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四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1W

《汪曾祺散文》大家都讀過嗎?通過慢慢品讀,大家都有不少的感想,那麼來寫一寫讀後感。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讀後感四篇,供大家參考。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四篇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週六,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微信:“在家傻待,誰約我”結果本來在和同學約會的女兒放棄約會,給我回了條微信:“我約你”就和女兒來到東方廣場。來到東方書城一個新開的書吧。買了杯飲料開始了我們的週末約會。當時女兒拿起一本汪曾祺散文《隨遇而安》説:“我喜歡看汪曾祺的散文”,“為甚”?女兒説:“他有幾本是全是寫吃的”——汗,又暴露了我的女兒是個吃貨。順着女兒的推介我就拿汪曾祺散文《隨遇而安》看起來。

看了幾頁就吸引了我, 他的文字裏透着濃濃的“中國味”不乏味,且藴含着民主心靈和性靈的美質。 卻又淡淡的,時而把帶進了北京的四合院大街小巷;時而把我帶回了童年月光下媽媽在大樹底下給我們講述那些年她做過的“牛鬼蛇神”;時而又把我帶進了舌尖上的中國那大川南北的中國民間美食景象。看他書令你身在煩囂的鬧市卻猶如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 其實我也挺喜歡這樣寫作風格。我自己一直也有像他這樣寫寫自己的生活,寫寫自己的感想以及看到一些事的所見所聞。但當我看到同事們在博客上寫的都是專業的,高水平的大作,總覺得自己的文章不適合登大雅之堂。所以一直不敢在這大雅之堂丟人,但為了 ——你懂的。

表面上看這書其實是一本茶餘飯後的消遣書籍,但慢慢品味卻也從中得到人生的感悟。書中我感受到了 他從容,他淡然,他身處逆境卻不以為苦,他達觀瀟灑,隨遇而安! 其中我最喜歡他的這一段:

“ 丁玲同志曾説她從被劃為右派到北大荒勞動,是”逆來順受“。我覺得這太苦澀了,”隨遇而安“,更輕鬆一些。”遇“,當然是不順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麼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開些。如北京人所説:”哄自己玩兒“。當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隨遇而安不是一種好的心態,這對民族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是會產生消極作用的。這種心態的產生,有歷史的原因(如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本人氣質的原因(我就不是具有抗爭性格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客觀,是”遇“,是環境的,生活的,尤其是政治環境的原因。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善良的。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除了已經死掉的,大多數都還在努力地工作。他們的工作的動力,一是要實證自己的價值。人活着,總得做一點事。二是對生我養我的故國未免有情。但是,要恢復對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輕信,恢復年輕時的天真的熱情,恐怕是很難了。他們對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對現實多多少少是疏離的。受過傷的心總是有璺的。人的心,是脆的 ”

所以説 做人一門學問, 做事更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該怎樣去做人做事。 看了這本書似乎令我有所感悟。

放下書,天已黑了,找吃的,謝謝女兒給了我一個充實的週末!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汪曾祺散文》收《我的家鄉》《文遊台》《觀音寺》《午門憶舊》《一輩古人》《吳大和尚和七拳半》《新校舍》《泡茶館》《跑警報》《自得其樂》《自報家門》《隨遇而安》等47篇散文。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汪曾祺曾説過:“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的大敵。挺大的人,説些姑娘似的話……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因此品讀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如《葡萄月令》汪曾祺的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

在《夏天的昆蟲》中,他向讀者介紹了蟈蟈、蟬、蜻蜓、螳螂的品種、習性和孩童捕捉昆蟲的情形。如他説:“叫蚰子(蟈蟈的俗稱)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樹枝火中,一會兒就熟了。味極似蝦”。説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塗上黏膠捉蟬。作者小時候用蜘蛛網捉蟬。選一根結實的長蘆葦,一頭撅成三角形,用線縛住,看見有大蜘蛛網就一絞,三角里絡滿了蜘蛛網。瞅準了一隻蟬,輕輕一捂,蟬就被黏住了。讀到此處,不覺會心一笑,好像説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質樸,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脱,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在被打為右派下放勞動的日子裏,他奉命畫出了一套馬鈴薯圖譜。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裏,烤烤,吃掉。我敢説,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於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在短篇小説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這個寒假,我讀了他的《人間草木》、《生活,是很好玩的》、《五味》等散文集。一開始,我以為他和上世紀的作家風格大同小異,大多是寫當時社會的文章,對社會進行批判。但是當我讀完他的作品,發現他的文字與我想象的大相徑庭。在我印象中,汪老先生應該是嚴肅,沉默的一個人,但其實他活潑,幽默,和藹,思想先進,像一個擁有孩子心靈的老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在寫美食的片段。當時很少有文學作家會專門寫一本關於“吃”的書,但汪老寫了:從家鄉高郵的鹹鴨蛋,到內蒙古的手把肉;從中國的茶食,到日本的豆腐。他把他一生中吃過的所有食物從記憶中找出來,放進書裏面。讀這些文字的時候,並不是老生常談的,而更像一個小孩在回想自己在舌尖上相遇的美味。有的時候看着看着便會被這些回憶的文字帶入,不知不覺就餓了。汪老不但愛吃,還敢吃。每到一個新的地方,他總會去嘗試當地的食物。汪老曾誇口自己什麼都吃,“有些東西,本來不吃,吃吃也就習慣了”。他原來不吃香菜,有一次他去中藥鋪,管事的給他弄了一碗涼拌香菜,説“你不是什麼都吃嗎?”於是汪老一咬牙吃了,從此就吃香菜了。苦瓜汪老本來也是不吃的。有一次一位詩人請他吃飯,要了三個菜:涼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湯。他説:“你不是什麼都吃嗎?”從此,汪老就吃苦瓜了。汪老對所有食物一視同仁,這是非常可貴的。“有些東西,自己儘可以不吃,但不要反對旁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他正是把對吃的態度轉換成對文學的態度。汪老令我最佩服的便是他的心態。1957年,“反右鬥爭”開始,汪老因一篇短文受到批評,1958年夏天被劃為右派,下放到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從1958到1961年四個年頭,汪老就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落裏面做了四年的農民。但是在他的文章中並沒有看到任何惱怒生氣的情緒,反而他覺得這件事十分有趣,勞動也是一件好玩的事。在果園噴波爾多液(當時的一種殺菌劑)時,他寫到“我是個噴波爾多液的能手。

大家叫我總結經驗。我説:一、我幹不了重活,這活我能勝任;二、我覺得這活特有詩意”。誒,一開始看我還以為看錯了。汪老竟然用了“勝任”,像是一副十分自豪自己能力的樣子。他還把波爾多液的傳説和噴灑的方式都寫了下來。嘿,竟然有人能把如此累活寫的這樣有趣,佩服,佩服。汪老還時常回憶當時的場景,有一個朋友從法國回來,説自己去了波爾多:“我也到過波爾多,在中國。”1960年汪老終於摘除了“右派”的帽子,但暫時沒地方去,便留在研究所裏面。正好所裏有一個畫馬鈴薯的任務,而汪老又會畫畫,便接了這個任務。馬鈴薯基地在沽源,雖然這裏偏僻荒涼,可以談心的朋友很少,不免有一點寂寞。但是汪老很快將注意力轉移到畫馬鈴薯上面。剛種下的時候畫土豆花,豐收時畫土豆塊,汪老這寫日子裏就泡在馬鈴薯田地中畫畫,看書,一天下來沒人打擾,算是一段清閒的日子。而汪老還有一大樂趣,便是畫完土豆就烤了吃,每畫完一種土豆,他便撿一個來扔到火堆裏烤。他曾回憶説:“全國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馬鈴薯的人,大概不多”。汪老還有一個發現:“我對馬鈴薯的科研工作有過一點很小的貢獻:馬鈴薯的花都是沒有香味的。我發現有一種馬鈴薯,“麻土豆”的花,卻是香的。我告訴研究站的研究人員,他們都很驚奇:“是嗎?--真的!我們搞了那麼多年馬鈴薯,還沒有發現。”哈哈,能想到汪老在寫這句話的時候一定臉上有驕傲的神情的。一個白頭髮老爺爺,回憶艱難的過去時,不是抱怨,而且順應逆境、苦中作樂,真難得。

這也是我喜歡汪老的一個原因:真,不做作。他在寫親身經歷的事件時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該高興就高興,該悲傷就悲傷,全部都是自己本來的情感,所以會讓我產生一種真誠親切的感覺。這在文學作家中,實屬難得。最後汪老對待家庭關係的看法我很認同。“多年父子成兄弟”,這是汪曾祺父親的名言,而汪老也把這句話看做自己對待親人的方式。汪曾祺的孩子有時候叫他“爸”,有時候叫他“老頭子”,連他的孫女也跟着一起叫。汪老的親家母説這孩子“沒大沒小”。但是汪老卻並不這麼覺得。“一個現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他寫到“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設計。”以前能有這樣先進思想的家庭教育是很超前,很有遠見的。現在的家長卻或多或少有這樣的通病,我想等我以後當了父親,也應當秉承着這樣的教育理念。汪老所有話中我最喜歡的一句,是這樣一句: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藉此安慰堅守在疫情中,即將看到曙光的人們!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汪曾祺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智者,他擅於將生活中的瑣碎雜亂串聯成一幅幅生動別緻的畫卷。汪老的筆調平淡質樸,貼近生活細節,不追求華麗辭藻的刻意堆砌,不注重觀念思想的有意灌輸,在他的文章中,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樣自然純樸,卻又意味深長。古云文如其人,汪老一生處事淡泊、不計名利,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人格魅力令人景仰。在被打為右派下放張家口勞作的日子裏,他奉命畫出了一套馬鈴薯圖譜。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裏,烤烤,吃掉。我敢説,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汪先生的品行心境決定了他散文創作的獨特風格,讀汪老的散文,猶如在和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拉家常,雖然話語平實,但饒有風趣,令人回味無窮。

(一)汪老散文之貼近生活

拜讀過汪先生的諸多散文之後會發現,他所寫散文的主題大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都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遇見卻未細心留意的人或物。如《夏天》中對夏天景色的細微描寫,《泡茶館》對茶館裏的閒人趣事的生動刻畫。汪老從細小的視角嵌入,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考辭章典故,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之美,並於平凡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趣味。

現代社會下的都市人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劇增,他們沉浸於工作和學習中,閒情逸致都拋之腦後,對於 身邊平凡的人或物他們無暇顧及。除了工作學習,他們無法體會到生活的其他樂趣,他們的世界被物慾所包圍着,周圍一切平凡美好的事物都與他們劃清界線,他們將自己侷限在自我的小世界裏,然而社會生活的喧囂與緊張唯有透過心靈的恬淡與靈靜才能得到調劑與釋放。許多讀者喜愛汪老也正是被他對凡人小事的審視與關注所吸引,在汪老的散文中可以感受到心靈的愉悦和淨化,進而對周圍環境有了重新的注目。

(二)汪老散文之平淡質樸

汪曾祺先生曾説過:“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的大敵。挺大的人,説些姑娘似的話…… 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正如汪老所言,他的散文中至始至終瀰漫着平實主義風味,散文語言簡單易懂,曾有評論家評價汪老的語言十分特別,拆開來看,每一句都很平淡,但放在一起,就別有一番味道。個人比較喜歡汪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文章筆調樸實,如拉家常,但卻字裏行間中折射出父子之間無需言語表達的親情。

(三)汪老散文之以小見大

汪先生的散文並不是一味描寫生活瑣事,他對事物往往有其獨到的見解感悟和奇妙的審美髮現,擅於以小見大,透過事物的現象看到本質。如汪老在其散文《吃食和文學》中談到苦瓜到底是不是瓜時,最後從苦瓜想到文學創作,他説作家應該口味雜一點,不能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汪先生這種生活中的敏思與睿智,是值得我們所提倡與奉行的。“我思故我在”,不斷的思考才能迸發生命的靈感。

(四)汪老散文之樂觀豁達

先生的散文格調向我們展示的永遠是樂觀向上的精神與內涵,這與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恬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有關。現在的很多藝術過於浮躁,無病呻吟,汪曾祺先生則是要從內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種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或“綠色藝術”,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引領人們到達精神世界的淨土。從汪老散文中散發出來的豁達精神對於我們的人生是一種鼓舞,不管經歷多大挫折與磨難,堅信曙光的到來,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享受人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當我們真正以樂觀胸懷視之,我們會發現任何的困難都只是成功道路上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