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草原500讀後感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3W

讀後感的內容,也必須是我們熟讀原著之後寫出的哦,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小夥伴們對書上所寫的認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草原500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草原500讀後感8篇

草原500讀後感篇1

每當我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仔細地閲讀時,總會被故事中的情節所感動。

勞拉一家經過長途跋涉從威斯康星州大森林來到了西部,一路上他們駕着馬車走過結着冰的河面,隨後又與激流奮勇搏鬥,走過高低不平的山路……終於到達了西部大草原。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建造了一間温暖而又舒適的小木屋和讓馬兒滿意的馬廄。在這裏,他們種起了糧食,希望將來能吃到自己的勞動果實,因此而期待美好的未來。然而,就在他們要像國王一樣快樂的生活時,美好的未來卻被印第安人給破壞了。他們不願離開小木屋,卻又不得不離開了小木屋,在他們即將離開時,爸爸勸他們不要太傷心,對他們説:“一年算什麼啊?我們有的是時間。”我相信他們一定很快又變得無比快樂的。

當我看完這個故事後,再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從小就被親人精心照顧着,每天都吃着豐盛的飯菜,然而,在做作業時,遇到一點難題就只想着放在那兒,不願意動腦子思考,想等別人來幫忙。跟勞拉一家人比起來,我們差得太遠了。

這本書教會了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到底,不放棄!

草原500讀後感篇2

這次,我看到老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天空是那麼明朗,空氣是那麼新鮮,使我總想高歌一曲,來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山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裏都象給無邊的地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多麼優美的語言,多麼流暢的旋律,這就是語言大師的風格,這就是文學巨匠的筆墨。在《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他的親身經歷,向我們介紹了遼闊美麗的草原美景和熱情好客的草原人民,文章筆意流暢,韻律感強烈。老舍先生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所見、所聞、所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使景物的美、人物的美和語言文學的美有機地融為一體,讓我們充分領略了草原的美和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深刻了解到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美,深深感受到祖國大家庭中各民族間的深情厚誼。讀老舍先生的《草原》,如同置身於美麗的巨幅畫卷,呼吸着濃濃的自然氣息。由老舍先生的《草原》,我想到了長江、長城的雄偉,黃河、黃河的壯麗,想到了泰山、華山的壯觀,想到了廬山、峨嵋的秀麗。是啊,我們的祖國處處風光處處美。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下,祖國各民族人民正意氣風發、團結一心,為了祖國的更加繁榮,更加輝煌而努力奮鬥着。我相信:老舍先生如果活着的話,一定會寫出更新更美的散文,來謳歌我們的祖國,謳歌我們的人民。

草原500讀後感篇3

暑假期間,我讀了《大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是美國的羅蘭·英格斯·懷德寫的。他們的故事質樸、單純,給人温暖、美好的感覺。

這本書主要描寫了羅蘭一家人離開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駕着馬車,經歷了重重困難搬家到堪薩斯州的大草原居住的故事。羅蘭出生於一個拓荒者家庭。童年時,跟隨父母,幾乎走遍了整個美國西部。童年的美好記憶,再現了19世紀後半期美國西部的拓荒生活。

在羅蘭很小的時候,爸爸查爾斯為了給家人創建一個美好的新生活,他們來到了堪薩斯州的大草原蓋起了小木屋。他們自己挖井打獵,與狼羣做鬥爭,應對闖進來的印第安人,逃過熱病的侵襲和草原大火的劫難.....然而,即使是在危險重重的遷徙之路上,咖啡依然香醇,琴聲依然悠場,微笑依然甜美。簡陋的小木屋裏充滿了愛,裝滿了幸福。

書中的爸爸查爾斯智慧能幹,媽媽卡洛琳堅強温柔,主人公羅蘭樂觀開朗,姐姐瑪麗乖巧可愛,小寶寶卡利不哭不鬧,很是聽話,多麼歡樂和諧的一家啊!他們團結合作,有説有笑,靠自己頑強的奮鬥,堅持不懈創造美好的家園,過着平凡的快樂生活。這是令我們每個家庭羨慕的,更讓我明白了家庭的温暖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讀了這本書,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只要堅強,鼓起勇氣面對所有的困難,就可以迎來曙光,每次的困難過後總有欣慰的笑容,有付出就會有回報。《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完美地詮釋了“陽光總在風雨後”的深刻含義。

其實我們的學習就像這茫茫大草原,在前進的道路上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只要我們有拓荒者的精神和勤勞,我們也能開闢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

草原500讀後感篇4

在閲讀的海洋中,我體驗過魯濱遜的荒島求生,品嚐過狼王夢中母狼的堅韌與無助,也曾為費恩對韋伯的愛護而感動我們落淚。而最讓我感到有收穫的,是我最近看的《草原上的小木屋》。

這本書研究主要問題講了勞拉一家,從威斯康辛州的大森林,搬到堪薩斯州草原上的故事。一路上幫助他們自己遭遇了暴風雨,馬車輪上沾滿了泥,停留了作為一個兩個星期;之後又沒有驚險萬分地渡過水流湍急的小河;到達中國草原時,他們還遇到了體現狼羣包圍,草原進行大火,來勢洶洶的草原熱命,然而我們面對這種種經濟困難,他們發展依然能夠不屈不撓地蓋起了安全小木屋,過上了社會幸福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因為平靜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勞拉一家的掙扎。過河時,河水幾乎把馬車推翻了,但在父親的努力下,馬車被拉上岸了;當一家人被狼包圍時,父親根本沒有開槍,而是一直提防着房子和狼,直到天亮;當草原大火時,爸爸媽媽在周圍挖溝,把濕麻袋放在坑裏,防止火勢蔓延。爸爸不怕困難,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在他第一次學會游泳的時候,總是不能前進,但也繼續下沉,但他不知疲倦地練習,終於可以慢慢地游泳,現在可以游泳幾十米,我很自豪我也有這樣的父親。

難以進入無敵,難以退卻無事可做。我還要向這兩位父親學習,在未來,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而是要勇於接受挑戰,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成為真正的生活強者。

草原500讀後感篇5

“小木屋”終於被我找到。從第一次閲讀到今天,已經過了四年時間。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大草原上的小屋》——美國經典名著《小木屋》系列小説中最有名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的作者是羅蘭•英格斯•懷德。

羅蘭1867年出生於美國中部威斯康星州的拓荒者家庭,在她六十五歲的時候才開始創作,直至七十五歲費了十年心血,共寫成了九部小木屋系列小説。從拓荒女孩到馳名世界的文學作家,羅蘭的一生充滿了曲折和傳奇。這部書恰恰記錄了在美國西部拓荒熱潮中,羅蘭從兩歲開始,就跟着爸爸媽媽四處遷移,艱苦開拓,直至擁有幸福生活的人生經歷。《小木屋》的故事可以説是她的前半生的自傳。

憑着這部百科全書式的《小木屋》,羅蘭成為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夢之隊”的成員(白宮發佈的美國文化“夢之隊”僅三人,而另外兩位則是《戴高帽的貓》的作者蘇斯博士,及《夏洛的網》的作者e.b.懷特)。

“小木屋”是愛的巢居。在艱辛的拓荒路上,它承載了家的希望,父母手足間的親情,羅蘭和阿曼樂間含蓄雋永的夫妻之情,堅毅的拓荒精神。我們總是可以從“小木屋”裏找回簡樸,勇敢,堅韌和愛。

每一次,在寂靜的夜晚靜下心,走進草原上的小木屋,走進羅蘭的世界,都會被深深地感動。在那樣艱辛的拓荒過程中,羅蘭的世界裏總是充滿着爸爸的小提琴聲,和媽媽温柔的笑容。那聲音和笑容足以讓孩子們安心和快樂,讓家充滿愛和希望,給予鼓勵和支持。

每一次,都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將來對着可愛的寶寶,我會給她講羅蘭的故事,讓她在愛和希望的薰陶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而我,也會像羅蘭的爸爸媽媽一樣,哪怕是身邊最艱難困苦的境地,也要將最美的琴聲,最美的微笑送給我的寶寶,讓他在每一個夜晚,穿着潔淨的睡衣,心滿意足地安然入睡。

草原500讀後感篇6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是我捧讀了兩年的系列書之一,小木屋系列是我最喜歡的一套書。它是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寫的。

這本書的起因是羅蘭的爸爸查爾斯覺得他們原來住的威斯康辛州的人變得越來越多,野生動物不會呆在人很多的地方。爸爸也不喜歡,他喜歡住在野生動物不會受到驚嚇的地方,他喜歡看到小麋鹿和鹿媽媽從樹蔭裏望着自己,喜歡看到胖乎乎懶洋洋的熊在野莓子地裏吃漿果。

於是,他們就向印第安人的地方進軍了。們度過密蘇西里河,在草原上宿營,第二天在草原上跋涉,終於到了,他們又在草原上蓋小屋,然後住進了屋子,他們又見到了印第安人,又遇到了他們的鄰居愛德華茲先生,再捱過熱病的生死關頭,最後華盛頓覺得印第安人保留區不能向移民者開放,他們只好離開。

我覺得羅蘭很調皮,但很吃苦,他們家一直不斷遷徙,希望能找到一塊好的肥沃的土地。雖然他們遇到了草原大火,熱病等等困難,但他們全都堅持下來,羅蘭的姐姐瑪麗因熱病眼睛瞎了,但她還是快樂的活着。當剛剛翻過一頁,你會看到一行字,上面寫着:走進“小木屋”會讓爺爺奶奶回味起白手起家時的艱辛與幸福;會讓爸爸媽媽反思為人父母的付出與收穫,會讓孩子們更懂得珍惜與感激。這本書值得每一箇中國家庭共同閲讀,掩卷深思……

草原500讀後感篇7

夕陽、草原、氈包、羊羣……一切顯得那麼靜謐。倏然,一曲古老的蒙古長調,悠悠響起。歌聲中,一行人從一座最大的蒙古包中走出。他們先是互相擁抱,繼而又是握手。走不幾步,卻又再次擁抱,顯得很是不捨。這些人中大都是身着民族服飾的蒙古人,另一些則明顯是漢人。他們互相説着道別,又説着來年再見的話語。蒙古族的老人顫顫巍巍,卻堅持拄着枴杖,來送遠行的客人。小孩們圍在那些漢人叔叔和阿姨的腳邊,一個勁問道他們何時再來?

這些漢人明顯來自大都市。他們衣着時髦,舉止得體,處處顯得大方而又自信。但在此分離時刻,也忍不住紅了眼睛。在這盪漾着古老風情的草原上,面對着這一羣豪爽誠樸的蒙古主人。作為客人的那一段記憶將濃濃的,深深的鐫刻在他們的腦海裏,回味一生。

最終漢人們走上他們的座駕。那是一輛線條流暢的“陸虎”越野車。車子鳴着汽笛,在可愛的羊羣之間緩緩穿行。面對這一龐然怪物,羊兒們絲毫不覺詫異。依舊閒適地吃着草,安詳地望着怪物的遠去。顯然,在它們心中,已視怪物為同伴。

便在這時,有幾個年輕的蒙古漢子忽然躍上馬背,追向遠去的車子。他們一邊馳騁,一邊扯着脖子大聲歌唱。與此同時,老人們、女人們拿起馬頭琴,拉奏起來。這會兒,雖然天地不再靜謐,但他們原先難過的心情,卻隨着歌聲和琴聲漸漸明朗起來。與此同時,天涯、碧草、斜陽,三者間似乎也漸漸渾然一體,融為一幅永鐫的畫面。

是啊!暫時的離別,只是為了更為歡喜的重聚。

草原500讀後感篇8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思想的寶庫。一本好書,給了我一份喜悦,讓我擁有豐富的心靈;一本好書如良師益友,讓我受益匪淺;它像一杯醇厚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猶如我成長道路上引航燈塔;更像一場及時雨,滋潤我那乾渴的靈魂、滋養我的童年、陪伴我快樂的的成長。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媽媽去了大眾書局,看到許多小朋友手裏在捧着一本書――《草原上的小木屋》,我也好奇的打開書的扉頁,首先印入眼簾的茫茫的大草原,青草的芬芳,動物的歡快,樹葉的清香……讓我瞬間被迷住了感到草原的美好之後我央求媽媽給我買了這本書。此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勞拉·英格斯·懷德的經典佳作,此書講述了勞拉一家人離開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駕着小蓬車去堪薩斯草原拓荒的故事。此書將人間的真情與關愛展現地淋漓盡致。

書中講述了她們一家人跋山涉水,很是艱難,遭受了狼羣的圍攻、熊熊燃燒的大火和熱病的侵襲,但他們都不放棄、努力追求着,最後他們住進了親手所蓋的小木屋,在草原上度過了一段甜美的時光,在那裏總是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無限的希望和憧憬,嚮往大自然,也給了我無限的美好和遐想。歷經滄桑,最終他們告別了那美麗的大草原,迎接他們一個嶄新的生活。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渡溪時的情景,起初還很平穩,但溪水漲潮,一波波的打在蓬車上,水裏冒出了三個頭,兩匹馬和查爾斯的又濕又小的頭,爸爸握緊拳頭用力抓住馬韁繩,一場與大自然的生死搏鬥就此展開,每個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只聽到查爾期的鼓勁聲“快,帕蒂,快,帕特,幹得漂亮,好樣的”,最終他們成功了,而那隻狗――跟隨他們多年傑克,卻沒能上岸,那種傷心,那種不捨,那種依戀……連上蒼看了都會為之動容……

是什麼支撐他們在逆境中勇往直前?是愛,是查爾斯的勇敢堅強,冷靜果敢;是卡羅琳的温柔慈愛,心靈手巧;是勞拉的頑皮可愛,樂觀快樂……我喜歡這本書,它如此真實地詮釋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情節和勇敢的靈魂,閲讀這本書,會讓人激情滿懷愛的深沉博大,使人更加自信地追逐內心的憧憬和夢想。

現實生活中的我,就像温室裏的花朵,有爺爺奶奶的疼愛,有爸媽呵護,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當遇到困難,經不起風吹雨打,總是輕言放棄,少了勞拉他們那種堅定,少了他們那種永不言棄的精神。

這本書中每個人物我都喜歡,它讓我感觸很深,其影響可謂惠澤終生,他們一家人是我們很好的典範,在對待生活面對困難和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給了我啟迪和榜樣。讓人不由自主的有一種温馨和感動,每當我遭受打擊、挫折時,就會想起查爾斯的琴聲,那悠揚的琴聲響起,我的腦海裏就會一一浮現――勞拉一家人的故事,它給予我心靈的扶慰,也給了力量和智慧,彷彿至今還徜徉在這本書中,它陪伴我不斷成長,鼓勵我生活無論遇到怎樣的挑戰,都要樂觀勇敢面對一切險阻,只要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也只有磨難才會教你堅強,迎難而上才能安然衝過暴風圈,迎接屬於你充滿陽光的蔚藍晴空。

同學們,我向你們推薦這本書。

Tags:讀後感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