓到蘇軾面前後,蘇軾真寫了一張字條和一封信,讓他把信交給蘇轍,讓他儘管放心,被抓到皇帝面前都沒事!一是樂於助人,二則是寬容、大方,不計較別人的盜名。蘇東坡不愧深得民心!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其實是艱難困苦的。就因為宋朝當時的一道規定,官吏在任意一個地方的任期都不得超過三年,又因為他的被貶,他去過全國十幾個地方,例如徐州、杭州、密州、蘇州、定州、英州、汝州、黃州、廣州、惠州。而且,他的一些敵人仍在對他進行打壓,比如説李定、鄧綰、章惇。他們讓蘇東坡一次又一次地降官,還把他貶到了當時還不是中國領土的海南。即便如此,他的性格又一次震撼了我。他在那個地方還在做墨汁,燒松木獲取灰時差點把房子點着了,但他也毫不在意。試問誰能做到這一點?

也許在蘇東坡的心裏,始終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信念。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他依然堅定。就像那句詞:“任敵圍困千萬重,我自巍然不動。”面對挫折,只要有一顆堅強的心就能度過一切難關。經歷過坎坷、曲折、磨難的人,才能成為有用之才,才能被銘記。“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畏艱險,奮力前行,這就是蘇東坡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愧是一個豪放派的詞人,歷經風霜,可是,風霜,誰怕?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篇2

論起那些古代的著名詩人,例如唐宋八大家,我都瞭解,在這些人中,最讓我欽佩的,就是蘇東坡了。

蘇東坡,是豪放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是個樂觀開朗的人,在被貶的時候,仍然能保持一個好的心態,與友人一同出遊。我欽佩他,是因為他有着無可比擬的才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了他的豪邁;同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他的深情;還有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緻。如此有才華之人,怎能不欽佩?

我想更深地走進蘇東坡的內心世界,於是在眾多關於蘇東坡的書籍中,我選中了這本《蘇東坡傳》。

從書中的標題,很容易能看出這本書與眾不同的地方,這跟它的作者——林語堂有關。林語堂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才子。一位才子寫一位才子,就誕生了這本《蘇東坡傳》——20世紀四大人物傳記之一。

這本書寫了蘇東坡仕途坎坷、歷經磨難的一生。蘇東坡多次被貶謫流放,大半生都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儘管多次遭遇,苦難深重,但他卻沒有抱怨和頹廢,總是那樣豁達,總能找到快樂的理由。

蘇東坡受盡磨難,而依然快樂達觀,能成為豪放派的代表,固然可贊,而讀罷掩卷,我卻似乎有了一些新的體會。

蘇軾毫無疑問是個“狂者”。論語裏有一句話“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言不得中行則欲得狂狷者。狂者,進取於善道。狷者,守節無為。”做人做個狂者可以,但不能做一個狷者。

的確,蘇軾的才華,超過了幾乎當時的所有人,有狂傲的資本,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他也為狂所連累,成為他各種挫折的根源。烏台詩案,就是一個典型的的例子。

狂傲,説的好聽點,是恃才傲物,説的難聽點,就是自負。當年,蘇軾做官時,他好友的父親,陳希亮,作為他的上司,不停地打壓蘇軾。哪怕一篇很簡單的文章,蘇軾都要寫很多遍,因為陳希亮怎麼都能找到一點漏洞。有人説,陳希亮是無中生有,他為此解釋説,是看出了蘇軾特別驕傲,怕他以後在官場上,會吃大虧,所以才打壓他,磨磨他的鋭氣。想必蘇軾有些是接受了,但是我想骨子裏的東西並沒改。

蘇東坡的一生是異常坎坷的,也是樂觀開朗的。他的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敗亦可喜的超然達觀,像他的詩詞文章垂名千史!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篇3

他是宋代最可愛的奇人。他是蘇東坡 。

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沒人能説清。

有人説,他是一個詩人;有人説,他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也有人説,他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他的職業多得像天上的繁星般,讓人數不過來。但用林語堂先生的一番話來概括他這個人是最合適不過了:“我若説一提到蘇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們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蘇東坡的一切了。”不過,我又想起了自己的觀點。

蘇東坡是個很有趣的人,這卻也導致了他的可憐。他幾經入世卻又幾經出世。他渴望入世,又期盼出世。他既想為國家獻上自己的力量,卻又不得不糟人迫害,最終黯然隱退。也許,是他的本性導致了這一點。他就如同一個頑童,擁有一顆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這是他身上最神祕有趣的一點,也是他受人喜愛的原因之一。這一點使他的身上一直有着一種魔力,有着常人所沒有的能使別人注意到他的能力。但,我不得不説,這也是他為何遭人迫害的最直接的原因。他天真淳樸,自然流露,寫詩作賦隨時隨地,不拘束,且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思所感,但對於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烏紗帽”,是從來不管的.。正是因為他作品中流露出來的一份真,使得如今人們也以讀他的作品為樂。而對於世事,他始終都是亢言直論,從不避諱,“不吐不快也”。對於某官的看法與不滿,都是當着人家面説。你説,這不使人家難堪嗎?於是,他就得罪了某些人。與此,官,不是越做越大,而是越做越小了。可他的文章卻越來越有名了。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該喜乎?該悲乎?也許這就是蘇東坡最有趣也最過人的地方了罷。縱使貶到萬里之外,我還是寫我的詩,飲我的酒。雖然坎坷,但依舊樂觀。這是他的本性。

蘇東坡也是個很純粹的人。他的純粹,在於他沒有一點架子,對什麼都充滿好奇。直到今日,我還是驚歎於他認識的人之多。簡直包含了各種行業,各個部門。用有一次蘇東坡對他子由弟説的話來形容他自己也恰當不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園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又從另外一個方面體現出他的純真了。“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是啊,心中是佛,世間萬物皆是佛。他和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好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能和他説上話,都能一起飲酒,一起暢談。他能狂妄怪癖,也能莊重嚴肅;能輕鬆玩笑,也能鄭重莊嚴。他對美食也充滿好奇。他將無人食用的豬肉燒爛,就成了至今都流行的一到美食——蘇東坡肉。身處黃州那樣的貧困小鎮,依舊純粹,依舊對什麼都充滿好奇,這也是他的本性。

蘇東坡是擁有大智慧的人。他也研究哲學,並從根本上悟透了生命。蘇東坡混合了佛家、道家、儒家對生命的態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生觀。他認為,生命,不是苦難,而是福音。人生,最長也不過三萬六千日,但也夠長了。歷代皇帝之所以追尋長生不老,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一切。於是他們勞民傷財,追求仙丹,追求不滅,將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殊不知,這樣,他消失地更快。他的肉體雖然會死去,可他的精神會永遠存在,時常給人以幫助與啟迪。這就夠了,不是麼?這也是他是樂天派的原因了吧。這,照樣是他的本性。

在現在,某些人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自己會跌入萬丈深淵。所以,他戴上了面具,他掩蓋了自己的本性,在違心地做事。相比較這些人而言,蘇東坡無疑活得更加瀟灑。

雖糟迫害,卻堅守本心,一直本色出演。

這是我對蘇東坡的詮釋。所以蘇東坡過得快樂與充實,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像一汪清泉,灑脱豁達地度過了一生。

我想的是,蘇東坡的行動,當下有些人值得學習與借鑑。畢竟生活,最好還是要活得瀟瀟灑灑,本色出演。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篇4

這本書從家庭、生活、政治、書畫等角度概況了蘇軾一生,讀完第一感受就是蘇軾怎麼這麼好,被一貶再貶,還是很豁達地面對一切,王安石真的是令人討厭,還邋里邋遢。

蘇軾不管走到哪裏都有一羣追隨他的粉絲,敬仰他的人品和才華,窮困潦倒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朋友願意接濟他,他倒是自得其樂,沒官做就做做農民,種種地,到處遊玩寫寫詩提提詞。他是一個心中有國,卻沒政治的人,職位再低,都儘可能地救濟百姓,他是真的想做事的人。

看他給友人的書信,幽默自嘲,他好像一個體驗派,總要搞點事情,體驗瑜伽,體驗制酒,體驗制墨。他的名氣在當時沒有網絡的時代竟然能席捲整個大陸甚至外邦。

他在政治道路上是不幸運的,起起落落,被政敵視為眼中釘,但有很多人懂他,在他就要被害死的時候,與他政見不和的司馬光替他説話,太后也替他説話,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吧。

第一次看他寫的書法並不覺得好看,大大小小一點都不規整,倒是和他的脾性渾然天成,自然灑脱,字是要有靈魂才會像跳舞的精靈吧。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篇5

書還沒看完,慢悠悠的翻着。林語堂這本書原是用英文寫的,張振玉譯筆還算不錯,但粗糙之處也隨處可見,比如卷一第一章處:

一天,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説:"我一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複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這段文字殊為怪異,而後在網上搜索出一篇天涯高手的文章,才知道原文應為:“某生平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踰此者”。

還有一處bug連那位天涯高手也未提到,卷二第七章埋伏筆,"中嶽嵩山崩陷",到第九章呼應,已變成"南嶽華山山崩"。此兩處究竟是何處出錯,是翻譯錯還是原稿錯,抑或是校對錯,恐怕需要找英文原版來查了。但是"南嶽華山"本身就是個錯誤,華山好像從來不曾被稱為"南嶽"過吧。

且丟開這些小破綻不説。

蘇東坡的盛名傳播了將近一千年,時人稱道,後人敬仰,一方面是因他天縱其才,在詩,文,字,畫各個領域都出類拔萃;另一方面,他的人格魅力,政治立場,哲學修養也極其貼閤中國人的理想。為這麼一個完人做傳顯然不太討巧,再加上史料豐富評論一邊倒,這本傳記的"新意欠奉"也在情理中。林語堂在序言中説,"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正因我瞭解他,我瞭解他,是正因我喜愛他。"既然在蘇軾身上寄託了自己的人生觀,偏愛之心更不加掩飾。

卷二寫蘇東坡壯年經歷,與王安石的糾葛佔了好長篇幅,在"王安石變法"和"拗相公"兩節,王安石是主角,蘇東坡反而成了小配角,這兩個章節似乎遊離在全書之外。林語堂貶低王安石,我看目的倒不是為抬高蘇軾,更多是他想表達對歷史的看法。包括對司馬光的褒揚也是如此。歷史其實無所謂真相,政治也很難分辨清濁,好比一面鏡子,每個人照去都是不一樣的面目。這一部分能夠跟柏楊的書比照着看,那是兩種完全相左的意見。跟蘇軾不一樣,王安石從來都充滿爭議,歷史上是這樣,到這天還是這樣。

林語堂自己也是個爭議人物,但是他的才情倒還算公認的。這本蘇東坡傳,時不時也有沁人心脾的妙語出現。比如正看到卷三第16章就有這麼一句:

倘若哲學有何用處,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

之類的還有很多,但是沒了前後文,單看就少了好多味道。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篇6

蘇軾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詞人!每當讀到他的詩詞時,都會多少有些心潮澎湃。他的詞,沒有婉轉柔情和拐彎抹角,敢於直接坦蕩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我喜愛這種豪放的氣勢!平時在課上,除了蘇軾的詞,我也對其本人的生平有了少許瞭解。於是正好應老師的要求,在暑假中我讀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想真真正正地瞭解這位我心中喜歡的詞人。我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讀完了這本《蘇東坡轉》,書中有很多對蘇軾的評價,看來在林語堂的心中,蘇軾也是佔有很高的地位的。

我喜愛蘇軾這個人也正是因為書中説到的這幾點:

首先他才華橫溢,詩詞氣勢磅礴,文章簡潔飄逸,正如他自己評論是“行雲流水”。並且除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在醫藥、水利以及烹飪方面都有所成就,真可謂是十項全能!

其次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都是堅定不移,並且對世事從來都有獨特的見解。在應試時,他自己杜撰的歷史事例“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得到了主考官歐陽修和判官梅聖俞的大力賞識。而且他與王安石的變法意見不合,上書談論其新法的弊端,而且敢作敢當,自請出京。

最後就是他擁有一個常人無法達到的豁達的心態。他的人生波瀾起伏,在經歷了“烏台詩案”,險些被殺,然後被貶黃州之後,仍然沒有唾棄這人世,寫下了《定風波》和《赤壁賦》等名作,在其中將他的豁達盡顯無遺,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好似在説沒有什麼能夠阻攔他。甚至在年邁之時,他被髮配到儋州後依然在教書授學,展現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達觀的人生哲學,這是內心真正的強大!

對於這最後一點我非常的有感觸,想想蘇軾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飄忽不定,但是他依然用他那豁達的心態挺了過來。不妨再想想現在的生活中,有多少人經歷了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會氣餒,甚至出現大學生跳樓的事件。我只能説,這些人在蘇軾面前是顯得那麼那麼的微弱和渺小。正想書中最後所説的,“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這才是萬古不朽的。”他的心永遠是快樂的,就好像那“一蓑煙雨任平生”!

現在,我對蘇軾已經不僅僅是喜愛,更是由衷的敬佩!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讀後感篇7

在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可謂是幾千年來才一出的奇人,他曾這樣評價文壇的鉅子:“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在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後,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温厚和厚道,並沒變得尖酸刻薄。”

縱觀蘇軾的一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後,幾度升遷的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嚐。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鬥智鬥法。至於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朝的得寵人物、位高權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的心鬥那種善於剪除異己,心胸狹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許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氣的。

類比蘇子由——蘇東坡的同胞親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説到底,在於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於提出、敢於批評的態度。也許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的私慾,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奮鬥目標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認為變法脱離了實際,與救百姓於水火發生了牴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於在他管轄的州府裏,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現,他的人生態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即使是雙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着小調,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蘇東坡的詩詞良篇裏,即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拿林語堂作結時的話説:“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話説就是:蘇東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氣,必當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