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一年級音樂課教案最新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88K

如果沒有寫教案的意識,我們的教學是很難有所提升的,教師們在開展教學任務之前,都是要制定好教案的,以下是365文檔網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一年級音樂課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參考。

一年級音樂課教案最新6篇

一年級音樂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看圖編故事,並能有組織有安排的進行“小青蛙找家”的戲劇表演;

2、通過表演,學唱《小青蛙找家》,並體會歌曲情緒的變化;

3、通過戲劇表演,教育學生要愛護小動物;

4、通過一系列多樣化的評價,讓學生自信的進行表演;

教學重點:

1、能根據圖畫提示進行戲劇表演;

2、能根據歌曲情緒的變化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將戲劇表演的內容完善,發展學生的創作、想象力;

課時計劃:

一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自制青蛙頭飾、磁帶、錄音機、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看圖講故事

1、師板書:故事大王

學生用兩分鐘進行13頁的故事創作。

2、同座位互相指出對方講故事的缺點,並互相講一講。

3、師獎勵,學生踴躍上台,講故事,最後評出“故事大王”

三、戲劇表演

1、師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創作,學生畫想象中的青蛙,並塗色,師生共同佈置一個“青蛙的家”。

2、學生自由組合,分組進行商量,並制定出表演過程,看哪一組表演的和別人不一樣?

3、將自己畫的青蛙貼於身上,代替頭飾進行表演,學生根據自己設計表演,生介紹自己的角色,再表演。

4、學生評出表演突出的學生,並説出選他們的理由,師對錶演突出的學生獎勵,其餘學生給予鼓勵。

四、歌表演

1、師播放《小青蛙找家》,學生靜聽。

2、聽範唱,師分句彈唱,學生自己填詞練習,再完整練習。

3、進行歌表演,根據歌曲的音樂情景進行表演。

4、師對錶現好的學生給予鼓勵。

5、學生拍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教學後記:

這節課是一節戲劇表演課,在一班上時,我按照先學歌、再表演的過程進行教學,結果學生學會歌曲後,在戲劇表演時就受到了限制,不能放開去表演;因此我在二班上時,就採取了讓學生先以“講故事”的形式,把這個圖畫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時學生的思維活躍,於是我就把他們分為八人一組,自己商量劇情、角色、自己表演,結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爭着進行表演、創編,使自己有不同於別人的風格,這時我再教學《小青蛙找家》時,學生就能根據表演的內容輕鬆學唱歌曲了。

一年級音樂課教案篇2

教學內容:

1、歌曲。

2、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2、能説出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名稱並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和創造精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們在國小裏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並介紹一下各自的優點。

3: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些什麼事呢?

4:討論交流。

s:我們在一個大集體,一起遊戲、一起上課、一起唱歌、一起勞動,一定要互相團結友愛,今天老師介紹一首新歌給小朋友——《好朋友》。

6:跟着老師分句學唱歌詞。

7:指導學生歌唱,在拍手處重點指導,與歌詞銜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插圖,他們分別在幹什麼呢?

10:分組仔細觀察,進行創編新歌詞活動。分組進行彙報。

11:把好歌詞寫在黑板上。

12:集體學唱新歌詞,並將老歌詞與新歌詞連起來唱。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這是為什麼呢?(引導學生明白,課間要文明遊戲,不能追逐奔跑,做正當的遊戲。)

逐一出示實物:三角鐵、雙響筒、鈴鼓,並示範演奏。

二:學習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演奏方法。

1、分組表演,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這些打擊樂器外,小朋友還能想到別的嗎?

作業:自找、自制打擊樂器。

一年級音樂課教案篇3

第一單元娃娃樂

教學內容學唱《板凳龍》。

學唱《溜溜歌》、聽賞《師公舞》。學唱《阿西里西》。

學唱《比一比》、活動“賽歌會”。教學要求

(一)單元總要求

1.通過聽、唱一組民族民間童謠,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謠不同的音樂風格。

2.通過音樂活動和表演,激發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舞蹈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學會在音樂活動(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現自我,並樂於與他人合作。

3.通過節奏遊戲活動,認識四種節奏拍擊符號的標誌,初步感知和分辨幾種簡單的節奏型。(二)具體要求

通過演唱、朗讀、看圖、做遊戲等方式,學習和了解國小生行為規範,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通過演唱、朗讀、做遊戲等方式,培養兒童的內心聽覺,感受音樂的進行與停頓。

學唱歌曲《板凳龍》、《比一比》、《溜溜歌》,培養自然、大方的演唱習慣,瞭解領唱和齊唱這幾種不同的表演方式。通過音樂遊戲,樹立集體合作的精神.教學重點與難點本單元的重點:

在於引導和訓練學生具有穩定的內心節奏感以及在心裏歌唱的能力,具體表現在能準確地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領唱與齊唱歌曲中,能與同學合作,和諧完整地表現音樂。本單元的難點:

如何由有聲的演唱過渡到“無聲的”演唱,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內心節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學準備1、圖片

2、打擊樂器:碰鈴、響板、鈴鼓、三角鐵、雙響筒。3、錄音帶或cd4、節奏卡片教學課時: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板凳龍》教學目標:

l、跟着老師學唱《板凳龍》。

2、瞭解瑤族舞蹈.教材分析:

歌曲《板凳龍》採用聽唱法進行教學。首先,由聽賞導入,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在聽賞的過程中,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拍擊或模仿教材插圖提供的動作圖,邊聽邊表演,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熟悉音樂、熟悉歌曲。表演時,可適當地加入一些跺腳、踏步的動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然後再通過教師有表情的範唱,幫助學生進一步增強對歌曲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談談對“板凳龍”的認識。由於歌曲旋律簡單,可以要求學生模唱旋律,這時要突出對休止符的體驗,然後讓學生跟着琴聲演唱。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二、發聲練習1=d

1234|31|55|5—|56

54

小花貓在門口喵喵喵,小山羊在

31|22|2—|1234|31|66

|6—

樹下咩咩咩,小鴨子在河裏嘎嘎嘎,

5654|31|22|1—||小青蛙在水裏呱呱呱。要求:能正確的模仿各個小動物的叫聲,並做出相應的動作。三、新課教學

(一)節奏練習。

(二)教師朗誦歌曲《板凳龍》。

l教師朗誦,學生根據歌詞內容,跟着老師念節奏。

2教師將歌曲中兩部分用兩種不同的節奏朗誦,並同時表演兩個不同的角色。

3學生單獨進行節奏練習。(三)學生跟着教師一起做遊戲。

1、學生跟教師學念後半段節奏,並加上手的動作。2、學生一邊演唱,一邊自行設計表演動作。3、學生分兩組對唱,並表演。

(四)動作説明(圖示見教材):

圖1右手胸前按掌,左手左上方託掌,雙腿併攏彎曲。接着往左跳一步,送左胯,頭抬起,看左上方。

圖2雙手放胯旁,壓腕,雙腿併攏彎曲。接着往右跳一步,送右胯,頭右側,看右下方。

圖3雙手握拳,提腕,雙腿彎曲扎馬步。圖標説明(圖標見教材):

“□”表示拍手,“(五)表演

請個別學生上台表演四、教師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溜溜歌》、聽賞《師公舞》。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溜溜歌》、聽賞《師公舞》。

2、瞭解領演唱形式.教材分析:

?溜溜歌》是一首輕快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貴州苗族民歌,由五小節構成一段體結構。樂曲短小、精巧,節奏規整、旋律流暢,近似於口語的旋律進行,琅琅上口,易學易唱,極富童謠的風格。歌曲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旋律,採用同頭換尾、樂句對仗的手法,在我們的眼前彷彿呈現出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正在一唱一和、搖頭晃腦地演唱的生動情景。歌詞通俗易懂、簡潔明瞭,詞曲結合緊密,易於學生學唱和背唱,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特別適合低年級學生演唱的歌曲。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二、發聲練習1=d

1234|31|55|5—|56

54

小花貓在門口喵喵喵,小山羊在

31|22|2—|1234|31|66

|6—

樹下咩咩咩,小鴨子在河裏嘎嘎嘎,

5654|31|22|1—||小青蛙在水裏呱呱呱。要求:能正確的模仿各個小動物的叫聲,並做出相應的動作。三、新課教學

(一)複習歌曲《板凳龍》和上節課的遊戲。(二)教師演唱歌曲《溜溜歌》。

1、教師演唱,學生根據歌詞內容,對歌曲作簡單描述。2、教師放錄音示範,學生跟着音樂輕生哼唱。

3、教師演唱,學生分兩組分別表演敍述者與聽眾兩個不同的角色。(三)學生跟着教師一起演唱。

一年級音樂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用打擊樂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練習山谷回聲。

教學重難點

用輕柔、深情,有變化的聲音表現歌曲

教法講授法

討論法

教具

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

1、初聽歌曲《勞動回家轉》

2、教師提問

3、復聽《勞動回家轉》

4、敲打擊樂器

(二)、詞組卡農

1、山谷回聲

2、用學過的歌謠《唐僧騎馬咚得咚》,進行二聲部卡農

3、請學生舉出生活中熟悉的詞語或歌謠,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做簡單的二聲部或三聲部卡農。

(三)、聽音樂,走部

1、認識小矮人

2、帶着表情做動作

跟音樂,邊做動作邊列隊齊部走

(四)、分組表演

請兩組學生表演,一組用打擊樂器敲前奏,一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樂減弱時,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五)、小結

課後分析1、學生用打擊樂器敲擊前奏時,節奏是否準確。

2、學生是否喜歡與其他同學合作練習詞語卡農。

3、學生表演時是否能準確地踏在節拍點上。

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

動畫城

一年級音樂課教案篇5

一、當今音樂課堂教學形式

傳統的音樂欣賞教育往往是“填鴨式”的教育,教師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強塞到學生的大腦中,使學生的欣賞過程變成了對教師知識經驗的機械複製,剝奪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使學生的思想像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毫無自主性和創新性,本來趣味橫生的音樂欣賞課變成了毫無意思的政治理論課。

二、音樂欣賞課教案《春曉》進行分析

下面我們就以音樂欣賞課教案《春曉》為範例,對它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分析,來了解一下在新課程標準引導下的現代音樂欣賞課教學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座位編排

本教案在座位編排上採用扇型小組式排列法,也許有些教師會對這一環節不屑一顧,還有些教師甚至根本就沒有注意過這一環節,殊不知這一環節正是上好一節音樂課的關鍵所在。

在以往,甚至是在現在,有些音樂教師的課堂上仍存在着教師在講台上講,不顧學生的感受,不顧教學質量,完全凌駕於學生和課堂之上的現象。其實一切問題都源自“講台”。一個三尺高的講台,不僅讓學生對教師又敬又怕,甚至覺得教師是遙不可及的。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儘量走下講台,尤其是在音樂課上。像教案《春曉》中的座位安排就非常得當。“一領眾圍”的座位安排使學生在心理上變的輕鬆自在,與教師的距離也拉近了。

這樣的座位安排,更有利於教師成為學生研究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並隨時充當學生的“後勤部長”,為學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資料,並保證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驗證各種假設,體驗作品。

(二)導入

有了好的座位編排,更要有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有了好的導入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好的欣賞課教學的課堂導入不僅可以為教學內容做好鋪墊,將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更能讓一節音樂欣賞課氣氛昂然,博得滿堂彩。

教案《春曉》的課堂導入嚴格針對音樂教學內容而設計,使課堂導入建立在與所教授課程內容的內在聯繫的基礎上,教師首先讓學生欣賞一幅唐詩《春曉》圖,並請同學們一起朗誦一遍彩圖上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曉》,在此基礎上,請一位同學講述《春曉》的含義,並由此引出了藝術歌曲《春曉》。教案《春曉》利用對以往所學古詩的回顧,又請同學們對古詩的含義進行了描述,這樣的課堂導入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是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培養起來的,而活躍的課堂氣氛和教師對學生的積極引導,有益於學生在接下來的音樂欣賞過程中迅速的“進入音樂”,更有助於他們用心去聆聽音樂。

(三)授新課

1、簡介曲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

在正式欣賞歌曲之前,先把作品的有關情況介紹給學生是非常必要的,教案《春曉》在這個環節上設計的非常得當,它不僅對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藝術歌曲等知識點進行了精煉的講解,而且還及時的為這個環節設計了幾個小問題,加以提問,這樣的設計無形中又加固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我國古代學者朱熹説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實踐證明:疑問,矛盾,問題是思維的“啟發劑”,是開發思維迷宮的鑰匙。

2、聽賞《春曉》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活動都必須依賴聽覺,只有通過認真的聆聽音樂,才能初步的瞭解並感受音樂美、旋律美、節奏美和風格美。

教案《春曉》在聆聽之前先有意識、有目的的根據欣賞內容給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如:歌曲的基本情緒是怎樣的?聽後有什麼感受?詞與曲的結合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聆聽,問題提的雖然非常簡單,但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的聽,使學生的思維也因此而變的積極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審美功能的直覺性,加強了對音樂初步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3、復聽並小聲哼唱

當然,音樂欣賞是不能僅僅停留在興趣階段的,還必須進一步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所以在教案《春曉》中,在學生復聽並小聲哼唱之後,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物品(紙、彩筆、塑料袋、礦泉水空瓶、米、水、玻璃杯、紅色皺紋紙、剪刀、小錄音機、有伴奏的音樂磁帶等)這些看似與《春曉》這首藝術歌曲毫不相關的物品,卻在老師的問題中起到了不同凡響的作用,教師提問:“除了欣賞和哼唱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創作表現《春曉》的意境呢?”老師在提問時,要求大家分組討論,人人蔘與,這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4、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巡迴指導,聯繫生活實際創作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適當的加入同學們的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所教新課的理解,更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在有計劃有組織的前提下,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自行創新活動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這樣有助於學生之間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同時,學生的興趣越來越濃。另一方面,教師切忌將道具推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活動,這樣會造成學生“活動”雜亂,動手和動腦相脱節,目的性差。教師巡迴指導,啟發學生開闊思路,適當的給他們提供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但也不可將教師的思路強加於學生。總而言之,教師在這個環節只是做學生的顧問,而不能代勞。在這方面教案《春曉》做的就很恰當。

5、學生分組展示表演

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大師卡爾·奧爾夫説過:“讓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奧爾夫教學法不把理論作先導,而是讓學生從遊戲中探索,去嘗試,去感知音樂,而教案《春曉》就從此基礎上出發,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做遊戲,根據自己的愛好,去創作表現《春曉》的意境。

一年級音樂課教案篇6

教學內容:

知識“聲音的強弱”

唱歌《大鼓和小鼓》

教學目標:

1、瞭解並能分辨聲音的強弱

2、學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3、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樂形象。

教學重難點:

學生唱準高低不同的音。

教學準備:cd

教學過程:

1、知識“聲音的強弱”

(1)播放強弱不同的聲音,引導學生分辨聲音的強弱。

(2)認識力度記號。

(3)將學生分組,為學生設置情景,表現聲音的強弱。

2、學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聽辨聲音

聆聽大鼓和小鼓,説説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有何不同?

(2)聆聽範唱

初次聆聽,感受歌曲歡愉的情緒。

再次聆聽,隨歌曲在“咚咚”“嗵嗵嗵”處跺腳、拍手。

(3)學唱歌曲

師分句教唱歌曲

歌曲中有大跳音程,老師可用手勢輔助學生唱準。

第一句的第二小節、第四小節之後可以換氣,而第二句儘量不換氣。

在學唱過程中,老師就隨時提醒學生注意下正確的演唱姿勢,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

(4)表現歌曲

師啟發學生分組為歌曲設計強弱不同的力度,試試哪種力度更適合表現歌曲音樂表象形象。

邊唱邊唱,邊用聲勢動作伴奏。

分小組邊唱歌曲邊列隊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