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熱門關於《致教師》讀後感範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6W

經常寫讀後感是對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有幫助的,大家要知道文學的魅力是無限的,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最新熱門關於《致教師》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最新熱門關於《致教師》讀後感範文
最新熱門關於《致教師》讀後感範文

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任何一個教育家都不可能離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事實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過是把別人的財富應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很多理論上的共鳴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論上的支柱和共鳴,現在不少教師找不到感覺,找不着“北”。作為一個教師,你跟其他專家不一樣,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裏,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師應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其次,理想教師還應該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們的世界有獨特的色彩、旋律和內涵。教師要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要和他們共同成長,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教師需要有一顆非常年輕的心,才能與他們溝通,才能理解他們,才能夠得到他們的愛。可是我們一直主張師道尊嚴,鼓勵師生之間有距離感。中國教育傳統有很多好東西,也有很多不好的東西,過於強調師道尊嚴就不好。

教師還應該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閲歷。這三歷是一個有機的聯繫,不一定將名山大川都走遍,行萬里路和讀萬本書,其價值是一樣的。我們要鼓勵教師成為一個探索自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的人,要培養這樣一種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們。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燒起理想的火焰,我們才能使我們整個民族變得強盛,變得有凝聚力,我們才能在與世界各國的競爭中站住腳。我們應該鼓勵我們的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應該鼓勵我們的學校,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因為我們已經接近了成功的邊緣。我們已經追求了,就應該有結果。教育是永恆的事業,一代教師的追求,兩代教師的追求,全體教師的追求,會在校園裏燃燒起理想的火花,並從而使我們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所以我希望,中國的教育充滿理想!我們的教師,充滿理想、激情和詩意!

總之,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師》一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追求的理想,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這些理想化為前進的動力,才能使教育步入科學的軌道,才能使教育在中華大地上結出更加文明燦爛的碩果。它也將時刻警醒着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羣新時代的“理想學生”,教育的未來充滿陽光。

最新熱門關於《致教師》讀後感範文

《致青年教師》是吳非老師寫給初入教師團隊的青年人的書。這本書層次分明,多角度的剖析了青年教師初入崗位的種種困難,以及困難出現的原因,解決困難的方法。可以説,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多。

吳非老師在書中提出了很多觀點,其切入角卻不盡相同。從課堂上,到課下與學生的交流;從教學內容,到與學生的教育內容。可以説是方方面面,應有盡有,足可以稱之是初入教師崗位的青年教師的新手寶典。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是,它不僅幫助讀者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困難,還從教師實際生活中解析出了這些困難出現的原因,讓讀者大有感同身受的共鳴。這是非常難得的,如果不是長期從事在一線教師崗位,並處處細留心地觀察教師工作中的種種細節,是無法這樣像外科手術般的準確把握的。這讓我如獲至寶之餘,對吳非老師產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吳非老師運用大量事例説明了青年教師在教育學生時產生困難的原因。青年教師由於初入崗位,經驗上十分匱乏,對孩子們的認識處於空白階段。這樣往往容易使得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對學生的種種行為不理解。其實這不是學生做的不到位,而是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特殊的生理、心理階段,使用了錯誤的方法,使得教育教學工作在實際的運用中事倍功半。而這也正成為困惑廣大青年教師的一大難題。如果不能及時的改進,會對初入崗位的教師產生各種障礙。教育是一種高級的工程技術,其對象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而是有血有肉的孩子。如果掌握不了好的方法,一味的錯誤下去,那麼就無法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感謝吳非老師,在我初入教師崗位時對我產生了如此細緻的指導。來到崗位後,我發現我與這幫孩子們完全融為了一體,與孩子們共歡笑、同悲喜。希望我能將書中的經驗與知識逐步消化,成為我自身的精神財富,引導着我向着優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使我為孩子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架起了進步的階梯。

最新熱門關於《致教師》讀後感範文

今年9月份在一次新教師培訓時,我們發到了一本《致教師》的書。我就有幸拜讀朱永新先生的這本書,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光是前言就很是新奇,對於教師還有這樣的比喻,新穎又貼切。

全書共有四輯,第一輯·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第二輯·借我一雙好教師的慧眼;第三輯·願我書寫一部教師的生命傳奇;第四輯·讓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致教師》的每一篇文章,均由一個一個具體的問題開啟,傳遞着普通基層教師的境遇與困惑,苦惱與疼痛。與其説那是某一個教師的問題,不如説是某一類教師的問題,甚至是所有教師的問題。我特別注意到《致教師》裏那些提問者。他們中有的是剛剛走上講台的新教師,有的是遭遇職業倦怠的老教師;有的奔波於城市,有的堅守於鄉村;有的教語文,有的教數學……每一個提問者,都意味着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生命敍事。因為他們的存在,《致教師》中的“教師”不再是空泛的職業人羣,而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每一個問題都有一束焦灼的目光,都是一場等待與傾聽,一份信賴與虔誠。我想,朱先生對於每一個“問題”的迴應,不是簡單的方法破解,而是思維方式的照亮。問題如同縱橫的田壟,先生的談言微中,成為一行一行智慧的播種。與此同時,那些來自不同層面的真實問題,作為21世紀中國教師的底層聲音,何嘗又不是中國教師成長的精神面相?因為問題的針對性,《致教師》的對話既是澄清當下的共時性對話,亦是存留歷史的歷時性對話。前面有提出的問題,下面朱老師來做解答,非常精彩!有一節寫讓先做個學生瞧得起的老師,教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怎樣去成為一個享受教育幸福的人,受學生歡迎的人。提到了教師職業的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其中最基礎的是要先做個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這一節對於我這個新教師是非常有用的,要完善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朱老師送了八個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深入的解答了這八個字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去做,讓不知所措的我有了一點方向,也有了努力的方法。

《致教師》這本書,可以很實際的解決我日常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向不同的地方。它不是高談闊論侃侃而談,而在這16萬字的篇幅裏,看見真實,也看見真誠;遇見理性,也遇見理想;見證深度,也見證温度。那是普通教師的“問題之困”,更是平等對話的“智者之聲”。因此,“致教師”,與其説是一個書名,不如説是一個意象。在文字與心靈相遇的地方,亮着心靈晤對的古典燈光。很多時候,大家對我們職業的評價都是過於神聖化。這些大帽子扣在自己的頭上,瞬間讓自己覺得亞歷山大。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前言就顛覆了以前對教師的形象比喻,但更具人性。書中這樣寫到:“歸結為神聖,會過於強調教師的奉獻與犧牲,容易導致神化和苛求,動搖了紮根於現實的堅實基礎。”在《致教師》裏,你讀到的不是“居高聲自遠”的學術獨白,也不是就事論事的實務指南,更不是老生常談的道理重申,而是一頁一頁的生命發現——於現象中發現本質,於局部裏看見整體。

此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作為一名新教師,路才剛開始,任重而道遠,我將上下求索,努力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