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看親愛的讀後感推薦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7W

閲讀是一種帶來各種讀後感的寶貴體驗,經過閲讀,我們對文中情感的表達產生了深刻的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看親愛的讀後感推薦8篇,感謝您的參閲。

看親愛的讀後感推薦8篇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1

?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是以書信和日記的方式安排故事,非常別緻,作家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敍述角度,幾條線並行又相互關聯,閲讀時也會因鮑雷伊告訴作家他買的是二手書和他隨心所欲的落款而發笑。

我們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不知道該寫些什麼,這本書其實就是告訴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寫成故事。

仔細讀過就會發現,漢修先生是讓鮑雷伊通過自我介紹、外貌描寫、家人介紹、你的朋友、喜歡的老師、自己的家鄉、動物書寫、上學趣事、心事表達、願望夢想等來記錄生活或是與人交流的。也告訴我們要多聽、多寫、多思考、寫自己的東西不要模仿別人。

讀了這本書學生更容易理解,世界上最簡單、最好的寫作方法是:寫身邊的人和事;寫有趣的東西;寫好玩的東西;寫讓讀者笑起來的東西。

鮑雷伊到新學校後煩惱的事兒有點多,比如沒有朋友,自己的午餐總是被偷,每天出門太早需要非常慢的走到學校等待進入校園,還有爸爸不經常給自己打電話,讓他的心情有點低落。

因為午餐被偷而煩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想了很多的辦法,比如在午餐盒上寫假名,但都以失敗告終。他用爸爸寄給他買打印機的錢買了電池等物品自己製作了“午餐盒報警器”,他不斷嘗試也聽取了媽媽的建議終於製作成功,因為他的發明讓他在同學中成了“英雄”,也收穫了新朋友。

當他自己打開餐盒發出尖鋭的報警聲引來了校長和其他老師後,他慶幸那天沒人偷他的餐盒,因為他們還要在一個學校上學。鮑雷伊從一個浮躁、抱怨的孩子成長成為一個體貼、善良、有愛心還有智慧的孩子了。

昨天聽馬玲老師講《夏洛的網》時她説:在書中、故事中變化的那個就是主角。鮑雷伊是一個普通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哪個學校都是最多的,他們也會有許多的喜怒哀樂,如何讓他們接受生活中所有煩惱而不要自暴自棄,除了老師、家長要成為他們成長中的“重要他人”之外,還要教給他們如何正常宣泄自己的憤怒。

就像今天聽《正面管教》時,老師和班裏一個特別易怒的學生約定,想發脾氣時就離開教室到操場走走,慢慢地,這個孩子出去的頻率越來越低。同時,閲讀的力量也是巨大的,通過閲讀讓他們懂得遇到事情抱怨、自憐自艾是沒有用的,就像《手斧男孩》中布萊恩想起勃彼奇的話:“拋開雜念,爭取主動,你就是你自己最有價值的財富。不要忘了這一點,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老師可以尋找很多關於成長的童書推薦給學生,和學生一起共讀、討論,潛移默化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2

今天,我一口氣讀完了中國四川省兒童作家楊紅櫻寫的——《親愛的笨笨豬》。

書中的笨笨豬真的很笨,總是無心辦一些意想不到的壞事,卻又在不知不覺中做了許多助人為樂得好事。它總愛捅婁子、鬧笑話,它能給朋友們帶來無窮的快樂。同時,自己也能收穫很多的樂趣。

笨笨豬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對扇子似得耳朵耷拉在左右兩旁,一個粉紅粉紅的鼻子鑲嵌在大臉中央,兩個鼻孔大的幾乎可以插進二個小燈。可愛極了。

在小熊的生日宴會上,笨笨豬因為太貪吃,吃光了蛋糕和所有的毒蘑菇,因此救了來參加宴會的小動物們。天氣越來越冷,因為上了年紀的驢伯伯沒有房子,笨笨豬和小熊就準備給驢伯伯蓋一座温暖而又舒服的家。可是,他們卻因此拆掉了驢伯伯辛辛苦苦搭建的窩棚。笨笨豬聽貓咪咪説減肥可以變美,當笨笨豬咬牙堅持減肥後,自己結果變得又瘦又醜難看極了。通過這些事,我感覺笨笨豬雖然笨的可愛,但缺乏遇事思考沉着冷靜的態度。總是聽信別人的意見,自己不動腦子不善於觀察,是不會發現生活中的道理的。我們國小生也一樣,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養成善於觀察,養成勤於動手又動腦的好習慣。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聰明不一定能收穫快樂,如果能給身邊的人帶來樂趣。那麼自己才會更快樂。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3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歡《給河馬刷牙》這一篇,針對兒子未來的工作選擇,龍應台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因為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如果你喜歡的是動物研究而不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那麼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也是有意義的。我覺得這樣的擇業觀是很正確的,可是很多人卻被世俗的標籤迷失了雙眼,選擇外表風光,實則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為了讓別人豔羨,實則苦了自己。龍應台對安德烈説,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認為,這是全世界鼓勵孩子認真讀書最好的理由!兒子安德烈對母親説了許多人生的困惑,母親龍應台也做出瞭解答。安德烈説,在這麼多邪惡,這麼多痛苦的世界裏,還能保持同情的純度,那可是一種天分;在中國,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輕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無時間想根本問題……

龍應台跟兒子説,面對失戀,面對當下的痛苦,學會把人生的鏡頭拉長來看,就不那麼絕對了;“愚昧無知”的漁村,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彷彿是錨,牢牢定住我的價值;人生是從平原走向森林的過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為母終身奉讀的經;人生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希望兒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龍應台還説,她不希望兒子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也許那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變得比較[]深刻。這段話,也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大師級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快快樂樂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寫了這麼多讀後感,我發現《親愛的安德烈》是最難寫的,裏面的思想太豐富,差異性太大,政治、經濟、文化、時代什麼樣的主題都有。

有時候不得不選擇站隊,站在母親龍應台這一邊,還是站在安德烈一邊,同一個問題他們説的好像都有道理。同為20多歲的年輕人,我很多時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樣的,卻也知道母親龍應台此時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後可以理解的。

寫到最後,我好像從複雜的主題中找到了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母親對兒子的愛。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4

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這句話真是讓我感觸很深。龍應台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兒子安德烈的內心深處,用温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説中國籍的媽媽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為説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攀比,就業的壓力,我也曾經為學生飽受煎熬與不安,在面對面交流產生牴觸情緒時也採用過書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為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成長只是在獨立與放手之間" 。

與學生個體的課外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習、生活以及今後的工作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書本上有的還是沒有的,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其它方面的,無論是答疑還是教師的有意引導,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都能為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能力的發展服務。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協調地融人到社會羣體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滲透在交流中的真心與關愛,會很容易被感受得到,並對其內心產生震撼:既然教師在課外都那麼關心、愛護與幫助自己,沒有理由把教師拒之於心靈的門外。學生認同了教師,就會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親其師,信其道。"現在一些學生厭學、偏學,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良好的師生關係、適當的師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把他們引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待人處世的良好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歷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中發現,那些善於交流、善於鼓勵又具有愛心 、責任心的教師,其教出的學生較受社會的歡迎,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對較高。其實,國外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早已表明,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影響着學生多方面的行為表現,對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5

這個寒假我讀了兩本書,第一本書我讀的是親愛的笨笨豬,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既淘氣又可愛的小豬吧。

我覺得笨笨豬不但淘氣而且還很好笑呢!記得有一次,笨笨上學去啦,第一節課是語文課,語文老師是鼎鼎有名的綠鸚鵡。鸚鵡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a讓小豬來念,小豬唸錯啦,鸚鵡老師説小豬你真笨。小豬臉紅了,趴在桌子上睡着啦。過了一會兒,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o讓小豬來念,小豬站了起來,念道餅——轟的一聲全班同學都笑了。小豬又念道蛋,同學們笑疼了肚子,鸚鵡老師也笑得全身抖個不停,這就是那個即可愛又可笑的小豬。

它在小熊的生日會上,它因為貪吃,吃光了所有的毒蘑菇;卻因此救了生日會上所有動物;它睡覺打呼嚕像打雷,居然嚇退了想吃掉兔子的大灰狼;他見市場上的鹽蛋好賣,就讓鴨媽媽喝鹽水生鹽蛋,結果被鴨媽媽啄中了屁股;為了讓老鼠改掉好吃懶做的壞毛病,他鼓勵老鼠去啃書,輕而易舉地就把老鼠的腦袋給換了——

笨笨豬是一隻快樂的小豬。因為給別人帶來太多的快樂,所以笨笨豬才快樂,這種快樂品質,就顯得尤為可貴了。讀了這篇親愛的笨笨豬讀後感,你是不是想要一隻既可愛又可笑的小豬呢?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6

這本書主要説了:鮑雷伊在上國小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聯繫。到了六年級,為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他跟漢修先生聯繫得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鮑雷伊説出了他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學後的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來往,鮑雷伊不但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生活,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愛,而且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一篇描寫他和他爸爸坐卡車出遊的文章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徵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成為名作家的決心。

鮑雷伊安靜、內向、並不是超常生,也沒有特殊才藝,甚至起初還不太喜歡寫作,討厭寫額外作業,但他渴望父母,渴望被人注意,渴望朋友。

鮑雷伊對於父母的離異由不理解到理解;對丟午餐的事件,由起初的怨恨到想辦法抓住小偷,再到最後對小偷的寬容。着一步一步地成長和轉變,作者都寫得細膩、真實、感人。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7

在這個寒假裏,我看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它告訴了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一個希望優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

這本書主要是講:有一個小男孩,名字叫鮑雷伊,他是漢修先生的書迷,他經常和漢修先生寫信,他還看過漢修先生的兩本書:《狗兒快樂祕訣》和《麋鹿吐司麪包》。還有一本只是知道,但沒看過,那本書是《誰知道》,這三本里鮑雷伊最喜歡看《狗兒快樂祕訣》。

説到《狗兒快樂祕訣》,就要從鮑雷伊的狗兒“土匪”説起了:因為“土匪”是一條很乖很乖的狗兒,全身黑色,別人一唱歌,它馬上狂吠起來,而且書上還有七種方法可以馬上讓狗兒快樂起來,所以鮑雷伊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和他的狗兒“土匪”。

鮑雷伊的作文《卡車上的一天》獲得了小作家徵文的榮譽入圍獎,見了一個名字叫貝喬的女作家。

最後,鮑雷伊的`好夥伴“土匪”走丟了,鮑雷伊傷心地哭了,但是鮑雷伊的爸爸用無線對講機又把“土匪”找了回來。

鮑雷伊在國小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讀物,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同他聯繫。到了六年級,為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他跟漢修先生聯繫得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鮑雷伊説出了他父母離異的實情和自己轉學後的不適應以及他內心的孤獨。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往來,鮑雷伊不但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生活,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關愛,而且還練就了一手好文筆——一篇描寫他和爸爸坐卡車出,能做出飯盒警報器。

你也很大膽,因為你能和作家溝通寫信,我就缺乏這樣的精神!我要向你學習,天天寫日記,讓我的作文水平快遊的文章使他獲得了小作家徵文的榮譽入圍獎,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成為名作家的決心。

鮑雷伊,你刻苦學習,努力請教漢修先生怎樣寫作文,又接受了漢修先生的建議,每天堅持寫日記。手還特別靈巧速提高!我要向你學習,天天堅持寫日記,提高我的作文水平。

看親愛的讀後感篇8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一個18歲的孩子可以有這麼深的文化底藴,思想境界和人文關懷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他的那顆温柔感恩的心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頭,他的對於高尚生活的嚮往讓我羨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來港大的學生也和我們內地的學生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英語看和讀沒問題,但是根本無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對歐洲開始嚮往,嚮往每間咖啡館的靜謐,嚮往在那裏和三五好友悠閒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平靜,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更多的東西,比如藝術比如環境比如貧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同齡人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飽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也許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