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親愛的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5W

讀後感是大家在讀完一本書之後而需要寫作的,為了記錄自己的感悟,我們可以將讀後感寫完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親愛的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親愛的讀後感7篇

親愛的讀後感篇1

讀了龍應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親愛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間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覺得它確切的反映出我們這個年齡段與父母之間溝通存在的問題。

這本書是龍應台和她兒子安德烈兩人之間的36封家書,三年時間,她與她兒子重新認識。就如同龍應台所説的:“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這本書,讓我從龍應台的角度,也就是從母親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間的溝通。我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時常會內疚。

書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牀,他先放幾首音樂。放學後,他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週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閒暇時光裏,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者去旅行……這些都好像是電影中的生活,自由、歡樂和不受拘束。而像我們這樣,上課、吃飯、睡覺、起牀……無限循環。在週末,則有上不完的補習班,即使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但時間太短不夠盡興。如同蜻蜓點水一般,轉瞬即逝。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直到遇到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我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麼大?後來,我才明白,是對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沒有太多時間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每當父母説起這段話時,我也就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倉央嘉措一詩道出了我的嚮往。詩和遠方,努力向前。

親愛的讀後感篇2

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這句話真是讓我感觸很深。龍應台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兒子安德烈的內心深處,用温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説中國籍的媽媽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為説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攀比,就業的壓力,我也曾經為學生飽受煎熬與不安,在面對面交流產生牴觸情緒時也採用過書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為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成長只是在獨立與放手之間" 。

與學生個體的課外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習、生活以及今後的工作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書本上有的還是沒有的,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其它方面的,無論是答疑還是教師的有意引導,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都能為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能力的發展服務。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協調地融人到社會羣體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滲透在交流中的真心與關愛,會很容易被感受得到,並對其內心產生震撼:既然教師在課外都那麼關心、愛護與幫助自己,沒有理由把教師拒之於心靈的門外。學生認同了教師,就會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親其師,信其道。"現在一些學生厭學、偏學,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良好的師生關係、適當的師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把他們引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待人處世的良好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歷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中發現,那些善於交流、善於鼓勵又具有愛心 、責任心的教師,其教出的學生較受社會的歡迎,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對較高。其實,國外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早已表明,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影響着學生多方面的行為表現,對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親愛的讀後感篇3

暑假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好書,叫《親愛的漢修先生》。

這本書的作者叫貝芙莉·克萊瑞,1916年生於美國的俄勒岡州。貝芙莉從小就非常喜歡看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立志要寫一些關於她童年趣事的圖書。《親愛的漢修先生》使她獲得了美國文學最傑出貢獻獎。

書中講述了國小生鮑雷伊和一位作家漢修先生的來往書信。鮑雷伊在學校里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了一項作業——給自己喜歡的一位作家寫信,為了完成作業,鮑雷伊不得不拿起筆很不情願的給作家漢修先生寫了第一封信,後來在一來一往的書信中,鮑雷伊慢慢喜歡上了寫信,他不但在信中請教如何提高寫作技巧,還向漢修先生訴説着自己的煩惱。

漢修先生在回信中鼓勵鮑雷伊,並引導他多讀書多寫日記。慢慢地,鮑雷伊的寫作能力和閲讀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從之前的第一封信只有一,兩句話,還有錯別字,到後來的寫作讓人讀起來動容,甚至還和同學們參加了“青少年作品集”徵文。慢慢地他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他把自己的一些煩惱寫進了日記裏,學着化解這些煩惱,學會了如何與同學們相處。雖然,爸爸和媽媽最後也沒有和好,但鮑雷伊覺得自己長大了,也能從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們了。這個家雖然分離了,可孩子依然愛着父母,妻子依然愛着丈夫,父親依然愛着家,他們之間的親情是永遠割捨不斷的。

讀完這本書,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教會我們怎樣寫好文章和日記,還教會了我們寬容,理解和尊重以及謙虛。同時也學會了生活中要樂觀的面對任何事,就像鮑雷伊能樂觀的面對煩惱一樣。也讓我知道了寫日記是一種自我傾訴的方法,日記可以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以成為我日後的寫作素材。

親愛的讀後感篇4

20_年,也就是14年前,龍應台突然發現兒子“安安”不見了,站在面前的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青年,面對兒子時她不知如何開口,不知他在想什麼、在乎什麼,這是一個如此親密又如此陌生的人。

愛不單單是心裏的思念、言語的關懷、全力的付出,更多的是理解,懂才有愛,愛而不懂那是虛假的愛,那終歸愛的是自己。

她強烈地要認識這個18歲的親密陌生人。智慧的人,永遠是不單有想法,更關鍵的是還有辦法,而且是妙法。她請求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與她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不能半途而廢。安德烈答應了。

龍應台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談人生價值,談對工作的態度,談愛情觀,談抽煙問題……對話並非總是順暢的,有爭論,有各執己見。比如安德烈對龍應台説:“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裏:我上面所説,沒有一句我的同儕聽不懂,而且,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他們根本不需解釋。”他要求媽媽“問我,了我,但是不要‘判’我”。當然更多的地方充滿一個母親眷眷的讓人感動的情,有很多觀點有着讓人眼前一亮的智慧的火花。

從20_年5月12日的第一封信,到20_年8月24日的最後一封,歷時3年3個多月時間,母子2人書信往來共36封,以專欄的方式刊載。這36封信影響了台灣、大陸以及國外許多的家庭,許多的父母,許多的兒女。因為兩代人“親而不懂”“愛而不知”的問題,就好像情感上的“代溝癌”一樣,擴散在父母和子女的肌體內,父母給錢、買房、贈車、送飯用各種方式表達“疼愛”也收效甚微,子女節日送禮物、生日送蛋糕、老花鏡、防滑鞋、煙酒糖茶頻繁表達“敬愛”也難暖愛子之心。

龍應台給他的兒子足夠的自由,他們可以在同一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沒有對錯,他們相互尊重對方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讓我們覺得:龍應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在她眼裏安德烈是一個自由的人,她無權強令他做什麼。龍應台這樣的態度使得她的兒子可以無憂慮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瞭解了自己的兒子的想法、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寬容、這種理解使得他們彼此瞭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給了他正確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個幸運的人,他是一個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她不像其他的母親給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在她眼裏,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做母親的無權干涉只能引導。而當安德烈失落的時候,她會安慰他,鼓勵他。

龍應台用書信的方式瞭解兒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與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沒有批判、沒有責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駁,還有安慰。

親愛的讀後感篇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她的書《目送》中的這段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為人母的我也是因為這段話,開始讀龍應台的另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記得,念大學的時候,往返市區跟學校的公交車上,總在播放一條叫做"family"的公益廣告。母親一直在追孩子,從頭髮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髮蒼蒼、氣喘吁吁。而孩子,從家跑到國小、高中,再從大學進入社會,最後,才在疲憊的晚上停下了腳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蹣跚的母親。就這樣,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裏,幾乎兩代人的一生濃縮其中,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而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龍應台對母與子關係的描繪,也很有意思,與之前看的公益廣告有幾分相似。她形容母親與兒子是萍飄,水浪一打,就四處散去。她説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時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裏有熊熊燃燒的柴火,她的兩個兒子安德烈與菲利普在裏面短暫歇腳,避風取暖,天亮時柴火熄了,又繼續上路。她還説,母與子的緣分,就是一次一次看着孩子離開,對着他的背影默默揮手。這些描繪有意思在於,它們都以離開與被離開的關係力證了父母與孩子日漸疏離的不可抗事實。

世上的愛多以聚合為目的,愛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愛他,就給他自由,讓他獨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們的上半程沒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們也不可能與他們共度。無論我們和孩子彼此多麼相愛,都無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為人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只是給他無條件的接納,對他堅定不移的支持,讓孩子時刻有被愛的把握,分享我們的人生經歷和建議,幫他建立起照顧自己的能力,最終成就他自己。

所以,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裏,記錄了很多她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歲的時候,在爭取交換留學的競爭中落榜了。十歲那年,安德烈參加一場音樂測試,表演曲目是《兩隻老虎》,因為太緊張,加上沒自信,唱出來的聲音就像指甲在颳着黑板壁,忽高忽低,一會兒斷掉,一會兒又續上,歌詞大半都忘了。而這些都不由讓龍應台想起自己十四歲那年,從台灣的鄉下苗粟縣進入了台南大城市的經歷。苗栗縣的學校旁邊是水汪汪的稻田、綠油油的清水池塘,體育課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少了那麼幾分"正式"的味道。而台南的學校,操場的周圍被鋼筋水泥的"森林"包裹着,上體育課就是操練各種器械,鉛球,標槍,跨欄……這些全是身為鄉下孩子龍應台沒見過也不會使用的東西。扔鉛球是城裏孩子的基本活動,鄉下孩子不會扔,會被笑,因為城裏孩子從未見過不會扔鉛球的人。

所有這些安德烈與龍應台經歷的,就是我們常説的"失敗"。交換留學賽場上的安德烈是失敗者,城裏大學校操場上的龍應台也是失敗者。做一個失敗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會痛,被落下會失望,被放棄會氣餒一樣。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關於"失敗者"的奇怪定義。就跟龍應台的一個比喻一樣,同樣一個操場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衝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稱為"失敗者",百米衝刺的人可以把氣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稱為"失敗者",氣定神閒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滿面通紅的百米衝刺者歸為"失敗"的。然而,實際上是,大樹有大樹的長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樹不行,大樹裝小草,也同樣不行。

龍應台在體育課上的失敗啟蒙,給她的教訓,不是要稱為"成功者"的一員,而是在於反抗由所謂的"成功者"對失敗下的定義。"失敗者"要在失敗的當下,四腳朝天、一敗塗地之後,"從容地爬起來,有尊嚴的走下去"。"失敗"的智慧,就在於你從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並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與所得,不是做母親居高臨下的給予,而這也是我在書中觸動的地方。

安德烈曾經問過母親一個問題:如果你能搭"時光穿梭器"到另一個時間裏去,你想去哪裏?未來,還是過去?為什麼?

龍應台説她要坐着時光機先去過去,看看孔子時期的中國。她還要去未來,到2030年,那時安德烈四十五歲,弟弟菲利普四十一歲。龍應台想偷看一下,安德烈與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為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你,你有時光機,你想回到哪兒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過去。我想回到父母還年輕的那段時間裏去。

那時候媽媽還穿那件涼涼的藍格襯衫,頭髮綁起來,在青春裏恣意飄散,跟現在我身邊的漂亮女孩一樣。我可以和她做朋友,聽她講她的祕密,幫她做她不會的數學題。

那時候爸爸也許很貪玩,70年代的娛樂,樣樣都會。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掛黑色大圍巾。春天穿夾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褲,捲起了褲腳,再蹬一雙白球鞋。

那時候爸爸媽媽還沒有我這個煩惱,他們的人生好像還有無數可能。就跟我現在一樣,在他們身後,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視。

在那段時間裏,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過。

親愛的讀後感篇6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眼看着這個自己深愛的孩子越走越遠,而且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孩子走遠了,又覺得無限荒涼和悽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裏,沒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我們其實全都牢牢的記在了心裏。我們也願意用最大的愛去回報,只是,請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我願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來讓我的媽媽過上相對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質,這樣我會得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但我不願意聽她嘮叨一分鐘,我覺得這不是不愛,只是因為我們不是能在語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説她在説,我在聽,我不違心的告訴你,那僅僅是出於禮貌和孝敬。

當然,我覺得龍應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説,龍應台從政。我是有點很難理解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談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世界,國家,民族,公平,自由,正義,很像是政治家們在探討議論人類的發展,時局的走向;這跟我看《傅雷家書》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想對龍應台來説這可能是職業習慣思維定勢,但對安德烈來説,他只是個人主義的自由慣了的年輕人,有幾分熱情,幾分牽強,就很難説清了。

比如説,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長時間不在身邊,從小過着優裕的生活,十幾歲周遊了半個世界。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是獨立、自由、無憂而任性的人。他會放縱自己沉迷於自己的喜好,比如説朋友、音樂、足球、啤酒,而不願意拿一點點時間來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是否達到了最終的目的,消除了心靈上的隔離;還是隻是一個母親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執的努力,其實在我的心裏,我覺得可能沒有。

親愛的讀後感篇7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年復一年中,兒子己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平日裏倒不覺得,偶爾在他熟睡時,看見牀上躺着的宛如成人的身體,心裏不禁一驚,噢,兒子長大了!就這麼長大了!聲音變了,長青春痘了,毛茸茸的鬍鬚己清晰可見,腳上得穿四十二碼的鞋子了……莫説心理,單是外形上的變化己是足夠大了,這一切變化似乎太快了,我極不適應,這正如___見到十八歲的安德烈的感覺一樣,是啊,那可愛的,讓我擁抱讓我親吻,整天黏着我叫”媽媽”的小男孩哪裏去了?

一邊讀《親愛的安德烈》,我一邊想我的兒子,我和他現在的溝通方式、相處方式有沒有問題?他會不會把心理話都説給我聽?我的反覆叮囑他會不會厭煩?他的心裏在想些什麼?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會不會願意和我分享?我在他心裏是個怎樣的人?___和安德烈母子以書信的形式談藝術,談文化,談生活,談國家,談政治,談道德,談煩惱,甚至談愛情,他們通過溝通這種方式,重新認識彼此,更加理解和深愛對方,這也正是我向往的母子相處模式。

很早以前在微信朋友圈就看過___説給孩子的話:”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把這些話也説給兒子聽,希望他能明白,現在的用功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心中有意義的工作,從而獲得成就感和尊嚴,樂在其中。

雖然當父母沒有“上崗證”,但是現在想和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溝通,我還真要學習當父母。___説,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關於這種感受,我有深刻的體會。兒子現在上七年級啦,每天自己騎着自行車去學校,看着他的背影,真是既欣喜又悲傷。欣喜他能很快適應國中學校的生活,又悲傷於它不像小時候那樣需要我了。真希望兒子能好好學習,長大做有用的人才。

其實,當父母的責任非常大,既要讓孩子吃好穿暖學習好,更要身體好,心理健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有,更重要的是擁有抗挫折能力。現在的孩子大多是被寵大的,聽得了讚揚,受不得批評和挫折。時不時就能聽到某個孩子被老師當眾批評跳樓了,某個孩子父母不讓玩手機遊戲自殺了。這是多麼不健康的人格啊!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敗是少不了的,沒有健康的心智,強大的心理素質,在這個社會上,是沒有辦法立足的,更別説享受生活了。

和兒子一起看《親愛的安德烈》,我們討論對文中某些事情的觀點,又討論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交換看法,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和兒子之間的話題多了,我試着尊重並重視他的看法,他也認真聽我的意見和觀點。相信“溝通”能使我們母子的關係良性發展,讓我們享受親情,樂在其中!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