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89K
《居里夫人傳》這部作品,給我帶來了很多感受,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將感受記錄下來。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居里夫人傳》讀後感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三篇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1

居里夫人,一位世界史上的傳奇女科學家,先後發現了兩種放射性元素,更兩度獲得諾貝爾獎,在常人眼中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那她成功的憑藉是什麼?這本書裏的這個故事告訴了我。

居里夫人長大之後,開始研究放射性元素。在一次偶然的契機中,她發現了一種可能存在的新元素,但是這種元素又很難提取到。為了獲得這一種元素,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用火車運來了一整個車皮的瀝青鈾廢礦,每一天都在一個破破爛爛的小棚屋裏面進行提煉。這其中還有着不得不面對的生活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皮埃爾·居里不得不從煉製廢礦的時間裏抽出時間去教學,以獲得他們最基本的生活費!

為了從近十噸的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要不停地重複着將礦渣一鍋一鍋煮沸,之後再一刻不停地攪拌,再將廢渣一瓶瓶倒進倒出,看着廢渣裏隱藏的鐳元素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這樣無聊又耗體力的工作。她每天穿着沾滿灰塵和腐蝕性液體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有時一次要煉製四十多磅的廢渣,屋裏成日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是常事,每一天小木屋裏都飄散着刺鼻的味道,堆積着大桶小桶的沉澱物和液體……就這樣,她整整奮鬥了四年之久,這是多麼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

這個故事,給了我這樣的啟示: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説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鑽研,不怕困難。

居里夫人小時候正生活在祖國波蘭被沙俄侵佔的時期,而且父親還被藉機開除,一家人的生活很困窘,但是她依然學習非常好,甚至掌握五種語言。她那不屈不撓的性格,不正是我應該學習的榜樣嗎?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高峯。

我希望自己長大了能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科學事業而努力奮鬥!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2

在通往科學這條道路上難免會有許許多多的挫折,有的人卻能始終不知疲倦、不畏艱險,猶如黑暗的世界裏一直閃爍的光芒,照亮着他人,照耀着前方,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原名叫“瑪麗亞”,她從5歲起就已經知道了許多事情。假如你給她一篇小短文,她只需要讀兩遍就可以一字不漏地背下來,人們常常稱她為“神童”。瑪麗亞從小就對她的祖國波蘭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由於波蘭被沙俄侵略,所以瑪麗亞一直想為祖國做些貢獻。

當瑪麗亞只有16歲時,她就有一個夢想,就是要教導波蘭人,直到波蘭成為一個巨大的頭腦清醒的國家,直到波蘭人最終能夠引導歐洲向世界邁進!正是因為瑪麗亞有着如此偉大的夢想,要為全波蘭人造福的希望,所以才有了接下來的故事。

當瑪麗亞只有18歲的時候,她就離開家人,來到華沙,教導那些波蘭的孩子們。雖然每年只有40磅的工資,但是她仍然沒有放棄這份工作。雖然有些孩子比較調皮,但是瑪麗亞依然堅守在這份崗位上,因為她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讓波蘭逐漸強大,邁向全世界。最後,瑪麗亞終於憑藉着自己的毅力考上了法國巴黎的索邦大學。

在整個大學期間裏,瑪麗亞結交了一個與她一生也分不開的朋友,那就是科學。就是因為瑪麗亞帶着那顆對科學極強的慾望心,而讓她成為了整個學校最出色的女孩子。在今後的日子裏,瑪麗亞又有了一個新的巨大發現,那就是“鐳”。最終,瑪麗亞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永不言敗的精神,終於,她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女諾貝爾獎獲得者,成為了全世界的驕傲!

這就是居里夫人。善良、堅毅、執着、勤奮,是她身上顯著的優秀品質。正是因為她對科學極其熱愛,又願意付出一生的精力,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才使她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有許許多多的坎坷,這些坎坷常常會使我們放棄最初的目標,但是居里夫人是絕對不會的。無論多麼大的風險和打擊,也不會使她放棄對科學的追求和熱愛。居里夫人的學習環境那麼差,相比之下,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呢?

所以,《居里夫人的故事》這本書讓我知曉了這位偉大的人物的一生,並告訴了我,只要有着一顆勇於面對現實和戰勝自己的心,有着頑強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有着對祖國深深的感情和熱愛,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更加有意義,諾貝爾獎離我們也並不會遙遠!

《居里夫人傳》讀後感3

從古至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即使是科學家,也難逃名利的糾纏。但是在歷史上卻有這樣一個人,她以她高尚的品質贏得世人的尊敬,她以她卓越的貢獻讓後人永遠銘記於心,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原名瑪麗-斯科洛多斯卡(後因與皮埃爾-居里喜結良緣而改姓居里)。她從小就遭受苦難。9歲大姐索菲婭因病去世,11歲時母親也同樣因病去世。她的祖國波蘭當時受到俄國殖民者的統治,時時處在俄國的監控之下。後來為了上大學,獨身一人來法國讀書,生活貧困無比,連吃飯都是問題(在姐姐與姐夫的幫助之下,她最終撐了過來)。後來與皮埃爾認識,幾年後便結婚了。婚後僅度了幾個月的蜜月生活,便重新投身到科學之中,經過多次失敗,終於發現多種新元素,成為第一個拿了兩次諾貝爾獎的女性。後來丈夫去世,她仍在研究,直到她八十多歲時因病去世。

她的一生所經歷的苦難足以擊倒芸芸眾生,而這苦難卻在她面前失去了尖鋭感、刺痛感,變成了一隻粗糲的手,推動這位堅強的女子前進的同時,還在世人面前展現她最真實、高尚的品質。

在她求學於法國時,那時她還年輕,孤身一人,但幸運的是,時而湧上心頭的孤獨感並不能打敗這個堅強的姑娘。在傳記中,居里夫人是這樣解釋的:“這或許是因為我情緒通常十分平靜,精神上十分滿足。”這句話算是這位偉人通篇下來唯一對自己的褒獎之辭,恰恰道出了她不同於凡人的品質。

一切個體層面的情緒都無法動搖內心深處的信仰,與不完美的世界相對的是另一個世界,同樣真實卻別樣美好,是她真正渴望迴歸的故鄉——那就是科學的世界。

因此,在居里夫人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在最初的實驗室中——一個極其簡陋的屋子,完成了震驚世界的研究,在剛剛提煉出鐳時,這位品質高尚的人經歷了人生中最寧靜喜悦的時刻:“可以在玻璃瓶或玻璃管裏看到我們提煉分離出來的寶貝在向四周散發出淡淡的光,真是美麗動人,令我們既欣喜又激動。”那閃爍着的奇光異彩,宛如神話中神燈的光芒。

居里夫人是人品高尚的寫照。在他們獲得諾貝爾獎時,為了在之後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他們推遲了領獎時間;在受世人關注時堅決迴避,只是為了有更多時間進行研究;在一個破屋子裏工作將近二十年,不在初次成功時就宣佈結果,只是為了科學的嚴謹性。

她用她的生命質量,讓“科學”二字擁有不一樣的分量;她用她的生命光亮,讓“科學”二字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華。

她是居里夫人,一個對科學極端熱枕的、高尚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