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魯迅作品讀後感範文合集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8W

魯迅作品讀後感範文合集

讀完一本著作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魯迅作品讀後感範文合集,歡迎大家分享。

魯迅作品讀後感範文合集

魯迅作品讀後感範文一

《魯迅自選集》選《野草》七篇、《吶喊》、《彷徨》各五篇、《朝花夕拾》三篇、《故事新編》兩篇,共二十二篇。因為魯迅生前僅有這本《自選集》,“編選意圖”就異常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張鐵榮先生在《中華讀書報》(2005年6月1日)上著文,對此多有論述。有一段話是這麼説的:

“他僅僅從《吶喊》中選取了自我最滿意的5篇小説,作者自我並沒有把這兩篇‘聽將令’的代表作《藥》和《明天》選進去,這大概證明了他所説的‘聽將令’是一種自謙和託詞,也能夠看出對這兩篇作品不甚滿意。如果沒有《魯迅自選集》的出版,我們就很難明白來自作者的這一心靈深處的信息。其次,關於從彷徨選取的5篇也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那裏面刪去了《兄弟》、《孤獨者》和《祝福》很值得研究,起碼説明此時的魯迅已經從兄弟失和的陰影中脱出,在心緒上也和彷徨時代完全不一樣了。當然從《故事新編》中只選取了兩篇就是《奔月》和《鑄劍》,這是最貼合魯迅精神的作品,至於為何刪去了《補天》——就很值得對1933年的魯迅進行具體分析了。”

《魯迅自選集》是魯迅應天馬書店之請編選的,以魯迅對“選本”問題的敏感,他在這次的“自選動作”中參進一些特殊用意,也是能夠想象的,但張鐵榮先生這一段話也過於坐實、過猶不及了。

《魯迅自選集》沒選雜文,他還説,“夠得上勉強稱為創作的,在我,至今就僅有這五種”。其實,那裏的“創作”一詞,是魯迅故意借用別人的概念,並非他自我的想法,因為在他看來,雜文也是或者更是一種“創作”。如果我們偏信了他的話,是否就能夠認為,魯迅在《自選集》裏不選雜文,就是對雜文“不甚滿意”,要“刪去”了呢?

魯迅一生為什麼僅有一個《自選集》?

魯迅有文字上的一種“潔癖”,這不僅僅是説他在創作的時候字斟句酌,決不含糊,馬虎,還包括原文於報刊上發表之後,在收入集子裏時,又趁機大加修改。但我們千萬別誤會,以為魯迅的修改,是修改自我的觀點。決不是的。他的修改,差不多——我沒有詳細通盤的研究——只限於具體的並且極細微的字句。不明白這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還是心理上的問題的表現,專門研究作家的變態或病態心理的學者們,應當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以前讀孫玉石先生的《〈野草〉研究》的附錄,介紹魯迅怎樣在修改《野草》時細心修改那些在我看來似乎並無必要修改的小地方,就已經很納罕了。這次再看魯迅著作校勘專家劉運峯先生校注的《魯迅自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新版),僅僅對照“序言”,就有極大的震動。一篇標點符號在內不到一千五百字的短文,魯迅之後將它收入《南腔北調集》,竟然修改了四十處之多,並且全是細小的字句方面的修改。文章最終的“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魯迅於上海寓樓”,也要改成“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魯迅於上海寓居記”!

魯迅的小説並沒有如高中課本中學的《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來的深奧。大約他出生在那個環境中,生長在那個時代吧,基本上所描述的都是窮困的中下層人民的生活,也包括自我在內。他的《吶喊》,所寫的都是身邊的小事,就如一篇《一件小事》一樣,生活中能夠説隨處可見,但他卻能以此小事催他自醒,增長他的勇氣和期望。這樣的文章不僅僅是翻閲,更給我啟示。

《狂人日記》,我不能給它下個定義,在一開始讀它時,我甚至摸不着頭腦,我不清楚自我這是在看一篇什麼樣的文章,有點害怕,有點疑惑,那嚇人的語句,吃人的歷史,彷彿就發生在身邊使我不禁聯想自我所生活的生活,是該怎樣樣?也許他的“吃人”也可理解為當今社會中金錢為上,以利為友的沒有親情友情可言的只顧自身,榨人不眨眼的冷酷的競爭吧,沒有錢就不能生活,就只能乞求,去要飯,這不是跟吃人一樣嗎?但生活中,我也是相信有那麼些温暖可言的,畢竟每一天的太陽是温暖的,在人類越來越禮貌之際又怎樣能夠發生人吃人的這種野蠻行為呢。很欣賞阿Q的那種心滿意足的自認為得勝的心態,稱之為妙法不為過。但被人打了之後還有愉快心境,還能和別人調笑一通,回到土穀祠倒頭就睡着了,這就是阿Q精神嗎?有點愚甚至有點蠢,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個調節心理的好辦法,凡事換個角度想或許會有收穫吧。

一本書看完,總有些個味道,這種味道又似乎僅有心裏明白。

魯迅作品讀後感範文二

魯迅作品《故鄉》讀後感

魯迅在他的《故鄉》一文中描述了一個他和閏土完美的童年,令人無限嚮往,但其結局卻顯得很悲慘,兩個原本友誼很深的孩子,竟變成了一對熟悉的“陌生人”。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才明白了:原先時間能夠撕碎兩個人的友誼。

歷史總是不斷地重演着,我和我的好朋友張凡不正好與魯迅和閏土一樣嗎?

總以為我們的友誼堅如磐石,深比大洋。此刻看來,那只是我們年幼時的幻想罷了。

我和張凡年齡差不多。小時候,我經常和他一齊在村子裏亂逛,我們會為在一齊捅掉了一個馬蜂窩而高興。我們也經常一齊爬到桑樹上,盡情地享受着桑棗的美味,直到嘴脣、牙齒變為紫色為止,這時我們會望着對方紫色的嘴脣而大笑。我們也常常在一齊分享個人的小祕密,比如,他以往告訴我他“喜歡”的女生的名字,我也告訴了他我“喜歡”的女生的姓名。到此刻,我想恐怕仍是僅有我們兩個人明白這兩個女生的名字,我不確定他此刻是否還記得這件事。我們也曾發生過小矛盾,但不超過幾小時便和好了。在這七年的時光裏,我們像親兄弟一般,他到哪裏,我就到哪裏。總之,有他的地方便有我。

到了國中後,我和他的關係發生了急劇的改變。也許是我有了自我的目標,只顧着學習,放假時也很少到他家去,一個人在家裏看書,做作業,漸漸地疏遠了他,也許是我們都長大了、成熟了。我們再也不會兩個人在一齊,因為那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那是浪費時間,我們再也不會將自我的小祕密告訴對方了,我們開始學會了將心靈半敞着來應對對方,我們會覺得將自我的祕密封存在自我心裏比較好一些。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和他在一齊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去年寒假,我和他僅見過一次面,當我們在一齊聊天時,我們也和閏土一樣恭敬起來了,當他説起一些學校的事情的時候,我只是隨着笑幾聲,那種笑彷彿是完成命令式的笑,不到一個小時,我們要説的都説完了,彷彿再也沒有什麼可聊的了。從那次見面後,我到此刻也沒有再見過他一面了。童年時的那種歡聲笑語的場面已蕩然無存。我很想和他恢復到國小時那種親密的關係,但彷彿就像一切都已經註定好了的一樣,我和他走在已設定好的路上,他向東,我向西,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如果命運能夠由自我選擇的話,我願和他永遠停留在國小那段時光裏,我真的不想看到七八年的友誼就這樣結束了。

我不敢想象,十年、二十年後,我們的關係會變得怎樣……

的確,時間能夠撕碎兩個人的友誼,這是我讀《故鄉》後的感悟。

魯迅作品讀後感範文三

一支筆,一把劍——讀《魯迅小説全集》

月明星稀,夜深人靜。歲月流轉之間,我彷彿看見灰暗的屋子中,坐着那位一生都在執筆如劍的集大成者。空對着一豆燈火,對那個烏煙瘴氣的年代進行深深的思索。他,魯迅,一支筆便是一把劍,直刺入舊中國的腐爛皮肉中,刺入舊中國行將老矣的心臟裏。他筆下的每一個字,都是帶血的呼喚,都是沉重的歎息,都引領我們去了解那個水深火熱的混亂年代的死氣沉沉、麻木凋敝。

初讀魯迅的文章,或多或少總是有些不懂得、不理解的地方,而這些在常人眼中的怪癖之處,大概也就是先生的令芸芸眾生望塵莫及的文字的魅力、思想的高度。於是,漸漸地,一讀再讀,再讀復讀,便覺得先生的文筆,彷彿都是精心挑選過一般,缺一不可,否則便失去了他筆鋒之犀利與不羈。也許有人説,魯迅先生的文章已經過時,在新的時代裏過於有衝擊力。我想,先生的一生上下求索,執筆如刃,若無這鋭利的鋒芒,怎可引領有志之士走出無邊無際的黑暗與彷徨?若無這非同一般的衝擊力,怎可指引無數熱血兒女打破封建禮教的束縛?魯迅,不可不謂是那個時代的思想先驅。

用心走進魯迅筆下的那些人物,他們似乎都是平凡無奇的市井白丁,而這些人,帶給我內心的,是可憐、可恨與可笑。

是獨樹一幟的“精神勝利法”嗎?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嗎?是思想上的“高人一等”嗎?阿Q,這個一生都在遊蕩與流浪中度過的底層僱農,初覺他的行為滑稽可笑,後感他的結局悲哀潦倒。“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嗎?”蟲豸者,底層之輕賤者也。阿Q受人欺侮,非但不作抵抗、捍衞自我的尊嚴,反而自輕自賤,以踐踏自我的人格來求取別人的饒恕,最終還“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而在他受到欺侮後,反把怨氣施於小尼姑,這更體現了他精神上的愚鈍麻木與人格上的分裂,他似乎已是行屍走肉一般了。其實,於宏觀來説,那個時代,如阿Q一般的無賴數不勝數。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魯迅先生實借阿Q一人映射那個時代所有具有民族劣根性的人。這是一種民族精神痼疾,也是致使中國被帝國列強鐵蹄肆意凌辱、飛揚跋扈壓迫的原因之一。若那些歲月裏,阿Q們能夠擺脱這種性格上甘受凌辱的惡劣脾性,泱泱華夏又怎會不崛起呢?可是事實卻是,阿Q以及所有的阿Q們,終了,化作一抔黃土,也可是成為舊中國死亡的最終歸宿。

而如果説阿Q是令我感到可憐、可恨與可笑之人,祥林嫂似乎留給我的,是無窮無盡的苦水的滋味,是漫無邊際的可憐哀歎。寒冬裏的祝福不屬於她,美味可口的食物不屬於她,錦繡華貴的衣裳不屬於她,屬於她的,大概就是那灰暗的灶房、深冬冰冷的雪花和她念唸叨叨的阿毛的故事。書中令我震撼的,是魯迅的“畫眼睛”的手法,使祥林嫂那窮困潦倒的、貧苦無依的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僅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證明她是一個活物。”我們或許從未那麼認真仔細地看過乞討者的雙眼,而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她的眼睛,似乎早已麻木不仁,空洞迷茫,早已被失望的淚水矇住昔日光彩的瞳孔。她最親愛的阿毛,由於一場突然的意外,也早已離她而去,與之陰陽兩隔。如果説祥林嫂的前半生是哀痛與不幸在折磨她,那麼她在別人聽盡阿毛的故事後的遭遇,是時代的灰暗與冷漠將她的精神肌體侵蝕得體無完膚,遍體鱗傷。她的悲哀經大家咀嚼鑑賞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厭煩與唾棄。而最終導致祥林嫂鬱鬱而終的,應是那歲月中人們的隔膜。多少個日日夜夜,人們習慣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習慣了作壁上觀,習慣了自私自利。在這種時代的灰暗與人性的殘酷的欺壓下,祥林嫂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與信心,她就如臧克家筆

下的“老馬”一樣,她所得到的,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一道鞭影,望不見前途的期望。而那些“馬伕”們,那些一天到晚飽食終日、百無聊賴的人,人性泯滅,又怎樣會益於社會?無非成為社會上的蟊賊與蠹蟲。她們,只喜歡欺壓如祥林嫂那樣的無依無靠之人,只喜歡擠在菜市口,滿足於自我同胞被殺害後熱血如泉的變態之美,於是,他們,變成了魯迅先生筆下最令人深惡痛絕的看客。

“其實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魯迅先生甘願做開闢新中國道路的第一人。我想,這與魯迅先生一生的遭遇有着密切的關係。記得魯迅先生的父親病重,是衍太太讓他一向叫父親而不去請醫生,於是耽誤了父親的性命,是父親命喪黃泉。説起來,這似乎並非是他的錯,而是封建迷信的衍太太之過,可是這一舉動令魯迅愧疚一生。他深刻的意識到,留東瀛學醫,似乎終歸無用。醫術何用?可是是治療人們的肉體,而終究不能根治中國人的思想痼疾。文章誤我,棄醫從文,魯迅先生彷彿是舊中國手術枱上的主刀醫師。他用他異常鋒利先進的筆鋒作為他的手術刀,清除那舊中國的沉痾毒瘤;他用他如疾風驟雨般的猛烈尖鋭的思想,喚醒在黑暗的現實中摸索前進抑或猶豫徘徊的人,為社會注入新的精神動力。時至今日,也許我們會執經叩問:魯迅,他究竟在追尋什麼?我想,用戴望舒動人的詩句來表達就是——“我們不想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為了那“永恆的中國”,為了中華民族的所有兒女能堂堂正正地做一個有血有肉、錚錚鐵骨之人!

舊社會的黑暗早已隨着革命的洪流遠去,也許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已無法切身體會那歲月的悲哀與人性之殤,可是魯迅先生的文章,以其前無古人的思想高度,成為絕世經典,久經傳唱,薪火相傳。他的思想精髓,我們應當深刻體會。“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支筆,便是一把劍,一把無比鋒利的劍。相信不管經歷多少歲月的磨礪,不管經歷多少人生的痛苦與迷茫,魯迅先生的高妙文筆總能引領我們走出思想的迷霧,使我們汲取智慧,啟迪思想,醍醐灌頂,在我們的一生中,在世界人民的一生中,在人類的文學史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