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紅色育心得體會精選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1W

寫心得體會是可以提高我們對思維的訓練,為了更好地充實自己,寫一寫相關的心得體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紅色育心得體會精選8篇,感謝您的參閲。

紅色育心得體會精選8篇

紅色育心得體會篇1

20——年10月27日,我院一百餘人一同前往河南新縣進行政治課外實踐活動,感受紅色文化,學習革命精神。

當我們來到新縣,踏上這片承載厚重歷史的土地上,我對革命前輩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也讓我感到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新縣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裏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先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主力紅軍,培育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93位叱吒風雲的共和國將軍和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獻出了吳煥先、高敬亭等5.5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將軍縣。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許世友墓。在他的故居里我們可以看到進門是客廳,客廳左側是許母李氏的房間,許母房間的左側是廚房、糧倉、農具等,客廳的右側是許世友與前妻結婚用的房間。參觀的路線是從雕像左側進入上山,大約半山腰處是許世友的墓,墓地左側是其母親的墓。故居屋頂齊全,地面呈梯次升高,門頭上懸掛着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題寫的“許世友將軍故居”牌匾。房屋東西牆上懸掛着許世友將軍不同時期的照片,這些照片記載了將軍不同時期的經歷,反映了將軍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心繫勞苦大眾、艱苦樸素的本色。展廳中三個用紀念章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將軍對黨和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展廳中主席的“誰能攜槍見毛公,唯有許家大將軍”的對聯,也充分體現出主席對老將軍的欣賞與厚愛。從農民的兒子成長為共和國的將軍,歷經千辛萬苦,沒有這種“大忠”信仰,是無法實現的。對於母親的孝是大孝,因為許世友的父親去世較早,兄妹八人由母親帶大,將軍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對於母親的慈祥、持家勤抓苦作,撫育兒女的艱辛歷歷在目,為了革命不能盡孝,死後要葬在母親身邊盡孝,將軍陪在母親旁天天盡孝,可謂是“大孝”。許世友將軍是我國倡導火化以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特許土葬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將軍生前南征北戰,戎馬一生,未能很好的孝敬父母,成為他一生的缺憾。為此,他多次提出死後回老家土葬,以實現其“生前盡忠、死後盡孝”的夙願。1985年10月22日,將軍與世長辭,經中央特批,其靈柩運回老家安葬,長眠於慈母身邊。從此,青溪繞田,蒼松翠柏之間的小村莊,又多了一道特殊的風景——許世友將軍墓。許世友將軍墓地座落於萬紫山,背倚來龍嶺,面視五虎山,由南京軍區修建。墓周圍古木奇鬆,山花雲海。春天,鳥語花香;夏至,松濤陣陣;秋來,漫山紅葉;冬季,林海雪原。四時山景變幻,美不勝收。墓地外顯部分呈圓穹狀,由91塊扇狀花崗巖砌成,有“九九歸一”一説。許世友將軍墓碑由楊尚昆主席和徐向前元帥所立,正面“許世友同志之墓”和背面碑文均為著名書畫家範曾題寫。許世友將軍生前珍藏萬枚像章展廳,展示了將軍生前收藏的10295枚像章,着重反映了將軍與領袖不同尋常的關係,體現了許世友將軍的赤膽忠心,再現了那段風雲歷史,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及文物收藏價值。此外,五鳳鬆、習武場、紀念廣場、礪劍池等景點都記錄着許世友將軍傳奇人生的一件件傳奇故事。

接着我們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革命博物館,當我們一走進博物館,一幅以“風雲大別山”為主題的“山魂”漢白玉浮雕再現了當年頗具震撼力的戰鬥場面。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分別參觀了《風雲鬥爭》、《大放異彩》、《重組紅軍》、《紅旗不倒》、《將軍的搖籃》等展廳,看到了從鄂豫皖蘇區根據地的初步形成,到“三次反圍剿”的巨大勝利,再到全國抗戰的全面勝利的革命史。這些革命戰士們橫刀立馬的英名,南征北戰的偉績和不為艱難險阻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一直為人們所傳頌,他們是眾多革命志士的接觸代表,也是大別山人民的驕傲。望着窗外層戀疊峯、滿目翠綠的大別山,我們感受到“如果説大別山是革命的舞台,新縣就是舞台的中心。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紅軍。我領略到了大別山的獨特魅力,也感受到了大別山兒女的英雄氣概。通過對他們事蹟的深入瞭解,使我們認識到革命勝利果實的來之不易,要求我們樹立崇高理想,堅定革命信念,立足本職,踏實工作,報效祖國。

而後我們又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它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鬥爭時期,蘇區黨政軍在這裏辦公的場所。舊址佔地近2000平米,共有50餘間,房屋並沒我想像中那樣破爛不堪,也許是修理過的緣故。但裏面陳設有當時極其簡陋、這裏一切的一切,唯有親歷目睹,才能深深體會到紅軍當時生活、戰鬥、醫療條件的艱苦。是他們換來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精神,他們的事蹟,將永不磨滅!我們應該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雖然這次紅色之旅是短暫的,但她給我們的震撼卻是巨大的,是我們來之前無法想象和感覺到的。來到革命聖地,不僅讓我們學習了革命戰爭的歷史,接受了靈魂的洗禮,更重要的是,我們來到革命聖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輩的鮮血換來的這句話的分量;才體會到無私奉獻的意識在我們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才明白鑄造靈魂、錘鍊信念,對我們來説是如何的重要。

紅色育心得體會篇2

今天,我看了《交通安全常識》使我受益匪淺。一幅幅血淋淋的畫面,一句句警告的話語在我耳邊敲起警鐘。以前,我是個圖方便的人,看到沒車輛就橫穿馬路;下雨天,還在外面亂跑,現在回想起來,使我直冒冷汗。

在下大雨的晚上,最好不要到外面去,如果一定要去,那就穿顏色鮮豔的雨衣,這樣就可以引起別人的注意。不要在公共汽車上把頭。手伸到窗外這樣是很危險的,還有不要酒後駕車。不開疲勞車。不開賭氣車。不開超速車。不開帶病車。不開超載車……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血灑鐵路》和《被毀滅的舞蹈夢》,《血灑鐵路》主要講了一位叫鼕鼕的男孩想站在列車的前面與飛速行駛的列車拍張照,但一位小女孩勸他不要這樣做,可鼕鼕怎麼也聽不進去,沒辦法,女孩只好幫他拍,可當女孩按下快門的一刻,飛速行駛的火車從男孩地身後開了過去,一位年僅13歲的孩子就這樣死了。因為想在同學面前炫耀自己,而斷送了性命,這值得嗎?《被毀滅的舞蹈夢》講的是一位8歲的女孩在玩時被一輛摩托車斬斷了雙腿,從此,這位小女孩的舞蹈夢就此破滅了,這對一個愛好舞蹈的人在心靈上留下多大的陰影啊!

我家的一位鄰居,因在轉彎口時沒減速和另一個人撞在了一次,因皮膚被擦開,鮮血直流,手上的骨頭還斷了兩根。因為不想遲到,就不遵守交通規則,從而發生了這場車禍。

聽了這麼多故事,講了這麼多道理,知道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了吧!如果你還不以為然,那你便是倒在車輪下的又一個受害者,大家請重視起來吧,讓我們與安全同行!

紅色育心得體會篇3

3月29日是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那天,幾個警察叔叔來到我們學校,為我們帶來了“交通安全小冊子”、“交通安全視頻資料”等,目的是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有關“交通安全”的知識。

瞭解了知識,看了視頻,我切實領會了安全的重要性。前幾天我上網時曾看到過一條非常驚駭的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名中國小生非正常死亡,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説每天將有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消失”。

前幾天,我和媽媽在馬路上見到一位四十左右的男子,在成功走過來來往往的車輛間的“羊腸小道”後,走到護欄前,右手往欄杆上一撐,兩隻腳先後蹬上了欄杆,然後往下一跳,就跨過了“障礙物”,繼續迎接對面車道的“挑戰”。幸好最後他“安全”到達馬路對面,沒出什麼事,可剛才的驚險一幕讓我為他捏了一把汗。我朝四處看了看,發現人行道就在不遠處,他怎麼就沒看見呢!?這樣跨過護欄多危險啊!怎麼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呢?

我還曾看見一個婦女拉着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過馬路,眼前就有一輛車臨近了,婦女一看拉着老人和小孩就跑了過去,也是幸好,沒有撞着。呵,這難度也太高了,完全沒有顧及到自己的安危。萬一那司機沒留神,突然一看前面有人來不及踩剎車就撞上了。司機要賠償不説,他們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脅,這不是害人又害己嗎?

生命,不存在僥倖。昨天沒事,今天也湊巧,明天就説不定了。我們知道,沒什麼比生命更珍貴,更值得珍惜的東西了,因為生命是無價的。不要靠僥倖來避免危險,要意識到生命很寶貴,我們應該保護自己的安危才是,請大家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時刻遵守交通法規,做個“安全小衞士”!

紅色育心得體會篇4

1月10日起,中紀委製作的電視專題片《紅色通緝》在電視上播出,講述了xx大以來我黨開展的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彰顯了黨中央“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裏,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

以案説法,是一種最直接、效果最明顯的方法。從受賄貪污的原廳長楊秀珠,到侵佔公司資金的原公司董事長閆永明,再到貪污挪用資金的原銀行行長,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第一次以這種紀實性電視專題片的形式展現在國人面前,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效果相當顯著。

?紅色通緝》展現了我黨堅決懲治腐敗的決心。對逃往他國的犯罪分子進行國際追逃,是我黨反腐敗鬥爭從國內向國際的延伸。腐敗分子侵蝕國家財產、損害人民利益,卻帶着鉅額的非法所得在其他國家過着快活日子,引起了人民羣眾的強烈不滿,外逃犯罪分子逍遙法外,這更是對我國法律尊嚴的一種踐踏。從發佈百名紅通人員名單,到名單上的犯罪分子陸續回國接收審判,從加拿大到非洲,從歐洲到南美,跨越全球的追逃,反映了我黨對腐敗分子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

?紅色通緝》為所有的黨員幹部敲響警鐘,有利於構建“不敢腐”的良好政治生態。曾經,腐敗分子心存僥倖,以為逃往他國,利用不同國家之間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規之間的差異性作為自己的護身符,但是隨着《紅色通緝》的播出,可以發現政治制度、法律法規無法阻擋我黨對腐敗分子堅決打擊的決心。無論是逃到任何國家,最終都會回到國內接受審判,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在黨的xx屆四中全會上,我黨就提出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紅色通緝》恰恰鮮明的展示了腐敗分子必定無處遁形的道理,對所有的黨員幹部來説,是一次深刻的反腐教育活動,有利於黨員幹部從自身抓起,架起“不敢腐”的思想紅線。

就在紀錄片播出期間,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再次為我黨的反腐敗工作指明新的方向。在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個必須”,再次強調“必須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確保黨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堅決同腐敗作鬥爭,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永遠在路上!

紅色育心得體會篇5

這次疫情出現在春節假期期間,有許多人尤其是醫務人員,為了幫助應對疫情,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有的人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天連一頓飯也顧不上吃,累得不用説躺着,只要坐着,一閉眼就能睡着;有的醫務人員一天都穿着防護服,脱下來一看,全身都濕透了,頭髮就跟用水衝過一樣,臉上也被口罩勒出很深的印記。即使在這麼高強度工作的情況下,他們依然竭盡全力救治被感染者。這種不怕苦、不怕累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不僅有這些醫務人員在堅守自己的崗位,舉國上下都在齊心協力對抗疫情。全國各個省份、地區都派出醫療隊前往支援前線武漢;雖然現在對武漢實行了封城,但是全國一直在調動物資發往武漢,保證武漢的物資供應。由此可見,國家對這次疫情的重視以及全國為幫助武漢渡過這次難關的決心。

在這生與死的抉擇面前,他們義無返顧、易水歌寒。這時,他們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家庭,忘記了許多,但他們始終沒有忘記:我是一名共產黨,一個醫生,救死扶傷是我們神聖的職責,是戰士怎能離開戰場,讓我第一個衝鋒在前!他們肩並着肩,讓那堅強連着堅強,讓生命挽起生命,讓力量傳遞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論是滔滔無邊的洪水,還是無形的病毒,在堅韌不拔的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卻步。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刻,向全國發出動員令醫務人員衝上去了,他們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奮力搏擊;科技人員衝上去了,他們夜以繼日、合力攻關,力圖早日攻克病毒的關隘;新聞記者衝上去了,他們忠於職守,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報道疫情和無數感人的事蹟……危難時刻,億萬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築起了一座抗擊病毒疫情的鋼鐵長城。

在疫情面前,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早日歸還我們一個美麗的人間。

紅色育心得體會篇6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楊沫的代表作。他通過描寫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在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年輕人的革命精神。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學生運動的長篇小説,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學生為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當看完了這部作品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那個時代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他們的信念是那麼的堅貞。

讀着《青春之歌》,或許我們沒有抗戰時期那些英雄兒女動人事蹟的切身體會,但是透過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在這場歷史大風暴中,與我們相同的年紀,可他們卻有着不一樣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靜出身於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當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當官僚特務的玩物,在她不斷為個人的命運掙扎時,卻遭到了一連串的打擊——她自殺未遂,教書被逐,尋找職業四處碰壁……面對重重的挫折打擊,林道靜並沒有放棄,儘管前行的路充滿坎坷,儘管她知道這條路艱辛異常,可她只當這些打擊、坎坷是豐富人生的元素來對待,從沒放棄自己的命運,這種不服輸的、大無畏的精神,在現在當真是一筆無價的財寶了。

試想現在的我們,“青春”到底被我們浪費了多少?就在我們的身邊多少正直年少有為、大展宏圖的青年卻是那麼“不堪一擊”。面對一兩次的打擊,有人選擇買醉,有人選擇沉淪,更有甚者竟然選擇死亡,你們難道就真的這麼脆弱嗎?你們如何對得起那隨風而逝的“青春”?買醉的人酒醒後,依然迷途不返;沉淪的人乘坐的時候,卻發現青春不在空傷感;而那些輕生者,或許你們不會再有後悔的感覺,但你們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傷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運的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儘管這條路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衝勁,有幹勁,還有什麼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來再哭,繼續着自己堅定的腳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奏響青春的每一個音符,讓青春之歌響徹命運的每個章節。我們偉大的共產黨,迎來她90歲的生日了。翻開五千年的歷史,我發現祖國的生命,記載了多少滄桑,卻表現得如此頑強,那是一種標識,更是一種力量。

紅色育心得體會篇7

春節,本應該是中華兒女共享團圓的節日。然而,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卻不 期而至。很多人避而不 及 爭相遠離武漢。網絡發達,使每個中華兒女都知道了。

一些省份的人囗中説着"武漢加油″,但只要一聽到身邊有 武漢人,就立馬變臉,唯恐避之不 及,甚至驅趕武漢人。他們沒有想過那些站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沒有 想到那些逆行者,他們顧不 上與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但他們無怨無悔,讓世界看到中國醫護人員的堅毅與偉大。

湖北省中醫院醫生盧振華卻寫下一封請戰書,自請額外排班 不 計酬勞,在這份僅有178字的請戰書中,他寫道:本人將克服家庭一切艱難,投入到這次抗擊病毒的戰鬥中,為奪取勝利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除夕,正當神州千家萬户共享團圓之時,各地一支支的“逆行隊伍”卻在行動,無數醫護人員都摩拳擦掌,紛紛請戰,一份份“請戰書”上摁下的一個個鮮紅手印,表達着他們戰勝病毒的鐵血意志。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們是醫護人員,他們也是社會一般的一員,他們也是一般人,他們為人子女 為人父母 為人夫 為人妻,過年了 ,誰不期望與家人共享天倫,但危急時刻,他們毅然選擇站在第一線,因此才有 了 更多人的健康安全,才有 了 更多家庭的天倫之樂。

他們以“逆行”詮釋“救死扶傷”的高尚精神,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詮釋社會大愛,他們的勇敢,讓我們看到全民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期望,更感到中華大家庭的温暖。

逆行者們是我們值得尊敬的人,為了 不 讓更多的人擔心,我們要用我們的行動告訴他們,我們一直在你們後方,不 讓自己添亂,即使沒有在第一線,我們依然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去奮鬥,讓武漢知道,我們與武漢同在,中國與武漢同在,中國不 會拋棄任何一個城市。

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過一個平安 祥和 團圓和年味十足的春節,只因有 着無數“逆行者”的付出。向那些逆行者們道一聲謝謝,你們辛勞了 。正是:從來都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 人替你負重前行。

中國以前那麼多的艱難都挺了 過去,這次,也一定會挺過來的。中國一定會贏。武漢加油!逆行者加油!中國加油!

紅色育心得體會篇8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李雲才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把犧牲最早的建黨元勛、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列為國家紅色景區;全國人大代表張淑琴表示,紅色基因傳承要從娃娃抓起……紅色基因凝結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艱苦奮鬥、砥礪前行的信念追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這種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傳承。近些年來,多元文化的侵襲和外來意識形態的挑釁不斷擠壓着紅色基因的“生存空間”,新的歷史形勢下,紅色基因的傳承需要構建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以更加豐富的內容形式融入到每一個國人的血液之中,成為紮實推動中國圓夢的精神力量源泉。

深入挖掘,讓紅色基因“串”起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必須做實“挖掘”工作。現在不少地方紅色基因傳承呈現“碎片化”趨勢,在展館建設、布展設計、宣傳講解等方面,僅僅對單一的紅色歷史事件進行孤立講述,卻忽略了挖掘事件發生的背景和歷史意義,也沒有對同一時期的歷史事件進行橫向關聯,讓紅色事件成為了一個個獨立的“歷史孤本”。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各地需要深挖紅色基因的歷史演進、內在邏輯、價值功能和發展規律,把各個“孤本”連通起來,“裝訂”在一起,成為體系,實現當地紅色教育基地相互串聯、歷史事件相互鋪墊,讓紅色基因的傳承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人心。

借力科技,讓紅色基因“活”起來。如今,以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也為紅色基因的傳承提供了有力平台。如何讓紅色基因傳承趕上時代潮流更好地發揮好紅色教育作用,需要各地在夯實線下陣地的同時,還要精確把握微信、抖音、直播、vr等新興媒介的傳播方式,研究透新興媒介的受眾特點,佔領線上傳播制高點,緊密結合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把紅色基因打造成能説、能看、能體驗的特色課程,讓紅色基因衍生出的紅色文化滲入黨員的“血液”,浸入大眾的心扉,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歷史傳承中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與時俱進,讓紅色基因“富”起來。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時代。改革開放以來,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絲路精神、塞罕壩精神等等,不斷充實着紅色基因的“家族譜系”。新的歷史形勢下,各地在開展紅色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把握時代性,在繼往開來中不斷豐富紅色文化內容,並通過身邊的先進榜樣挖掘時代價值,重塑人的思想、提振人的精神、叩問人的靈魂、淨化人的心靈,引導更多的幹事創業者將理想信念與個人奮鬥緊密結合起來,從紅色基因傳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激發出更加強大的工作幹勁、創業激情,在不懈奮鬥中推動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