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76K

通過一篇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進而改進自己,一次深刻的心得體會是需要通過實踐和反思不斷完善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6篇,供大家參考。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6篇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篇1

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因此,我時刻以"德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提醒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

一、樹立事業心,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尊師愛生,是一種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對待學生,管而不死,嚴而不厲,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説,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説:“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二、用無限的師愛,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

高爾基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可以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温暖。

三、用規範的言行,淨化每個學生的心靈。

“無德無以為師。”真正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的人。他對祖國的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和未來的愛,都表現在他對自己的高標準要求的落實上。率先垂範就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就是潛夠默化、影響深遠的教育。作為國小教師的我們,肩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表現為教師必須要有敬業精神,必須具備健康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獻的人格,塑造每個學生的心靈。

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業績,作出貢獻。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無私的澆灌,花朵才能茁壯成長,芬芳世界。還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默默地犧牲了自己,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因此教師應該是無私的。

身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温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美好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篇2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我是師範學校畢業的,今年也是我從教第三十年,在倍受鼓舞的同時,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對“四有”好老師有了更深切的理解、體悟。見賢思齊,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繼續向着好老師努力顯得尤為重要。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為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説: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課堂觀會通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課堂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為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為本”。學高為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為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為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説,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着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着“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通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説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意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積極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文化,多途徑為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説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着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通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為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篇3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在傳播人類文明、啟迪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開發人力資源方面發揮着重要的、關鍵的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第一,立德樹人。立德樹人不是教師的專屬名詞,亦不是教育行業的專屬名詞。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須重視的思想與理念。只要是社會的人便是有資格作為教育者的。只有當引起全社會重視時立德樹人才可以長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為教育舞台的主角。

第二,必須具備奉獻精神、敬業精神。作為一名教師,首要即是具備奉獻精神與敬業精神。教師必須將自己的`教育工作當作事業來對待,把自己的事業融入於自己的愛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會當作是一次精神的娛樂。當教育工作成為教師的精神娛樂時,教師會便會無怨無悔地投入。當教師每一次面對學生,每一次面對家長,每一次面對社會,才會心無掛礙。

第三,具備獨特的魅力素養。其一,作為教師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魅力,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在不經意間感染他的學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養完善獨立的人格。農村學生不比城裏學生,可以生活在一個素質相對較高的學習環境,他們大部分跟着爺爺奶奶長大,接受着爺爺奶奶那一輩的思想,唯有靠教師來影響他們。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學、風度三方面。然而教師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實踐與磨練練就,這對年輕教師來説是一種考驗。其二,個性魅力是德育的關鍵。獨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時間來培養,作為教師不但要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還應該因地制宜,靈活的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鋒芒太露而使家長對教師產生反感心理。其三,教師的形象魅力極其重要。培根曾經説過: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紹信’,如果要自己的學生以自己作為學習的榜樣,除了由內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還需要良好的形象氣質,我能想象到,一羣國小生是絕不喜歡自己的教。

第四,立德樹人需要踐行,而非紙上談兵。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傳。空洞的説教一是國小生無法也無能力接受,二是作為農村國小生接觸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們獨立的人格,如何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無論你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無論你是文人學科的教師還是理科教師抑或是藝體類教師,都應將立德樹人貫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始終如一的踐行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第五,立德樹人是一個系統,不是教師的個人標籤。立德樹人,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單憑一線的教師是完全不夠的立德樹人需要環境,需要一個完善的系統。教師的孩子成長在校園中,那麼學校就應為立德樹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學校領導,下至學校職工,哪怕是校長、書記抑或是一位掃地的阿姨或是看門的叔叔,都應具備起碼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個素質較好的環境中。立德樹人還需要地方政府一起努力,需要配合學校為廣大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立德樹人,是教師的使命,尤其是教師國小教師。立德樹人,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篇4

我的十幾年教學生涯,我不敢説自己具有很高尚的師德,但我深深意識到,師德規範的主旨,簡單概括就是“責任”與“愛”.教師不僅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對教育、教學工作熱愛,也要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

師愛,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愛,是師德的老師的體貼,關愛使他們感到舒暢、親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讚揚和關心遠遠勝過冷冰冰的指責,這就是親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偉業,用真心觸動他們的心絃,也同樣收穫他們真誠的愛。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能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心,就是為師者赤誠的真心,如春風化雨,點點滴滴滋潤學子心田。師德,決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無私精神的體現,一種不息的師魂!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博大無私、寬廣無邊的,也是無微不至的。教師,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可以感染家長,樹立威信,真誠溝通;可以感染學生,積極進取,勤奮努力;我們更可以感動社會,愛崗敬業。

作為一名教師,是否能影響和感染學生,無非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遵循教學規律,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思結合,思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有效教學,也就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教師要以身作則,對學生充滿關愛,盡到自己最大能力去培養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實際上明確了“育人”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強調了教師“育人”的職責。我們教師要確切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強師德建設,弘揚優良教風,以高尚師德影響學生,以風範學識感染學生,作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和指路人。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篇5

奉獻自己於三尺講台,書寫真理、擦去功利,不忘“立德樹人”園丁初心;傾心專注於種業科技,求真求善、精益求精,肩扛“強農興農”時代使命;十餘年如一日解民生多艱,以利天下、無問西東,書寫“教民稼穡”責任擔當。

作為農學院的一名教師,顧日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用自己的修養、人格、品質傳授學生對道德情操的追求;顧老師念茲在茲,無日或忘,用紮實的學識、勤勉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科技興農;顧老師濃情種業,心繫三農,牢記教民稼穡的使命,久久為功、鍥而不捨投身中國種業和農業的發展事業。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種子生產學》和《種子生產學實驗》是農學院種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也是學生們非常喜歡的一門課程,顧老師是這門課程的主講老師。“為了講好這門課,我費了很大心思”,顧老師如是説。40課時的理論學習,16學時的實驗操作,內容涉及水稻、玉米、小麥等七大作物,以及蔬菜、花卉、林木和牧草等經濟作物的種子生產技術,知識點多是這門課的最大特點,也是學生反映課程略顯枯燥的癥結所在。為此,顧老師特意去了湖南永州、甘肅張掖、新疆昌吉等水稻、玉米、馬鈴薯和油菜等種子生產基地進行考察,並利用國小期機會,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實習和參觀,極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農事認知,帶領學生領略農業科技的魅力,切身感受種業技術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應用,聆聽了現代農業企業高管們關於種業技術的美好前景。然後再回到課題與學生一起討論和總結不同作物種子生產技術的共性知識點和每個作物的特異性知識點,達到理論聯繫實踐的教學效果。課程得到學生的極大肯定,學生教學效果評價排名全院前10%。

顧老師為人師表,極盡自己的智慧和知識去教書育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孜孜不倦,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地去傳授知識,以自身的行為道德給學生做表率作用,只求付出,不講回報。“桃李滿天下”是老師的心聲和願望。顧老師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用老師的善良恩澤每一個學生。

念茲在茲,無日或忘

顧日良崇尚寬以待人,嚴謹治學的教學理念。他是一個很温和的人,也很有人格魅力。剛進實驗室的時候,學生們懵懵懂懂,又不肯腳踏實地,但顧老師從未多加苛責,而是循循善誘,慢慢引導學生進入科學的大門。在實驗中,當學生們遇到棘手的問題時,顧老師總是能給予及時的分析和傾力的幫助。在生活中,顧老師平易近人,不驕不躁,與顧老師相處,總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他會像朋友一樣傾聽學生們的心聲,也會像老師一樣,在學生們迷茫時,為其指引人生。

種子科學方向的碩士、博士很多,每年還有很多做urp的本科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關注點,顧老師總是很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能很好地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安排適宜的課題,並引導每個人進行科學研究。他沒有什麼業餘愛好,大部分時間都在辦公室進行思考和學習,其執着和投入常常讓學生汗顏。顧老師對學生非常寬厚,嚴格而不嚴厲,從來不會因為學生專業能力的不足而責備學生,只有一遍又一遍地耐心教導。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吧。顧老師總是用他最大的熱情投身科研,也用最真摯的感情對待學生。

濃情種業,心繫三農

顧日良是農學院種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骨幹教師,科研工作和社會服務參半。科研上,顧老師從博士學習開始,即選擇玉米作為研究對象,二十年來不懈努力,從實驗室到大田,圍繞種子科技,以主要作者發表30多篇論文,授權專利近10項。

顧老師擔任中國作物學會種子專業委員會祕書長,並以此為契機,多次參與組織我國種子科技的教學和科研研討,促進學科發展。科學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共通的。每次研討會,顧老師總會精心準備會務,仔細記錄與會者的優秀工作,並積極參與討論和總結,用自己的滿腔熱情,醉心科研,心繫種業。

顧日良也關注中國的農業和農民。當問及顧老師為什麼選擇玉米種子作為研究方向時,他給出了最樸實的回答——“玉米種子佔中國種業市場的40%,是關乎6億畝土地和相當數量農民的基本農業生產資料”。顧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當代農業服務工作者的擔當。藉着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平台,顧老師積極投身科企合作,多年來在國家制種基地甘肅張掖、新疆昌吉等地長期駐紮,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生產實踐,撰寫2本玉米種子生產和加工技術手冊,開展數起技術培訓,積極投身指導企業和農民制種,提升他們的種子生產技能,拉動農户的制種經濟效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同時,他受聘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擔任國家“援外培訓”的種業鄰域專家,積極投身第三世界國家農業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養,為提升我國農業科技的世界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做出貢獻。也許正是有很多像顧老師這樣的農業人,牢記教民稼穡的使命,心繫三農,服務三農,我們國家的農業才能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強調: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而不論是農業核心科技成果、還是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都需要有矢志報國的科技攻關者、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者,顧老師,便是其中之一,而他也將繼續不忘初心,擔起“教民稼穡”的使命,為國家培養更多如他一般的人。

上面內容就是一祕為您整理出來的4篇《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更多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一祕。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心得篇6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學習了總書記的報告心潮澎湃,真切感受到作為人民教師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崇高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所從事的工作關係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富強,我倍感驕傲和自豪。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報告中還特別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也就是説,我們要把學生作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來對待,才能真正地為學生的未來着想。當教育能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當學生的興趣和自主性被解放出來,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人發展的核心價值時,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責無旁貸,教師的歷史使命與崇高的時代擔當,就是要把我們的青年一代培養成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在學習了總書記的報告後,我在課堂上,就將報告中和我們歷史教學最有關的部分一是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二是彰顯中華文化的輝煌進行了宣講和總結,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愛國和愛黨教育。從歷史到今天,中國共產黨無時無刻不在分析着中國的國情和社會的主要矛盾,才不斷給黨和國家民族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才創造了今天中國的強大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教育是一項宏大的事業,也是一項需要沉下心去、撲下身來、用心血去成就的事業。每天多努力一點,我們的學生離成功就近一點。愛學生不僅要付出大艱辛,還要有一顆無私、忘我的心。在教育崗位上,我們要牢記教師使命,不忘初心,用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實踐好人民教師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