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做孩子的好父母讀後感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6W

通過讀後感的寫作,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思維深度,我們通過書寫讀後感,可以對書中的教育意義和人生觀進行思考和反思,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做孩子的好父母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做孩子的好父母讀後感5篇

做孩子的好父母讀後感篇1

“老師,我媽媽不知道今天我要留在學校辦板報,能借您的電話用一下嗎?”“老師,我和芳芳把咱們班的圖書弄丟了,我們打算共同買一本賠償給班級,您看可以嗎?”每當我聽到孩子們用這樣的方式和我交流時,我都會在心裏為他們的獨立能力暗暗驚歎,沒有人告訴他們,可他們在面臨問題時總會通過思考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在這些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出色的懂得如何去教育他們的父母。

拿自己的童年和他們相比,我只能自慚形穢,因為,我從小就是在父母過度的保護中長大的,聽到了太多“不被允許”的要求。還清楚地記得,每次到鄰居家借東西,媽媽都會一字一句教我到鄰居家該怎麼説,並要我在家對她演習一番,直到符合要求了才會讓我去借,回來後還要我將借東西的過程再重複一遍。現在看來,媽媽當時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覺得我年齡太小,不會説話,擔心我辦不成事情,可她不知道,她這樣的“保護”帶給我的最終影響是我極其懼怕人際交往,害怕自己説錯話,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去説。在我長到很大的時候也是如此,甚至看到親戚到我家,我也會快速地跑到屋裏去,害怕和人家對話。

當然,今天重提往事,絕沒有埋怨媽媽的意思,畢竟在那個年代,在我當時生活的環境裏,家庭教育至多達到讓孩子“吃飽穿暖好上學”的層次。

所以,當我讀完由美國成人與兒童交流溝通問題專家阿戴爾費伯和伊萊恩梅茲立希合著的《如何説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説》一書時,我馬上想到要將此書推薦給我的家長和身邊的朋友們。這本書解決的絕不僅僅是溝通問題,透過書中所羅列的一系列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看到的是作者獨到的教育見解。

就拿本書的“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一個章節來説吧,作者教育孩子的觀點就旗幟鮮明:“為人父母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幫助孩子從我們身邊分離出去,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有朝一日,他們能夠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傲立於世。”試問一下自己吧,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後有這樣的高瞻遠矚?我們常常是恨不得將孩子時刻拴在我們身邊,代替他做所有的事情。我的一個同事,孩子才出生沒多久,就開始計劃為孩子存錢,以備將來上學、結婚之用了。上班路上,經過來來往往送孩子上學的父母身邊,聽到最多的就是“上課要認真聽講”、“下課記得喝水”、“上體育課不要脱了衣服”“放學後趕緊回家,不要在路上玩兒”之類的交代和叮囑。

我們什麼時候思考過: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在我們身邊,遇到問題他該怎麼辦?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在了,孩子該怎麼辦?許多父母可能都會説,能操一天心是一天吧!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説法,因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在自己能操心的時候多為孩子做一些事,等自己看不到了,管他如何呢!説到底,經不起這番磨鍊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在這本書中,蒐集了許多父母培養孩子自主獨立能力的鮮活例子,並將這些方法加以分類,讓學習者便於操作。比如第一種,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許多父母在對孩子提要求時往往會遭到孩子的反抗,因為他們已經不願意所有的事情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有些時候還會做出一些逆反的行為,所以,父母在對孩子提要求時不妨多給一些選擇。

比如,需要孩子在當天晚上練琴,你本來是想讓他現在就練的,但他正在看電視,你可以徵求他的意見:“你是打算現在練琴呢?還是在晚飯前練,或者在晚飯後?孩子知道自己要練琴,但又不願意放下正看着的動畫片,就會給出一個自己的選擇。如果父母強硬地讓孩子當即就去練琴,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第二種方法是不要問孩子太多的問題。父母問題越多,孩子的話就越少。舉個例子來説,很多父母都喜歡在孩子放學後問:“今天在學校表現怎麼樣,老師表揚你了嗎?”這話看起來只是很平常的詢問,卻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壓力,他會感覺自己上學不僅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父母,如果自己表現不好,不僅要面對自己的失望,還要面對父母的失望。

除了不要問孩子太多問題外,父母也不應太急於回答孩子的問題,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先探索一下答案。此外,要讓孩子懂得,他們並不完全依賴於我們,家庭之外的世界也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總之,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他的人生是屬於他自己的,沒有人可以代替他決定他的人生,一切都要自己對自己負責。如果一個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幫他樹立這樣的觀念,就能讓孩子和自己都從中解放出來。

上週給班裏的孩子一次“無作業日”的機會,後來調查發現,有部分孩子合理地安排了自己的課餘時間,過得充實、快樂;部分孩子卻因為一下子失去了約束而變得無所適從,一個晚上匆匆過去自己卻什麼也沒做;還有一些孩子因為時間安排得不夠合理遭到父母反對,從而引起了一場小小的家庭“內戰”。同樣一件事情,孩子們卻有着不同的表現,這當中,反映出的不正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嗎?

令我感興趣的還有“把孩子從固定角色中解放出來”一個章節。我相信有很多父母都需要更正自己的一個教育觀念,那就是不要用語言去暗示自己的孩子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比如“你總是這麼軟弱,難怪比人愛欺負你”、“他吃飯總是很挑,我都不知道該做什麼給他吃才好”、“你就是不細心,每次作業都有錯題”、“你這麼倔,説什麼你才肯聽呢?”等,類似的話我想不少父母一定對孩子説過。一旦你給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籤,他就開始扮演這樣的角色了。

有的父母會説,自己從來沒有説過這樣的話,可是,哪怕僅僅在心裏有這樣的想法,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比如,當孩子看到你在玩兒拼圖時,想要過來和你一起玩兒,你會怎麼説。也許你會説:“好,先看看我是怎麼拼的,然後我讓你試一塊兒。”也許你會説:“小心點,別把我拼好的弄壞了。”或者,你還會説:“好的,拉個凳子過來,看看這塊兒帶雲彩的拼圖該擺在什麼地方。”三種不同的交談方式會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呢?在父母的眼中,他是一個反應遲鈍的人,還是一個破壞力很強的人,或者是一個可愛、有能力的人呢?這寫標籤不僅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感覺,還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也許,孩子一輩子都可能扮演這個大家眼中“固定”的角色了。

一定要把孩子從那些固定角色中解放出來。書中用提問、評論、故事、圖畫、提綱等形式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可行、有效的方法,如找機會向孩子展示他的新形象(你雖然很想在家玩兒電腦,但還是陪着媽媽去姥姥家,你的“讓步”讓媽媽很感動。);創造機會讓孩子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媽媽不在家,由你負責喂狗和遛狗好嗎?);讓孩子旁聽到你對他的正面評價(今天多虧兒子把鍋蓋扔到鍋上,把火撲滅了);為孩子樹立榜樣(我很想去看電影,但既然答應陪你打球了,就到下週再看電影吧!);回憶孩子的突出事例(小時候你是咱們小區第一個學會騎兩輪自行車的小孩)等。相信自己,不要低估自己這些做法對孩子一生產生的影響。

除此之外,書中還安排了“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如何引導孩子與父母合作”、“如何用其他方法取代懲罰”、“如何誇獎孩子”等專題,真正幫助父母解決了親子溝通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每項專題都大量列舉父母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同的溝通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並以圖畫、案例、提綱的形式給出解決方法,可讀性極強,實效性極強。在近一天的盡興閲讀之後,將此書推薦給所有的父母、教師和即將為人父母者。

做孩子的好父母讀後感篇2

?好父母好孩子》薈萃了盧勤30年家庭教育思想精華,作者用多年來積累的大量生動、鮮活的教育孩子的實例,闡述了教育孩子的藝術、“成長科學”的規律。講述了什麼對於孩子來説是最重要的。

如:《在訪日的刺激》這篇文章中,她寫出了中國孩子與日本孩子的不同,中國孩子素質方面的缺陷,日本孩子的彬彬有禮,以及她回來後對家長説的`語重心長的話語:“我們都是中國的爸爸媽媽,雖然對於家庭來説,我們只有一個孩子,好象孩子好不好,只能影響到一個家庭;但對於我們國家來説,這是一代孩子啊!他們的素質好不好可要影響一個民族。為了世界的競爭,就是人的素質的競爭,而這一代人,就將在我們手中產生。”多麼讓人深思的話啊。

作為老師,我太瞭解現在孩子素質方面的缺陷,太瞭解孩子自私的言行了,太瞭解我們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責任了。家庭教育遠比學校教育要重要的多啊,孩子的教育不能重來,我們,作為家長有什麼責任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做人方面更出色呢?成績不等於品質,當務之急的是未來一代的素質啊!在只有一個孩子的今天,我們家長就像下賭注一樣,把所有的賭注全部押在這一個孩子的身上,難道輸了就成了一個窮光蛋,贏了就是百萬富翁?

在書中,“知心姐姐”還對培養少年兒童早期思想、品德、情感及良好行為習慣,素質教育如何配合學校和社會在家庭中開展等問題做了較全面的闡述,概括出家庭教育面臨的三大渴求、孩子成長的五個需求、家庭和諧呼喚三個善待、幫孩子開發六大財富,以“施愛八法”“溝通九招”等,可以説是作者多年來教育實踐經驗的結晶,對少年兒童的現代人格養成,對於少年兒童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具有重要的實際的指導意義。

我建議學生和家長都讀讀這本書,因為書中既有作者作為資深記者對全國範圍內典型個案的深入採訪,又有作為教育家對歷年來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過渡過程出現問題的透闢分析。更為可貴的是,作者突破了以往青少年道德教育空洞説教的做法,並未將該書停留在事例列舉和純理論研討的層面,而是給出答案、方法和對策,落實到一系列可操作性的行動方案,它們幾乎涵蓋了少年兒童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如樂觀、自信、奉獻等所有核心問題,對孩子、家長以及教師有強烈的吸引力,讓他們感受到了不同於平時所接受的嶄新的德育教育方式。此外,書中列舉大量的中外家庭教育小故事,生動活潑、深入淺出、觀點鮮明、感染力強,無不突出了傳統觀念與現代意識的結合。

這本書的作者自己就是一位成功的母親。她又是一位少先隊工作者,是《中國少年報》的知心姐姐,和少年朋友有着密切的交往,傾聽過他們的許多悄悄話,深知他們的歡樂與苦惱。孩子,理解孩子,又能從不同的孩子成長的經歷中反覆比較,得出若干切合實際的規律性認識,並且提出了“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三句話,這是有利於孩子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教育方法,這些都是極其可貴的。她又能理解年輕人的心情,以過來的人的身份,向她們點明孩子成長中的祕密。她對年輕媽媽們説的知心話。這時,她就不僅是孩子們的知心姐姐,也是年輕媽媽們的知心姐姐了。

這本書我會常放在牀頭,閒來就翻翻,教育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拿起它,讓它指導我的行為。我想只要實踐,只要懂得教育方法,普通的孩子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孩子。

做孩子的好父母讀後感篇3

現在上班坐公交了,心裏很舒服,一方面環保了,支持世界的環保事業;另一方面可以在公交上看書,很是高興。記得以前每天上下班要在地鐵上戰鬥3個小時,一般就是用看書來打發時間,受益匪淺啊。後來看似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開車上下班了,但是總是非常懷念那段地鐵上看書的時光,更是對開車不環保,開車浪費時間,開車不利於身體健康等弊端耿耿於懷。

終於隨着搬家,我可以如願以償坐上公交上下班了,最愜意的是總有座位,不坐就是出風頭了,呵呵,於是我又開始每天的包包裏放一本書,只要一上車我就可以看書了,無形中為上班增添了很多樂趣,更不會有周一綜合症什麼的了。

生活就是這樣,有了期待才有樂趣。常説平淡才是真,平淡到生活沒有一點漣漪,那就成了沒勁了。

上週去圖書大廈,無意中看到一本書《好父母,好孩子》,就隨手拿了買了。與其説是一本教爸爸媽媽教育孩子的書,不如説是一本教育爸爸媽媽怎麼給孩子創造環境和給孩子正面影響的書。

開卷就有益,在孩子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就很留意將來孩子教育的問題了。您可千萬別説“可憐天下父母心”,我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教育孩子首先父母要加強學習,更何況現在的社會環境發生瞭如此的變化,對自己是否可以做好一個媽媽,一直心裏不是很有底。就像自己還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就立志要考大學一樣,在不知道媽媽是什麼味道的時候,我就曾憧憬要和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孩子做朋友。

大好出生之後,我很注意對孩子的態度,每每看到別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看到電視裏面講述家長裏短,自己都會反省和借鑑。在哪裏用心就會在哪裏有收穫,我堅信這點,希望真如我願,隨着大好的不斷長大,我也可以成長為一個好媽媽。

剛剛看過一半,自己已經有了很多的思考,先總結以下兩點吧,這也是自己一直希望回答的問題。

一、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孩子需要朋友,孩子需要自信,孩子需要隱私,孩子需要鼓勵,孩子需要知道自己能行,孩子需要自己從失敗中體驗,孩子需要溝通,孩子需要尊重,孩子需要保護,孩子需要成長的過程,孩子需要理想。。....

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優越的今天,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三大三小”現象,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大,生長的空間越來越小;房屋的空間越來越大,心靈的空間越來越小;外界的壓力越來越大,內在的動力越來越小。

子不教父之過。真是佩服古人的聰明才智,遺憾我們的愚鈍。好在還有一顆追求進步的心,現在還為時不晚。

二、情愛、母愛和自愛

“事業、丈夫、孩子,構成了現代女性生活中的三個重要支點,體現了現在女性的三大精神:丈夫-情愛,孩子-母愛,職業-自愛。

媽媽是一本書。

這本書寫的怎麼樣,只有孩子清楚。這本書伴隨着孩子一天天成長。孩子一生都在讀着媽媽這本書。年輕的媽媽不知不覺地用心靈和行動寫着這本書。

有一位農民母親告訴自己的六個女兒:“孩子的心是塊空地,種什麼長什麼。”

孩子是首先從母親身上讀到“盡業”“進取”這些詞的。

做孩子的好父母讀後感篇4

今天很榮幸做為家長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閲讀盧勤老師《好父母 好孩子》這本書的一些心得體會,同時也感謝幼兒園給我們推薦了一本這麼好的家教叢書,並給家長們創造了這麼一個交流的平台。閲讀了《好父母 好孩子》這本書後,我在思索一個問題,這本書向我傳遞了一些怎樣的教育觀念?

書名給了我啟示——只有好的父母,才會培養出好的孩子!如何成為好父母呢?在這裏,我結合自己在教育孩子當中的一些體會談談我的幾點看法。我認為,我們不妨做個“三心牌”的家長。一、做個“有愛心”的父母《好父母 好孩子》第三章中提到:讓孩子學會關心學會愛。

要讓孩子學會愛,首先父母要會愛、懂得愛。説起“愛”,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可是依然有許多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缺乏親密、融洽、和諧和平等的情感交流。有的父親對其他人有説有笑,可一見到自己的兒女,馬上就板起臉來,十分嚴肅,真變成個“爹”。孩子從小和父母之間缺乏很好的情感交流,就使孩子的情感不能健康的發展起來,孩子容易患有愛的缺乏症,孩子只有和父母之間有很好的情感交流,才能學會和其他人進行情感交流。父母對孩子的愛,第一重要不是父母覺得自己多麼愛孩子,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常常更多地體驗到父母對他的愛。父母與孩子之間要有和諧、親密、愉快的情感交流,父母不妨多抱抱孩子,多親親孩子,把我們逛街、打麻將的時間省下來,留給我們親愛的寶貝。

作為母親,我自己有時候真的很想睡懶覺,和朋友出去旅遊,這個時候真恨不得能把孩子塞回肚子裏去,可是想想,我們身為父母,就不能忘記父母的責任是在孩子心中播種愛,培養愛,傳播愛;我們有幸培育今天的孩子,就要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責任是發現愛,感受愛,發揚愛。父母不妨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心情傾聽孩子;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 做個有“童心”的父母中國。

做孩子的好父母讀後感篇5

今年暑假,學校給每位家長髮了盧勤老師的《好父母好孩子》一書,頓時愛不釋手。讀了以後,給我很大啟發。它告訴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之成為“我能行”的新世紀人才。我的體會是:要和孩子溝通,要尊重孩子,要鼓勵孩子。

首先要注意和孩子溝通。書中寫到:走進孩子的心靈,不是靠懷疑、監視,而是靠溝通。溝通,是今天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特殊的精神需求。他們渴望被理解,與父母建立夥伴關係。要尊重孩子。書中寫到: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學會做人、學會自尊的。假如孩子從小就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會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想一想,如果有的媽媽進孩子的房間敲門,他進你的房間的時候,就學會敲一敲門。如果有的媽媽從不亂翻孩子的東西,那麼孩子也不會亂翻你的東西。是的,要讓孩子尊重你,你便要先尊重孩子。要鼓勵孩子,給她勇往直前的勇氣。書中寫到:“孩子的成長需要肯定,肯定是孩子生命中的陽光。”對於孩子的每一個優點和正當要求,要充分肯定和儘量滿足,使她心情舒暢,一心向上。

溝通、尊重、鼓勵,這三個詞語,説説容易,做起來實則不易,我會銘記在心,在我和孩子相處的日子裏,我將信奉這三條並付諸行動。只有和孩子溝通,才能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並善於培養和引導,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讓孩子尊重別人,學會自尊;只有鼓勵孩子,才能使孩子樹立信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