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8W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三篇

讀完一本著作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三篇,歡迎大家分享。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三篇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一

《浮士德》是歌德用六十年時間鑄成的大作,全書以劇本的形式講述了浮士德一生的奇聞異事,其中對話猶如詩律,時而激盪時而温婉。浮士德是個傳奇的人物,他與魔鬼梅菲斯特定下契約,用靈魂做賭注,若他被享樂所迷住,對某一瞬間説出:“停一停吧,你真美麗。”他就甘願毀滅,他的靈魂將墮落,惡魔將給他的靈魂套上枷鎖,置於魔鬼的桎梏。而這一生的賭約,也是讓浮士德不斷學習、不斷淨化的過程,從迷茫中醒悟,從黑暗中昇華,懺悔自我的過錯,從墮落邊緣得到救贖。經過這些歷練,最終浮士德的人格將得到完善,他也登上了更高更完美的境界,魔鬼梅菲斯特終究奪不走人性的完美善良。

天主認為:“人在奮鬥時,難免迷誤。”浮士德就曾誤入迷途,但此後也受到內心譴責,懺悔自身。就如杯具第一部中,他受梅菲斯特誘使,返老還童,愛上格蕾辛,卻釀成了格蕾辛杯具,與她幽會,讓她給母親安眠藥卻意外害死了母親。其中歌德在梅菲斯特的語言中就善用典故諷刺當時社會的麻木,以及不良現象,或者説,這整部作品中就有歌德對夢想世界的追求和對當時社會的鄙視與不滿。就比如情節中之後格蕾辛因懼怕生下私生子後要收到的恥辱而溺死了自我的孩子,遭法院審判,格蕾辛被絞死。而當時確有這條法律:少女私通要當眾身穿囚服對神父懺悔,於是因害怕羞辱而殺死私生嬰兒的情景也屢見不鮮,歌德後提議廢除了此法。

在《浮士德》中,象徵隱喻和鋪墊的手法也有巧妙運用。在浮士德問梅菲斯特有沒有禮物讓他送與情人,梅菲斯特説:“我確實看到一件東西,像是穿着珍珠的絲線。”他的話暗示了格蕾辛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處於絞刑審判,絲線象徵處刑的繩子,而珍珠象徵着眼淚。

作品中,歌德常涉及到神論,引用聖經中的典故。故事的起因,天主與魔鬼梅菲斯特打賭,也很容易看出是受聖經《約伯記》中耶和華和和撒旦的賭約啟發,不一樣的是約伯是受苦被苦難考驗,而浮士德是受享樂被誘惑考驗。

同時,比較手法也被靈活運用,光明與黑暗、真理與世俗、科學與迷信、惰性與追求,其中也包含了歌德的抱負以及夢想。

梅菲斯特的奸計,在情感上的誘惑滿足,以杯具第二部,海倫追隨兒子的死亡而告終,浮士德對美的追求轉而走上社會政治的道路。他為建功立業,殺了無辜老人百姓,他又一次於心不安,受到譴責,愧疚憂愁。但經過這些經歷,他開始想建造夢想的人類社會,不懈努力,追求經過自身奮鬥勞動來造福社會、爭取夢想。

當這一夢想實現,浮士德要對那一瞬間説:“停一停吧,你真美麗。”。於是他便毀滅了。似乎魔鬼得到了勝利,但當時浮士德所説的是他被享樂迷惑,而此時,他是渴望自由,進取奮鬥,想繼續向前永不停滯。所以儘管肉身不在,但靈魂卻得到救贖,他的無私、渴望造福人民的夢想是接近天國的境界。

雖説是杯具作品,但魔鬼並未得逞,浮士德精神永在,不懈追求、爭取的熱血永在。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二

《浮士德》是“天才詩人”歌德畢生的大作,從二十五歲到八十二歲,這部杯具的寫作貫穿了他的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時期,是他八十多年的生活和思想的結晶,具有極深刻的哲學資料,充分反映了歌德當時所處的德國社會生活。《浮士德》是德國最偉大的文學鉅著,也是世界文學中的瑰寶。

《浮士德》是一部藴含了深刻哲理的鉅作。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天主與惡魔之間的賭約。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惡魔自信能夠引誘浮士德墮落,把他的靈魂劫往地獄,而天主堅信“善人雖受模糊的衝動驅動,總會意識到正確的道路。”,並且認為“人類的活動勁頭過於容易放鬆,他們往往喜愛絕對的安閒;所以我要給他們弄個同伴,刺激之,鼓舞之,幹他惡魔的活動。”所以理解了惡魔的賭約,也允許惡魔進行破壞活動。他相信浮士德能夠得到最終的拯救,並且認為梅菲斯特進行的干擾活動反而能夠激勵浮士德在追求人生意義的道路上不斷摸索與前行,永遠不斷地進行更高的活動。這體現了歌德的對立統一規律的哲學思想。以浮士德為代表的善與以梅菲斯特為代表的惡是一對矛盾,他們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並且在必須條件下能夠相互轉化。所以在本劇中,惡也成了神力的一部分。

《浮士德》之所以被稱為一部杯具,是因為劇中體現了濃烈的杯具色彩,可是在歌德的版本中,浮士德的靈魂最終升上了天國,體現了永恆的天主之愛。這部杯具分為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講述了浮士德對於知識學問的無力感到失望而乞靈於惡魔梅菲斯特,追求官能的享受,可是浮士德發現官能上的享受包括男女之愛也並不能使他滿足,結果以格蕾辛的杯具告終。第二部中浮士德先是轉向追求以海倫為代表的古典美,即古希臘文化和藝術之美。浮士德與海倫的結合象徵着古希臘文化與北歐文化的結合,但結果又以海倫的杯具結束,意味着兩種文化融合的失敗。最終浮士德轉向了為人民的自由與幸福進行創造的活動。他帶領人民征服自然,圍海造田,並且從中得出了“智慧的最終總結”——“要每一天爭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有享受兩者的權利”。當他想到人們因為他的奉獻而享受着更好的生活時,他就找到了人生最大的價值。

《浮士德》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一部長達12111行的詩劇,第一部出版於1808年,共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場,分五幕。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説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夢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浮士德》構思宏偉,資料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述與奔放的想象、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説雜糅一處,善於運用矛盾比較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到達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浮士德》讀後感範文三

《浮士德》被稱為歐洲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詩劇,分上下兩部,共一萬二千餘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紀德國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在傳説中,浮士德是一個追求世俗享受而把靈魂賣給魔鬼的術士。歌德借用這一題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個德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形象。作品寫浮士德一生從書齋、市民社會小世界走向政治、歷史大舞台的過程,其中經歷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藝術生活、改造大自然這五個階段,從而總結了詩人自我一生的生活經驗,也概括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歷史。

浮士德是一個虛構的象徵性形象。可是他有鮮明的個性,那就是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斷探索的精神。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滿足現狀,享受現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斷追求更高的夢想。他一生中有過迷惘,有過錯誤,可是由於他的自強不息,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最終能夠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個“每一天爭取上進和生存的人”,並被天使接到天堂,見到了聖母。魔鬼在詩劇中作惡造孽,引誘浮士德墮落,但實際上卻促進了浮士德的前進與成長。套用蘇格拉底的話説,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馬,那麼魔鬼被派遣到這個世上來,好比是馬身上的一隻牛虻,職責就是刺激它趕快前進。正是他幫忙浮士德走出書齋,投身於實際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錯誤的同時摸索前進,魔鬼其實成為了浮士德在前進道路上不可分離的伴侶。

歌德的創作過程長達六十年。他從青年時代起即構思此詩,直到臨死前不久才告完成。)能夠説,這本身即是一種追求,對文學的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斷地學習新事物,探索新問題。而《浮士德》正是這種追求所帶來結果的最好驗證,能夠説,是這種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幾百年來的經久不衰。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每個人在人生追求中都會遇到各種無法逃避的問題,必須選擇,而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將使其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夢想。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頑強向上、熱愛生活、尋找屬於自我的人生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