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W

心得體會的寫作與其他文體有着本質區別,它主要記錄的是個人感受。只要將內心做好深入解讀,就能得到一篇質量較高的心得體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8篇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1

一、科學合理規劃,做到規劃先行

當前我縣農村發展的一大突出問題是:村莊佈局散、建設亂、範圍小,村鎮規劃滯後於建設;農村交通、通訊、人畜飲水、農田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文化、教育、衞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農村產業發展層次明顯偏低,農民增收難度偏大。這些問題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必須儘快加以解決。為避免走彎路、造成浪費,規劃先行應當文祕雜燴網成為一個重要原則。從過去的實踐情況看,一個好的規劃應當具有以下特徵:一是具有前瞻性。規劃要充分考慮到今後發展的長遠趨勢和村鎮佈局的長遠變化。今後要撤併的邊遠村莊和人口稀少的居民點,現在不必要花很大代價搞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具有和諧性。要從村鎮的山形地勢出發,依山順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園農莊、農村社區,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以人為本。要考慮農村生產生活特點,便利農民生產生活。農民的生產生活方法和城市居民不一樣,不能雷同於城鎮,不能簡單地抄襲城市,搞“小區化”,防止“貼瓷磚、住洋樓、扛着糧食上高樓”的現象出現。但也要注意改變傳統的陋習和不文明、不衞生的習慣,與改水、改廁、改圈、改院結合起來,使民居上一個層次。要考慮羣眾經濟實力,新的村莊規劃建設搞到什麼程度,實際上是由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對農村的支持程度決定的。城郊村、公路沿線村的實力強,可以搞得好一些、快一點;偏僻村、薄弱村實力差,不要大拆大建,可在規劃一次到位的基礎上,量力而行,逐步實施到位。在農村村莊和人口比較分散的情況下,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到今後發展的長遠趨勢、村鎮佈局的長遠變化以及其他因素,防止選址不準、預留不足或“空殼化”。總之,要堅持規劃先行,基礎設施先行,優惠政策先行,試點先行,從農民最主動、幹部最主動、條件最成熟的村實施起。

二、新村莊建設不等於新農村建設

新村莊建設主要是村容村貌建設;新農村不只是新在村容村貌,它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黨建五位一體的系統工程,具有綜合性、長期性和複雜性。但是,從目前全州各縣組織參觀的重點和經驗介紹看,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都把目光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實這只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方面。從整體和長遠看,經濟建設是基礎,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實現這五句話提出的要求,就是農村各方面實現協調、全面發展的過程。

三、要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

只有生產發展了,才有能力建設新村鎮,才有條件過上新生活。只有富民產業才能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因此,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一定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農民在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擔當能力的條件下,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才有可靠的基礎。過去把主要精力用在對現有房屋、道路改造和建設上,忽視產業發展,忽視生產發展這一根本性問題的做法必須糾正。就我縣的實際情況來看,新農村建設要主動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和產業化經營,培育龍頭企業,組織起更多的分散經營的農户開發優質糧、茶、林果、畜禽等資源,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竭力拉長育種、育苗、肥料、種植、收穫、加工、養殖、制沼、沼氣液化等產業鏈,通過構建流通鏈、結成利益鏈、培植要素鏈,力爭在全縣形成以草果、八角、板栗、核桃、碰柑、楊梅、櫻桃、大棗、梨、藥材、瓜菜等集中連片的優質農產品產業帶。

四、主動探索建設模式,努力創新建設方法

我縣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充分考慮到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重、資金籌措難等實際,努力探索一條適合山區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第一,必須堅持典範引路、示範帶動。首先選擇經濟和民意基礎好的自然村入手,在示範點取得切切實實、具有説服力的成效之後,再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推廣。第二,充分尊重農民的自主權。一是要堅持農民“自主申報”。確定示範點不下硬性指標,不搞人為指定。二是堅持農民“自主建設”。新農村建設具體怎麼搞,如採取哪種建設模式、確定哪些建設項目等由農民自己説了算,建設資金由農民自己投入為主,建設施工也由農民自己投工投勞。三是堅持農民“自主管理”。引導各地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由理事會全權負責發動羣眾、資金籌集、組織建設、質量監督、後續管理等工作。第四,建立起農民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責任目標約束機制。要制定一些簡單實用、便於操作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章程》、《村規民約》、“門前三包”責任制以及村道養護、公廁管理、庭院保潔等制度,並將相關的指標任務進行了細化分解,逐一落實到户甚至到人。二是建立日常管理投入機制。應採取“村集體解決一點,向農户收取一點,市場化運作籌措一點”的辦法,籌措解決理事會成員工資和部分公共設施、環境衞生維護管理費用問題,保證有人管事、有錢辦事。

五、必須始終樹立長期奮鬥的思想

目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存在一種錯誤的做法,對新農村建設下任務、定時間,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甚至出現包辦代替、強迫命令等現象,這種傾向是違背中央精神的。農村落後狀況是歷史形成的,改變農村面貌,縮小城鄉差距,決非朝夕之功。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但不是一項階段性工作,更不是一般性工作部署,而是一個必須長期實踐和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新農村建設的預期目標雖然從性上可以確定,但在量上並不是一個可以完全量化的東西,即使可以量化也要隨時間的推進,不斷完善和提高,因而是一個可以充實的變量,並不能説到什麼時候新農村就建成了,完成了,不再前進了。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2

一、精準扶貧意義重大

我國扶貧開發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但是,長期來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較為突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國農村貧困居民8249萬人(其中贛州市貧困人口139.5萬人),是國家統計局根據全國7.40萬户農村住户調查樣本數據推算出來的。這個數據對於研究貧困居民規模、分析貧困發展趨勢比較科學,但在具體工作中卻存在“誰是貧困居民”“貧困原因是什麼”“怎麼針對性幫扶”“幫扶效果又怎樣”等不確定問題。由於全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建立統一的扶貧信息系統,因此對於具體貧困居民、貧困農户的幫扶工作就存在許多盲點,真正的一些貧困農户和貧困居民沒有得到幫扶。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重點縣捨不得“脱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佔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係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羣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户,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户,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户,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户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原有的扶貧體制機制必須修補和完善。換句話説,就是要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等問題。扶貧必須要有“精準度”,專項扶貧更要瞄準貧困居民,特別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務必重點用在貧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確的方向上。扶貧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萬不能拿扶貧的錢去搞高標準的新農村建設,做形象工程不能實現扶真貧。貧困區域的發展,主要應使用財政綜合扶貧資金和其他資金。

二、積極推進精準扶貧

推進精準扶貧,加大幫扶力度,是緩解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也是全市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場攻堅戰。那麼,如何做到精準扶貧呢?

(一)精確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總的原則是“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開展到村到户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包括羣眾評議、入户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內容。過去,全國曾開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實踐表明,這樣識別扶貧對象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瑣、操作性不是很強。我市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選”確定扶貧對象的扶貧“首扶制度”,也是一個精確識別的好辦法。其具體作是:根據國家公佈的扶貧標準,村民先填申請表,首先由村民小組召開户主會進行比選,再由村“兩委”召開村、組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並張榜公示;根據公示意見,再次召開村、社兩級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並再次公示;如無異議,根據村內貧困農户指標數量,把收入低但有勞動能力的確定為貧困農户。總之,不論採取何種方式識別,都要充分發揚基層民主,發動羣眾參與;透明程序,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羣眾,讓同村老百姓按他們自己的“標準”識別誰是窮人,以保證貧困户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

(二)精確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貧困居民識別出來以後,針對扶貧對象的貧困情況定責任人和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效果。就精確到户到人來説,重點為:一是堅持方針。精確幫扶要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方針,重在從“人”“錢”兩個方面細化方式,確保幫扶措施和效果落實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個到村到户”:基礎設施到村到户、產業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訓到村到户、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户、結對幫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資源優勢挖掘出來,把扶貧政策含量釋放出來。

三是因户施策。通過進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貧原因,逐户落實幫扶責任人、幫扶項目和幫扶資金。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遊則遊,實施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切實改善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幫助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四是資金到户。在產業發展上,可以推行“專項財政資金變農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過現金、實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補到户;在住房建設上,可以推行“農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等補助資金可以直補到人;對讀中、高職學生的生活補貼、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學的資助費用,可通過“一卡通”等方式直補到受助家庭;異地扶貧搬遷、鄉村旅遊發展等項目補助資金可以直接向扶貧對象發放。

五是幹部幫扶。幹部幫扶應採取羣眾“點菜”、政府“下廚”方式,從國家扶貧政策和村情、户情出發,幫助貧困户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符合發展實際的扶貧規劃,明確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並落實嚴格的責任制,做到不脱貧不脱鈎。

(三)精確管理,這是精準扶貧的保證。一是農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貧困户的信息網絡系統,將扶貧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錄入到系統,實施動態管理。對貧困農户實行一户一本台賬、一個脱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確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羣眾、扶到羣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終根據扶貧對象發展實際,對扶貧對象進行調整,使穩定脱貧的村與户及時退出,使應該扶持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從而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管用。

二是陽光操作管理。按照國家《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對扶貧資金建立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貧資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貧對象、扶貧項目公告公示公開制度,將篩選確立扶貧對象的全過程公開,避免暗箱操作導致的應扶未扶,保證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進行;築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帶電“高壓線”,治理資金“跑冒滴漏”問題。同時,還應引入第三方監督,嚴格扶貧資金管理,確保扶貧資金用準用足,不致“張冠李戴”。

三是扶貧事權管理。對扶貧工作,目前省、市、縣三級分別該承擔什麼任務並不十分明確,好像大家都在管錢、分錢,監督的責任也不清晰;專項扶貧資金很分散,涉及多個部門,各個部門的責任也不清晰。現在,省委已經明確,省、市兩級政府主要負責扶貧資金和項目監管,扶貧項目審批管理權限原則上下放到縣,實行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制度,各級都要按照自身事權推進工作;各部門也應以扶貧攻堅規劃和重大扶貧項目為平台,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確保精準扶貧,集中解決突出問題。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3

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最根本的是要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轉化到具體的工作成效上。省委將在深入學習研究的基礎上作出全面部署。當前,要緊緊圍繞進一步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的總要求,按照“四個切實”的工作部署,深化研究,理清思路,制定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措施。一要進一步落實加快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正確處理速度和質量、結構、環境的關係,在抓好質量、結構、環境的基礎上,力爭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要強化產業支撐,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培育新增長點,着力引進一批體量重、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一批聚集強度高、關聯性強、產業鏈長的產業集羣。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進一步完善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支撐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習近平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全黨全社會要繼續共同努力,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對貧困地區和貧困羣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履行領導職責,創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於因地制宜,注重精準發力,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羣眾能動作用,紮紮實實做好新形勢下扶貧開發工作,推動貧困地區和貧困羣眾加快脱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扶貧攻堅是一項艱鉅的政治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各級幹部沉下身子,用真情用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才能更好地完成黨中央交給我們光榮而偉大的戰略任務。

扶貧攻堅是一項艱鉅的政治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各級幹部沉下身子,用真情用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才能更好地完成黨中央交給我們光榮而偉大的戰略任務。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4

20_年上半年鎮領導開會,要求每位公辦教師包保2014年和2015年脱貧的五户貧困户。如今,本人進行扶貧工作已經幾個月了。在這幾個月中,感觸頗多,現將心得總結如下:

1、貧困户認定不精準

貧困户名單是村委會報上去的,有些貧困户認定不符合實際情況,家庭條件優越的也是貧困户。

2、扶貧走過場,流於形式

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必須要全面貫徹執行。然而,有的村幹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平日裏,吃喝玩樂,忙得不亦樂乎,對貧困户不聞不問。原本該他們填寫完善的貧困户檔案不去貧困户家裏全面調查摸底,工作態度敷衍,資料隨意填寫,致使信息採集表、幹部幫扶過程記錄表、扶貧手冊錯誤頻出,信息不真實、不一致,甚至越俎代庖,代替貧困户簽字。等到上級通知檢查的時候,要檢查什麼他們就加班加點準備什麼,入户走訪,宣傳政策、拍照,培訓貧困户正確回答問題,糊弄上級。有時,村幹部的緊急通知朝令夕改,令幫扶教師怨聲載道。這樣的扶貧讓貧困户深受其害、深惡痛絕。

3、教師把學生教好才是的扶貧

有的村幹部大言不慚地對教師説:書教不教得好無所謂,完成政治任務最重要。這完全是本末倒置。如今,鄉村教師被統考壓得喘不過氣來。學生成績不好,家長投訴,領導批評。

如果迎接檢查時間緊、任務急,教師們就要讓學生自習,自己去準備相關資料。扶貧工作耗費了教師不少時間和精力,嚴重擾亂了正常教學秩序。然而,教師在扶貧中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解決不了貧困户實際困難,最多聽取收集彙總貧困户意見建議,而且不能保證被上級採納。

教師做好本職工作,把學生教好,幫助貧困學生學習成才,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才是的扶貧。

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對基層組織的監督和制約,傾聽貧困户真實聲音,杜絕形式主義,做到真扶貧,讓貧困户真正享受政策實惠。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5

20__年,我局按照區委、區政府結對幫扶的總體安排和要求,在區幫扶辦和大面街辦幫扶隊的指導、支持和配合下,以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市區全委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幹部幫户”活動要求,結合實際,堅持真心為民,真情幫扶,精心組織,大膽實踐,紮實推進,結對幫扶工作取得了必須成績,現將工作開展狀況總結如下:

一、明確任務,落實職責經與大面街辦__村黨支部共同研究,並圍繞職責目標,20__年我局重點完成幫扶項目有4項,一是協助修建__村村委會辦公室;二是深入紮實開展“1+1”結對幫扶;三是開展助推“四大基礎工程”宣傳活動,確保幫扶對象知曉率達100%;四是協助解決信訪積案,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為全面完成20__年結對幫扶工作目標,我局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崔坤龍局長為組長,其它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科(室)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並把該項工作納入局內部目標進行考核,構成了由上到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了結對幫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二、主要工作開展狀況

緊緊圍繞職責目標和重點幫扶項目,用心協調大面街辦,並深入結對幫扶的__村進行走訪調查,廣泛座談,詳細瞭解當地經濟發展狀況,有針對性的制訂了幫扶措施和促建方案,重點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年初,以“攜手同行,共創共享幸福生活”為主題,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幫扶村,與“1+1”結對户開展結對活動啟動儀式,應對面的交流溝通並建立了結對聯繫卡,確保了結對幫扶工作有序推進。

(二)用心開展助推“四大基礎工程”宣傳活動。局總支認真組織黨員幹部集中學習農村“四大基礎工程”的基本概念、資料構成和主要作用。並採取應對面交流,發放宣傳資料、調查問卷等方式,組織黨員幹部先後4次深入結對村、結對户中,用心開展助推農村“四大基礎工程”宣傳活動,切實提高了結對幫扶户對農村“四大基礎工程”的知曉率。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員幹部“1+1”結對幫扶形式比較單一,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6

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需要教師用愛去滋潤。為了更好的落實教育精準扶貧的幫扶計劃,讓我們班建檔立卡幼兒王史嘉豪在學習及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關愛與幫助。

一、教育教學幫扶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一週課程幫扶,兩週興趣幫扶,一月勵志教育幫扶。在幫扶過程中,我們首先把安全教育放在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通過開展豐富的安全教育活動,培養嘉豪小朋友的安全意識和能力,同時,我們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豐富家長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知識,提醒家長時刻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適應國小生活,週四,我們帶領孩子去參觀“高新國小”,在參觀過程中,讓孩子對國小生活有了基本的瞭解,知道國小和幼兒園的區別,將來能夠儘快的適應國小生活。回到幼兒園,我們還讓孩子畫出了“我心中的國小”,讓孩子把自己在國小看到的所有東西畫出來,活動很成功,孩子非常喜歡。

二、生活幫扶

生活方面,我們讓家長配合老師,給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衞生習慣,從而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每天早晨要求幼兒做到早睡早起,有規律的生活。我們創設了生活牆、我的好習慣,讓孩子逐漸養成晚上早睡覺,按時來園,不遲到、不早退。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有規律的生活,升入國小後就能很快適應國小生活。還創設了我能幹的主題牆,內容有穿脱衣服比賽、自己繫鞋帶等。

三、關注幼兒的任務意識、規則意識和獨立意識的養成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性的動力。幼兒做事很隨便沒有計劃想要做什麼就去做,要他們有條不紊地做事很難,於是在各種活動中,採用故事、兒歌、歌曲等方式讓幼兒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做到按時完成不拖拉。給幼兒佈置小任務:今天我來播新聞。回家準備幾段新聞,讓孩子輪流學當播音員。每個班級都有小小值日生,他們每天為大家服務,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漸建立起的任務意識。

總之,實施幫扶以來,這些貧困生都有了較大的改變,他們表現得很陽光,很樂觀,又很自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將盡己所能,限度的幫助更多的幼兒!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7

這幾天深入貧困山區走訪,看到貧困户或樂觀或擔憂的神色,聽到他們訴説家庭貧困的原因,我發現除了個別家庭因重大疾病造成貧困外,大部分家庭是因為自身文化素質低下,無一技之長致使家庭深陷貧困的泥沼。對此我感受頗深,現在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農民的貧窮與現有的文化知識息息相關

過去我們常説,“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鼓勵更多的孩子通過讀書走出山村、融入城市,事實上這種導向是成功的。其實讀書並不是讓每個孩子都去上大學這麼簡單,它更重要的作用在於讓適齡孩子接受完整的、系統的、良好的教育,有條件、有基礎的可以去上大學,更多的孩子可以通過學習和知識的培養,擁有一技之長。這次走訪我深刻感受的是貧困户農民文化知識欠缺,規劃自己生活能力非常差,他們體現了農民的樸實,卻忽略了“頭腦創造”。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站在教育的端口,我們要利用科學文化知識,去哺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穿上文化的新衣,讓孩子們走向脱貧致富的道路。

二、先讓貧困户在精神上脱貧

黨和政府始終心繫老百姓,特別是家庭貧困的羣眾。但是在走訪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比較讓人擔憂的問題:有的貧困家庭具有嚴重的依賴性,把脱貧希望完全寄託在國家的扶貧補助上,一心想的就是以後到底還能補多少錢。他們尚未意識到真正脱貧還得依靠自已不畏艱難的創業精神和自己的辛苦勞動,簡單地認為國家的扶貧是“授之以魚”。所以當講到人窮不以志短,除了政府的扶持,更多的還是得靠自身的努力時,有些受訪户就會以自身文化程度低,出門就業難的説辭推脱。所以我認為在物質幫扶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扶志,引導受助者尋找造成貧困的根源,鼓勵他們樹立改變落後面貌的思想,提高文化素養,讓專業人員對他們悉心輔導,掌握脱貧致富的本領,變被動脱貧為主動致富。

三、貧窮的農村面貌,讓我更堅定自己的教育事業

所謂“窮不讀書,窮根難除,富不讀書,富不長久。”深入村寨,傾聽民意,瞭解民情,知道他們的所期所盼,摸清底數。我們作為老師就是要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無私奉獻,認真教書,認真育人,扶貧先扶智,把我們貧窮的子女教育好,讓他們從小立志,長大後改變家庭貧窮的環境。

中學教師扶貧心得體會8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期扶貧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州、縣關於脱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作為教育系統的幹部,抓好教育扶貧工作是重中之重。那麼如何抓好教育扶貧工作呢?

一是組建教育扶貧黨員先鋒隊。以教育扶貧黨員先鋒隊精準聯繫學校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確保不輟學。帶頭做好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的精準資助及資助政策的宣傳到户,做到人人知曉。進一步落實“校農結合”工作,確保全縣學校食堂向貧困地區貧困户採購農產品佔學校食堂採購總量的%以上。

二是組建教育質量提升黨員先鋒隊。把抓黨建與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曬、比、評,把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教案上、在講台上、在作業批改輔導上、在教育教學質量和成績的提升上,最後落實在對學生的關愛、培養和促進學校的發展上。

三是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採取以落實應助盡助為主,“圓夢行動”等方式為輔的方式,加大對貧困學生資助力度,確保不因貧失學。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職教育和高校資助政策加大宣傳力度,讓其知曉資助項目和標準,做好建檔立卡户貧困學生的統計,進一步落實相應的資助措施,使每一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都能享受他們應該享有的資助政策。

四是落實就業渠道。首先是對未能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提供相應的機會,幫助他們找到學一門技術的出路。加強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為中職學生和待業青年提供一個學技能、謀發展的良好平台,增強脱貧致富的造血功能;其次是

充分利用縣職業中學和鄉鎮中國小現有教學培訓資源,積極配合縣有關職能部門,做好青年農民、城鄉勞動者一些勞動技能培訓,積極引導青年農民、城鄉勞動者尤其是貧困人口接受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找到脱貧致富的出路;再次是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開展“一對一”幫扶,推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青年到園區企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