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發言稿

省政協辦公廳關於脱貧攻堅幫扶工作專項監督檢查報告

欄目: 發言稿 / 發佈於: / 人氣:2.34W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脱貧攻堅重點任務專項監督工作部署安排和省脱貧攻堅幫扶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工作要求,10月16日至18日,省政協副祕書長張效林帶隊赴臨夏州永靖縣(貧困縣)、蘭州市榆中縣(脱貧縣)的8個鄉鎮16個貧困村,重點圍繞《全省脱貧攻堅幫扶工作責任清單》落實情況,通過實地調研、隨機抽查、巡查暗訪、基層座談、入户走訪、查詢資料等方式開展專項監督。在此基礎上,召開專題會議討論,形成專項監督報告。現就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省政協辦公廳關於脱貧攻堅幫扶工作專項監督檢查報告

一、脱貧攻堅幫扶工作整體情況和典型做法

通過監督,我們認為,全省脱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永靖縣和榆中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深化脱貧攻堅,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的重要指示,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持把打贏打好脱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下“繡花功”,啃“硬骨頭”,舉全縣之力紮實推進脱貧攻堅工作。經過5年連續攻堅,兩縣的脱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截至2018年底,永靖縣累計減貧37594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27.26%下降到9.14%。榆中縣累計減貧78475人,貧困發生率從21.3%降至1.49%,114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各項指標均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2019年4月28日經省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

總的來説,兩縣的脱貧攻堅工作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一是兩縣各級黨委高度重視,安排部署、統籌謀劃到位。二是各級幹部傾心傾力幫扶,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三是各方協調配合,幫扶力量整合到位。四是堅持扶智扶志相結合,貧困羣眾內生動力得到有效激發。五是着力培養壯大特色產業,產業帶貧作用不斷凸顯。具體做法如下:

(一)靠實責任、完善機制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重要保障。永靖縣強化一套責任落實體系,建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縣人大、縣政協主要領導任總參謀,四大家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
包鄉縣級領導任鄉鎮指揮和駐鄉鎮指揮,鄉鎮黨政正職分別任常務指揮、副指揮;
駐村工作隊隊員、包村領導、包村幹部、村幹部組成村工作隊;
包社幹部、社長組成社小分隊的縣鄉村社四級指揮作戰體系,實行日巡查、周調度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按照三個一律、三個鼓勵要求,調整優化幫扶力量,把最能吃苦、最能擔當、最能戰鬥的幹部和力量充實到脱貧攻堅主戰場。三個一律即新提拔幹部一律從扶貧一線產生、縣上涉及鄉鎮的會議一律使用視頻會議系統、鄉鎮幹部和駐村工作隊一律住鄉住村。三個鼓勵即鼓勵住鄉住村的幹部家屬到鄉到村探親,共同參與脱貧攻堅偉大實踐;
鼓勵幹部“白天在村頭、晚上在案頭,白天當村長、晚上當局長”,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到脱貧攻堅上;
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脱貧攻堅,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披紅戴花、載入縣誌。

(二)產業和集體經濟發展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產業發展方面榆中縣按照5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20萬畝糧經作物、30萬畝中藥材、培育69家龍頭企業的“52369”產業發展計劃,圍繞產業為先、龍頭引領、農户參與、穩固脱貧的工作目標,成功培育和打造了高原夏菜、百合、中藥材、馬鈴薯和規模養殖五大扶貧特色支柱產業。通過資金補助、技術指導、良種推廣等措施,支持貧困羣眾發展產業,累計幫助14811户、56982人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實現穩定脱貧。全縣11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因地制宜全部培育了主導產業,實現了所有貧困村合作社全覆蓋。特別是榆中縣被評定為全國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範區,成功創建為高原夏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永靖縣建強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兩個產業發展平台,深化“五輪到户項目扶持”,從2015年開始,先後投入資金4億元,啟動實施了產業到户、產業提升、產業穩固、產業持續、產業振興5輪到户扶持項目,使農户“小田地”“小果園”“小養殖”“小作坊”“小旅遊”等小產業有了造血功能,構建形成了“東山百合、西山牛羊、川塬蔬菜、點上果藥、全域旅遊、户户勞務”的產業格局。

集體經濟發展方面:榆中縣按照“三變+”田園綜合體、“三變+”特色種養、“三變+”鄉村旅遊等方式,落實產業到户補助資金6315萬元,將第二、三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074萬元入股45家經營主體,為1537户貧困户每户每年分紅2000元。特別是李家莊成功獲批全省首家、全國首批8個田園綜合體試點之一,按照“1+3+2+x”(即核心引領區+示範帶動區+輻射發展區+擇優推廣區)的發展模式,分層分批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經驗做法被全省推廣。

(三)激發貧困羣眾內生動力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關鍵所在。永靖縣採取“四項精神扶貧措施”,提振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第一,智志雙扶。整合資源實施扶智增收培訓工程,實現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全覆蓋,累計培訓貧困勞動力17016人,有組織輸轉貧困勞動力4.9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9億餘元。第二,獎勤罰懶。注重政策的導向性和帶動性,建立以獎代補政策機制,對政府有組織輸轉外出務工滿180天以上且收入15000元以上的貧困勞動力,獎補9000元,超過200天的,再一次性獎勵1000元;
對赴廈門市翔安區務工滿3個月的發放生活補助3000元,滿6個月的發放生活補助6000元,滿1年及以上的發放生活補助12000元。同時,實行產業獎補政策,按到户項目實施進度兑現獎補資金,加快發展百合、牛羊等到户產業,切實增強貧困羣眾自我造血功能。第三,正向激勵。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用,組建縣級志願服務隊,以理論宣講“四進”活動為抓手,深化開展“學習宣傳、知曉明白、踐行落實道德政策法律”活動和“知恩、感恩、報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實現縣鄉村理論宣講全覆蓋。大力推行“三議一決策一公開一知曉”工作法,向羣眾講清扶貧政策標準,講清行業部門扶貧措施內容,講清到户項目申報程序,講清貧困羣眾享受的所有惠農政策,讓貧困羣眾心裏有一本明白賬。第四,真幫實扶。全面加強幫扶幹部日常監管,動員幫扶幹部在動態管理“一户一策”的同時,積極參與到户產業項目的組織實施、跟蹤監管和驗收評估,確保脱貧計劃全面落實,不斷增強貧困羣眾參與脱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發揮優勢、各展所長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有益探索。省公航旅集團發掘永靖縣楊塔鄉自然人文歷史資源,藉助集團公司發展黃河三峽景區炳靈寺旅遊業契機,實施旅遊扶貧工程,投入4800萬元修建向陽碼頭至韭灘嶺四級公路11.16公里,新建韭灘嶺碼頭1座,徹底打通了旱路遊覽炳靈石林陸路通道,延伸炳靈石林景區旅遊經濟效應。依託丹霞地質遺蹟,將已脱貧的勝利村打造成全省旅遊扶貧示範村。投入498.9萬元,實施勝利村遊步道改造工程,修建2008級旅遊觀光步道,將炳靈石林景區與楊塔鄉連成一片,真正使勝利村融入炳靈寺景區經濟圈。結合鞏固提升,在勝利村自駕遊基地附近修建示範性農家樂和觀光仿古長廊,新建鄉村記憶館,集中展示農耕文化、鄉村民宿和古老儺文化等,打造當地羣眾創收新經濟增長極,讓羣眾真正分享到旅遊經濟紅利。蘭州市公安局作為市直組長單位,立足職能優勢,開展公安法制特色扶貧,打造平安鄉村建設。在龍泉鄉12個村新建鄉村警務室12所,建立了駐地派出所、駐村工作隊、鄉村幹部和各社社長參加的治安聯防工作小組,在法制宣傳和安全教育、警務數據助推精準扶貧、農村治安環境整治、矛盾糾紛化解、便民利民服務、打擊涉農違法犯罪等方面,發揮公安機關平安蘭州建設主力軍作用。特別是幫助貧困户田學仁老人找回失聯21年的兒子,先後在今日頭條、省市新聞媒體得到了廣泛宣傳,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蘭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脱貧攻堅幫扶工作考核中,連續8年被評為“優秀”等次。

二、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方面

一是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方面,兩縣的特色產業主導體系雖已初步形成,但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品牌影響力還不夠,市場競爭力不夠強。特別是百合產業在育種、制種方面還存在一些瓶頸問題。另一方面,兩縣注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和發展,但在農民專業合作社風險防控方面還缺乏相應的措施,農民專業合作社風險防控能力較弱,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貧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有欠賬,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大一方面,支持永靖縣“三區三州”發展資金到位不足,一些村社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等項目不能及時落地實施,影響全縣脱貧攻堅進程。另一當面,兩縣農村基礎設施條件雖然有了明顯改善,但部分鄉村公共服務水平還不高,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力度還不夠,通鄉、通村、通組道路沿線美化綠化工作做得還不夠,“面貌貧困”現象依然存在。

三是鄉村文化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還比較薄弱,精神文明建設缺少帶動力強的載體和有效抓手,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傳承中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載體,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方面還需下功夫。

四是貧困村和非貧困村之間發展不平衡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隨着脱貧攻堅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對貧困村、貧困户的扶持措施更加精準,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相對而言,非貧困村、非貧困户享受的扶持政策、扶持資金較少,一些“邊緣户”更是如此。比如,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方面,2018年貧困户每人57740元(包括建房、產業扶持等),非貧困户每人5000元,相差52740元。由於政策差異化較大,導致非貧困户心理失衡,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不高,給農村社會治理帶來了新的難題。

三、推進脱貧攻堅幫扶工作的建議

一是持續做大做強做優當地特色產業。一方面,實施百合優質品種培育工程。建議將兩縣培育的百合產業上升到省級戰略給予大力支持,由省政府相關部門和省農科院聯合成立百合優質品種培育團隊,強化科技攻關,研究和攻克制約百合產業發展的品種問題,以“工匠精神”做大做強做優百合產業,將兩縣的產品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品牌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市場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另一方面,提升合作社規範化管理和運營水平。根據合作社的運營管理特點,建立健全合作社風險防控和利益聯結機制,將自然風險、疫病風險、市場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提前考慮、提前防控、提前化解,努力推動合作社規範健康發展。

二是持續推進穩定脱貧和鞏固提升工作。對未脱貧縣,特別是省市單位幫扶的貧困縣,要在堅持完成“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的基礎上,處理好脱貧數量和脱貧質量的關係,實現高質量、示範性退出。對已脱貧縣,要注重防範返貧,促進脱貧攻堅成效的可持續性。重點要在鞏固和提升上下功夫,建立脱貧攻堅成效鞏固監測機制,適時開展脱貧人口“回頭看”核查,並及時挖掘總結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穩定脱貧的長效機制。

三是統籌推進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要提前謀劃,積極探索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一是在觀念上,將幹部的認識從脱貧攻堅提升到鄉村振興的戰略高度,注重將鄉村振興的理念融入脱貧攻堅中,實現從“被動扶”到“主動興”的轉變。二是在規劃上,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提前謀劃部署村容村貌整治、鄉風文明、鄉村旅遊、基層治理等工作,形成脱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之間的合理銜接。三是在政策上,一方面,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等政策的有機銜接,把鄉村振興的資金投入、項目安排、政策措施優先用於支持貧困退出村和脱貧人口,用鄉村振興措施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另一方面,注重將特惠性政策向常規性、普惠性政策轉變,逐步將針對絕對貧困的脱貧政策和措施,調整為針對相對貧困的常規性保障措施,實現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貧困户和非貧困户的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