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W

具有深度的心得體會是要結合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的,心得體會的寫作是可以讓自己的寫作能力有很好的提升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閲。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7篇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1

所謂園本教研,是以幼兒園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研究課題,以一線教師為研究主題,將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與教育研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將研究成果直接應用於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活動。關於園本教研要注意把握三個特點:研究的問題來源於本園的實際;研究的主體是教師羣體;研究成果源於實踐,作用於實踐,迴歸實踐。

園本教研“研什麼”?園本教研要研究幼兒的個體差異,原有經驗和發展需要、瞭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進程;在這一方面沈老師重點推薦了一種三層提問的思維方式——即“你發現了幼兒什麼樣的特點和差異?”“這説明幼兒在學習中需要什麼支持?”“根據幼兒的需要來判斷,教師應該怎樣做?”引導教師關注幼兒,從幼兒的需要來推敲教師的行為。園本教研還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學科領域的核心價值、基本特點和關鍵經驗;研究和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策略;研究教師的困惑與需要;研究支持教師主動學習的教研過程和有效的教研方式。

在教研活動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研活動前,在日常實踐中觀察、瞭解和傾聽教師的問題和困惑,並針對教師的問題策劃教研活動。

2、教研活動中,通過與教師的積極互動,瞭解和挖掘教師行為背後的原因及教師的原有經驗,隨時調整教研的方式方法,引導教師通過個人反思和集體反思自己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

3、教研活動後,進行管理者之間的反思和個人反思。認真分析在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分析教研主持人的引導效果,分析教研過程中解決了教師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有哪些新的問題需要解決。

試想“老師為什麼普遍不願意讓我們進班看活動?”“為什麼老師們很不情願我們的指導?我們的指導與老師的感受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老師,應該關注教師的什麼?並以什麼角色來與教師互動?”在教研過程中作為一名管理者要關注園本教研中的有效互動,與教師形成積極的對話關係。園本教研的目的就是要讓教師成為自身實踐的研究者和提升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教研活動中的學習目的不再是通過“直接告訴”讓教師獲得標準答案,而是利用教師的原有經驗,幫助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建構新的經驗,獲得主動學習的動力與能力。所以,在教研活動中要尊重教師——旨在幫助教師成為教學研究的主體。還要支持教師——旨在支持教師學會主動發現和解決自身實踐中的問題。最後要成就教師——旨在使每一位教師獲得專業成功感和自身的價值感。

在教研活動中業務園長髮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業務園長不僅是一名管理者,更應成為一名領導者(引領者、引導着),要想引領好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園長就要轉變管理者的角色,變指導者為支持者。如何發揮引領作用呢?首先,要對教師的教育思想進行引領,重視教師教育思想的變化和提升。其次,要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來引領。是教師在正確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開展教育實踐。另外,引領者還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凝聚人、感染人、帶動人、啟迪人、激勵人,在提高幼兒園教師羣體的道德修養方面發揮引領作用。然後,引領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專業判斷力和與教師有效互動的能力,並在研究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

總之,在本次教研活動中我不僅聆聽了各位專家關於園本教研理論方面的講解,還實地觀摩了寧夏三幼的教研活動,本次培訓交流活動讓我打開了思路,開闊了眼界和認識,引導我換了一個角度思考幼兒園的園本教研活動。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2

11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相城區舉辦的中國小教師教科研培訓。經過這次培訓,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是一筆永久的財富。本次培訓,主講老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科研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受益非淺。下面是我聆聽了楊向紅所長和呂林海教授講座的點滴體會:

作為一個走上工作崗位才六年的青年教師,一聽到別人提及“搞科研”這三個字,總感覺它離自己的職業生涯還很遠。總覺得自己業務都尚未嫻熟,又哪有搞科研的能力呢?但當我聽完楊向紅所長的講座後才發現,自己對“教育科研”存在深深的誤解,並明白了一個道理:科研,離不開實踐,離不開對現實問題的研究。只有在點點滴滴的教學生活中注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反思,注重記錄,注重閲讀,做個有心人,就會慢慢積累起屬於自己的第一手資料,也就為教育研究提供了無盡的素材。因此,搞教育科研,要從現在做起!把我對體現教育的愛,執着,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進行些思考,並把他們一點一滴地記載下來,一定會積累成寶貴的教育財富,聽完講座,使我明白了幾個關鍵的問題。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搞教育科研?很多教師經常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僱員,自己的工作是一種等價交換;大部分的老師在做着一種知識販子的工作,美其名曰“教書匠”;而其實教師職業最高的一種境界是做一個研究型教師。我認識到教師只有參與教育科研,才能夠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業務水平,才能真正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要求。

第二,我們應怎樣搞教育科研?中國小教師研究的選題應該直接來自一線教育教學實踐,直面現實中的實際問題,選擇的研究問題切實來自一線教育教學情景,是亟須解決的;題目的特點應該微小、具體,具有可行性,而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全。

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任何教育研究方法都可以為一線教師開展研究所用。但具體方法的選擇,必須依據研究的內容、研究者的能力來決定。考慮到教師研究的選題一般比較小而具體,所研究的問題一般是班級教育教學情境中的,或者幾個班級場景中的,較為適用於大樣本量的問卷、量表等則不大適合,而諸如觀察、訪談、實驗、測試、反思等方法則更具有信度和效度。反思應該成為教師開展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結合教育教學原理和理論、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的經驗積累等,進行深入、全面的反思,開發緘默知識,變緘默知識為顯性知識,總結實踐性知識,對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其作用非常明顯。

參加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我也認識到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發展教育科學的需要,也是我們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和培訓,消除浮躁心情,靜下心來教學,潛下心來研究,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學業務水平。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3

本學期幼兒園帶領了我們進行了園本教研活動,進行了“課程故事的開展”、“創意美術的理論與實踐”、“孩子眼前一面牆”、“徐劍媚名師工作室教研活動-優質課《神奇的3D全息投影》”這四項活動,通過園本教研活動,我收穫了很多。

一、在“課程故事的開展”教研活動後,對自己所寫的課程故事進行了反思。課程故事具備三個條件:真實性、故事性、以及反思。觀察記錄要從幼兒的行為、語言、表情、神態、動作等來記錄。要有緣起、過程和尾聲。記錄詳略得當。在平時的自己所寫的課程故事中,缺少反思,通過學習,知道了反思要從三個層面來開展。一是技術層面,二是情境層面,三是辯證層面。

二、在“創意美術的理論與實踐”教研活動中學習到了,美工材料我們可以變廢為寶,對於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充分利用。在平時的美工區的環創中,教師沒有目標的打造,我們應該圍繞主題,給予幼兒展示作品的平台。結合主題、班本,讓美工區成為一個小工廠。

三、“孩子眼前一面牆”源於兒童、為了兒童、基於兒童。牆面要色彩美,先聲奪人,色彩搭配。構圖美,圖文並茂,趣味性,獨特性。最出內涵。主題前整體框架要有,主題後要傾聽孩子的聲音,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牆面是對話的,與環境、幼兒、與教師的對話。

四、優質課《神奇的3D全息投影》教研活動中,真正體驗到了幼兒園也是可以把信息化用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這節活動在選題上符合信息化時代以及小朋友的生活經驗。在過程中,用到了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這節活動給我了很大的衝擊力,在之後自己開展幼兒園活動時,也要大膽地將信息化應用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4

我有幸參加了百春幼兒園周廝為老師組織開展的幼兒園園本教研現場觀摩活動。她為我們進行《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方案設計》的知識講座培訓,周斯為老師介紹了教學活動設計的來源,教學目標的設計,主題牆的設計,五大領域涉及的內容及區角材料的投放等等。

周斯為老師對園本教研的含義、對什麼是主題教育活動也進行講解,並對主題教學與分科教學進行闡述,還對主題活動,主題網絡圖進行知識講座,並現場把我們老師分為小中大班三個組進行現場教研活動,分別給了我們每個組一個主題,自己進行方案設計,老師們從主題名稱、來源、活動目標,主題網絡圖、主題牆的設計來完成自己的主題方案設計,通過現場教學,現場觀摩,對我們鄉村教師是一個很大的收穫點。

最後,興義市百春幼兒園韋園長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點評和總結,同時,對如何開展好園本教研活動提出了指導性的建議。就這樣,周廝為老師通過理論解讀、現場觀摩、小組討論、互動交流等環節,向觀摩的老師展示了本園常態下的園本教研活動,為其他幼兒園組織開展園本化的教研活動、提高園本教研的有效性提供了借鑑,提高幼兒園園本教研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城鄉幼兒園之間的橫向交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5

通過學習讓我們感受到了“以園為本教研製度建設”(以下簡稱“園本教研”)在幼兒園實施的意義:園本教研使《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理念在實踐層面上得以落實和具體體現,我們的園本研究做到了從本園的實際出發,深挖現有的教育資源,突出課程園本化,課程“生活化”的特色。省重點課題新編《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課程園本化》正在進行,並取得階段性成果。省115、市115課題的獨立承擔,為我園帶來了巨大的優勢和動力,教研科研的根本目的得以實現,使幼兒園獲得了自我創造和不斷髮展,從而有效地促進了保教質量的提高,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和教師的共同發展。對園本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建設,實施科學管理。

1、強化組織建設。首先完善了園本研究管理網絡,形成了園長―業務園長―教研主任―教研組長―教師組成的研究網絡,成立了園本教研課題組,確保了各項任務的落實和研究目標的實現。

2、建立健全各種制度。科學、合理、健全的科研製度是園本研究的必要保證,是實現科學管理的必要措施。因此,我園在不斷髮展過程中制定和完善了全方位的科研管理制度。(1)教師集體備課制度。(3)定期聽評課制度。(3)教師教育教研學習制度。(4)考勤制度。(5)教師培訓制度。(6)園本教研檔案制度等。把園本教研工作提升到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環節中,針對園本教研工作及時調度,及時解決,做到了有章可循,依章辦事,管理逐漸科學化。

二、立足本園實際,提出研究問題,實踐課程“生活化”的研究

園本教研立足於本園實際問題有計劃、有目的地去尋求理論依據,指導解決實踐中存在問題。業務園長為課題組負責人,組織全園教師學習“以園為本教研製度建設”,讓全園教職工理解園本教研的目的、意義、方法等。蒐集園本教研學習資料,通過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法,讓全園教師領悟園本教研的意義,對本園的教育教學情況做充分的調查,把老師感到困惑的地方、普遍性問題作為我們研究的方向目標,針對提出的問題,調整了孩子的來園情緒,活動中的表現以及前後效果比較等。攝像機對幼兒的參與興趣及教師的分析研究真正發揮了作用。

除此之外,我們還根據不同的生活內容,開展了“百名幼兒畫春天”、“師生共創兒歌、童謠”、“班級畫冊”等系列活動。孩子們的熱情參與,不但給老師的研究帶來了巨大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幼兒自己在活動的體驗中得到了快樂成長。

突出了重觀察、重反思、重總結記錄等措施,本正圍繞課題內容進行探討實踐:開展園本教研工作的短期時間內,我們結合課題討論工作中的問題。如教師教學中如何體現《綱要》精神;如何把握幼兒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實踐;發展他們的認知能力;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關係;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再實踐等等。12月份我園選擇了課例《學習8的序數》活動進行了集體備課,一人上課,集體反思再實踐教學,這種教研活動能給每一位教師提供實實在在的平台,每位教師都能參與,這種教研模式指導了教育活動,它能解決班級的一些共性問題,分享一些教育策略,體會自己與他人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理念,通過分析與對比,處理環節的異同,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形象化。潛移默化地提高教師素質,貫徹《綱要》理念,同時還組織老師選擇身邊的典型事例學習教育敍事寫作。

三、加強各層次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鞏固教師職業道德,加強專業理論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

2、建立個人成長專業檔案。

3、開展園本培訓,如撰寫教育敍事,寫教學觀摩分析,進行專題研討,外出參觀,觀摩示範課等。根據教師不同層次,制定不同要求,養成理論與實踐反思相結合的習慣,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4、積極與盛市課題組、區教科研中心聯繫,加強園本教研的專業引領。

5、教科室人員積極參加泰安市幼教園本課程研討會。培訓學習了講授教育敍事、案例、課例的寫作,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如何説課等。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6

本學期的教研工作,繼續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藉助創建“江蘇省優質幼兒園”為推動力,緊密結合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主要從優化課程審議、完善園本課程,加強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等幾方面開展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以綠色教育為依託,繼續構建園本課程

綠色環境生存綠色課程,綠色課程又能創設綠色環境。這是開發構建綠色園本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遵循我園幼兒處在農村社區的特點,我們根據不同季節,綠色植物的生存關係和特點,創設了大、中、小各班一年四季綠色教育課程規劃,提練設計了一整套實施課程的活動教育方案,形成了綠色教育課程化,操作過程活動化、情景化、方案化。此外,我們利用園內的環境創建了幼兒一日生活觀察活動課程,晨間讓幼兒觀察記錄自己種植的各類植物,參與管理和照料;餐後散步教師帶着幼兒在園內觀察、欣賞獲得更多信息,下午幼兒參與種植,澆水,除草等操作實踐活動,這也成為我們幼兒一日生活綠色教育的管理模式。我們覺得這些課程的開發能促使幼兒的持續發展,活動始終處在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中,活動過程是師生互動過程,是互動對話的過程。在今後的教育過程中我們還將在已有《親親熱熱一家人》、《圖形寶寶》、《真好玩》等主題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積累優秀活動案例,編制以綠色教育為特點的幼兒園主題活動集。

二、優化課程管理,提高課程審議質量

課程審議,這是我園堅持的課程管理方針。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整合理念的引領下,我園啟用《幼兒園多元活動課程》。雖然新教材靈活度較大,但在使用時存在着地域、周邊環境等差別。所以,我們在開展教育活動前,採取先集體備課再回到個體反思的研討方式,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在每個主題實施前,由教研組長負責組織,以年級組為合作單位分組進行課程審議。

其次對周內容進行審議時加強教師的自我反思,進行課程前期預習。為了使課程審議活動更有效的開展,每位教師在審議前先對本週活動有個大概的認識和安排,針對自己的“問題”重點在年級組中進行審議,這樣讓每位教師有話可説,有話想説,避免在以往的課程審議中一部分新老師只是被動接受的現象。其中,“我的問題”切入可大可小,大至對主題目標、課程容量、課程進度,小至對一個課案、一個環節,甚至一句教師的指導用語提出質疑。最後由年級組長對每位教師的個人審議情況進行梳理、彙總,以便審議時能針對主題中存在的焦點問題展開討論,增強審議的實效性。

當教師對審議中的問題達成共識後,則要將這些觀點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設計中,再次回到教師的個體反思。我們要求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以審慎的態度解讀教材,對其進行合理的加工、重組、改造。為滿足不同層次的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在備課要求上,我們因人而異、區別對待,採取了“梯隊式”管理策略,即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對於新上崗的年輕教師重在“扶持”,要求其必須備詳案,以苦練基本功;對於老教師則重在“放手”,只求備簡案,做到“心中有教案”;學科組教師重在“彰顯”,要求精備一科,以使她們在個人專長領域潛心鑽研,凸顯“學有所長”。教育是一個不斷實踐驗證的過程,當教師把活動設計中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育行為時,又會碰到新的問題,而這些新的問題又將成為下一輪審議的主題。於是課程審議在此過程中逐漸成為了一個周而復始、螺旋式上升的、研訓一體化的教師培訓過程。

三、加強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加強園本培訓:外出學習的老師回來向園內教師進行二級培訓;園本培訓結合觀摩研討、結對幫教、技能展示等方式,豐富教師的專業活動。

2、創新學習方式,營造同伴互助學習氛圍:“多讀書、讀好書”,教師輪流擔任主講,用課件、投影或文字資料等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好書向其他教師介紹,並把自己的感想、體會與大家分享。

3、探索園本教研有效策略,提升教師專業技能

首先以問題研討為中心,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本學期在開展教研活動前,我們是否可以先進行教師問卷調查:圍繞“在教師專業成長中最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你最喜歡的培訓方式是什麼?”“你與同事經常交流的有關教育教學的問題有哪些?”“你是否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哪些問題和困惑?”等中心問題展開自我反思與同伴交流,引導教師關注專業成長和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與困惑,從日常教育教學事件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小問題”,並在解決“小問題”的過程中提出有教育意義的“大問題”。通過“問題交流會”梳理出教育問題“癥結”之所在,獲得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升教育成效。

其次繼續開展一課多研與集體備課相結合的教研形式,共同探討如何選擇、分析教材,制訂教育目標;探討如何根據《綱要》精神及幼兒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和需要,選擇適合幼兒的活動內容;探討如何以預設的課程內容為依據,挖掘課程內容的拓展點等。並在此基礎上研討教學活動中碰到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的策略,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4、建立評價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專業成長的積極性

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檔案”,對教師實行動態評價管理。評價內容包括教師的文章發表、公開課、進修培訓、課題研究、工作業績等內容。通過“教師成長檔案”管理,使教師主動參與專業成長的評價和規劃,從而有效地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教師園本培訓心得體會7

時間過的真快,一學期匆匆而過。本學期,根據我園的實際情況,以上級教研精神為引領,開展有效常規課堂教學以及遊戲區域的創設、遊戲活動的設計、組織等研究活動,提高了教師開展“有效教學及遊戲”的整體水平,有效地促進和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現將這半年來的工作做如下的總結,希望能借此積累好的經驗,同時反思存在的不足,促使我們不斷學習,努力提高,使教師的工作和業務能力逐漸成熟起來,為下學期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常規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針對幼兒園教研計劃,重點對師幼日常工作學習規範等進行更為規範的管理和研究,並把成功經驗轉化為制度,保證幼兒園常規工作更加有序地開展。

本學期初,我們就制定了針對性強的常規管理研究措施,從三個層面進行研究。首先,針對新教師(大部分為非專教師),我們通過老教師示範、同級部觀摩、個人實踐等流程,手把手地讓她們瞭解幼兒一日活動流程,各環節的操作要素及注意事項。在學習與實踐中一步步提高新教師的工作能力。

其次,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兩兩結對常規調研,通過觀摩針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規管理問題進行交流與分析,商討行之有效的正確做法。

再次,我們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開展全園性的研討活動,分別請大中小各年齡段的老師進行全園分享,通過年級組、班級、個人等不同的層面,闡述了常規工作中各部分環節銜接的整體性、保教行為的規範性、幼兒學習的多樣性及突出遊戲的主導性。在根本上提高全體教師組織一日常規工作的能力。

二、加強課程管理,工作紮實規範

本學期,我們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結合幼兒園“天趣”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取長補短,提高教師教學活動設計能力和課程實施水平。

1.結合第二輪園本提升的課程建設要求,開展了園本“童謠”課程、“形體”課程、“天趣園”課程的研究。每一個子課程分別通過一課三研,觀摩研討、骨幹引領等形式,針對預先提出的研究重點,讓教師們通過觀摩、學習、研討,解決課程教學研究中的實際問題,使《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真正與實踐相結合,幫助教師們更好地轉變教學行為,把教育教學理論落到實處。

2.本學期,我們還結合“無錫市錫劇傳承特色學校”的要求,將幼兒錫劇教學融入孩子一日生活。一方面,我們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錫劇內容,利用午間、離園等時間段,播放通俗易懂的、比較熟悉的優秀錫劇唱段,讓幼兒對錫劇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並知道錫劇是我們無錫特有的戲曲類型。另一方面,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與學習能力,選擇適合各年齡段學習的優秀錫劇唱段,通過集體教學、遊戲鞏固、個別表演等形式,豐富幼兒的藝術情感,讓孩子們喜歡聽錫劇,喜歡唱錫劇。通過師幼共同的努力,在無錫市第二屆“小小紅梅獎”比賽中,我園幼兒表演的《雙推磨》獲得銀獎,為全市幼兒表演中最高獎。

3.繼續充分發揮課程實施小組成員的作用,以點帶面,形成研究階梯。我們提供舞台,讓參加區級以上課程小組的成員定期不定組地組織園內本課程小組的老師,傳達上級的要求、政策、方向等,讓外面的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及時地在園內傳遞,以點帶面,擴大經驗的傳遞面。同時,每個課程小組還不定期組織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通過分享交流等多項活動,來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組織能力,並讓學歷和專業素養較高的年輕老師,和園內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結對,讓她們雙方在共同的研究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創新教研模式,促進教師發展

本學期我們根據教師實際需要,結合《專業標準》及《指南》的學習,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園本教研活動,使教師通過集體交流、班級觀摩、個別發言等各項活動,真實的體驗,深度的反思、學習、交流和增強教師的創新意識,使每個教師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1.學思結合,學會分析

本學期,我們以《指南》的學習為導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揮好集體教研與個人成長交替互補的作用,在組織集體教研活動時,注重提升教師的個人業務素質。如在定期開展教學主題系列研討“教師的提問與迴應策略”中,我們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盡情發揮她們的教學特長,為園內新教師提供一個學習觀摩的平台。同時,通過研討,老師們知道了教師的迴應策略應從方向、方式與方法三個方面考慮,方向就是教師的提問與迴應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提,教師要做到心中有目標;方式是指教師給予的點撥有來自教師自身,也有來自幼兒;方法是指教師的語言、眼神、肢體動作等。通過這樣的研討,讓教師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行為,在學與思、教與研中達到經驗的共享,進一步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

2.學科結合,提升理念

本學期,我們重點開展了“童謠”教學的學科研討,通過個人設計、觀摩研討、反思交流等途徑,探索童謠教學中目標定位、環境創設、環節設計、重難點把握等容易產生的問題,如何在傳統意識的影響下,對童謠教學內容進行適宜的修改;教師如何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過程,突出重難點;如何引導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和創編童謠等。通過這樣的研討,提高了教師對學科的認識,鍛鍊教師的教學能力,形成了合作研討的良好氛圍。

3.遊戲研究,迴歸本真

本學期,我們集思廣益,依託於全體教師的理論學習、模擬教學、活動觀摩等,創設班級走廊公共遊戲區域。在實踐中,教師的材料提供不再單純地追求美觀,而是選擇適宜而豐富的材料,更多的是考慮對幼兒遊戲的促進作用,及易於取放的特點,並利用多種渠道來製作遊戲材料。通過一學期來的開展,教師們的遊戲組織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而孩子對遊戲也更加感興趣,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進幼兒自主、個性化成長。

教研工作是一所幼兒園生存、發展和進步的靈魂。“科教促教、科研興園”是幼教發展的新理念。“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短短的12個字充分概括了教研的方向與精髓,唯有我們在這浩瀚的教海中乘風破浪、勇於開拓,才能在課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麗的浪花!為我們教學經歷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