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2W

我們寫的心得體會是要給讀者帶去積極的能量的,只有認真對待才可以,為了讓我們能夠記錄優秀的心得體會,就必須對事情的發展經過有深刻的瞭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閲。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8篇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篇1

這次家長會讓我們家長充分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情況,讓我們家長和孩子有了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高中三年註定是一個非常辛苦·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三年,高中三年也是決定自己一生的三年。要讓孩子不斷進步,踏踏實實的走好高中學習生活的每一步,我們和孩子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人們常説:“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受益終身,一個壞的習慣,會徒增許多彎路和挫折。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成就美好的未來。

2、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高效高質的學習。

正像王老師家長會中説的合理利用好碎片化時間。有效的抓住課堂的幾十分鐘,必須做到的專注和認真。這種專注要貫穿到高中三年的每一節課堂中。

3、作為家長對孩子多支持,多鼓勵、少批評。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多給他們鼓勵,多給他們讚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只要孩子與自己比,哪怕有一點進步和提高,都值得讚揚。

4、正確的對待孩子的成績。

作為家長,還要關注孩子課業學習的健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教育孩子,既均衡分配又要突出自己的優勢,關鍵在課堂,功夫在課外,既能緊張地學習,又能輕鬆地娛樂,勞逸結合,才能百戰不殆。

5、讓孩子快樂的面對生活。

要培養孩子自立、勇敢、堅強的性格,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常識,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做父母的要做智慧型的父母。做為智慧型的父母應該善於通過言傳身教,把理性的教化、愛的滋潤、美的薰陶有機的融為一體,傾注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指導孩子在做事中開智明理,重視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現自己的空間。作為父母,給孩子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孩子茁壯的成長。

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了學校文化的引領、老師科學的指導、我們悉心的陪伴,孩子們一定會在大工附高養成良好習慣、夯實高中學業、奠定人生基礎,從而自信地走向人生的又一個新起點。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篇2

每次舉行家長會都有不同的收穫,這次更是受益匪淺,不僅教給了家長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而且也使我摸清了孩子在校的表現及孩子的心理世界,為以後在家裏教育孩子奠定了基礎。

一、在教育孩子上我能要到以身作則,時時、事事、處處注意自己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我應該明確自己的身份,我不僅是家長,同時也是孩子的榜樣。自始至終,樹立這種觀念,我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起到表率作用。如果我要教育孩子做一個有修養的人,那麼首先我自己就要表現出有修養,是一個能夠對社會和諧發展做出自己應有行為的人。如果我要教育孩子愛學習,首先我自己就要做一個以學習為樂的人。如果我要教育孩子從小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那麼我自己就要做出榜樣來給看。身教重於言傳,要想孩子長大成人,先要我自己就要做好大人。

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

就是説如果家長真的懂得如何愛孩子,就會時時刻刻考慮到孩子如果離開了我們是否能夠繼續生存、生活,是否能夠有所發展。孩子如果從小習慣於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就會培養她具有獨立、自立、自強的精神,而這種精神對於她將來離開大人謀求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懲罰孩子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這次開家長會,使我深受啟發的是:注重懲罰孩子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難免犯錯,我們採取適當的懲罰,既給孩子尊嚴,又能及時糾正錯誤。

四、如何獎勵孩子

這是這次家長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孩子取得成績時,給予適當獎勵,能增添孩子的自信心和榮譽感。聽了感受很深。

家庭教育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優勢:

1、家庭教育內容生活化:

不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而是貫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進行的,這是家庭教育的便利和優勢之處,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分配他們一些家務勞動,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勞動態度等,孩子進入高年級,學習科目多了,難度大了,家長對孩子的幫助,主要從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理想等方面進行。

2、教育方式情感化: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親近的人。

3、教育方式多樣化:

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飯桌上,看電視時,探親訪友時,散步中,玩耍時,不拘一格,無拘無束地,從孩子的角度看,父母是孩子心目中天然的老師,此話是真理,行為是榜樣,特別是一些家長對人生和事業的執着追求和高尚情操,都使得更具有性,更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是我的未來,沒有任何事情比教育自己的孩子更重要,所以我要以此為契機,科學有效的引導孩子良性發展,使孩子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篇3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對教育藝術、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僅僅是一張嘴、一支筆那麼簡單,而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適應當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學校和家長的聯繫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實、更全面的瞭解孩子全天候的行為和思想動向。誰重視了家校聯繫工作,誰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動性。家校聯繫平台的建立是符合當前教育需要的,是當前教育重視的。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陣地,但教育不能僅僅只靠學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個環境,家長同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相連,密不可分。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養好孩子。

現在的小孩因為生活在網絡環境中,成長環境相對複雜,孩子在家庭中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也會延續到學校中。學校老師要更加全面地瞭解孩子的各項習慣和心理狀態、性格特點等,就須得密切聯繫家長,只有老師和家長充分的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有骨幹教師的一句話就講到,與其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不如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而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的是不懈的堅持。我們都知道要養成一個習慣,最少得21天,在這期間,不僅僅需要學校老師的督促,也需要家長能夠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只有學校和家庭合力,去督促孩子將好的習慣堅持下去,我們的孩子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對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我們可以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着手,從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中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溝通消除偏差,正確看待孩子。

俗話説“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麼都好,受不得半點委屈。對於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是老師關注孩子,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好的一個體現,並不是老師對孩子有什麼偏見。如果我們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於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時,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

搞好家校共育就猶如建設好一個好的生態系統,學生是種子,家庭是土壤,教師是園丁,社會是環境;種子飽滿,土壤肥沃,園丁辛勤,環境適宜,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篇4

要不是看到孩子挑燈夜戰備考生物,我甚至都不知道孩子考試的事情;要不是孩子説學校給家長佈置了閲讀和寫作任務,我也不會去讀楊東平教授的文章《什麼才是理想的教育》;要不是我愛人非把讓家長寫學習心得的作業留給我,我可能到現在也不會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缺失。

一直都以為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作為家長,只要把孩子送進學校之後,孩子接受教育的任務就交給老師了,自己做甩手掌櫃也樂得輕鬆。細思之,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有缺失的陪伴最後都需要加倍來償還。孩子上幼兒園讀國小低年級時,因為年齡原因,還需要家長事事親力親為,不厭其煩地講故事、耐着性子陪伴寫作業、出去玩耍目光時時不敢偏離……但等孩子上了國小四年級之後,我想當然地認為小小男子漢長大了,完全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照顧自身的安全,而且不是經常聽到“家長要學會放手”之類的呼聲嗎?於是,我也就理所當然地學着放手,不再事無鉅細地去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書還是會買很多,讓他自己讀吧,但讀了什麼,讀了多少,效果怎樣,基本上不曾過問。漸漸地,我對孩子學習的關注也僅限每一學期對考試成績的詢問。孩子的吃穿住行、心理變化,自有她媽媽負責,我這個爸爸做的好像很輕鬆,基本上什麼都不用管。

直到六年級,在一次和老師的交談中,我才知道其實孩子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愛偷懶、不認真寫作業,不主動改錯題等等。我眼中聽話的孩子,其實已經在成長過程中開始叛逆了,只不過我被兒子乖巧的表象遮蔽了雙眼,沒有及時看到事情的真相。事實給了我當頭一棒,我意識到這樣下去只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可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時間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任你多麼後悔也也於事無補。

孩子上國中,選擇了離家最近也最好的五中,也是我的母校。我想讓孩子的夢想重新在這裏起航。作為父親,一定要和青春期的孩子有足夠的交流溝通,多些陪伴,多些耐心,多些正面引導。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塑造和培養一個健全的人。於是我開始推掉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儘量在孩子放學之前回家,儘量在他學習的時候放下手機,捧着書讀,做一個合格的爸爸。言傳身教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久我就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變化。他開始主動和我談學校的事情,有不會的題也願意向我請教,我突然感覺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自己的形象在兒子眼裏又重新變得高大起來。孩子很快就要升八年級了,現在我看到他身上的閃光點越來越多,而且不管對於什麼事情,都有一股衝勁,還跟我説要做就要盡力做到最好。

我愛人曾經推薦我閲讀《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當時我還不屑一顧,竟然説做媽媽的為什麼要把教育的責任推到爸爸身上?如今我算是明白了,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是孩子的老師,是孩子的引路人,缺一不可,我們的行為常常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明智的家長一定不會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借學校給予的這個學習機會,我開始自我反思:只有家長的改變,才能有孩子的改善。從此時此刻起,我下定決心不再推卸責任,要給孩子積極的影響,願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夠為每一個孩子鋪設一條寬廣大道,讓他們帶着理想和憧憬,帶着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激,走出校門,去創造屬於他們的美好人生!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篇5

家校攜手,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薩克雷曾經説過,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可見習慣在人的學習、生活中是多麼重要。”丁玉璞是復興路國小一名班主任老師,她認為,教育好孩子,學校、家庭缺一不可。首先,老師和家長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培養良好習慣要有耐心,要循序漸進。”丁玉璞説,班裏一名男生做作業拖沓,她建議家長讓孩子每天都減少十五分鐘的做作業時間。慢慢地,孩子就把壞習慣改了過來。

公明路國小的劉娜老師也非常注重學生的常規養成教育,每回接管一年級新生,她都會對孩子們提出要求,並爭取家長的配合。她要求孩子們養成9個學習好習慣:提前預習、專心聽講、愛提問題、及時改正錯題、查資料、不磨蹭、仔細審題、勤於動筆、認真書寫等;9個閲讀好習慣:經常去書店和圖書館、手不釋卷、專心致志、做摘抄畫重點、讀寫思相結合、愛護書籍、善於使用工具書、姿勢正確、善於交流心得。每年開學第一個月,她都要花大量的精力嚴抓學生的習慣養成,並提醒家長及時督促。

福佑路國小的李宛憶老師講述了自己在班裏實施“閲讀—百萬富翁”項目的心得。通過和家長攜手營造書香氛圍,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只有家校攜手,才能築就孩子的閲讀之夢。”李宛憶説。

家校需要溝通,更需要互動

成立家長學校,普及科學的家教知識,傳播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已成為很多學校不約而同的做法。

藍灣國小的曹敏霞老師説,學校定時舉辦家教交流會,對家長進行培訓。為增強家校互動,學校還邀請有特長的家長給孩子講課外知識;組織家長和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如春遊、趣味遊戲等;舉辦校園開放日,邀請家長聽課,查看孩子的作業,與任課教師對話,全面瞭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

市七中的黃颯颯老師在研討會上作了題為《在班級活動中增強彼此的信任和尊重》的發言,她説:“家校溝通,傳統的家長會、成績分析會不可或缺,我還嘗試在活動中加強和家長的溝通,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上學期期末放假前,黃颯颯召開期末總結表彰大會,全體家長和學生一起參加。會上,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表彰,還由孩子為家長頒發了“傑出貢獻家長獎”。“班裏的大活動,我都會邀請家長來做嘉賓。”黃颯颯説,這樣不僅能增強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信任和尊重,還能增進家長和孩子彼此間的瞭解和理解。

作為班主任,市七中的李少丹一直堅持利用週末、節假

溝通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橋樑,溝通是兩個人傾聽對方心聲。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飯後的一聲聲震撼心靈的關門聲,是我們和父母之間的沉默和爭吵。

缺少了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自然也就和父母之間有了“代溝”,無形之間產生的隔閡。有人説:“現在的老一輩永遠不理解小一輩的所作所為,而小一輩永遠也不理解老一輩所説的話。”時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年齡的不同,使我們與父母產生了分歧,我想這一點大家都深有感觸吧?

我的爸爸媽媽一直很看重我的學習成績,其實,我知道他們也是為我好,可是有時候我也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我想有一個自己的學習的時間,我想有一個自己的休息時間……可是,我的這些想法都只是藏在心裏,並沒有和爸爸媽媽説,説出來怕他們生氣,又説我什麼不想好好學習,什麼翅膀長硬了,不聽話……

爸爸媽媽,我已經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了,你們可以放心了,我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作為一名學生,我當然知道我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但是,我也需要休息,我也要玩耍,畢竟我還是一個小孩子……

爸爸媽媽,一次考試沒考好並不代表我永遠都考不好,考不好,我知道,我的心情也不好,所以你們不要再責備我了,不要在因為一次沒考好就對我板着臉了,你們這樣我的心情只會更加的低落,爸媽,不要再因為我一次沒考好,你們就為我找補習班,我知道你們是希望我能夠學的更好,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聽一聽我的想法,我需要你們耐心的傾聽……

爸爸媽媽,我會做一個好孩子,我會認真的做每件事情,我會好好的孝敬你們,只是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對我多一點的信任,給我多一些機會,有足夠的時間讓我證明給你們看,讓你們看看你們的孩子是多麼的精彩……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篇6

去年我離開熟悉了4年的工作單位,來到了—個新學校。在這裏我遇到了新同事、新家長、新領導,更重要的是擔任了新班級的班主任。對我來説,一切都是新的。正當我摸索、適應新環境的時候,有一個人與我經歷着相同的經歷,她就是我們新入園的靜靜小朋友。

靜靜,女,4歲。靜靜第一天上幼兒園與其他的幼兒一樣哭鬧,大多數幼兒待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走了後哭一段時間就不哭了,她不一樣,雖然她個頭比較小,但脾氣卻很大,哭的時候比較僵,軟硬不吃。其他幼兒開了動畫片,發了糖果就不哭了,她什麼都不要,只要奶奶。每天只會叫老師帶她去找奶奶。除了吃、上廁所的時間,其餘時間一直在念叨,一天下來起碼有一百遍。而且她也不能與其他幼兒一樣坐在凳子上,整天拎着書包跟在老師後面,一個月下來都是這樣。

利用放學後的時間,我向靜靜的奶奶瞭解到,靜靜每天由奶奶接送,之前與奶奶在老家,沒有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開學時才來到吳江。午飯是由奶奶喂的,睡覺的時候是由奶奶抱着哄着睡的。靜靜由奶奶一手帶大,除了以前靜靜與奶奶在家鄉一起生活外,在吳江也是,媽媽回家從也不帶靜靜。她和奶奶一起在家玩,幾乎不出門,即使偶爾出門也是跟同一個小朋友玩,整日與奶奶形影不離。她們從家乘車到幼兒園要一個多小時,一個來回,一上午的時間就沒了。

一、幼兒存在的問題

從靜靜的表現以及與奶奶的溝通不難發現,靜靜身上存在着一些問題:

1。常年與老人在一起,缺少與外界的交流

靜靜只與奶奶玩,不與其他幼兒玩,偶爾玩也只與同一個小孩玩,一到了幼兒園,突然出現了那麼多陌生的臉,原本不善於交往的她就更膽小了,何況還沒有奶奶在身邊照顧,對幼兒園充滿了恐懼,不願來幼兒園。

2。性格比較內向,脾氣比較倔強,對新事物的接受有一定的困難

和其他幼兒一樣,在家裏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圍着轉,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在學校不同,在老師眼裏人人平等,都一樣,都要學着遵守幼兒園規則,不能自由散漫。但很多幼兒性格開朗,不久就能適應這集體生活,有的還覺得幼兒園人多比較好玩。但靜靜不一樣,由於常年與奶奶生活,缺少了幼兒應有的天真活潑,比較膽小,不與其他幼兒,或者説不會與其他幼兒交往,因為無知而心生恐懼。

3。依賴性強,缺乏安全感

靜靜自小與奶奶相處説的是家鄉話,與我們這兒完全不同,雖然小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很強,但如果對這種語言產生一種牴觸心理,就麻煩了。一到學校就聽不到奶奶濃濃的家鄉音,只能聽到陌生的普通話,心理和情感上缺乏安全感,有了牴觸上學的心理。

二、採取的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與靜靜的家長溝通後,採取了一些措施:

1。與家長溝通,多帶幼兒出去玩,多與外界接觸

首先,請靜靜媽媽與她婆婆溝通。其次,恰逢“十一”黃金週,請靜靜的爸爸媽媽多帶靜靜出去玩玩,多與其他幼兒交流,不要一直和奶奶在一起。然後在家裏、在外邊多説普通話,平時有空就與靜靜玩耍、交流,增進母女的感情,不要讓她老想奶奶。奶奶畢竟是隔輩人,在思想上、情感上總會與幼兒有差異。最後,繼續讓她養成獨立午睡的習慣。

2。帶一些她比較熟悉的玩具、零食等,減少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由於中午靜靜不肯睡覺,我們就請她奶奶帶些小豬、小熊等平時她喜歡的玩具,讓它們陪着靜靜睡覺。還有,根據她奶奶所説,她喜歡睡前吃點零食,我們也請她奶奶幫她帶一點,希望能有助於她的午睡。

3。教師多關注她,給予各方面的幫助,增強她的安全感

為了讓靜靜減少對幼兒園的牴觸心理,我們邊抱着她,邊哄她,就像對待小寶寶一樣。不久,她的情緒比較穩定了。喝過牛奶後,我組織幼兒穿線板,我用投影儀演示的時候,她顯得很感興趣。因此,我優先給了她一塊。一開始玩得不錯,但小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才一會兒她就不願意玩了。沒辦法,只能讓她玩其他的,算是特殊待遇吧。或許是年齡小的原因,靜靜只對漂亮的圖片感興趣,而且每次時間都不長。今天,我教幼兒如何玩娃娃家,幼兒們都十分感興趣,就連靜靜也不例外,上課十分認真地聽老師講解。估計靜靜很喜歡玩娃娃家,因此顯得特別乖,廁所自己上,飯也自己吃,且吃得乾乾淨淨。

4。請家長配合,共同鍛鍊她的自理能力,提高她的獨立性。減少依賴性

我與她爸爸討論決定午睡時先讓她奶奶接回去,雖然在家睡但是讓她自己睡,她奶奶不能陪她,也不能哄她睡覺,讓她先慢慢適應獨立睡覺。

通過與靜靜家長的共同努力,我們看到了讓人欣慰的一面。現在的靜靜不僅能開心地上幼兒園,與同伴友好相處,而且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了,還能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呢!同時我和靜靜的爸爸媽媽也成為很好的朋友。

教育孩子不僅是教師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孩子讓學校與家庭連接起來,更讓老師與家長聯繫起來!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篇7

我是xxxx的家長,轉眼間孩子就二年級了,這學期中家長會,我感受頗深,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相信很多家長會都和我一樣“責任重於泰山”。現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談幾點粗淺認識。

首先是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覺得,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個處處依賴別人的人,對什麼事情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那就不能指望孩子獨立自主。我們的一語一行、一舉一動都將被動的被孩子模仿和學習,大多時候我們並不在意,但孩子卻很用心。

其次是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

實際上,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講都喜歡自己做事,雖然有時候孩子會把事情辦糟。在我們吃完飯收拾餐具的時候,她會站在旁邊,跟我學刷碗,結果弄得滿身滿地都是水。這時,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去責備她,而是耐心地告訴她應該如何刷碗,水弄到身上會把衣服打濕,容易着涼;同時還鼓勵她説:“好孩子真棒,都會刷碗了,爸爸、媽媽真高興。”這樣促使孩子繼續獨立做事情,因為這些對孩子來説,只是小小的失誤,這些失誤會通過練習以後就會避免的。

第三是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説實在話,我們對孩子的付出還不夠,特別是單獨和他交流、談心的時間很少,大部分時間都交給了學校和老師,對此我們非常內疚。其實孩子對父母的要求不高,就是週六、週日父母能夠帶她一起出去玩玩,多陪陪她,多聽她説説心裏話,多瞭解她童年的內心世界,和她做一個好朋友。

第四是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他做一下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年輕一代大部分都已成為獨生子女家庭,多數家長對孩子溺愛心理較強,缺乏對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逐步培養孩子這方面的缺陷,讓他從點滴做起,主動安排他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例如收拾自己的房間、打掃個人衞生、合理安排自己學習和生活時間等等。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老師的辛苦工作、耐心講解和無私奉獻。請學校和老師放心我們一定會配合好學校的整體教育,一定與老師一起陪伴孩子順利的走過難忘的國小階段。

攜手共成長心得體會篇8

我的孩子在肥東一中高二(29)班讀書。20xx年11月20日上午,我參加了學校召開的家長會。説起來很慚愧,孩子在高一時,因為有事未能參加家長會,孩子不高興,自己也覺得不光彩。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責任也有義務和孩子的老師通過家長會這一平台加強交流,就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探討。參加家長會前,孩子告訴我説:“我們老師説了,家長會主要是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所以,你必須參加。”參加完家長會,我確實感覺受益匪淺,很有收穫。下面就參加家長會的總體感覺和學習收穫兩方面談幾點心得:

一、總體感覺

第一,家長會的時間選擇非常恰當,為家長參加家長會提供了便利。

作為孩子的家長,不可能對孩子的教育不關心,不可能不想和孩子的老師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不可能不願參加家長會。但是,有時候由於工作關係,確實抽不出時間參加家長會。學校這次把家長會安排在星期天,無疑為我們上班一族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反映出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學校,我們家長沒有理由不放心,也沒有理由不支持學校的各項工作。

第二,家長會的準備是充分的,家長在會後確有所得。家長會上,首先是學校領導就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和近幾年肥東一中所取得的成績作了介紹,並就如何指導學生的學習,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為我們家長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然後,由班主任就班級情況向各位家長做了介紹,並闡述了自己的帶班理念,使我們對孩子們的老師團隊有了初步瞭解,對孩子的學習環境有了大致瞭解。為了幫助我們家長提高家教水平,學校還分發了《高中生家教策略》一書,供我們閲讀學習。所有這些,足以證明學校和老師對這次家長會是高度重視並做了充分準備的。

二、學習心得

通過聆聽學校領導的報告和班主任的介紹,結合學習《高中生家教策略》一書,我個人感覺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關注孩子成績,更應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毋庸諱言,只要大學聯考這種選拔模式存在,孩子的學業成績,更直白一點説孩子的考試分數,就會成為家長最為關心的事情之一。我們關心孩子的分數沒有錯,因為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效果,就是要通過考試成績來呈現,即使在強調能力培養的今天,知識的習得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能力不過是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所遇問題的一種心理機制。不過,我們不能僅僅關注分數本身,而應該關注分數背後所反映出的孩子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方面存在的問題,尊重因個體差異導致的學習成績差異,不以分數論成敗。鼓勵孩子,和自己比,樹立信心;和別人比,尋找動力。不可以拿自家孩子的優點比別人家孩子的缺點,這會是自己的孩子妄自尊大;也不可以用自家孩子的缺點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這會使自己的孩子妄自菲薄。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孩子而言,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能否準確為自己定位,能否有較強的抗挫折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分數要關注,但更要關注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第二,關注學生的生活,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心靈。

最近合肥地區連續發生了幾起學生自殺悲劇。我們在惋惜的同時,不能不進行深刻的反思。我們的孩子怎麼了?如果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我們是否會發現,孩子和我們的話越來越少了,我們對孩子越來越不瞭解了。俗話説:自己養的孩子,自己知道小名字;家門口塘,自己知道深淺。但是,在今天繁重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之下,我們很多時候,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自己的孩子,去留意家門口的塘了。現在的高中生,正由懵懂無知的少年向思維活躍的青年轉變,生理和心理都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這個時期,面對紛繁蕪雜、充滿誘惑的社會,他們有着成長的煩惱,內心世界極為脆弱,有時還會感覺到非常孤獨和無助,特別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呵護。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內心需求,幫助孩子對各種流行思潮和觀念進行價值澄清和價值判斷,進而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第三、關注孩子的言行,更應該關注自己的言行。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最初就是從我們為人父母者身上學會的。所以,我們在要求孩子的時候,首先也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不要打架,父母教育孩子就應該拋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錯誤觀念;要求孩子不要迷念電視,父母看電視恐怕也應該有所節制;要求孩子要熱愛學習,父母也應該養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要求孩子,在學校要聽老師話,父母應該和老師要有經常地交流,形成共識。俗話説: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