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優秀示例精選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66K

當教師在閲讀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優秀的體會,可以極大程度的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教育的目的讀後感優秀示例精選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優秀示例精選三篇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1

人們普遍認為知識是智慧的源泉,具有改變命運的偉力。掌握了知識,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然而,事實上並未如此。早在1929年,教育家懷特海先生在其著作《教育的目的》中就深刻地闡明,知識應是生命騰飛的基礎,但不合宜的知識學習對兒童是相當有害的。哪些不合宜的知識學習,對兒童有害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學習的知識是僵化的

所謂僵化的知識,是指非原理性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具有普世性、不能幫助兒童理解生活、解決問題。學習過多的僵化知識,會使兒童背上沉重的知識包袱,使其思想呆滯。

然而,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如今兒童學習的很多知識其實都是僵化的知識。例如,兒童學習音樂學科時,被要求記憶大量的有關音樂家的信息;學習美術時,被要求記憶各類門派的作畫風格以及代表性人物;學習語文學科時,被要求掌握大量的並無實用意義的文學常識。這些僵化的知識,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對於兒童學科素養的形成幾無益處。

懷特海認為,童年是智力發展的浪漫期。在這一時期,兒童懵懂地面對若隱若現的內容,不知所措卻又興奮異常。此時的知識學習,應努力追求讓兒童的心靈中編織出一幅和諧的、繽紛的圖案。若在此時讓兒童記憶過多僵化的知識,那將會撲滅兒童學習的慾望,折斷兒童想象的翅膀,挫傷兒童學習的熱情。

“少即是多”,在智力發展的浪漫階段,讓兒童學習少量的原理性知識,便為兒童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間,利於兒童獨立構建五彩繽紛的心靈世界,也有利於兒童保持對學習的浪漫情感,為後期的精確學習、綜合學習奠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習過程是灌輸式的

懷特海認為:“人的大腦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它是永恆活動着的。”知識,是客觀性的存在,其本身並無意義,只有在被挖掘、被運用時,才煥發出令人矚目的光輝。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應是伴隨着發現、猜想、推理、驗證的探究過程,而不是被迫地強制性的灌輸過程。

保羅﹒弗萊雷在《被壓迫者教育學》中指出:“學生對灌輸的知識存儲得越多,就越不能培養其作為世界改造者對世界進行干預而產生的批判意識。”批判意識,是批判得以發生的關鍵性前提。喪失了批判意識的人,將淪為沒有自主思想的“奴隸”,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可能機遇。

然而,灌輸式學習不僅讓兒童淪為沒有批評意識的“知識奴隸”,也讓兒童的自主學習力變得衰弱乃至幾近喪失。盧梭在《愛彌兒》中指出,教育始於生命的誕生。孩子一出生,就是大自然的學生。這就充分説明人天生具有學習力。灌輸式學習,會無情地剝奪了兒童自主學習的機遇,也會逐漸削弱了兒童天生的學習力。正如懷特海所言,在較小的年紀反覆灌輸精確的知識,就會扼殺學生的首創精神和求知興趣。

灌輸式學習的實質,是對兒童智力發展規律的漠視,是對兒童生命成長的一種戕害。

(三)所學的知識不被運用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關於知識的運用是這樣論述的:“教育是教人們如何運用知識的藝術”、“知識的重要性在於它的運用,在於我們對它的能動的掌握——也就是説,在於智慧”。這就告訴我們,兒童只有在知識運用的過程中,才能將知識轉化為智慧,才能變成生命的力量。

然而,在當下的中國小校園裏,知識不被運用或“偽運用”的現象普遍存在。由於受應試的影響,兒童大多隻是在思維世界中運用知識,在考卷中呈現運用知識的過程和結果。事實上,在紙上運用知識,與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是完全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兒童能夠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卻解決不了任何實際的問題。例如,有的兒童在數學考試中能正確解答關於分數的題目,卻不會在生活中運用分數的概念和原理去解決關於“分配”的問題。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醒人們要記住:“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識是相當有害的”“知識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裝我們的現在”。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不能被運用的知識,是毫無活力的知識,是不能與兒童的生命產生深刻共鳴的,也是無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彩的。

因此,要讓知識具有改造個體生活、改變人生命運、乃至改造世界的偉力,作為教育者,我們理應讓兒童的知識學習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結,避免讓知識的學習變成對兒童的毒害。我們要讓兒童學習有活力的、非僵化的知識,並讓兒童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挖掘知識的驚喜和運用知識的興奮。只有這樣,兒童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才能成長為有力量的人。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2

最近在全國流行了一本有關教育的書籍,是英國著名教育學家懷特海編著的《教育的目的》一書,他在書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發展的一個過程,要極力培養學生把思考和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把學習成為一種需求。還指出在生活和勞動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識是相當有害的。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讓知識僵化,要它充滿活力,活潑起來。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問題。同時教育是讓學生更大程度地變得不同和具有差異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按照他們自身的發展而發展。

教育只有一個主題,就是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擁有五彩繽紛的生活。反思我們現在,由於教育的目的和課堂的模式決定了中國的學生會出現大量的厭學情緒,從而產生了所謂的“差生”和“壞生”。我們沒有向學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完全採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老師佈置作業,學生完成作業。在有限的時間裏,將各種各樣的知識擠壓教給他們。北大教授鄭也夫把中國12年中等教育的現狀比作壓縮餅乾。他説,“學生的天賦和能力參差不齊,傳統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壓下提。即成績好的學生會被限制,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被逼迫去學習,出現了伺候分數的現象”,而分數變成為了劃分“優秀學生”同“差學生”之間的唯一衡量尺。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單純地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和問題的答案,並沒有傳授其思想。只是單純得為了解題而解題,為了考試而考試。鄭也夫教授精闢的論述,已經把我們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全部揭露出來。我們認真去想想,這些用於考試的內容真能讓學生們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多少問題嗎?

在美國,國小教育便設置了這樣一類課程,例如如何解決衝突,如何解決壓力,還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學會制定計劃並行動、學會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斷、如何將想法明確地告訴對方等等,除了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還開設關於品格教育的課程。如同理心、尊重、勇氣、幽默、責任感、毅力、忠誠、誠實、合作、寬容、公民意識和原諒等等,以上這些課程在我們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甚至連我們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都還需修煉。在生活中,種種行為規範其實就是從很小就開始潛移默化了,並不是像我們只是喊喊口號,或者只是關注一些現實生活中並不多用的“琴棋書畫”。事實上,中國家長很多年前已經意識到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怎麼樣才算不輸在起跑線上,只有培養孩子好的習慣、自信和健康的體魄,以及興趣、獨立思維和健全的人格,才算真正的不輸在起跑線上。而當今中國卻是歪曲其本意,拔苗助長。做了很多完全是違背孩子興趣與意願的東西,他們從小就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歡。只要他們認為是對的,就會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財力去努力實現他們自身的願望,而不是孩子的願望。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思想、精神和文化的傳遞,即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條理。在一個課堂紀律良好的班級,學生們聚精會神得在學習二次方程的解法,也順利掌握了方法。但是教師教會他們解法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否就是教育的結果?掌握解二次方程式的方法,只是磨練大腦的過程,不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標。所以我們不能把學生變成為了學習知識而學習知識,為了考試而考試。這個觀點,北大教授鄭也夫已強烈地呼籲過,不要把孩子變成“考試的機器”。

當然中國的教育在這幾年裏也正悄悄發生着巨大的變化,大學聯考制度也在不斷改革中。從以前由全國統一命題發展到現在由各省市自主命題,很多重點大學還開始了自主招生的項目。就像今年浙江省大學聯考命題還向全省人民開放徵求意見。這所有的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中國教育的“進步”。

但是相比國外教育,我們還是相差得較遠。幾年前,美國一支研究小組特意派隊來中國,調查中國的教育現狀。回去之後,交出了一篇3萬字的論文——中國還不足為懼,因為中國式的教育都是填鴨式的。所有的教育都是圍繞大學聯考指揮棒在轉,徹頭徹尾違背了教育的本質,完全偏離了育人的目標。那種超前教育和額外教育把天真爛漫,充滿活力的孩子培養成呆若木雞的考試機器。而最終被認為判斷“教育”成功與否的大學聯考,考得卻是他們一輩子都用不到的知識,而這些一輩子都不用的知識卻可能決定了他們一輩子。但最基本的與人溝通能力,演講能力,基礎興趣愛好,這些影響人一生的東西卻在教育過程中嚴重缺失。最後美國研究小組得出結論: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嚴重抑制了其發展,所以現階段無需畏懼中國。

前段時間,央視一台節目提出了,對“中國式過馬路説不”。為什麼義務教育普及了那麼多年,大學教育開放了那麼多年,卻連最基本的行為規則都沒有掌握好。而越來越多的國人踏出國門之後,發現國外的人們是那麼謙讓、有禮、包容。再對比國內,反而只有幾百年歷史的西方國家看上去比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更像是有文化底藴。就像在英國,可以微笑地接受陌生人和你擁抱、和你擊掌;在那裏,坐公車不要排隊,因為大家都謙讓地讓彼此先上;在那裏,你可以對英國人説:你們的食物是垃圾(English food is rubbish),英國人卻很有風度地笑笑回覆到:我喜歡中國食物(I love Chinese food)。

國外教育從幼兒到中學的培養重點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本能自由發展和創新能力。反而把知識的傳授放在次要。同時在知識的傳授上,他們更注重對學生的激發和引導,引導學生去自己尋找答案,發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培訓學生的一種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發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看國內的教育,卻是一味地灌輸知識,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掌握知識,但是這種單純靠記的方式只能用來應付考試,對學生來説,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是靠記憶能夠掌握的,沒有用於實踐的知識,是很容易被遺忘的。

而高中和大學更是對學生培養的關鍵時刻。國中階段,大部分學生還是處於對自我比較懵懂的一個階段,自我認識還不是很清,到了高中階段,自我個性和意識的快速萌發,使得學生的自主性越來越強。這個時候老師的作用更是要從激發引導中下手,而不是去強壓給學生。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要讓他們願學、想學、要學。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不可獲缺的。呼籲家長們在百忙之中,抽出點時間陪孩子聊聊天,打打球,玩玩耍或當孩子忠實的傾聽者,這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正能量。在這裏,我呼籲各位家長,在覺得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和未來時,能夠調轉過來,思考一下自己其實是孩子的未來,家長的行為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成長,現在的“你們”可能就是“孩子”未來成長後的樣子。

現在整個教育界都已經意識到學生的自由發展和個性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他們在人受教育的曲線上,就傳授專業知識這一點上是由疏到密。而在能力思維和人格培養上,是由密到成功。

俗話説,成功者總是奮力去找方法,失敗者總是奮力去找藉口;成功者將想法立即付諸於行動,失敗者總是在猶豫不決。所有的成功來自於勤奮。在哈佛的夜晚,最耀眼的不是舞會的歡聲笑語,也不是LV的名包和豪華的跑車,而是100座圖書館的温暖燈光。座無虛席的圖書館,四處可以看到奮筆疾書的學生,半夜2點的哈佛校園,才是夜晚的開始;哈佛早晨的草坪上、走廊裏、長椅上躺着疲憊的學生,可以看出昨晚整夜奮戰的痕跡,路人們都輕輕而過,從不會有人去打擾他們的休息。

對於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説,我們更加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要努力去迴歸教育的本源,還需我們不斷地向各行各業宣傳、呼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但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教育一定會趕上和超越西方各國,傳承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

《教育的目的》讀後感3

《教育的目的》是英國教育家、哲學家和數學家懷特海的教育代表作,集中體現了他在教育哲理上的系列思考。他在書中以其嚴密的邏輯和深刻的哲學剖析了關涉教育目的的一些基本問題,其主要觀點來自於實踐經驗、教育反思和理論批判。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和引導生氣勃勃的學生自我發展。

書中有幾個説法或觀點讓我很有感觸:一是"惰性思維",二是"教育的實用性".

"惰性思維":只是通過大腦去接收某些觀點,而不去應用、驗證或與其他新事物有機地融合起來。為了使其通俗易懂,書中舉了一個例子:那些聰慧的婦女雖未受過什麼教育,但閲歷豐富、涵養深厚,步入中年以後成為社會中最有文化修養的羣體——原因在於她們擺脱了惰性思維的枷鎖。我想,這裏的惰性思維不單單指向學生,可以説指向任何一個有思想意識的人。

我想避免讓自己陷入"惰性思維"的最好方法,也是最為簡單的方法便是"反思",如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課,在班級管理上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決定和措施,在待人接物上,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等,在不斷的反思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及時改正,同時讓自己的長處更加突出,在反思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在這一過程中,必定要克服"惰性思維"的阻礙。

而對於學生,我想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這種思維,有的學生上課不聲不響,也在認真聽講,作業也是認真完成,但就是考試不出成績,我們不能説這樣的孩子懶惰,不勤奮,因為他向我們展示的現象,給我們的感覺是認真踏實的,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往往認為他們是沒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我想,找到正確的也就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是一件易事,前提一是對自己有較為正確的認識,如瞭解自己的學習行為習慣,自己的性格特點等,二是,對於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不僅僅停留於簡單的信息接收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對信息要進行吸收和消化,將課堂上課下所聽到看到的信息、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只是簡單盲目的接收信息,卻不動腦經加以思考,就像機器人聽從指令完成任務一樣簡單機械,但學習本身並不是完成一項項具體的任務。這樣的學生或許是被"惰性思維"控制着,行動上不懶惰,但思想上卻並不勤快,學生自己也並未意識到,所以學習效率不高不出成績。若不及時改變思維,久而久之,他們或許會一次次被這樣看上去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的結果打擊,進而對學習失去信心,以至變成頭腦簡單,做事魯莽之人。所以,我在課上和課下,經常告訴學生學習要動腦筋,多思考。不僅要求自己反思,也時常提醒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反思。

另外一個就是"教育的實用性",他認為教育應該是有用的,人接受教育學習到的東西卻藏而不用是不應該的。書中還説到"理解即寬容",意思是教育的目的應服務於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發現和應用,而不是與生活相脱離。如果所學的知識缺乏實用性,不能解決思想和生活中的問題,那這樣的學習也就毫無意義可談,可以説是在浪費時間。這就讓我想到,之所以反對和制止學生看那些言情武俠小説、漫畫等,是因為這些東西都是虛無縹緲的,沒有任何實用價值,所以我們倡導"看好書",也就是看有思想內涵,有實際意義的書籍。

另外,結合自己所教的科目來説,並不是就課本講課本,而是要正確啟發和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習,才能將課本上的知識學得活靈活現,也才能夠更加凸顯出學習課本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能被調動起來。

無論如何,理論指導總是與親身實踐是密不可分的,教師這條道路上,我需藉助這些正確思想,在其指導下大膽採取行動,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