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十年》讀後感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1W

讀後感是對書籍的認同和推崇,能夠讓我們更加熱愛閲讀和追求知識的渴望,通過讀後感,讀者可以感受到書籍給予他們的啟發和思考,從而被吸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十年》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十年》讀後感6篇

《十年》讀後感篇1

伴隨着大部分國有企業經營業績淪落的還有商業道德,巨大的利益空間,讓原先樸素無華的人學會了奸詐,學會了斤斤計較。記得書中有個註記提到,海南上的人原先在買賣時,是不敢收錢的,交易時要賣者把錢壓在籮筐底並且走遠了才敢收錢,然而就在海南宣佈成為改革試驗區後,天南地北的倒爺就到海南炒起了汽車進口批文,原材料批文,黑市外匯,過不了多久,當時的省委書記給中央彙報時感慨萬端,説利益使海南人民風晉江假藥案,他讓一位頗有政治抱負的封疆大員項南引咎辭職;還有温州的造假事件,近乎瘋狂的地下金融活動——排會或抬會等。對利益的追逐,已經到了讓人迷失本性的地步,在書中,作者無限感慨地説市場經濟的冷漠本性顯現無遺了。

自從1978年那場有歷史新紀元好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就註定是世界眼中的焦點所在。而唯一遺憾的是,中國偉大的經濟建設成就,卻沒有產生一位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這點一向讓外國人想不明白,更讓我們想不明白。我想,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很大程度上已經忘卻了真正好處上的思考,忘卻了我們是一個人,而且背靠的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藴,因為所有的人都已經習慣了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裏爭名奪利了,而忽視了自我作為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及生命的好處,也許,著者寫這本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期望能幫忙大家找回一種對歷史的感覺,重温一下一羣人的來來往往,然後各自都能思考下自我的人生好處。

今年是改革開放30週年,30年,足以改變一代人。而這天,期望憑藉這本記錄了這30年以來酸甜苦辣的書,能夠改變下一代人。

改革沒有先例可循,人生同樣沒有先例可循,每個活着的人都在繼續着自我的人生,匆忙間停下時,千萬別忘了回頭一顧,也許這樣自我能夠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夜靜更深,我在電腦前敲下了以上文字,此時,已接近凌晨2點,而我的那本《激盪三十年(下)》尚在路途中。

《十年》讀後感篇2

我是個愛旅遊的人,看完《揹包十年》,沉迷其中的文字和拍攝的圖片。

書中的內容是寫作者十年裏到過的地方,每個地方遇到故事,包括自己經歷的,他或她遇到的,或者是那個地方里著名的`他或她過去發生的,一切都是作者的題材。每個標題都充滿誘惑,每段故事的開頭都給你往下看的動力。每個故事篇幅不長,就一兩頁,但都具有代表性,結尾都帶點作者的感悟。

16張彩照裏其中有兩張看來很普通的照片,一張是今年去過的吳哥窟裏有名的高棉微笑,圖片照的只是那寬厚的嘴脣,下面寫着“我明白信仰是一種嘴角上揚的人生態度……”,對於作者來説,旅行就是他的信仰。另一張是一對情侶抬頭仰望着被晚霞染成淡紫色的天空和大海,下面寫着“羨慕他們可以一起笑看風輕雲淡”,旅行時要能做到真正的拋開所有,享受自由,的確令人嚮往。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很多觀點我都很認同的。

“旅行者的認真不在於記錄枯燥無聊的數字和年代,而在於相識相知的那份感動。” 旅行無法複製,旅行除了遊覽風光,品味美食,瞭解文化歷史外,在旅行前收集資料、計劃路線、安排行程和旅行後整理照片、寫遊記都是旅行中值得享受的過程。

旅行給我們留下的除了經歷,應該就是難忘的回憶吧,記住每一處迷人的風景,記住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記住每一張靦腆的笑臉。那些天天被拍的孩子們我們希望他們保持純真,雖然我們可能給不到他們什麼,但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付出過的笑容。

記得有位攝影家説過,真正的旅行,不要帶相機,把眼睛帶上就好啦,把一切記在腦海裏,永不磨滅。

《十年》讀後感篇3

無意中在機場的書店,看到這樣的一本書,——揹包十年,我的職業是旅行~

這本書一開始吸引我的我覺得是羨慕小鵬活着的姿態,在這樣一個膨脹物慾橫流的社會,他放下沉重的包袱,背起行囊,用足跡丈量生命的好處,讓精神在路上探索、洗禮,這些都是我望塵莫及的~

看着這本書,我也在想,"哪一天,趁着年輕,我也背起行囊去一個未知的地方去旅行一次。。。。。。"多少風花雪月的守望,無數雪山草原的期盼,隨着年輕的生命慢慢老去,眷守一份午後閒陽品茶般愜意悠長的回憶。在腦海裏想過,而後總會找很多借口來欺騙自己,有時間沒錢,有錢的時候沒時間,有錢有時間的時候可能都老了~或者説我不夠勇敢~~

筆者小鵬這樣灑脱的人,選取一個人去旅行,放下白領的工作,放下父母的牽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我以為他不害怕孤獨,甚至我以為他不會感到孤獨。但是他説,一個人旅行時的那份心靈寧靜、卻無比空曠,孤獨時會強烈的想起她時,拍下天空的照片,想着頭頂的天空練成思念。。。。倍感孤獨,我才明白他那時無法抗拒的那份孤獨與寂寞。

或許一個人孤獨時候強烈的想起某人時,那個人才是佔據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吧~o(∩_∩)o哈哈

他説:只有在旅行中才能感到自己是自己。

他見過手持蓮花的女孩,邂逅過在鐵軌邊玩足球的少年,觀察過愛思考的撒哈拉男人、專注的愛爾蘭女孩,去過愛麗絲夢遊的仙境,造訪過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有過無數完美的瞬間,但也品嚐過酸甜苦辣。

露宿街頭、遭遇小偷、在海關被扒光衣服、做義工……十年來,他打過不同的工,睡過不同的牀,遇見不同的人,開心、孤獨、驕傲、沮喪交織在一齊。他不經意地説着它們,彷彿與自己無關,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能帶給人驚奇,他從他崇拜的三毛、格瓦拉、堂·吉訶德身上汲取着力量,一向“在路上”,並在無形中用這種精神影響了更多的人。

看着一個個故事,身未動,心已遠。如果即要文雅又要全面地對本書閲讀後的感受進行一番總結的話就是:身未動,心已遠,但此刻身還是不動,只是yy而已。

他説“以前當過白領,每一天出入城市裏最好的寫字樓,代步要搭的士,上班要穿黑色的西裝,白色的襯衣。明白領帶的多種打法,還有西裝釦子幾個要開着幾個要扣上。生活精緻到每分每秒,而每分每秒都是無聊。”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的生活寫照。

“於是他選取流浪,拿起揹包,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這時發現衣食住行只是最低層次的需要,牛仔褲能夠一個月不洗,粗茶淡飯只要能吃飽也不會嫌棄。”有人説,小鵬的“揹包”生活受追捧的原因就在於許多和他有一樣心境的人卻不敢去付諸行動。而我就是那類人而已~~~

其實更多讓我無法想象的是,口袋空空、肚子空空的旅行,因為我覺得要是我去旅行,肯定是帶足夠的錢,甚至還要預備一些,能夠説我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也能夠説我我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獨自旅行的人!

記得有句廣告詞是這樣寫的: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情緒~~~

《十年》讀後感篇4

每個喜歡旅行的人,都應該都會有一兩本自助遊攻略,我也不例外。不過這本《揹包十年》不僅僅是一本旅遊彙總,更像是作者在在旅行中的成長經歷,漸漸地他把旅行當成了一種職業,一件他願意投入所有時間去成就的一件事。揹包十年,十年的揹包生涯,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獨自上路,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最初的理想呢?屈指可數。但是作者堅持了,所以最後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人生中,第一次被關於旅行的文章迷倒,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依然清楚了記得當時的情形,那本書中描寫的撒哈拉沙漠的異國情景,讓這個以前對於我來説只是地理課本中可能出現的名詞,變得鮮活起來。從此我一發不可收拾,把三毛的著作全部的讀過了幾次,最後還覺得了解她不夠,在圖書館裏面到處找她的傳記和圖片,痴痴地閲讀。一度我覺得三毛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我希望可以像她那樣遊歷各國,即使喝白開水吃麪包,也要在自己的人生中添上各地繽紛的色彩。

上大學了之後,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去旅遊了,而旅行對於我,最開始新鮮激動到處張望,現在更加能夠在旅行中去過濾自己的憂思,在旅行中放鬆調節自己。貌似去過的地方,細數起來,也不算少了,西安,上海,蘇州,武隆,成都,雲南,都是趁着假期的時候跑出去。剛開始以自虐而自豪,50塊錢的火車票一路坐到了西安,忽略自己從來沒有單獨坐過火車,忽略了坐硬座的苦,第二天到達西安站的時候還是蹦蹦跳跳地開始一天的行程了,不得不感慨,那時候真是青春無敵。晚上10點開始爬華山,一直到5點到達北峯準備看日出,接着又把另外幾個峯爬了一次,直到下午1點多下山,整整連續走了,15個小時,那時候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能做到這些。不過華山的壯麗景色也征服了我,讓我親眼目睹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一腔感情在胸膛裏面激盪,爬山時的苦和累也似乎免得可以忍受了。不過漸漸地,旅行變成了一種調節身心的過程。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可以無目的地走着,注意街邊的小吃、美女、建築,忘記自己身處哪裏、來自哪裏,忘記本來要有什麼工作要完成,這個時候我僅是一個放飛的靈魂,由自己的心引導着走向前方。這種轉變,當然是由於旅行經歷的增加所致,同時也由於閲歷的增加所致。在旅途中,直觀的感受是瞭解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風俗、景觀,但是學會了尊重和包容,是在旅途中最大的收穫。

不過跟作者作為職業旅行者對比,我的旅行經歷太少了,我也不知道因為三毛所激起的渴望旅行的慾望,什麼時候會消失盡殆。但是,讀了這本書,我明白到,就像作者所説的“我們未必都要成為職業旅行者,但只要有夢想,肯為此堅持為此努力,就一定會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彩虹。”是的,我們未必都能成為職業旅行者,但是我們都應該選定自己的職業,屬於自己的平台,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十年》讀後感篇5

很想去旅行,很想去世界各地旅行,所以很羨慕那些可以到處飛的人們。上次去同事家玩,從那一摞書中看到這個書名《揹包十年》,就知道肯定是跟旅行有關的,就借過來看完了。

作者是叫小鵬,因為熱愛旅遊而變成了一個職業旅行家,把自己的夢想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生活。通過他的眼,自己也像是走在亞非歐美的土地上一樣,幻想着如果是我又會發生怎樣精彩的故事。

想去阿姆斯特丹,看看梵高先生為什麼用剃鬚刀割下一隻耳朵送給一個妓女。雖然梵高先生畫裏面的藝術品味至今就沒懂。

安徒生的故鄉奧登賽,就因為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有就是醜小鴨。

青藏高原一直就是夢想,只不過很擔心高原反應。

因為三毛,對撒哈拉沙漠有了一種浪漫的情愫。

鳳凰古城很出名,居然是沈從文先?的故鄉,這個我還真是第一次知道,《邊城》《湘行散記》就列入下一批的書單中。

在之前也是看過餘老師寫的散文式的旅遊筆記,餘老師是學者,關注點可能更多的是過往輝煌的文明留在現代的痕跡。小鵬的呢就更生活,身邊的點點滴滴。

我們一生就只有這麼長,如果就只蜷縮在一個角落一輩子,那麼意義何在呢。可能我們做不了什麼大事,掀不起什麼波浪,小如塵埃一般,沒關係,就算是塵埃,我也是一粒有見識的塵埃,閃耀着光輝的塵埃。

《十年》讀後感篇6

沒有牽掛,背起行囊,流浪吧,流浪吧。

其實最開始這不是我想找的書,但是偶然之間看見了它,由於我一直想去旅行,所以就買下了它。還有一點吸引我的就是那句人應該趁着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一個人真的背起行囊行走天下其實是很需要勇氣的。踏上了這條路,就會知道意外隨時都會發生。

融入當地才是真正的旅行。我對這句話深有感觸,那年我去北京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這一點,我剛到北京這個城市的時候覺得我與周圍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我就像是一個闖入這個地方的入侵者,北京這個大城市讓我感到陌生和害怕,看着周圍高大的建築物,一切都是那麼陌生。後來在北京呆了幾天我深刻的體會到,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城市,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留在那裏,融入它。旅行,也是如此。如果你有這充足的時間,不妨在當地找一份工作,用兩三個月的時間去好好感受它。

還有一句話讓我記憶很深,雙腳放在地獄,眼睛擱在天堂。即使你身處地獄,你的夢想也要留在天堂。地獄的歷練會讓你離天堂更進一步。在地獄和天堂之間,其實距離很短,但是也很長。

我很羨慕作者,他能背起揹包一路就這麼走,感受各地的文化,生活,欣賞着各地的美景。其實,我又何嘗不想。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背起行囊,就這樣一路走下去。不為別的,只為了尋找自己生命中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