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2W

完成一篇心得體會可以鍛鍊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我們的思想認知,我們在生活中經歷了不同的事情後得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要及時寫心得體會記錄下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閲。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6篇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1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裏,出現過眾多璀璨的文明,比如文學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學串聯起來,就構成了一部非常厚重的中國文學史。

文學和歷史的關係一直是緊密相連的,如果你細細地去剖析中國文學史,它就是一部漫長而輝煌的歷史,許多朝代的盛衰興亡都能在裏面找出蛛絲馬跡。因此在閲讀和學習中國文學史時,不能拋開歷史的層面,否則猶如紙上談兵。

就像錢穆老先生在本書中所説的那般,講文學應先明白歷史,並非就文學講文學,文學只是抽出來的,並非單獨孤立的。明白了這樣的關係以後,再去理解與實踐,就可以更快地摸出門道了。

説到錢穆老先生的這部《中國文學史》,它比較特別,因為它並不是錢穆老先生本人所撰寫的,而是由他的學生葉龍,根據當年的聽課筆記,整理校訂之後出版的。也就是説,這本《中國文學史》的原型是來自於錢穆老先生開授的一門課,至今它已經沉睡了60年之久。

錢穆老先生是眾所周知的一位國學大師,一代通儒巨匠,他不僅博學,同樣著作等身,開課無數。按照葉龍的回憶,錢穆老先生在當年的新亞就開課有:中國通史、中國的秦漢史、文化史、思想史、經濟史、文學史,以及社會經濟史、《論語》、孟子和莊子等,其他還有韓(愈)文與《詩經》。而這些,並不能稱之為全部,可見錢穆老先生的博古通今不是過譽。

這本《中國文學史》共分為31章,從詩經一直講到明清章回小説,把整個中國古代的文學完整的串到了一起,整體脈絡清晰,語言通俗易懂。儘管是完全口語化的講述,但不少句子堪稱神來之筆,而為了活躍當時的課堂氣氛,錢穆老先生還不時穿插些逸聞趣事,錢師的幽默感也是別有特色。

錢穆老先生在講課時多次提到今日青年人的國文根基已經很差了,他老人家所説的今日是指當時的1955年,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現在的年青人不説保持當初的水準了,能有當時一半的水平就算不錯了。提及經、史、子、集,恐怕能夠完整説出它們所指為何作品的人都寥寥可數,更別説熟讀和通曉了。

因此也難怪,當年的錢穆老先生在講授這門課時,是以死者的心情講述死去的中國文學。在20世紀50年代,白話文已經成為主流,而經典文學的地位不僅日落西山,更是遭到了很多人的捨棄,作為一名國學大師,那種悲壯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書中,葉龍也多次提到錢穆老先生開課時説過的一句話:時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這句看似得罪前人的話,其實説的並不為過,因為事實就在眼前,有還是沒有很容易分辨出來。

這本書在未面世之前,葉龍先生曾在《深圳商報》上做了連載,當時還請了很多位文教界學者一起討論,不少人對錢穆老先生的這本書持以讚賞和肯定的態度,錢穆老先生一生以治史聞名,終於能在今天看到他老人家關於中國文學史的大作,這種心情不言而喻。而大家也都認同,文學史應該是個性化的,它應當有獨特的理論對話,對文學史的發展有獨到的描述,這些部分,錢師的《中國文學史》都完整的呈現了出來。

當我讀完這本厚重的《中國文學史》時,我彷彿看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錢穆老先生,他的音容面貌絲毫未改。他穿着藍布罩衫,腳蹬布鞋,操着一口無錫話站在講台上對着我們説道:時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

但是從此刻起,錢穆老先生的這部中國文學史講稿,註定會載入史冊。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2

文學欣賞對每個人來説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心靈放鬆的地方帶着我們的感情去體會作品的真情感受作品中每個人物的感情變化那背後的故事觸碰我們的心靈那片天地帶給自己無窮的韻味從而可以達到自我的放鬆。也可以在其中學到我們學不到知識讓我更加了解到生活中每個人都像作品的人物一樣只是現實的一個縮影。也許沒有發生在身邊但能感覺好像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這就是我喜歡文學的所在想通過文學欣賞的學習來更能夠深刻的體會作品的每一處我值得發現的靈魂。

在這十幾周的學習我學到了一些欣賞文學的基礎記得我在第一節課上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想通過文學欣賞的來更加的瞭解紅樓夢的每個人感情之後再看紅樓夢電視就覺得更能夠體會到當中的人物感情我的心也跟着一個家族興衰變化過程而變化。記得老師給我們上的第一節是關於欣賞《西遊記》欣賞完了後老師叫我們説説自己喜歡當中的那個人有些人是説出自己喜歡的原因最後老師跟我們把每個人物講得很全面從這裏可以悟出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不能否定一個人而是要看到別人的好提醒別人的不好而讓儘可能不讓它發生。

在課中我們更多的是學習到了做人處世的道理和調節心理態度的能力通過老師給我們放映的百家講壇裏面講的故事于丹就像一位優秀的調味師把每一份菜調到恰到好處讓我們頓時恍然大悟受益匪淺《論語》的稀析讓我們瞭解到裏論語中每一個哲理兩千年前就告訴了我們的哲理今天我們更要學習的經綸和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

更重要的是老師能夠給我們收集到這些首先我想對老師説的是“謝謝”雖然有時候來的人很少但老師仍然很尊重我們都會為我們精心佈置好每堂課的內容而少部的同學沒有對待好這門課程曾經的台上的説過的話是否承諾了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想説不管是什麼人我們都得互相尊重才是更人相處的基本吧何況師生這些話也許是話題之外可也是我想説的我是想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是否忘記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學了嗎?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3

學習古代文學已經一個學期了,其實,要説感觸也不少,只是古代文學內容太深了,縱觀好幾千年的文學史,令我們這些初學者還是有那麼點頭疼。不過,很慶幸的,遇到了一位博古通今、温文爾雅、有氣質有魄力的美女老師,在她的帶領下,我們漸漸走進了古代文學的世界。

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起,走過了史家之文,看過百家爭鳴,諸子橫議,欣賞了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屈原和他那不朽傑作《離騷》。從這些耳熟能詳的文章裏,體會了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惡”,老子的“道”,莊子的“順天命不作為”……在整個先秦文學的沉澱裏,我開始找到了人之為人的根和“滿則溢”的人生道理。

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一幅的歷史畫面。司馬遷遭受腐刑後而繼續發憤著書;勤勞堅貞卻被拋棄的劉蘭芝無奈殉情;“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一代梟雄曹操在寫《短歌行》的時候,一句“周公吐輔,天下歸心”道出他的雄心壯志;“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在描繪着他的桃花源。

其我不僅對這些文學作品有了深入的瞭解,也與詩人們的心更為靠近,在那種歷史社會的環境下的文人們,是怎樣以自己的筆去描繪現實的真。

我覺得,在古代文學的學習過程,除了在文學素養上有了跨越式的進步,更多的是在思維上、心靈深處對這些古文化有了進一步認識。在老師品三國論紅樓的過程,對於早就看過的名著,在經過點撥後會發現亮點以及新的感悟。

借古鑑今,古為今用,我想這是我最深的體會。

我還在課下總結了幾點自己的學習方法:

1、學好古代文學,必須首先過好古文閲讀關,即能夠讀懂文言文。

如果我們對文言文讀不懂,或者理解不確切,那麼,我們所做的對作品的分析評論,就是泛泛而談。

要讀懂文言文,主要依靠多讀多看。多讀作品,選擇一部分好作品反覆熟讀。通過多讀多看,才能逐步掌握文言文的豐富詞彙和文法規律。在大量閲讀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看一些介紹古漢語規律的書籍,幫助我們提高閲讀能力。

2、 學習和研究古代文學,還要多讀一些歷史書。

中國曆來文史二者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文學作品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中產生,其內容反映了各種各樣的歷史社會現象;要能比較深入地瞭解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必須熟悉歷史。

3、學習和研究古代文學,需要了解一些目錄書,以便日後查閲。

在目錄書方面,《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是根本,必須精讀。此外,可以找一兩本今人編寫的工具書使用法一類書看看,作為嚮導。

以上這些方法我覺得還很有效,有興趣的可以試一下,可能對今後的學習有一定幫助。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這半年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學習就像是給了我一把開啟中華文學的鑰匙,給了我一個在古文化遨遊的羅盤,點亮了我在追求古代文學的一盞啟明燈。

我相信,今後在李老師的指引下,我們在古代文學的道路上會越走越好。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4

轉眼間,現當代文學的學習已有一年了,在這一年的學習中,或多或少還是學到了些東西,思考了些東西,也感受了些東西。

初上這門課,第一感覺是懵的。啥叫現當代文學?經過老師簡單的一番講解,貌似明白了,就是現代和當代的文學研究嘛,有點説了當沒説的感覺,不過,以後估計就會知道了。開始上課了,第二感覺是新的。張老師想法很新奇,教法很新奇,簡直讓我“耳目一新”,越發對這門課開始好奇了。然後上了兩回課,第三感覺來了,但是這感覺不太好,是“煩”。既是“煩惱”的煩,也是“心煩”的煩。煩惱的是,老師讓我們自己下去收集資料、整理、找切入點上課時進行分析,但是具體咋整並沒説明;心煩的是,想要做好吧,就得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準備,想敷衍了事吧,又覺得心裏過意不去。所以每每都在糾結複雜的心情中,把“任務”完成。沒錯,就是“任務”,一開始我確實是這麼認為也是這樣去做的。但是後來慢慢發現,其實也蠻有樂趣的,是種“痛並快樂着”的樂趣。

再來説説每次的發言,剛開始確實很不習慣,當着那麼多人的面,要闡述自己的觀點,偶爾還要應對張老師的“提問”和“點評”,每每讓人都覺得有些尷尬和緊張。不過,熟能生巧嘛,也可以説是習慣成自然了,多幾次似乎還蠻享受那種發言的感覺,每次都能對自己有些新的認識,知道自己的不足或者少有的“優點”,想想也還是有點小開心。

最讓我感興趣的,或者説最吸引我的,就是張老師的那張“嘴”,也可以説是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貌似大多數時候沒有邏輯可言,基本都是跟着感覺走),總之説來,是一種人格魅力吧。就那麼隨便説説,首先把自己樂的不要不要的,然後也把我們逗樂了。這種幽默感,或許也是欣賞文學所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吧。聽張老師講文學,既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學習,他總能在字裏行間發現許多我們發現不了的“祕密”,並且對其進行想象、聯想、擴寬、凝練等等,簡直是信手拈來,這也是極為讓我佩服的一點。

還有一起學習的小夥伴們,也真是個個深藏不漏,各有千秋。每次上課,既是對自己的一種鍛鍊,也是一次棋逢對手的一較高下。在這場人數不限,題材不限,內容不限,近乎完全自由的較量中,每個人都為自己而戰,或者選擇旁觀學習。我在後來的學習中就很少發言,一來確實是懶,不想準備,這裏做個自我檢討;二來是在傾聽了兩回別人的發言後,我發現,全神貫注的傾聽,將自己放在一個旁觀者或是傾聽者的身份上時,又能有些不一樣的感受,比如,學會欣賞別人,學會審視自己。

隨着學習的深入,真的越發覺得自己的“無知”和“不足”,或許這些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過去一直沒有發現或是自己不願意發現,誰願意承認自己是無知的呢?但是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能夠意識到這些問題,我想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想辦法解決問題,也才能讓自己逐漸變得“豐盈”一點,不想自己的內涵跟外形一樣瘦削,那就顯得自己真的太“瘦弱”了。不是説知識就是力量麼?在我看來,文學也應當有這種力量。

也不知道下學期是否還能再開這門課程,如果可以當然是極好的,如果不能我也會在這一年裏學到的皮毛上再繼續學習,有個成語不是叫“笨鳥先飛”嘛,我覺得自己也沒有那麼笨啦,只要肯走心,願意去學習文學,那麼也是學無止境的吧。

幸運的是加入了精品班,即便下學期沒有這門課了,倒也是還能看到張老師和同學們,繼續學習和交流,這樣看來也不至於太遺憾,但是感覺裏面也是高手如雲吶,看來為了能有一席之地,我還得努力再努力才行吶。

以上的種種閒言碎語,説是學習彙報,也不全然,也有自己的一些心裏話吧,既是要真性情的表達,那就只能儘可能的讓自己顯得“真實”點咯。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5

我們翻開《唐才子傳》,在《王勃》傳裏,説:“六歲善辭章。”他六歲已經會寫詩文了。當時的詩,就是古詩、律詩、絕詩,當時的文,即古文、駢文。六歲怎麼就會寫這樣的詩文呢?再看《駱賓王》傳,稱“七歲能賦詩”;《李百藥》傳,稱“七歲能文”;《劉慎虛》傳,“八歲屬文上書”,類似的記載還有不少。換言之,在唐朝,七八歲的孩子不僅會讀懂古文、駢文、舊體詩,還會寫古文、駢文和舊體詩。是不是當時的人特別聰明呢?不是的。我們再看近代人,如康有為,“七歲能屬文”。梁啟超“六歲畢業《五經》,八歲學為文,九歲能日綴千言”。可見古今人的聰明是相似的。那麼,不論是唐代人或近代人,他們從小就能讀懂古文,不僅會讀,還會寫古文和舊體詩。為什麼現在人讀懂古文會成問題呢?這當跟讀法有關。

我曾經聽開明書店的創辦人章錫琛先生講他小時的讀書。開始讀《四書》時,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師是不講的。每天上一課,只教孩子讀,讀會了就要讀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課,再教會孩子讀,讀熟背出。到了節日,如陰曆五月初五的端陽節,七月初七的乞巧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年終的大節,都不教書了,要温書,要背書。如在端陽節要把以前讀的書全部温習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終,要温習一年讀的書,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終,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讀的書外,還要揹帶書,即把第一年讀的書也要連帶背出。因此,像梁啟超的“六歲畢業《五經》”,即六歲時已把《五經》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歲能日綴千言”。因此,《唐才子傳》裏講的“六歲善辭章”,“七歲能賦詩”,按照“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説法,他們在六歲七歲時,熟讀的詩和唐詩一定遠遠超過三百首,那他們的會吟詩也就不奇怪了。

我向張元善老先生請教,問他小時怎樣讀書的。他講的跟章錫琛先生講的差不多,他説開始讀時,對讀的書完全不懂。讀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貫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體的懂”,它的關鍵就在於熟讀背出,把所讀的書全部裝在腦子裏。假如不是熟讀背出,把所讀的書全部裝在腦子裏,讀了一課書,記住了多少生字,記住了多少句子,這只是“點線的懂”。記住的生字是點,記住的句子是線。點線的懂是不夠的。因為一個字的解釋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關係而有變化,一個字在不同的.結構裏會具有不同的用法,記住了一個字的一個解釋和一種用法,碰到了這個字的解釋和用法有變化時就不好懂了。讀一課書,記住了這課書中的生字,記住了這課書中的句子,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這課書中的字的意義和用法;同樣的字,在別課書中,它的意義和用法假如有了變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還不夠,不夠解決一個字的解釋和用法的多種變化。把一部書全部讀熟就不同了,開始讀時不懂,讀多了漸漸懂了。比方讀《論語》,開始碰到 “仁”字不懂,“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104次,當讀到十幾次的“仁”字時,對“仁”字的意義漸漸懂了,當讀到幾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時,對“仁” 的意義懂得更多了。因為熟讀背誦,對書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記住,對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記住,對於“仁”因上下文的關係而解釋有變化也罷,對有“仁”字的詞組因結構不同而用法有變化也罷,全都懂了,這才叫“立體的懂”。

這個“立體的懂”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詞的具體解釋;一方面是一個詞作為術語時,瞭解術語的理論意義;一方面是要讀懂文章的用意。就詞的具體解釋説,如《論語》中的“仁”字,在《學而》篇裏:“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個“仁”字是指一種很高的道德標準,即仁德,認為孝弟是仁德的根本。在同一篇裏,説:“泛愛眾,而親仁。”這個“仁”不指仁德,是指具有仁德的人,“仁”的解釋稍有變化了。在《里仁》篇,説:“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裏”指居住,這兩個“仁”指有仁德的地方,相當於好的環境,“仁”的解釋又有些變了。在《子路》篇裏,説:“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假使有王者興起,一定要經過三十年才能推行仁政。這個“仁”字指推行仁政,解釋又有些變了。這個“仁”解釋成推行仁政,成了動詞,用法也變了。在這些句子裏,“仁”字作為仁德的意義沒有變,只是由於上下文的不同,由於用法的不同,在具體解釋上有了變化。不懂得這種具體解釋上的變化,光懂得“仁”指仁德,碰到具體解釋上有變化的句子就看不懂了。要是把以上舉的句子都讀熟了,懂得了這些具體解釋上的變化,這就是對“仁”字在解釋上的立體的懂。

從前人讀《論語》,就要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了,才會懂得“仁”字在不同上下文中具體解釋的變化。用“仁”字作例,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了,《論語》中別的不少的字,它們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體解釋的變化和用法,也都懂了。有了這個基礎,再去讀別的古文,比方讀唐宋以來的古文,不論唐宋以來的古文中的字,它們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體解釋有多少變化,它們的用法有多少變化,都可以理解了,這就是立體的懂在讀懂古文上的好處。從前人讀書,為什麼六七歲七八歲的孩子,就會讀懂古文,不僅讀懂,還會寫古文,就因為他們小時,比方把《論語》全部讀熟背出,對《論語》中的字有個立體的懂,所以他們在六七歲或七八歲時就會讀懂古文了。再説,到了辛亥革命以後,廢科舉,興學校,學校裏不讀《論語》,改讀教科書了,那時從學校裏畢業出來的學生,他們會讀古文,又是怎樣來的呢?原來當時的學校裏,也教文言文,一到中學,就教傳誦的古文,不但教古文,也要熟讀背誦,當時的中學畢業生,讀四年中學,在四年中讀了不少篇的古文,讀熟背出了不少篇的古文,有了這個基礎,他們對讀熟背出的不少篇古文中的字,也就有了立體的懂。在這個基礎上,就能讀懂唐宋以來的古文了;即使有些字不認識,查一下字典也就懂了。因此要會讀古文,不一定像私塾中的教法,一定要把《四書》《五經》都熟讀背出才行,像辛亥革命後的學校裏,教學生熟讀背出多少篇古文也行。

學會讀古文跟學會讀外文相似。我向語言學大師呂叔湘先生請教,他小時候怎樣學外文的。呂先生説,他小時讀外文,老師要背,不是整課書背,是就讀的書,老師挑出其中精彩的段落來要學生背,背精彩的段落不長,可以背出。這次背出一段,下次再背出另一段,積少成多,就背出不少段落了。這是呂先生他們所以對英文有立體的懂的原因。《朱子語類》卷十一:“人讀史書,節目處須要背得,始得。如讀《漢書》,高祖辭沛公處,義帝遣沛公入關處,韓信初説漢王處,與史贊《過秦論》之類,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綽看過,心下似有似無,濟得甚事!”朱熹講讀史書,挑重要節目處來讀,跟呂先生的講法相似。呂先生講就一篇中挑精彩的段落來背,更為靈活可行。不論讀古文或白話文,這方法都可行。呂先生小時學英語的方法,可以參考來使我們達到對古文或外語的立體的懂。

再説張元善先生結合熟讀背誦來講“立體的懂”,還有一個意思,即培養語感。學習古文也是學習語言。《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諸'。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喧嚷)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齊街里名)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把方言區的孩子送到北京來念書,不用教他北方話,過幾年,他的北方話就講得好了,從發音到用詞都北方話化了。他回到家裏,聽到家裏的大人講話不合北方話的標準,還會起來糾正,他已有了北方話的語感了。學習古文也這樣,熟讀背誦了多少篇古文,培養了對古文的語感,對於古文的用詞造句,尤其是虛詞的運用都熟悉了,也就會理解了。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6

下卷的文學史,可以看出一條循着動盪不安、向現代化演進的路線,時間交匯到現代,波瀾壯闊的文學長河盡現眼底,只是它在不停地流動着,看得人目眩神迷,極力望向長河的源頭,那源頭隱隱約約的,似真似幻。

我就像一個在河邊玩耍的稚子,不經意地看了長河一眼,大概窺得它的形態,又繼續玩耍起來。就像稚子會問“什麼是河”一樣,我掩卷思索的是“什麼是文學”,順帶着還有“什麼是作家”“文學的使命是什麼”“作家的原則是什麼”……

走在仲春的暖融裏,天邊飛散着稀薄的紅霞,太陽要墜下去了,馬路上車來攘往,人們都匆忙奔馳在回家的路上,文學,這個時候會有人想起嗎?它跟現實的人生有多大關係呢?漫長的文學史中,絕大部分的時間,它好像跟平民大眾沒什麼聯繫,珍貴的書籍掌握在精英階層手中,文學創作也由有閒有錢的他們自覺承擔,“黔首”“白丁”所瞭解到的文學邊角料,已是上層人士咀嚼消化過的。

這樣的現實難免讓人失落,我們大部分人只是平民大眾的一員而已,文學於己有沒有關係可以不用太掛心,但是,為什麼人心總能被傑出的文學作品打動、同聲共氣地沉醉流連其中呢?

細思起來,文學,只是龐雜社會裏的一個分支而已,在萬物、宇宙、歷史環境裏,它顯得那樣細弱,但僅僅這麼想,又過於狹隘,喜怒哀愁,風俗人情,“道與理”“義與真”,種種種種,都能藴藉其中,可以到達人性和心靈最遙遠的邊界。可是文學究竟是什麼?載道的工具?氣韻的流轉?個人的表達?象徵主義、印象派、抒情派、後現代、現實主義的流派分割?越是用具體的名詞描述文學,越使我迷惑於它的本質,以致彷徨驚惑,狼狽而逃。

作為文學作品的創作者,作家是文學類別裏的主體,可是本書中用“作家”來稱呼古代的文人時,令人感到詫異,還會有時空的置換感。“作家”這個詞太新,古時的文人大概沒有職業作家的自覺,後世所謂的文學作品,只是文人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餘燼”而已吧。漫長的歷程中,“作家們”有何特質?又有什麼共同特點呢?下筆的時候,他們在想什麼?有人以筆為槍,有人沉湎雕琢,有人依附於意識形態,有人聲稱藝術、人性與自由高於一切,還有,文人相輕、討伐攻訐、因文獲罪……文學的領域,一如其他地方,也有骯髒、膚淺、鬥爭,因為,文學的背後是一個個的人。

在明末清初、清末、民國、抗日戰爭期間,時代動盪交迭,亂象紛呈,文人、作家,有着種種不同的選擇,人生的際遇與家國命運糾纏在一起,站在文學史的高度回望他們人性的掙扎,更多的是憐憫和悲愴,歷史的天空江風浩蕩,空餘一聲聲驚濤迴響。

原書是敍述到2000年左右的,而出於某些原因,大陸版只截取到1949年,看不到全貌,最後一章突然中斷,有些遺憾。這突然的失落感惹人思緒綿綿,是的,完結了,就這麼結束了,掃過後面附錄的幾十頁人名、作品索引,如再看一眼長河微瀾,濤聲遠去了,看似歸於平靜的河流還會亙古不變地流下去,過去,現在,將來,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