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參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8W

作品中的對話和對白是重要的信息源,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讀這些對話,優秀的讀後感可以討論書中的文化差異和社會反映,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風箏的人讀後感參考8篇,供大家參考。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參考8篇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篇1

風箏,是由綿紙、膠水和竹子製作而成的玩具,它象徵着許許多多的事物,牽連着許許多多的情感。

在《追風箏的人》裏,風箏不僅是劇情的主線,而且還象徵着友誼與親情。在阿米爾眼裏,風箏如同他與哈桑的友誼,看得見,但卻被風吹得越來越遠,唯有他一個人牽着風箏線,任由線上的玻璃渣割破他的手,割傷他的心。

那麼,對於我來説,我的風箏是什麼?它又是什麼樣的?

在生活中,我是一個平凡的學生,沒有什麼特長,也沒有像阿米爾那樣要贖的罪。那在風箏線的那一頭,我要追尋的又是什麼?我帶着我的疑問,翻開了書本的《譯後記》,書本的譯者説:“風箏是象徵性的,它既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我似乎有些理解了這句話,又似乎有些迷茫。我依舊不知道我心中的風箏是什麼,但是我明白了:心中的風箏不一定要有多麼遠大,只要是心存所想,沒完成或者曾經失去的遺憾便已足夠。

想到這裏,我似乎開竅了。心中一隻藍色的風箏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在即將落下的夕陽旁飄動,看得見,卻又好像遙不可及。我伸出我的一隻手,想抓住風箏,卻怎麼也抓不住。我順着風箏線的方向追去……,我的速度越來越快……,我似乎看見了風箏上寫的字……,我看見它了,我看見了那隻風箏……我追上去,隱約看見風箏上的字,上面似乎寫着“友誼”。

哦,是的,我曾經丟失過它,在五年級的那個夏天,我,曾經與我最要好的兩個朋友鬧翻,友誼一去不返。但現在,我重新追上了它,追回了我的友誼,在人生這條風箏線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它——我弄清楚了吵架的緣由,原來是我平日裏對朋友的關心不夠,疏忽了朋友的重要性……在我弄明白吵架的緣由後,我向她們道了歉,她們原諒了我,“風箏”終於回到我手中。

我重新用線將風箏補好,並牢牢地握住它,帶着它又在夕陽下放飛……,我想再次追尋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風箏……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篇2

午後陽光總是温暖而舒適,我又再一次尋找着熟悉的足跡慢慢摸索着那熟悉的情景。

彷彿還是那位老朋友胡賽尼拿着《追風箏的人》在訴説他曾經的故事,娓娓道來一段真摯的感情。“為你,千千萬萬遍”銘刻在心底裏的聲音是永恆的忠誠誓言,哈桑那澄澈而又堅定的眼神,直達另一個少年的心扉20多年來不停歇的煎烤問着懦弱的靈魂。親情,友情,歡笑,背叛,……樹蔭傾灑的陽光,順窗而下的雨水,最珍貴的感情,最鄙夷的沉默。嚥下的淚水,難以置信的身世,執着奉獻的生命。連同那盪漾着微笑的兔脣男孩在阿富汗這座土地交織成回味悠長的音樂“為你,千千萬萬遍”!

每個人都可能因為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犯下大大小小的錯誤。於是纏繞在心裏那罪惡感像藤蔓一樣層層包裹着自己,有人因此選擇勇敢面對,解放心靈,也有人因洶湧而來的輿論和懲戒畏縮不敢向前。

當哈桑被其他富少爺困在角落施以暴力時,阿米爾卻萎縮在陰暗的角落裏,默默注視,直到淚流滿面仍不敢挺身而出;但阿米爾因懦弱害怕不敢面哈桑時,是他偷偷把手錶和錢放在了哈桑牀底下,而哈桑並未説出真相,帶着他的沉默離開了;那一刻,我聽到的是心碎的聲音。

唯有覺醒之際,天長才會破曉,破曉的不止是黎明。

一次次遭遇背叛和傷害,哈桑互到臨死還在堅守,我不知道要多麼善良純真的一顆心才能做到那份付出與忍耐。或許那只是幼稚而又可笑的誓言:“為你,千千萬萬遍。”

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當中年的阿米爾在拉辛汗勸説下,回到阿富汗,卻得知那個兒時的玩伴是他弟弟時,他開始救贖。然而時間是洪流猛獸,它可以改變一切。他見到兒時的管家,見到荒廢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訊。哈桑死了,可他並沒有停下,哈桑唯一的兒子落入了兒時的宿敵阿塞夫手中,又一場救贖再次開始。

最後,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時的索拉博卻因精神的傷害以致我任何感情,唯有説起風箏——那兒時哈桑與阿米爾最喜歡的玩物時才會不知不覺的笑起來。時光一瞬而過,中年的阿米爾在一羣孩子中間追着風箏,笑的無憂無慮,少了童年的玩伴,卻多了一隻風箏……合上書,腦海又浮現了畫面:讀後感·在小小的亂石崗上,鮮紅的夕陽彷彿要滴出血來,比起夕陽紅得更驚心動魄的是石榴滴下的汁水,那是哈桑與阿米爾追着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世界很大,分岔的路口卻很多,可能一閉上眼睛,轉個方向,人就會迷路。然而,我們或許不能很快的到達了目的地,但我們可以走一條這樣的道路,只是為了你,千千萬萬遍。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篇3

那些曾經讓你想擺脱的人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思考。那些曾經讓你想盡一切辦法忘記的痛苦,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撕心裂肺。

在閲讀過程中,哈桑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感動和欽佩。對阿米爾少爺來説,這段關係非常複雜。起初,因為他欺騙了哈桑,鄙視他,後來因為他陷害了哈桑,恨他。然而,當我放下這部小説時,我開始反思自己。每個人都有弱點。阿米爾是一個年輕的主人,受眾支持他。然而,無論他讀了多少書,寫了多少好文章,他都得不到任何讚揚,因為這不是他父親所期望的。他父親的愛成了他的弱點。當我們的弱點被別人戳破時,誰敢説他不會辜負或傷害任何人?我不能保證。所以當阿米爾終於賭上了自己的生活,踏上了再次成為好人的道路時,我很容易原諒他。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和勇氣為自己贖罪。

哈桑説:對你來説,成千上萬次。這是一種承諾,但也是一種忠誠。阿米爾説:對你來説,成千上萬次。這是一種感激,但也是一種內疚。當我年輕的時候,在我的家鄉阿富汗,當風箏飛起來時,這是阿米爾和哈桑兒子索拉博最快樂的時光。中年時,在美國,風箏飛起來,是阿米爾和哈桑兒子索拉博最安全的時光。

不要指望時間幫助你撫平傷口,忘記一切,過去會爬上來。如果你不能挽回你的錯誤,記住做好事。當罪惡導致善行時,這是最大的救贖。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篇4

為了遠離哈桑,遠離自己內疚的源頭,阿米爾做出了無數疏遠哈桑的舉動,甚至將自己的生日禮物藏在哈桑的毛毯下,以此栽贓哈桑偷竊。面對父親的審視和對峙,哈桑無言的承認了自己的盜竊行為,並主動要求離開,離開這個賴以生存的家。

至此,我們才明白:其實哈桑早就知道阿米爾看到了他被欺凌而未伸出援手,可是單純善良的他還是選擇一如既往的相信阿米爾、深愛阿米爾、為阿米爾奉獻自己的一切,正如他常常對阿米爾説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看到這裏,我的淚水早已止不住的往下流,一滴一滴灑在書本上,為哈桑,也為阿米爾,更為他倆之間脆弱而珍貴的友情。面對好友的拋棄與背叛,我們還有誰能像哈桑那樣選擇無聲的原諒、選擇一如既往的奉獻?看到哈桑揹着破舊的行李,暗自離開的身影,我多麼希望故事能夠從頭來過,多麼渴望他倆之間還是當初那對無憂無慮的少年玩伴,一起追逐兒時的夢想。

可是生活往往是如此殘忍。多年之後,已是成年的哈桑為了照顧阿米爾的老宅,毅然拖家帶口從相對安全的老家來到政權中心。面對外面動盪不安的時局和炮火連天的危險,哈桑衷心的守護、打理着阿米爾的宅子,並堅持住在破舊的茅草房,不願住進舒適的客房,理由竟是“如果有一天阿米爾少爺回來,看到我鳩佔鵲巢,他會怎麼想呢?”。

這一句簡單、純樸的話讓我的心靈為之顫動,哈桑,那個有着兔脣、地位卑賤的僕人,此刻在我們心中卻是那麼高貴,那麼純潔無暇,令周圍的一切黯然失色。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篇5

“這本小説太震撼了!”這大概是我在讀完這本小説及很長一段時間的內心寫照.故事如此殘忍而又美麗,作者卻用了這樣温暖細膩的筆法勾勒出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故事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與痛苦,他逼走了哈桑父子。不久,阿富汗政變,前蘇聯佔領了阿富汗,他與父親也一起逃往了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了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努力,卻發現了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

作者以極其敏鋭的筆觸讓他的祖國栩栩如生。他深入描繪了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國、努力融入美國生活之際,仍然根深蒂固的傳統與風俗。

我最喜歡文中的“哈桑”。他,正直、勇敢,對待別人一心一意,十分寬容、淳樸。當別人嘲笑他的父親是吃人的“巴巴魯”時,他總是一言不發,但他在別人欺負阿米爾少爺時卻挺身而出,表現得大無畏;他為了幫助阿米爾少爺取回風箏,卻遭遇了曾經自己為了阿米爾少爺而得罪的一幫人侮辱性的侵犯,他也沒有責怪朋友的過失;當他曾經的好朋友背叛他,且總是惡言相向、甚至將他逼走時,他的內心也充滿了不解與哀傷。

這樣的朋友,完全是將友情同自己的生命綁在了一起,拿命在對朋友無條件的付出。以至於在他生命的終點到來之前,他仍然深深懷念他心中最好的朋友——那個在看到他被人欺侮卻沒有勇氣站出來替他伸張正義的人。

文章講述的主題就是“救贖”:阿米爾內心對哈桑不公行為而感到不安想得到解脱的一系列心理活動變化與行為方式的轉變。但救贖並不就是幸福,阿米爾最後領養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但他也並沒有因此而快樂,在索拉博身上有太多哈桑的影子,就讓人不禁意間回憶起那些令人難受的畫面。

這,不僅是一本小説,也是一部政治史詩,它描寫了上個世紀70年代至今,阿富汗的歷史變遷,將這個過去不引人注意、在新千年卻成為全球政治焦點的國家文化呈現在人們面前;同時也更是一個關於童年選擇如何影響我們成年生活的又極貼近人性的故事。從敏感、缺乏安全感的阿米爾到他具有多層次性格的父親,直到阿米爾回到阿富汗之後才逐步揭露了父親的犧牲與醜聞,也才瞭解歷史在美國與中東的分岔。

讀後感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篇6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是《追風箏的人》裏面的原句,是僕人哈桑對少爺阿米爾的忠誠表白,不是地位階級下的諂媚阿諛,而是一種奉獻,無關壓迫——它是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時期的純真的友誼和信任。

可是,這個故事並不是一個歌頌超越階級的友誼的故事,即使它在開始構設了一個有着炊煙、笑聲的煙火人間。或許,這與作者的經歷有關。卡勒德`胡塞尼,一個美籍阿富汗人。他在書中講述了一個身移民美國的阿富汗男孩的童年往事以及他成人後對兒時過錯懺悔和自我救贖。

這部小説似是被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在阿富汗,另一部分在美國。而在我心裏,它像是阿米爾的靈魂,一部分埋葬在阿富汗,一部分卻活在美國。

我尤其喜歡在阿富汗裏的故事。那裏有一段故事,我印象深刻。那是十二歲的阿米爾和十一歲的哈桑參加喀布爾的風箏大賽的事。

風箏比賽比的不是高度,而是比誰的風箏能在廝殺中留到最後。風箏留到最後才只是勝利的起步,最大的榮耀卻是要追到這個最後的風箏,追到這隻承載着榮耀的風箏。

哈桑是最出色的追風箏人。而這次,他更為努力,因為他知道阿米爾想要通過這次比賽向父親證明自己。追,為阿米爾的風箏;追,為阿米爾的心願;追,為你千千萬萬遍。在追逐的最後,藍色風箏在哈桑忠誠的保護下和阿米爾的懦弱和背叛下成了阿米爾的榮耀,阿米爾的“罪證”——對純真友誼和信任狠狠傷害的證據。

我不禁心酸,想到阿米爾那句“哈桑從未拒絕我任何事情。”

人們喜歡忠誠,好比如不會拒絕命令的忠誠。可是在當下,“從未拒絕”算是一種愚忠。如果一味順從只會讓一些無恥之人得寸進尺。在我們的班裏,有的人喜歡欺負別人,而卻有人願意順從。這也算是從未拒絕、一味退讓。這樣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最終失去自我,逐漸去習慣了自己討厭的生活。自甘墮落。

類似的,像阿米爾那般性格的人,懦弱而渴望。懦弱的,是一些自己無能為力,一些於自身有威脅而能逃避的事情。渴望的,是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或許是一些本來屬於自己卻被迫和別人瓜分的東西。

有的人懦弱大於渴望,可能會失去了最初的勇敢。怯怯懦懦的去逃避自我,只會失去“渴望”。

有的人渴望大於懦弱,可能會泯滅了最初的良知,從而失去可以蜕變的機會。如果只會渴望去做,便會變成野心的放縱,將會渴望懦弱。

在追逐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抉擇,有的人會是像哈桑那種執着和相信,有的人會是阿米爾懦弱而又真摯的渴望等,而且追到的風箏不一定心中所想。可是,我相信不管是那一種,愚忠和服從終會逐漸變成明智的平等,懦弱和渴望終將會被面對、改變。

我追,我的風箏,像哈桑,也像阿米爾。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篇7

故事開頭寫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之間的友誼,與善良勇敢的哈桑不同,阿米爾生性膽小懦弱。一場風箏比賽從此改變了兩個人的的友誼。阿米爾在眼看着哈桑受侮辱與欺負時,他沒有像哈桑保護他時一樣為他挺身而出,而是選擇了退縮。

為了讓自己遠離對哈桑的愧疚,阿米爾栽贓給哈桑迫使他離開了這個家。二十年後阿米爾由美國重返阿富汗,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和哈桑的死訊時,萬分慚愧的他踏上贖罪的旅程,從兒時宿敵的手中救出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阿米爾最終做回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追回了他的風箏。

作者的筆下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有的只是平實卻細膩的筆法,平實的文字間一遍遍的對人性作出了考問。在面對重要的人受到傷害時是選擇不顧一切挺身而出,還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袖手旁觀呢?面對親人時那種渴望被認可與讚賞的心理;面對愛情的到來時猶豫不決與躁動不安;面對家庭生活中的煩惱與辛酸時的壓抑,面對國家的戰亂與分裂時的心痛……一切的一切在作者的筆下被真實的反映出來。

主角阿米爾最終在“追風箏”的道路上變回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子漢,他不在膽小怕事,不在自私自利。面對妻子索拉雅無法生育的消息時,他選擇不離不棄,陪伴在妻子身邊;在好友拉辛汗重病之時,他不顧危險重返阿富汗;在得知哈桑的兒子還在阿富汗時,他撇去了以往的膽小懦弱,與兒時宿敵阿塞夫搏鬥,並從他手中救出了索拉博。沒有虛偽與矯情的橋段,沒有無病呻吟的宂長篇章,作者將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描寫的淋漓盡致,每一字每一句都敲打人心。

合上書本彷彿還能看見兒時的哈桑追着那枚藍色風箏奔跑的身影,那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似乎還在徘徊在耳邊,對於哈桑來説,友誼便是那枚風箏,為了追逐友誼,他願意付出所有,帶着他的真誠忠心陪伴在阿米爾的身邊;就像命運中某條紐帶,由阿富汗來到美國的索拉博,在經歷了侮辱,戰爭,失去親人的痛楚後,他就像被抽空了靈魂的傀儡,臉上沒有了小孩原本應有的天真與笑容,唯有風箏才能激起他眼中的一絲漣漪,勾起他嘴角的那抹弧度。

追風箏的人——這枚風箏可以是友誼,愛情,親情,亦或者是善良,正直,勇敢。但對於阿米爾來説,這枚風箏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只有追到了他,阿米爾的人生才算完整。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麼一枚風箏等着我們去追逐,它象徵着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拼湊我們靈魂的一塊碎片,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大膽去追吧,就像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

讀風箏的人讀後感篇8

哈桑和阿米爾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哈桑是阿米爾家僕人的兒子,老爺是阿米爾的爸爸,阿里是哈桑的父親,兩個小朋友本是很好的玩伴,以為他們的友情能夠天長地久,就在一個追風箏的冬天,阿米爾犯了這一生最大的一個錯誤,當哈桑為了阿米爾奮不顧身的追風箏而受到欺辱的時候,阿米爾沒有勇氣挺身而出,他選擇懦弱的躲在黑暗裏,更錯的是,回到家不久後,他還冤枉哈桑偷東西,把他給趕走了,可是這個錯誤一直深深地壓在阿米爾的心裏,他不敢向任何人提起,因為那是他這一生犯下最嚴重的錯誤。

很多年之後,阿米爾又和他的忘年交朋友拉辛汗聯繫上了,從他那裏阿米爾得到了哈桑的消息,並且得知哈桑還有一個兒子,而且阿米爾還知道了一個驚天祕密,他和哈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哈桑是自己爸爸的兒子,是爸爸和阿里妻子生的孩子,為此爸爸一生都在感到懊悔,不斷的彌補過去自己一時犯下的錯誤,阿米爾的爸爸出資建造恤孤院,幫助朋友,施捨窮人,在很多關鍵的時候阿米爾的爸爸都挺身而出,其實就是想為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贖罪。當得知哈桑還有一個兒子的時候,阿米爾就決定找到他,其實他也想為當年自己犯下的錯誤贖罪,阿米爾歷盡千辛,排除萬難終於把哈桑的兒子帶回了他的家中,在小説的最後,又是一個追風箏比賽,這一次是阿米爾為哈桑千千萬萬遍,在這本小説裏,風箏是象徵性的,它既代表着親情,友情,愛情,也代表着正直,善良,勇敢。

看完這部小説覺得,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段不願言説的傷,不願提及的痛。對於曾經犯過錯誤的人來説,他們不知道上帝會不會原諒他,去彌補曾經的錯誤是為了讓自己好過點兒,誰能保證這一生不犯錯誤呢,曾經哈桑為了阿米爾千千萬萬遍,今天阿米爾為了哈桑的兒子千千萬萬遍,這是一種愛的傳承,我們同情哈桑為了朋友的那種付出,但是我們也不能指責阿米爾的懦弱,因為事情發生的時候他也是一個需要保護的孩子,我們同情阿里的忠誠,我們也在指責阿米爾爸爸強盜似的行為,但是他也在為自己曾經的行為贖罪,追風箏其實是對我們每一個人人性的一種拷問,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