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文化苦旅》有感範文最新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3W

書是我們的熱愛,一起堅持,有學問的人無論穿什麼讀書自己放光芒的。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讀《文化苦旅》有感範文最新7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為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藴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説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讀《文化苦旅》有感2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靜中求定,這便是讀書的境界。書打開了,一瞬間眼前多了個餘秋雨,似乎正與我品茗論文。漸漸,我身不由己的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我愛喝茶,尤其是濃茶——碧綠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茶,只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許會感到苦,但細細噙入,彷彿一股細流淌過,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衝腦門,那舒服愜意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到。越咀嚼越有味,讀書也是如此。

在這裏,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感人。

我走過敦皇,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這兒,我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這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裏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是的在這千年文化的積累面前,我又是什麼呢?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的悲哀!

“歷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歷史,從不給弱者以憐憫。”上海人就是有一種精神,他們要證明他們是強者。“真正的強者,永遠佔據一席之地。‘這不正是中華民族所需要的嗎?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人生,其實也是一種苦難旅行。

讀《文化苦旅》有感3

這場説走就走的苦旅,異常艱辛,卻能讓人感觸那麼深刻,這文化之旅,還是苦啊!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這一點,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點點加深。當然,由於我才識淺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談談這中國之旅。

中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出生地,具有獨一無二的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這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無情毀滅後像野草一樣頑強。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富強民族。

而餘秋雨先生這次中國之旅讓我感觸最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國原來的封閉,自己埋頭耕種,自給自足,對於外面的世界,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用穩定、保守、統一、集政的方式來維持下去。雖然中國的缺點很多,但是最看不上十九世紀的歐洲國家用非常資本的手段來侵犯安靜的中國。

作者像古代的詩人一樣,行走在山河之間,那麼作者筆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萬里長城,守護了千千萬萬子民,都江堰,工程雖小,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也可以成為一個長城的後輩。它保住了一個天府之國——四川。

這都江堰是尤為震撼,文中有寫道“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為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於是有根據築壩者指令來一番調整”。而這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實上,確實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誰不知道,敦煌莫高窟,中國的又一大財寶,佛教從印度帶來和希臘的文明包羅在裏面,這裏所藴含的,是兩個大文明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連歷史上,最殘忍的暴君,都願意為莫高窟做一點好事,不過這又能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去看看。

時間説起1900年6月22日。王圓籙王道士在一處洞窟的牆壁是空的,也許還會有洞穴,和一個姓楊的人挖開一看,果然是驚喜,一個滿滿的藏經洞!可惜我們的王道士,不知道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户,一門永久的學問,無數位為此耗盡終生的才華橫溢的學者,只可惜,他不知道。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樣重要,可惜,因為那次,就再也無法解讀了。

匈牙利的一位學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賣國賊蔣孝琬,和王圓篆談判,從一開始幾部經書到最後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個大箱子,三匹馬才能拉動。果然,最後王圓籙還是沒有抗拒那一點馬蹄銀的誘惑。唉,就如詩人李曉樺的詩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一個世紀!”對於斯坦因這樣的學者,我何嘗不硬一些呢?今天,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學者不再引人關注永遠闃寂無人,反倒是王圓籙的那個道士塔,卻天天遊人如潮,不過誰也沒有投來尊重的目光。

轉眼間又來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羣美國學者宣稱,因為白俄羅斯士兵的破壞,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學溶劑把牆上的壁畫粘到紗布上帶回美國,慾望的強烈促使他們又一次來,居然這次還要在莫高窟大動手腳。這裏,我們不得不感謝一位叫做陳萬里的翻譯,雖然是美國僱來的翻譯,卻心中有國,在來的第二天,騙那些人身體不適,其實就是告訴那些村民美國人要破壞。至此,我們要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聖,就連最有權威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個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歷史一樣,一批一批的工藝家,在這裏雕刻出只屬於自己朝代的風彩,看着看着,一批批歷史就如仙女一般飛到面前。它記錄着我們歷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苦旅並未結束,我們的苦旅也即將開始,看着前人正確或者錯誤的一舉,我們沉思,或者説,不得不陷入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4

讀罷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不去,心中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夾雜着喜悦,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先生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秋雨先生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秋雨先生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我就這樣追隨着秋雨先生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讀《文化苦旅》有感5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説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説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

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歎息還是讚歎?“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

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讀《文化苦旅》有感6

國人向以”燦爛文化“、”文明古國“而自居,一拿自己與先進國家作比較,總是先打出孔孟先哲、諸子百家和”四大發明“的招牌,當言及國度興榮之時又多以”唐盛宋興“為佐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式:”今不如夕“。

讀過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的主基調是憑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力量。書中既有像《道士塔》、《陽關雪》一樣,通過一個個古老的遺蹟,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興衰,是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江南小鎮》卻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麗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而我卻由此深感我們的文化太古老、太陳舊、太暮氣。沿着餘先生的足跡,我進行了一次巡禮式的文化遊歷,留下的印象不是輝煌,卻是滄桑、悲涼和無法忍受的孤獨和壓抑。在沒讀到餘先生這本書之前,我始終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並總以”老子天下第一“的阿Q精神麻醉、安慰自己,殊不知輝煌早以成為歷史。隨着時間的推移,古代文明的光環開始暗淡,而不敢直面現實又無太多造詣和激情的我們又總是隱遁於古代文化的背後,這大概就是吾輩無法超越前人的緣故之一吧!

餘秋雨散文帶給我們的文化語境是不多見的,他採用的寫作手法是文人專用的書面語言,讀起來有些晦澀、深奧、思辯並賦有哲理。這樣的寫作風格使其作品產生一種憂鬱的美、典雅的美。

讀餘秋雨的散文一方面感到內心十分孤寂,另一方面又有心靈解脱之感。他把我想説卻不知如何表達的心境合盤托出,真是痛快。中國文人有個怪癖:在危難的時候總是罵祖宗;在關鍵的時候抬出祖宗,在發跡的時候瞧不起祖宗,在發展的時候又擺脱不了祖宗。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把中國人這種劣根性揭露的淋漓盡致,真可謂有膽、有識、有勇、有謀。

餘先生的”苦旅“沒有白行,他給中國人文知識分子揭示出一種文化現,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即古代文化雖然很輝煌,但它畢竟時過境遷,並日益被敗枝枯草所”掩埋“。作為繼承者——祖先們的後代,我們還有什麼能夠炫耀的呢?難道我們的父輩們炫耀得還不夠嗎?炫耀的結果不仍舊是被異族欺負嗎。

看着翻動的片片書卷,我的眼前彷彿掠過敦煌莫高窟的風資,聽到了許多熾熱的吶喊與呼喚。跟着餘秋雨的腳步,我領略到了遺失在中國文化記憶的喜與悲身為炎黃子孫,我們的責任不是懷古、戀舊和品頭論足,而是行動。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屬於新世紀的奇蹟,譜寫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紀行。我想,這大概也是餘先生《文化苦旅》之最終所求吧。偶彷彿聽見山河在廣闊大地上哀歎,哀歎聲在空谷間傳響,傳響在一片山河寂寥中。它們在歎什麼呢?僅僅是在歎惜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無機的奔瀉嗎?

讀《文化苦旅》有感7

説到清朝,讓人聯想到一系列的清宮電視劇,讓人聯想到康熙盛世,讓人聯想到晚清的沒落...讀完《寧古塔》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清朝。

文化的認同與融合

清朝建立之初,反清復明的勢力十分強大,大多數漢族知識分子都堅持反清復明,甚至在武夫們紛紛投降後,一羣柔弱的書生還寧死不屈。這時,康熙出現了,他下令宣揚崇儒重道的精神以大量錄用漢族士子。但這並沒有改變一些”頑固分子“,康熙於是用自己的熱情和誠懇打動了他們。這便是文化的認同與融合,使清朝開始了穩定的統治。

文化的壓抑與摧殘

誰都知道那滿清十大酷刑,殺的花樣十分多,每一種殺戮都慘不忍睹,他們的花樣是把死這件事變成了一個可供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的漫長過程。這種方式充斥着殺戮的快感,並扭曲着人性,人道基礎,影響深遠,至今還未根除。

再説流放與株連,更是讓人痛心疾首。流放是一種折磨,一種慢慢的心靈上的折磨,流放往往伴隨着株連,一個人不小心説錯了話,辦錯了事,那麼就有可能株連九族,一些根本沒見過面的遠房親戚甚至是鄰居也會被牽扯進來。於是人們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再沒有人格也沒有聲音了。文化彷彿在顫抖,在這死一般冷靜的樹林中,身上的傷痕讓他不敢再邁出一步。

對於清朝,就像其經濟一樣,經歷了盛世與沒落,文化亦是如此,經歷過融合與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