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苦難輝煌》2000字讀後感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8W
《苦難輝煌》不僅是瞭解真實的中共早期黨史必讀書,更是瞭解中國的當下和未來的必讀書。那麼關於《苦難輝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苦難輝煌》2000字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苦難輝煌》2000字讀後感

關於《苦難輝煌》2000字讀後感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當翻開《苦難輝煌》這本書時,就會有一股激情在胸間升騰,就會有一種好奇去書中探尋歷史謎團。金一南教授以大歷史的角度、大視野的寬度,對諸多紛繁複雜的歷史事件做了打亂後的重新梳理。英雄故事的背後有時也有着並不英雄的細節,而細節的深處,又處處掩含着偶然與必然的辯證,是苦難也是輝煌,是輝煌也是苦難。

該書真正能夠打動人的地方,應該就是所描繪出的信仰這一主題。從1921年 7月開始,中國共產黨在那樣一個險惡的環境下誕生,又在那樣一種信仰支撐下,一路風雨、一路血汗,披荊斬棘,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求壯大,寫下了一路驚天地泣鬼神的長歌。何其悲壯、何其氣魄、何其堅定。 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是什麼?本書通篇沒有一段是以説教方式來定義的語句,但從當時國民黨推崇的三民主義、日本侵略者信奉的軍國主義入筆,將幾種有別於共產主義的另類信仰一一呈現出來,從側面佐證了共產主義思想在中國生根、發芽、成長的必然性。作者毫不掩飾地剖析了中國共產黨早期成長曆程中所犯的錯誤和教訓,並將答案通過一段段歷史的大背景和小細節、一個個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命運沉浮和一件件恩怨往事予以呈現,讓我們身臨其境到那段難以想象的苦難歷程。因此,我們才能體會到毛澤東、周恩來、張國燾、王明、博古、李立三、陳獨秀、顧順章、向忠發等這些中共黨史上的“大腕”們,為什麼同樣都高舉着共產主義信仰的大旗,但當面對紛至沓來的各類“苦難”時,表現各不相同,有堅定執着而奉獻者,有深刻反省而前行者,有教條固化而迷茫者,有墮落沉淪而背叛者。所以,苦難之中,更顯信仰的輝煌。 信仰該如何考驗?該書以生動的史料和深情的評價給了我們答案。書中表述了國防大學副教育長譚恩晉將軍談起自己入黨的經歷,他説:我1947年在北平入黨時,就是一個晚上被叫到城牆底下,只問一句“怕不怕死?”當説不怕死時,負責發展黨員的同志就説:“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中國共產黨員!”當時的回答沒有今天這麼複雜,只回答“怕與不怕”。雖簡單,卻殘酷。這是面臨十字路口的抉擇,是把生命和熱血留給自己還是交給黨的抉擇。生命只有一次,生活非常美好,還有什麼比生死考驗更大的考驗呢?但是毅然決然的選擇容不得半點猶豫,一剎那的判斷才是人性最真實的體現,最終信仰作出了決定。所以,苦難之中,更顯信仰的力量。

信仰該如何堅守?是這本書提出的一個具有歷史性時代性的命題,也是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每名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都在深刻思考的問題。如果説戰爭年代面臨的最大苦難是“剛”性的考驗,如對身體的摧殘、對生命的威脅,那麼,和平年代的黨員面臨的考驗就是“柔”性的。看似“柔”,但因其偽裝巧妙,面目迷人而非猙獰,卻更難對付、更難防範、更具挑戰性。戰爭年代有着異常嚴酷的外部環境壓力,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復,這是催人警醒的因素。和平年代,外部環境對個體沒有那麼嚴重的威脅,可是香車別墅、高薪高位看似美好,實則危機重重,個人底線一旦被突破,就會滿盤皆輸,這與當年革命先輩所經歷的苦難雖形異卻質同。因而,金一南教授在開篇前言中對和平時期我們該如何堅守信仰打出了兩個發人深省的問號:“若除去個人富足便不再為其他事物感動,該怎麼獲得挺直身軀的脊樑?錢包鼓起來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嗎?”現在中國共產黨人所面臨的考驗依然艱險。所以,苦難之中,更顯出對信仰的忠貞。高尚的信仰,是淨化靈魂的甘露,是催人奮進的動力。《苦難輝煌》這部書以獨有的方式為我們闡釋了苦難與信仰的關係,當下的我們應倍加珍惜得來不易的生命與自由,應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捨己為公的潔白樸素;信仰純潔,方有“只見公僕不見官”的不懈鬥志;信仰堅定,方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關於《苦難輝煌》2000字讀後感

“我們曾經是奴隸。否則不會有從1840年到1949年中華民族的百年沉淪。我們也擁有英雄。否則不會有從1949年到2050年中華民族的百年復興。”閲讀沉甸甸的金一南軍事題材作品《苦難輝煌》,內心充滿了冰與火的交加騰躍。這是一部記述中華民族歷程的苦難史,亦是一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輝煌史。《苦難輝煌》講述了20世紀的世界東方,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龍、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這一歷史命運的大落大起。在這一命運形成之初,各種力量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猛烈碰撞——內外矛盾衝突空前尖鋭,相互鬥爭局面極其複雜,各派力量的轉換非常迅速。每一方的領袖和將領皆在較量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全部能量,從而在歷史中留下深深的印痕。正是在這種局面之中,中國共產黨人經歷了地獄之火,帶領中華民族探測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深度和時代寬度,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中最富史詩意義的壯舉,中國革命也由此成為一隻火中鳳凰,從苦難走向輝煌!在該書前言中,金一南這樣寫道:“謹以此書獻給過去、今天、未來成為民族脊樑的人們。”他將宏大的歷史演化為一幅橫跨時空的綿延卷軸,將全局與細部皆呈現於字裏行間。每一場戰爭、每一個事件、每一回轉折、每一次較量,都是這幅卷軸上的一點一線。該書用諸多的點與線勾勒出的中國近代史之雄渾與壯美,呈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純粹精神和高尚信仰,它們共同鍛鑄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在這部鉅著中,金一南這樣寫道:“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種深刻的悲劇意味:播種,但不參加收穫。這就是民族脊樑——他們歷盡苦難,我們獲得輝煌。”誠然,民族脊樑無私奉獻、利澤於民、捨身忘我地砥柱於歷史洪流之時,從未計較得失與回報。正如本書第十二章《大渡橋橫鐵索寒》中為讀者講述的那樣——無論是安順場17勇士,還是瀘定橋22勇士,這些有名的和無名的中國革命的開路先鋒和沙場英雄,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沒有活到戰爭的勝利,甚至宏大的史冊中並未獲得一名之利。但正是這些英勇的忠魂、沉默的脊樑,奠基了中國革命成功的偉岸長城。據説,最早是《紅星報》和《戰士報》報道了安順場17勇士的姓名和事蹟,才使後人們得以知曉這些平凡而又非凡的名字;據説,當時對瀘定橋倖存的18勇士的獎勵,是每人發一套列寧裝、一個筆記本、一支鋼筆、一個搪瓷碗、一個搪瓷盤和一雙筷子。在那個極端艱苦的時期,這就是紅軍戰士以生命“換得”的最高獎賞。這令我不禁想起了戰鬥英雄李文祥。他參加革命64年,經歷戰役10多次,軍功章裝滿布包,可謂功若丘山,可他隱功埋名50年,甘在鄉間安度晚年。當有人勸他找組織要點“待遇”時,他説:“要啥待遇?組織信任、羣眾擁護,就是最高待遇”,“在哪兒都是為人民服務”。這樸實的語言或許代表了中華民族脊樑的共同心聲。

金一南在第十一章《苦難輝煌》中寫道:“中國工農紅軍從領袖到戰士,都是一個個鮮靈活現的個人。人最難免的就是失誤,人最可貴的也就是改正失誤。”民族脊樑從來不是不犯錯誤的人,而是犯了錯誤能夠及時糾正的人。他們不是萬無一失的神,而是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的實事求是的人。他們的偉大與平凡,並不在於那種充滿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計劃或預言,而在於他們的實踐——“不屈不撓的、百折不回的實踐。那是共產黨人最富生機和最為鮮活的靈魂。”記得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在《戰爭論》中寫道:“在黑暗中發現微光的能力和敢於跟隨這線微光前進的勇氣,這是一個真正的軍事統帥所具備的核心素質。”發現真理需要智慧,跟隨真理則需要勇氣。他們以果斷面對困難、挫折和失誤的大勇,以迅速修正主觀設想使之符合客觀實際的大智,引領人們將最苦厄煉成最堅強,在最絕境使出最奇招,從苦難走向輝煌。

本書第九章《烈火真金》的導言部分這樣寫道:“造就大英雄的時代,即是產生叛徒的時代,有多少至死不渝的忠誠,就有多少鮮廉寡恥的叛賣。”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宏大陣營中,面對敵人以官爵、以金錢、以監禁、以酷刑、以死亡的利誘和威脅,有的人能夠做到“橫眉冷對千夫指”,他們被讚譽為“民族的脊樑”;有的人卻丟失了信仰,迷失了自我,放下了尊嚴,他們為人所不齒。金石摻瓦礫,歷史的洪流中難免泥沙俱下;大浪淘沙,真金不怕火煉,英雄畢竟“水落石出”。方誌敏的《可愛的中國》、瞿秋白的《多餘的話》、劉志堅的《帶鐐行》,都是他們在鐵窗中面對生死考驗寫下的答卷,也是英雄的告白,更是一腔熱血的潑灑痕跡。該書説,“人類的歷史何其漫長,個人的生命又何其短暫。不是每個人,都能以短暫的生命輝映漫長的歷史。”這些英雄烈士卻以自己的抉擇書寫了一曲曲民族脊樑的讚歌。反之,書中也提到,率國民黨軍隊佔領紅都瑞金的李默庵,原湘鄂贛邊區總指揮兼紅十六軍軍長孔荷寵,原中央軍區參謀長龔楚,由紅四方面軍領導變為國民黨將軍的張國燾,皆曾因選擇背叛而得意、顯赫一時,卻終因逆歷史潮流而行,品嚐到吞噬靈魂的痛苦,最終成為陰霾和怪影,淹沒於歷史的洪流。

《苦難輝煌》不僅在敍述革命先輩的故事,最關鍵的是,它在勾畫中國共產黨人的最有價值的靈魂、最有信仰的人生。那些不畏犧牲的勇者,信仰堅定、一往無前,為這個價值觀多元的紛繁時代注入了最有意義的滋潤心田的正能量。我以為,當今的年輕人應以一份敬畏的心聆聽民族脊樑的高貴靈魂的歌吟,澆種破“書”而出的精神之花,收穫一份燦若朝陽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