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示例三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4W

從一篇優秀的讀後感中可以看出我們對書籍的態度,將自己的經驗與書籍的內容有效結合起來,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我們仨讀後感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我們仨讀後感示例三篇
《我們仨》讀後感1

楊絳在前段時間去世,可我對她知之甚少。偶然在書櫃中發現了這本泛黃的舊書,便饒興致地拿來一讀。

普通的一家三口,作者已經八十多高齡了,女兒阿園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故事就從一個莫名的電話展開。錢鍾書先生被邀去山上開會,作者做了一桌好菜,只可惜作者和阿園都太擔心鍾書先生了,幸好一個電話是鍾書先生撥來的,告訴了阿園開會地址——古驛道。在一番波折下,作者和阿園終於與鍾書先生相見。就這樣過了一段時日,阿園卻因病去世。

作者的夢不再輕靈,愈加沉重,在書的字裏行間,都滲透了一份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一份抑制着苦的苦。那本書,彷彿籠罩了雙層的悲哀。讀起來喉中似含了一口黑咖啡,咽不下吐不出直衝眼眸,瞬間朦朧了視線……

不久,錢先生離開人世後,只留作者一人懷念“我們仨”。懷念那段“我們仨”在一起的日子,平凡而奢侈的日子;和丈夫在國外打拼,相對讀書;和阿園一起坐火車,領略巴黎風光;和丈夫在圖書館一心攻讀書籍……在整齊的字排中,洋溢着作者回憶之時,內心的甜蜜。甚至搬家都顯得尤為開心。

只可惜家還在,但那沒有阿園和鍾書的家,還是家嗎?而作者心中的“家”已經消散了。其實,還有一個家勉強算“家”——客棧,古驛道上夢一般的客棧,寄託了多少作者的愁思,現在也早已化為夢了吧。

願您還變為一個輕靈的夢,在天堂自由飛翔,還繼續着“我們仨”的日子,楊絳女士。

《我們仨》讀後感2

這是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一篇鉅作。

1997年和1998年對於楊先生來説是很殘忍的時間。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侶,唯一的女兒都相繼離去,楊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會。“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先生接過女兒的筆,用心記敍了他們仨這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就是《我們仨》。

通讀一遍之後,我真的無法想象楊先生是抱着什麼樣的心態完成了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以獨特的寫法,以感人的文字記述了坎坷的歷程和他們仨相依為命的一生。

他們仨的足跡跨越半個地球。無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始終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們避風的港灣。自從1998年錢鍾書先生逝世後,楊先生從此獨伴青燈,她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彌散在字裏行間,令我為之動容。

但若你想從內容上看到絲毫悲觀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書中絲毫沒有傷痛欲絕的詩句,而是處處洋溢着思念的。他們雖然陰陽相隔,真情卻從不被阻斷。她通過這部書,用文字向天上的親人無聲的傾訴着時他們的懷念。

家的意義,在她的書中被賦予了深刻的含義:決不會因為生命的消失而改變。

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在孤燈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手拿顫動的筆,一字一句,傷心欲絕。彷彿遠去的人才剛剛遠去,垮了的往事就在昨夜。在他掛滿淚珠的臉上卻帶着舒心的微笑,她在想些什麼呢?

我們且撇下情感背景部分,文章分三部分和三個附錄部。詳細介紹了他們在一起的63年,尤其是在國外錢媛的降生經歷。

文章第一部分是以楊先生的一個夢境拉開帷幕。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夢,而是一個老人的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

從第二部分七記敍了他們仨開始分開的情景。説實話,第一遍,我真的沒讀懂楊先生到底寫了什麼。她以一種獨特的手筆—夢境,幻化了一種飄渺的感覺。錢媛那時還在嗎?我揣着這個問題又深讀了一遍,,似乎還是不大明白,為什麼作者夢境中錢媛已經去世,,錢先生也已病入膏肓了,事實上錢媛還活着。這是真的夢嗎?為什麼天天都做這個夢呢?這真是奇怪!這也是我惟一不明白楊先生的地方。

到了第三部分時,已只剩下楊老一個人了,夫女接連脱離了這個家,連楊先生自己也説,我現在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容: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大概這就是她要繼女兒之後完成《我們仨》的原因吧,一個人閒暇時間難免會胡思亂想的,而將回憶與讀者分享或許快樂會增一點,也許痛苦會減一點……

我真的非常羨慕他們這個樸素的家,住着一屋子與世無爭的人。他們沒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夠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共同解決困難。然而這個小小的要求命運卻不願滿足他們,“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活下來的人要比去世的人痛苦千倍。可又怎樣,命運就是如此捉弄人。俗話説,“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果然如此啊!

現在,楊先生將他們曾經共同的歲月重温一遍,再享受一下親情存在的感覺。回憶往事,那深藏內心的痛苦又再一次被掀開,我想她應該是含着眼淚完成的吧。特別是寫到錢鍾書先生在小舟上的生活,那冥冥之中無盡的思念,折磨了我們好久好久。而我似乎跟着作者在他們的驛道上走了一回,楊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這句“夢魂以逐漫漫紫,身骨終拼寸寸灰”只以寫照。

書中的錢媛是個乖巧聰慧的孩子,更是個孝順的女兒。她和父親更勝密友,兩人默契絕對可得100分,“格物致和”更是他們一直贊同的理論。我真的很佩服她對病魔抗戰到底的勇氣,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敢説敢做的幹勁以及對父母的孝順。與她相比,我真的還差的遠呢。就連她去世前不久,還不放心她媽媽的一日三餐,特地寫信教媽媽做簡單飯菜。事實上,當時的她自己已經無法進食了,可贊她生命垂危之際還想着媽媽。這份深厚的母女情恐怕現在少有,連我也不禁慚愧:我又為媽媽做了些什麼什麼呢?如果有那麼一天,我會像錢圓一樣付出嗎?

她儘管忍受着疾病和治療的折磨,還想利用自己躺在牀上無所事事的時間,把過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寫下來留為紀念。於是,她拖着微弱的身體開始寫《我們仨》。但是不久醫院報病危,她便放下了筆,而這本書也只到3個內容清單,就無法再寫下去了。所以最後只好由母親楊先生來完成了。

而楊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感染力,我隨時能“親身”體驗到他們三人的天倫之樂和未泯童心。他們的善良正直以及對生命、家的感情,使我深受啟發,獲益匪淺。

所有的悲歡離合,在作者那裏是一種自然,在讀者那裏卻經常潸然淚下。書中最後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原來沒有親人的家庭只是一間空蕩蕩的客棧罷了,沒有絲毫温暖可言。這時候僅剩的一人活下來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懷着潸潸的眼淚終於讀完了着本書,無法訴説的愛,無人可説的情。在心裏埋藏很久,很久……家的感情絕不會隨時間而漸變,沖淡。

《我們仨》讀後感3

《我們仨》這本書,是作者楊絳女士對自己和她的先生錢鍾書(著名的大文豪)、她的女兒阿園,一家三口的回憶錄。這本書講了楊絳他們家幾十年的家庭和生活故事。

全書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名為《我們倆老了》,只有兩頁,是記錄楊絳和錢鍾書先生晚年和老年生活的。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寫的是夢境,朦朦朧朧的,我看不太懂,只是感覺很恍惚,很淒涼…我想,是楊絳先生跟着自己的感覺寫的吧。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本書的重點部分,娓娓訴説的是一個年邁的老婦人,在孩子和老公相繼離世後,一個人孤獨孤苦,思念親人的悲傷感受。

在懷念往日的生活時,楊先生的筆觸總是平緩、温暖的,像冬日的陽光,平靜而柔和。即使在不公平的歲月裏,楊絳先生的筆下,也只是對生活變化的一種適應。

書中沒有悲痛欲絕的句子,沒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是處處流露着對丈夫、對女兒的思念,和悲傷。如今,“我們仨”只剩下楊絳女士形單影隻,活在回憶裏……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楊絳、錢鍾書先生在艱難困苦中,互相扶持。特別是他們的愛女阿圓因病去世後,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頓、悲傷了。

對於《我們仨》,有一點我感覺不太好,就是感覺楊絳女士總是和生活保持一點距離,沉溺在他們仨的世界中。好像除了他們仨以外,這個世界,再沒有能讓她牽掛和温暖的人。讀後感.但是我感覺,社會其實一直給楊絳先生很高的評價和讚譽,肯定也有相應的關懷。楊絳先生應該從中感到温暖,和生趣,而不應該長期只是從往事中尋找親情和慰藉。但,這也許就是知識分子所特有的矜持、拘謹,和狹隘吧,我尊重她。

書中最後説:“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是啊,歸途究竟在哪裏?我不知道。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只是過客。