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W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這本書對家庭教育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意見,保證孩子健康成長,養成良好習慣,你還在為寫相關的讀後感而惆悵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後感熱門精選三篇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後感1

最近看了剛跨入國小的兒子學校推薦的《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感覺作為年輕的父母,閒暇之餘讀讀該書,很有裨益。

重視孩子的教育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的優良傳統,古有孟母三遷培養出孟子這樣一代先哲,演化為現代版的故事便是大量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搶購學區房等現象。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下一代的培養,作為父母親總是願意為了孩子付出一切。

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把孩子交給學校由老師管理教育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教得好教不好完全是學校的事情。殊不知這種觀點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固然學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佔了很大的比重,好的學校教育體制甚至對於孩子是決定性的。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家庭環境卻是對孩子的成長起着方向性的作用,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作為年輕的父母而言,慾望子成龍,必須首先嚴於律己,創造孩子成材的良好家庭環境。結合該書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好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深刻影響這孩子的一生。古語道:其身正,有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品行不端正,就無法行使教育的權力。家長的師表作用與自身緊密相連。父母的素質----知識、學問、品德、修養、才能,就像火山底下的巖漿,積累得越厚實、越豐滿,孩子成才的爆發力越強烈。通常父母的素質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質的好壞、知識結構水平的高低等等。

思想道德品質的好壞: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孩子性格特點、人生觀、道德觀的影響是深刻而久遠的,這就要求我們做父母的要有高尚的品德、積極的人生觀、遠大的理想;作風正派,為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懷坦蕩,大公無私,樂於助人等等。孩子具有好奇心強、模仿力強、求知慾望強的特點,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印象,此時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孩子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父母必須時刻牢記:努力做好自己,進而影響孩子。孫敬修老前輩曾對家長們説:“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腦子是錄音機,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要做好榜樣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有很強的説服力和感染力。家長舉止言談文雅大方,子女也會如此,家長舉止言談粗俗不堪,必然會對子女有不良的影響。比如家長能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衞生,吃完瓜果將果皮放進衞生箱中,孩子也會養成這種維護社會公共衞生的習慣。而有些大人不拘小節,隨地吐痰、亂扔髒物,孩子也如此行事。

知識結構水平的高低: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即使是高學歷的人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跟的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孩子的求知慾望強,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他們最方便的答疑對象當然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具備較強的知識結構,能夠及時的給孩子以圓滿的解答,這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巨大的幫助。有這樣一項統計,曾經在一屆中科大少年班中,70%的學生來自知識分子家庭,家長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現在的小孩基本上在家裏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與長輩的掌上明珠。我們在對待自己孩子的態度上經常會經意間陷入這樣一種誤區,即一味的遷就與寵愛,久而久之便助長孩子養成一些壞習慣。我們經常聽到的口頭禪是”孩子還這麼小,長大了就懂事了“,殊不知等到孩子長大了,他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都已經成型了,要克服壞習慣已經晚矣。因此必須從小處做起,充分重視從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嚴格要求孩子、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部分的孩子智商其實都差不多,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在其成長道路上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方仲永之所以泯然於眾人,笨鳥之所以先飛於智鳥都説明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成長軌跡。

孩童時期能夠學到的知識總量終歸有限,所以我們不要過於強調分數的重要性,而要將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放到重要的位置。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培養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具體而言就是學習時精力集中,專心致志,不做小動作,不邊學邊玩;獨立完成作業,知難而進,樂於思考;熱愛學習,樂於學習,主動學習,不是被逼着被動的甚至委屈的學習;具有自覺學習態度,自律性強,不用家長”陪讀“,不過分貪玩等等。

三、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毅力

古往今來,成就大事者無不具備堅忍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自信心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發揮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有了自信心,當他面對困難時會想盡一切方法克服困難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而沒有自信心,當他面對困難時通常會消極對待,主觀地認為我不行再努力也不行。同樣面對同一件事情,有自信心和沒有自信心的最後結果是大相徑庭的。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應該做到: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善於抓住關鍵時機,加以鼓勵,喚醒其內心深處的自尊感。必須時刻記住:對待孩子的早期教育,鼓勵往往比斥責與批評有效得多。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後感2

有人説:現在社會上幹什麼都要上崗證書,但有一個例外,就是當父母好像不需要什麼上崗證書。其實,在所有的職業裏面,如果做父母可以算是一種職業的話,則天下最難的職業就是父母了,而做個合格的父母自身決不是有個上崗證書就能解決問題的。當然也沒有哪個機構給父母發上崗證書,但作為父母自身則應該有自覺的學習意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的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家長要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理論學習別人家教的成功經驗,開闊自己的家教事業和家教理念,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素質和能力,為培養成功的孩子而奠定基礎。可是怎樣才能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這是作為家長的我們一直所思考和學習的。

我經常利用閒暇時間看一些家教書籍充實自己的家教知識。《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對我影響最大,書中不僅有專家們對家庭教育的科學指導,也有家庭教育真實的案例,還有許多優秀父母的成功經驗,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科學教育孩子的一些做法,還懂得了自己在家教中的一些不足。現就自己的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補充不足,共同進步,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創造美好的環境。

1、培養孩子的自信

家長必須告訴孩子在生活中我能行的重要性。心理學研究證明:當孩子克服困難受到表揚時,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得到強化,他會比原來更加努力,再向各種困難去挑戰,相信自己會比原來更強。我看過一本書中説“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家長要盡力為孩子創造一種能發揮才能的良好的環境,並盡己所能的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恰當地教誨、指點、鼓勵和獎懲讓孩子充分地嚐到成功和失敗的滋味。在嘗試中體驗戰勝困難或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快樂,刺激自信心的增強。”我覺得這樣做,至少可以使孩子找到自信或平衡。

因此我們家長要像愛護襁褓中的嬰兒一樣愛護孩子的自信心,加倍小心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當他們自信的翅膀長滿了豐滿的羽毛時,再讓他們經受風雨的打擊。我在女兒小的時候就曾犯過這樣的錯誤,每當孩子伸手自己想做一些事情時,我總是對她説你還小,做不好,然後自己就出手相助了,後來孩子變得不愛自己先動手了,沒次做事之前都問我:“我行不行啊”?幸虧我通過學習發現了自己在教育中的失誤並及時糾正了自己的行為,孩子的自信才沒有毀在我手中。

2、家庭環境是教育的基礎

人是很容易受客觀環境影響的,俗話説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説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所以,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最基本的保證。現階段的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長只重視孩子知識技能的獲得而忽視孩子能力的培養,殊不知孩子將來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僅僅憑着書本知識是遠遠不行的,孩子必須有獲得生存的能力。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所以,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基本保證。

3、激發孩子的興趣

人的需要、興趣、魄力對創造、發現、處理未知信息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在強烈的興趣的驅使下,往往能發揮出巨大的內在潛力和奔放的熱情,去完成對某些事物的認識與創造。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讓他感覺到如果學習也是一種玩的話,那麼主動學習自然而然的就不需強迫了,但這一點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如果從小養成了一種習慣,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女兒已經上二年級了,作業都是自己主動完成,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並且能夠做到有條不紊,很少出現過作業忘記做和不帶作業的情況。用孩子自己的話説:“我把學習的事情解決了,我就有足夠的時間去玩了。”孩子把學習和玩當成一個有關聯的事情,自然學習就不是負擔,而是痛痛快快玩的前奏了。

4、把教育貫穿到生活中

生活是一個大課堂,生活中處處皆有教育。作為家長,要留心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契機,讓一些好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得到強化和鞏固。比如在公交車上看到有年齡大的爺爺奶奶們我會鼓勵女兒主動給老人讓座,讓她在讓座的過程中感受助人為樂的喜悦。在路上看到比她小的小朋友摔倒我會鼓勵她把小朋友扶起來,遇到受傷的小鳥我會鼓勵孩子把小鳥帶回家,並幫助小鳥養傷,然後放歸大自然。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情,讓女兒知道了奉獻愛心、助人為樂其實就是我們的舉手之勞。這遠比空洞的説教更生動和有用的多。一種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靠一天兩天的突擊學習就可以學到的,而是靠日積月累的反覆強化、鞏固,才能形成一種習慣。所以作為家長教育孩子應該貫穿生活的每個角落。

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作為家長我會不斷的加強學習,提高自己家教的素質,更新家教理念,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我堅信只要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讀後感3

今日閲讀了《育兒,堅持中藴育奇蹟》一文後,頗有感觸。發現文章中的媽媽和孩子的情況,和班級一些孩子非常相似。

我們班的文文小朋友,是個嬌小,內向的孩子。到了大班媽媽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找了時間和我們做了溝通,共同商量正確的教養方式。我們首先了解了文文在家的情況,發現家裏的一些錯誤教養方法:

錯誤之一:

嘮叨!媽媽總認為孩子小,做什麼事情都是千叮嚀,萬囑咐的。各種細節交代清楚才罷休;有時會嫌孩子做不好而剝奪她鍛鍊生活的經驗。殊不知家長把所有的安排都做好後,孩子只是一個執行的“機器”而已,對於充滿好奇感、探索欲、精力十分充沛的孩子來講,“燙剩飯”的感覺最不爽!

錯誤之二:

隔代親!祖輩的寵愛,外公對文文更是“含到嘴裏怕化,訂到頭上怕曬”的感覺。孩子真的就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人,在孩子的眼裏,好像大人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應當的`,毫無感恩之心,甚至發展到自己犯錯都會先責怪大人,而從不自身找原因。

在溝通中我們讓文文的媽媽先要端正了自己的態度,同時也和長輩做溝通達成共識,通過一些措施讓文文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的偏差和行為責任。比如,讓媽媽和孩子一同歸納和整理孩子的玩具箱和學習櫃,所有物品擺放整齊,定位收納,並對孩子提出要求,自己的物品自己歸為和收納,不能讓大人手,大人幫忙找不見的物品,如果仍舊出現丟失或找不到的情況,自己必須承擔後果。另外,針對文文有做事拖沓的毛病,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要求規定時間完成規定任務,比如早起到上學用時50分鐘完成所有事情,學習時間半小時,自由活動時間,看電視時常等等。如果出現延時,第一次提醒,屢次不改的話則縮短活動時間或停止當前的人物,讓孩子意識到時間的寶貴以及瞭解“效率”一詞的含義。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媽媽和我們反饋,在家開始發現文文的點滴進步,特別是收納整理一項,基本不需要大人的提醒,自己已經能很好的歸位和收納物品,每天的書包也是自己整理的,不需要家長“偷偷”再檢查了。至於拖沓的問題,實施時間還不是很長,希望自己的堅持能換回很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認為其實家長的堅持對孩子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需要家長的恆心,耐心,耐心和包容心,和孩子一起努力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