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1W
永遠的蘇東坡

永遠的蘇東坡作文

此前我寫過一篇關於蘇東坡的短文,讚賞其豁達、多彩的人生。今日讀完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又有一番不吐不快的感悟。

此書之所以吸引我,除卻本人對於大文豪蘇東坡的喜愛,不得不説,作者林語堂先生的寫作風格也有着引人入勝的魔力。他將寫人與敍事相結合,歷史知識既豐富,更是將蘇東坡的名篇佳作巧妙地貫穿於故事中,結合了主人公的生活情境,其平和的語言表達猶如曲水流觴,讀來清新、自然。所謂“文史不分家”,誠然。林先生不愧為現代的文學大家。

回到主人公蘇東坡身上,其一生有過年少成名,有過春風得意,更有過顛沛流離、妻離子散,被人誣陷,受過迫害的經歷,有過牢獄之災,卻又不改“樂天派”的本性。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的蘇東坡不只是一個豪放派的詞人,不只是一個會做菜的美食家,也不只是一個治理有方的政治家,而是一個立體的、多面的,有才華、有抱負的,血肉豐滿的人。他離我們有些遙遠,卻又如此鮮活、可愛。在作者的筆下,我們的主人公憤世嫉俗,但是非過於分明;才華橫溢,才思敏捷,但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口快。這些特質造就了蘇東坡一生的經歷,恰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

本書分四卷,作者以蘇東坡一生的宦海浮沉為基線,將其個人的命運融入時代的大背景中。“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當政年間長大,在一個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間做官,在一個十八歲的呆子(哲宗)榮登王位之時遭受貶謫”。

回顧他的年少時代,在父親蘇洵的引導之下,和弟弟蘇轍(字子由)從小熟讀大量的文學經典,且堅持文章的淳樸風格,力戒當時流行的華美靡麗的習氣。這樣的家庭氛圍,最適合富有文學天才的青年的成長。二十來歲進京趕考,所寫文章頗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以全國第一流的學者知名於天下。此後他寫的數篇策論文章皆得宋仁宗賞識,其父和其弟亦同朝為官。蘇氏父子文名日盛,彼時,年輕的蘇東坡可謂壯志凌雲。後,蘇東坡的髮妻二十六歲病逝,他為亡妻所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成了悼亡詞的千古絕唱。不想父親蘇洵也在第二年病逝,蘇家兄弟為父守喪兩年零三個月,期滿攜眷返回京都,卻捲入“朋黨之爭”的政治漩渦,再也沒能重返故里。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宋神宗時期推行過“王安石變法”,在《蘇東坡傳》中,作者則將此變法的來龍去脈分析得十分透徹。王安石熱衷於自己的新法改革,自然是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對於存異議者不惜全予罷黜。而蘇東坡看到了新政致很多農民逃離鄉里的惡果,看到了百姓在朝廷的高壓政治之下的輾轉呻吟,正直、耿直的他寫了上宋神宗的萬言書,連上三書之後,立遭罷黜。蘇東坡不屑於御史的彈劾,連修表自辯也不肯,自己攜眷赴杭州上任了。

“我本蘇家更安住?故鄉無此好湖山”,蘇東坡在杭州度過了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欲把西湖比西子,濃粧淡抹總相宜”,築蘇堤,種垂柳,杭州贏取了蘇東坡的心,蘇東坡也贏取了杭州人的心。杭州任期屆滿之後,蘇東坡呈請調到弟弟子由任職的山東,擔任密州太守。這是蘇東坡最難過、最沮喪的一段時光。“萬物各得時,我生日皇皇”,此時他對陶淵明的詩越發喜愛。同在山東,他和弟弟仍然不能相見,那首聞名於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寫給弟弟的。

作者認為,蘇東坡真正的生活是從四十歲開始的,也就是他任徐州太守的“黃樓”時期。治洪水,築木壩,強堤防,再建百尺高樓,名曰“黃樓”。此時的他是充實、完滿、練達、活躍的,深受百姓愛戴。

可是由徐州調任湖州時,他作《湖州謝上表》,其實只是例行公事,略敍為臣過去無政績可言,再敍皇恩浩蕩,但他在後又夾上幾句牢騷話:“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監察御史裏行何正臣摘引“新進”、“生事”等語上奏,説蘇軾“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此為“烏台詩案”的開端。這一場文字獄讓蘇軾被抓進烏台,關押了4個月,後被貶謫黃州。和蘇東坡有書信來往的39人亦受到牽連,包括其弟弟子由。蘇東坡在這一次的死裏逃生之後,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此時的蘇東坡為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夫,由氣質和自然的愛好促使,實則要變成一個隱士。在這裏,蘇東坡築水壩,建魚池,打井,種樹,種菜,收穫着自己的收穫,恬然有味。在這裏,蘇東坡又結交了一羣友人,後娶的妻子賢德,家庭也很幸福。蘇東坡的豁達、樂觀,最是體現在這樣的“落魄”時刻。有一次他對弟弟説:“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也正是這樣的人格魅力,成就了不一樣的大文豪。

因為政見不合,蘇東坡的晚年再遭三次流放,先是潁州,後是惠陽,再到儋州。但他外在的生活絕不寂寞。鄰近地區的官員一一趕來和他結交,有人不斷地給他送酒送食物,更有他的至交派人送去禮品和藥物。不能做官也不妨礙他做一個熱心的公民,看到廣州的瘟疫流行,他就寫信給自己的朋友(廣州太守王古),提議籌備一筆基金創立了公家醫院,此舉他曾在杭州首創。使蘇東坡的政敵們煩惱的是,他們竟無奈蘇東坡何。

“我一生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複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回顧蘇東坡的曲折人生,我們有無盡的感慨和感悟,但正如蘇子自己所説,他一生最為熱衷也為後世最為敬仰的,恰是他的文學才華。而其詩文之魅力,又因為有情感附着其上,有時灑脱飄逸,有時沉靜厚重,有時童趣盎然,可莊可諧。“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幾千年來,能有幾人同?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讀《蘇東坡傳》,我們在追隨一個偉人的思想和足跡,其中閃耀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芒,而不只是一段塵封的記憶和一個冰冷的名字。

Tags: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