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3W

作為人民教師,要做有意義的教育,能真正幫助孩子的教育,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以供參考。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

一、認同的觀點

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家,但也只聞其名,從未閲讀過其作品,只是在某些文章中偶見對其理論的引用。拿到這本《給教師的建議》,還真有些驚喜。讀完後,覺得受益匪淺,很受用。雖然有很多是寫給兒童的,但對我們同樣很有啟發。比如説“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等等。該書不僅對教學有所啟發,對教師的自身成長也很有幫助。在100條建議中,我最有感觸的是一條建議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

二、聯繫實際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這與我們學校提出的“有為教育”不謀而合,就是讓我們的學生有所作為。書中説“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你一定要使自己的學生形成合理的愛好。”這一點對我們的學生來説,尤為重要。大家都知道,我們很多學生對課堂上的學習並不感興趣,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有些純粹是為家長而讀。對於這樣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就放任自流了嗎?絕對不行。那樣只會讓他們越來越消沉,越來越沒有目標,渾渾噩噩地混一天是一天。更有甚者,沒事幹了,就專動些歪腦筋,做些不該做的事。其實不是他們不想學,也不是他們一無是處,而是他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目標,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自己的特長,從而明確目標,有所作為。

三、重構

那麼,我們該怎樣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或特長呢?我想最簡單的就是從閲讀中尋找。閲讀是種樂趣,更能從中汲取養分。我們的有些學生不愛學習,但並不代表他不愛閲讀,引導學生讀書,讀好書,從書中獲取樂趣與知識,尋找自己的目標。像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都建立了圖書角,這是一種很好的做法,在班級中營造了閲讀的氛圍。其次,讓學生多動手。雖説我們的學生考試成績不怎樣,但並不説明他們的動手能力也差。再説我們更加註重的是學生的技能,是實踐操作能力,所以讓學生多動手。比如讓學生裝裝鎖、修修窗户,幫老師做些需要些技巧但又力所能及的事,讓學生髮現原來我也有特長,我也會別人不會的事,從而樹立信心,找到方向。另外,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活動各種比賽,比如學校的興趣小組、週末社團活動、課外活動等等。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髮現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

目標是動力,目標是方向,沒有方向就如隨風飄搖的浮萍,幫助學生找到方向,找到目標,讓學生有所為。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

從參加工作到現在,接觸過不少教育書籍,有教育學的、心理學的,班主任兵法的,學科教育理論的,名師教育寶典的。有些書讀過了,隨風而逝了;有些書讀過了,留下了一絲影蹤。有一本書卻沉澱了下來,留存在心底,那就是蘇聯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它不愧為一部教育的經典名作,被一代代的教育者閲讀、吸收,稱道,運用,顯露於當時的環境中。如他在書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的“閲讀”理念,至今還閃耀着迷人的光輝,在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裏,我們可以看到大師這一理念的再現:“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材料。”再如“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想克服負擔過重的現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一條條建議無一不閃現着大師智慧的靈光,指引着為師者前行的方向。它是一本適合各個層次教師閲讀的作品,深刻的理念藴藏於直白而簡約的文字、生動而翔實的案例,讓人在輕鬆的閲讀中得到啟迪。每一條建議都植根於實踐的土壤中,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與大師對話,每每受益匪淺。

如大師在第19條建議提到:“閲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大師説:“有些教師相信,要減輕這些學生的學習,只有把他們的腦力勞動的範圍壓縮到最低限度(有時候,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説:你只要讀教科書就行了,不要去讀其他的什麼東西,以免分心。)這種意見是完全錯誤的。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閲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閲讀、閲讀、再閲讀。”大師的話就如一道強光穿過層層迷霧直射教學的田園。一直以來,我們基於“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思想,提倡學有餘力的或能勝任學習任務的學生多多閲讀。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更多的是沒完沒了的補差,拉一把,困守在機械練習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以求他們能掌握書本上最基礎的知識。何曾想過要讓書籍這一清泉滋養他們乾涸的心田?曾經聽過管建剛老師的一個故事:一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差,老師去家訪,對學生説:“只要你每天大聲讀一篇課文和讀1000字左右的課外讀物給你爸爸聽,一年下來,你的語文成績肯定頂呱呱。”學生有點不相信。老師説:“那你參加我的保險公司吧。”學生有點莫名其妙,老師解釋説:“

你投50元的保險費。如果堅持做一年,語文不能頂呱呱,老師賠你300元。幹不幹?”小傢伙覺得事情滿合算,一口答應,師生間慎重簽下了合同。曾驚詫於老師的奇招,後來才恍然大悟,管老師已然得到大師神韻,明瞭這是隻“賺”不“賠”的生意,斷然與學生訂下這一紙合約。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精選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讀了他寫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中,不僅有精闢的理論分析,還有生動的實際事例,而且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這些基本上也是我們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因此讀着他的這本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指點迷津。

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 一晝夜只有24小時"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我也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困惑,總感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每天從早忙到晚還是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備課,上課,批改,加上大大小小的活動……我也深知讀書有多麼重要,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可説是我們一生的收益,可是我們該怎麼做呢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時間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我記得上學期我在所執教的班級中就明確的提出"每天讀書半小時",我這樣要求着學生,可是我自己呢 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那麼什麼時候讀書呢 我曾經提議學生讀書可以利用晚上放學完成作業後或者早上起牀後。其實這兩個時間段也是我們老師讀書的好時機。當然每天讀書半小時也需要下決心。只要你有了決心,不管多忙,你就一定能找到這半小時。桌子上放一本,沙發上放一本,牀頭上也放一本,在你有意無意能讀書的地方都可以提前放上一本書。

由此我更想到了學生讀書,若是能利用教室的黑板報,牆報等,在其中設"採蜜集","知識角"等欄目,發動學生把課外閲讀中學到的精妙詞句,逸聞趣事,百科知識等摘抄上去,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如此一來,學生的閲讀面就大大地提高了。

當然,平時還可以讓學生上台講故事,其他學生聽故事,這樣一方面調動了部分學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對於少讀書或不願讀書的孩子來説,就能通過聽故事,瞭解故事情節,認識人物個性,知道事物善惡,從而產生愛聽的慾望和閲讀的興趣。

不過,説説容易做做難,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師,能做到這一點,反正我覺得我還沒有很好地做到。因為我給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一張卷子,即使做錯後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樣的。雖然有時也想改變,但最終總是不了了之。我想今後我一定要從繁重的教學中抬起頭來,多看,多想,多實踐,多讀書,爭取和學生一起愛上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